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古求生
32509900000299

第299章 区域代理

“诶,对了,盐石族长,上次麻烦你们帮着打听的那个快要过不下去的小部落的事情,现在打听的怎么样了?”

“你这思维跳跃也太快了吧?属青蛙的?谁能跟得上啊!”措手不及之下,盐石被大巫问的一脸愕然,不由在心中腹诽道。

但是想归想,话还不能这么说,“时间太短了,我们也有很久没去过那个方位。上次从你这里回去以后,我就让族人们注意这个事情了,但是直到我出发之前,都还没有消息。”

接着盐石又补充了一句,“大巫放心。你让我们帮忙的事情,我们肯定放在心上。主要是时间不够,说不定等我回去的时候,就有好消息了呢。”

点了点头,比起盐石部做二道贩子这种事情来,那个小部落才是刘宝心中的头等大事,事关部落人口啊,他能不看重吗?可是没有办法,这个年代的消息传播速度就是这么慢,怎么也不可能和现代时候相比,甚至比起封建时代都要落后太多,再着急也无可奈何。

况且上次盐石就说那个小部落的生存状况很不好,说不定已经向残酷的现实低头,并入其他大部落了呢?或者干脆就是已经全军覆没,就此灭族了?

在这个莽荒蒙昧年代,一切皆有可能,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自己会遇见什么。一场疾病,一次洪水,一次毒蛇猛兽乱入,都可能让一个部族就此消亡在历史长河中。刘宝现在只希望自己能有个好运气。

接下来刘宝话锋一转,终于又回到陶器的问题上了。

“其实吧,我们也不是很介意盐石族长你们的做法。”

“嘴上说不介意,可你那脸上是什么表情?当我瞎啊?”盐石心中不忿,又不能说。

“说起来,我们有产品有货源,你们出人出渠道,这也是个双赢的局面。怎么?我的用词太高大上了,听不懂?好吧。我就把话说开了,你们以后依然可以继续对外销售我们的陶器,我们不反对这事。”

“别急着否决啊,我说真的。其实吧,这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你们至于这么遮遮掩掩的吗?你明说了又能怎样?我一直以为我们都是老关系,老朋友了。现在看来,盐石族长你还是没把我们有陶部的友谊当一回事啊。”

“而且我跟你说,要是以后你们的生意做大了,要的陶器的数量够大够多的话,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优惠的。不过这次嘛,就按照上次我们说过的价码好了。”

“上次的价码还记得吧?以那只标准罐子做标杆,比那罐子小的,咱们两倍体积的盐石就够了。比罐子大的,像是锅啊坛子什么的,只要能把锅或者坛子装满就行。”

“另外我们说过的,只要你带人来了,不管男女老幼,一个人换一件陶器,大小任选,种类任挑。咱们有陶部说过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绝没有赖账的说法。”

“啊?你说以后怎么个优惠法?呵呵,盐石族长,我们都活在当下,重要的是把握现在啊。以后的事情嘛,那就以后再说好了。至少我可以保证,目前的交换原则不会改变,说话算话!”

说起来也是搞笑,上次盐石来交换陶器的时候,刘宝还考虑过,下次见面怎样诱导他往区域经销商的路上走。结果这次不用他费脑子了,盐石自己就已经干的有声有色。而且一不小心还弄得自己站在掌握主动的位置上。

不理刘宝心里怎么想,那边盐石听大巫把话说到这里,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说眉眼通透,至少盐石也是个人老成精的人物啊,怎么说都是一个大部落的族长来着。

大巫说这话,无非是表明他们有陶部言出必行,有信用而已。至于以后的优惠以后再说,这次不给优惠,这是在表达他的不满呢。而且按照自己的理解,大巫不是不满自己拿他们有陶部的陶器做生意,反而在为自己欺瞒他们生气。想明白这一点,那以后和有陶部打交道就有谱了。

至于提到那个小部落,那是大巫在故意留有余地呢。看起来,只要有这些人,那以后自然还有机会谈谈交换的条件的,这就是一个台阶。要是找不到的话,也就只能“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了。”

想到这里,盐石顿时做下决定,回去以后一定要把找到那个部落的事情当个事情。之前回去他不过是随口说说,也没把这事看得多重要。

现在不一样了,在盐石看来,那些人已经不是人了。而是一件件正在对他招手的硕大精美的陶器,而且还关乎以后的优惠政策,他能不上心吗?

正事谈完了,接下来刘宝和盐石两人就聊得眉飞色舞,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一个是走南闯北多年,见多识广;另一个则是胸中自有沟壑,眼光超越时代数以千年记的主。于是倒是相谈甚欢。

一直关注这边的族长和羊蹄见大巫和盐石开始有说有笑,就知道这事已经谈妥了。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从对方眼里看出一个意思,“那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盐石这时候正在夸赞大巫的想法天马行空,富有创造力呢。这却正搔到刘宝的痒处,好话嘛,谁不爱听?

