书城历史远古求生
32509900000061

第61章 第25天 敲骨吸髓

牵着勺鸡,把它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拴着。因为胖子系在它腿上的绳索长度有限,一天时间,足够它把活动范围内能吃的东西都给吃了,还刨的满地都是松土与小坑,所以不时要给它换个位置觅食。

经过一夜的熬煮,陶锅里的骨头汤已经很粘稠,甚至吃起来还有点胶水般的特质。胖子很快吃了一大锅,当做早餐。不仅把浓稠的汤水喝完,就是骨头也都砸开,要吃里面的骨髓。这是不是所谓的“敲骨吸髓”了哇?然后再把另一锅骨头端上火炉炖着,想想之后又拿了两块熏肉扔进去,身体恢复时期还是要保证食物和营养的。估计等到中午,这一锅骨头和肉就应该已经完全炖烂了吧?多煮些时间,正好易于消化。

早上刷牙之后,胖子试着打了一遍拳,有点累,但不是什么大问题,还在承受范围之类。那就可以坚持下去了,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胖子练拳,不仅是锻炼身体,强化体质,还是为了增加一门技艺。来到这个世界,他就始终没有什么安全感,从来都是刀不离身。所以有一技傍身,总是更好一些。而要把拳脚技艺融入自己的本能,就只能通过成千上万次的无数练习,除此别无他法。毕竟他早已过了最佳习武年龄,现在更是不敢懈怠。

也是因此,更不能给自己找借口。人性总是好逸恶劳,“一天不练三日空,三天不练百日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前天昨天两天生病,停下来休息那是没有办法,今天既然可以继续,那就不能惯着自己。记得某个广告上说的一句话,“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对此,胖子深以为然。

这次的生病和休息,把胖子前些时日才计划的安排给打乱了一些,不过现在也还来得及,毕竟不是现代社会,什么都有时限。

前一次采下的藤条,几乎都已经尽数编成了绳索。而藤筐的事情还没有着落。另外尝试改进钓鱼办法,也还没有进行。这些事情不需要自己跋山涉水,需要的体力很不是太多,倒是正适合自己现在边做事边休养一些时日的打算。

先去采摘藤条吧,这边山上的藤条数量虽然不是很多,毕竟不是热带地区。但是要保证胖子的使用数量还是足够的,毕竟一棵藤就可以生长得那么长。

对了,还有紫苏的叶子,昨天煮水喝了一些之后感觉好了不少,那就继续多喝几天,老妈的生活经验就是有效。

采了紫苏,又割了一大捆藤条,胖子抱着就回到宿营地,把紫苏扔进锅里煮着,又扔了一些到陶盆里,准备后面煮水喝,然后就开始编制藤筐。

其实胖子没有见过藤筐,藤制品他只见过沙发藤椅茶几之类,他见过的所有的筐子都是用竹子编制的。奈何竹子生长的地方离这里还有一天多的路程,而且搬运不便,只得放弃竹编的想法,改用藤编筐子或者背篓。

不过想想看,用竹编和用藤条编应该大同小异吧?胖子的老丈人就会竹编。不仅会竹编,早年间他老丈人还曾经下矿挖煤,上山伐木,而且后来开了五金店,还会木工,焊接,水电等,简直是全才,让自认动手能力不强的胖子佩服不已。他曾经就见过老丈人编制竹篮的,看起来也不是特别难的样子,要是编织藤筐,用同样的手法,应该也能行得通?

回忆当初自己看过的,老丈人编制竹篮的过程,胖子选了六根藤条,他打算先做个篮子练练手,试验一下。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想法,看看到底能不能行得通,然后再做体量大一点和复杂一点的。

把藤条上的叶子全部去除掉之后,按照设想中篮子大小,两边高度加底面宽度的总和长度,就是胖子准备的那六根藤条的长度。将它们三根为一份,分作两份,再在两份藤条的中心点处十字交叉。

然后取一根细一点长一点的编织藤条,将这十字交叉的六根框架藤条固定好,反复多缠绕几圈,特别是交叉的部位,这就是篮子底部了。

编织藤条在固定好框架藤条的交叉点之后,就将六根框架藤条竖起,将编织藤条在其中“8”字形的缠绕。就是从一根框架藤条上面压过,再从下一根框架藤条的下面穿上来,继续从后面一根框架藤条的上面压过去。因为是六根框架藤条,所以编织藤条一圈缠绕过来之后,第二圈正好是从上一根,从上面压过的框架藤条下面穿过去,这样穿过来压过去,实际上是框架藤条的内外两面都被编织藤条缠绕固定。