况且围墙啊,房屋啊这些东西只有识货的人才能看出好处来,有陶部这些人大约是见惯不怪了,对大巫的种种神异都习以为常,所以刘宝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那种激动崇拜叹服相互交杂的目光洗礼了。

现在听盐石这么一说,管他真的假的,立时就顿生遇见知己的赶脚。就是这知己未免磕碜了点,一脸的褶子不说,头上的毛都没剩下几根,总是显得有点不美。

哎,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就不错了,还挑挑拣拣个啥呀?

“大巫啊,这是竹子做的吧?以前怎么没发现呢,原来这东西坐在上面这么凉爽?”盐石挪了挪屁股,又用手摸摸座下的竹子,嘴里对刘宝说道。

“这也不算什么。主要是赶时间,粗制滥造了一些。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们还会继续改进的。”刘宝一脸骄傲的谦虚着。

在这一点上刘宝还真没说瞎话,他就是赶时间,铺在地上的竹板现在还泛着青色呢,都还没有来得及变黄。

之前做完围墙之后,刘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领族人们继续盖起了房子。说是房子也不对,应该叫茅棚。茅草盖頂嘛,不是茅棚是啥?什么?你说茅草盖顶的房子,应该叫茅房?你家才住茅房呢。就是茅棚了。

盖茅棚的理由也不用怎么花心思去找,刘宝直接说族人住房子里面比住山洞里能多活几年就成。这倒也没夸张,居住条件改善,空气流通比山洞里好了,住的也不压抑拥挤了,当然有益于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少生病,自然活的更长一点,这很奇怪吗?

况且刘宝说了,之前在华夏部落的时候,大家都住这样的地方,已经没人住山洞了。

族人们早就已经深刻体会到刘宝的种种本事,想到这么厉害的人物都来自华夏部落,那么华夏部落一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一直都心向往之。现在能在生活硬件上向华夏部落靠拢,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于是乎,按照之前刘宝在齐山搭棚子的办法,略微改进和扩大占地面积之后,就成了现在的格局。其实做这个,刘宝也是参考了现代非洲以及过去印第安人的做法,他带领大家做出来的,或许应该称为“长屋”更加合适。

只不过他又在长屋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增加采光与通风等,住起来可以更舒服一点。

当然,这只是一个粗坯,要是认真做,还可以考虑后世的土坯房,版筑法等,这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刘宝觉得现在还是一步一步来比较好,先因陋就简,初步解决让族人们走出山洞的问题。

至于以后?时机到了,刘宝当然会对这些东西进行更新换代。

做完长屋之后,内部应该怎么布置?不说装修了,家具也是不用想了,族人们没这个概念。刘宝是有想法也没办法,以前他也没动手做过这些啊。所以长屋里现在只有火塘和一些架子床。

另外就是地上的这些“竹地板”了。说是地板,其实更多的是类似地毯的作用,只不过是竹子做的而已。

一开始,刘宝因为族人们总是席地而坐,从而想到改进这一点的。而且茅棚里的地面都是土地,可不是山洞里的石质地面,他总觉得这样坐地上实在太脏。

那么怎么改进呢?做椅子或者板凳?想了想,刘宝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以后再慢慢折腾这些好了。

于是他想到了兽皮,但是夏天坐在兽皮上,是不是有点脑抽的嫌疑?

接下来他又想到了地毯。用最原始的编织法,做个手动的纺机也不是多难的事情,以前看过的那个澳洲小哥的视频里就有过这些内容。

但是用来纺织的原材料也是个麻烦。用藤条纤维?那就是临时替代棉麻的,不经用啊。

说到棉麻,刘宝就一阵头大。他倒是知道原材料,而且早就知道,也在这边找到过。可是想想取麻的工序,实在是太繁琐也太耗时间了。

刚带着族人们修围墙做长屋,现在又急吼吼的拿出一项新技术?是不是给族人们一点缓冲和休息的时间比较好?

所以最后考虑再三,刘宝就想到了他觉得目前最简单最省事,又比较符合季节要求的“竹地板”。

选择粗大的毛竹进行采伐,带回部落之后,将它们一道道剖开。然后保留外面的竹皮相连,这样将整根竹子摊开之后,青皮朝上铺在地上就是一块“竹地板”了。

这样的夏季,坐在一大块竹板上,真是想不凉快都难啊。果然,竹地板一出,族人们都是交口称赞,没事都爱往这竹地板上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