一圈圈的螺旋形缠绕,篮子的底部和周边慢慢升高,直到快到六根框架藤条的顶端,这才停下来,截断编织藤条,将露出的一截塞进下面的藤条缝隙里。框架藤条也是这样处理,折下去塞进编织藤条的缝隙。然后两根藤条扭在一起,从篮子边穿过,固定好,就是提手了。

难是不难,就是费时间。加上胖子第一次做,外形什么的就不用提了,更谈不上美观之类。不过胖子捡来一块块石头装进做好的藤条篮子里,直到石块堆满出篮子口部,拎着提手,用力提起来,几次之后,发现藤篮也并没有散架,还是很结实的样子。

胖子这才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成了,而且看起来使用效果不错?不过嘛,虽然不用很费力气,但是也有点累人,而且比较难为手指,现在指尖处就感觉一阵阵麻木。不过第一件作品完工,而且结实能用,胖子已是欣喜不已。原来所谓的“DIY”也不难啊,就是麻烦一点罢了。

休息了一会儿,把煮熟的骨头熏肉汤从炉子上端下来,装了紫苏的陶盆放上火炉煮着,又加点柴火,胖子开始动手编织藤筐了。这样以后出去,就可以方便装东西,不至于怀抱手提的麻烦,而且效率还不高。

考虑到筐子的高度,这次的框架藤条要留长一些,而且要粗壮一点,毕竟藤筐的装载量肯定比篮子要大。

和编织藤条篮子的方法一样。但是没想到的是,粗大一些的藤条,要摆放齐整并固定好的话,花费的气力和难度比先前所用的较细的藤条,差距那么多。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勉强将框架藤条十字交叉的固定好。然后编织藤条一圈圈的“8”字形的缠绕上去。因为筐身比较高,所以一根编织藤条就不够了,还要再接上去一根,但是这个接头完全没难度。

上一根编织藤条编到头了,下一根编织藤条从前面一段距离的框架藤条处开始编制,两根藤条有一段搭接的距离,这段距离内是两根缠绕藤条同时工作。超过了搭接距离,就是后一根编织藤条接着编织缠绕了。

这样一圈圈的缠绕到顶部,快到顶部时,胖子把四根藤条分成两组,一组两根扭在一起,弯成“U”字形,分别放在筐口相对的两边,“U”字下口与框架藤条绑在一起,再在编织过程中,用编织藤条把它们缠绕在内,这样就做成了两个提手。

一番辛苦过后,一个一米左右高度,内径半米,筐口带着提手的圆形藤筐就编织完成,抹抹头上的汗,不容易啊。为了一鼓作气的做好它,竟然花费了这么长时间,手指生疼不说,连午饭都忘了吃。好在最后终于是完工了。

不过这个筐子也有不少缺点,编织的过程中只记得要把编织藤条“8”字形的缠绕,而没有每绕一圈就把编织藤条向下压紧一点,所以筐眼显得比较大,而且形状也不是很规整。圆不圆方不方扁不扁的。

藤筐的底面也不是很平,放在地上显得不怎么平稳。嗯,下次编织的时候注意一些,应该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了吧?还可以在编织过程中,在藤筐的一边预留两段藤条,等完工以后就可以像后世的背篓和双肩书包一样,穿过胳膊后,背在身后了,那不是比筐口上的两个提手更加方便?

不想藤筐的事情了,已经做出来就好了嘛。赶紧吃午饭,不知道是有点累了,还是现在身体恢复期间,所以饿的比较快比较狠。全神贯注编织藤筐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这一回过神来,肚子立刻开始抗议,饿的胖子一阵难受。

陶锅里,放了紫苏叶和薤白的熏肉骨头汤早已熬制好,吃着熏肉,喝着粘稠的骨头汤,再次的敲骨吸髓,胖子满头大汗,好不惬意。

吃过午饭,嗯,实际应该是下午茶的时间了。胖子小憩一段时间,起来之后开始改进工作,编织第二个藤筐。有了第一个筐子的经验,这第二次果然顺畅了很多。

除了中间因为藤条不够,又去采摘了一次之外,胖子始终坐在那里没有再抬头,一直都专注于手上的活计。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第二个藤筐已经接近完工。

吸取教训之后,胖子改进了一些手法,第二个筐子,或者应该说是背篓了,直径并不大,扁圆形状,特别是加了背带,很容易的背在身后,方便了很多。这样胖子以后要出去的话,就可以空出双手,还不耽误携带物资和装东西。

一天的时间又过去了,揉揉久坐之后,酸痛不已的腰背部和胳膊,胖子长舒一口气。伸个懒腰,弄点吃的,今晚要记得练拳,然后早点休息吧。最近几天,还是要多喝水多休息比较好,幸亏目前食物充足,营养也还跟得上。

在树上的勺鸡阵阵鸣叫声中,夜幕渐渐来临。不知道,明天胖子还要做些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