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古求生
32509900000269

第269章 芦苇菖蒲

前面说过了,除了蜂蜜之外,这个年代的甜味来源其实比较有限。而刘宝又决定为部落找点甜食,所以想了一段时间后,他就把目光聚焦在这些水生植物上。

现代时候,刘宝通过那本《生存手册》就了解过,某些植物的根茎部位含糖。大家最熟知的,莫过于甘蔗了吧?然后是初中地理课本上介绍过的北方的甜料作物——甜菜。

除此之外呢?一般知道的就不大多了。刘宝也是通过看书才晓得,原来芦苇和菖蒲等水生植物的根部都是含糖的。不仅含糖,甚至因为含量比较高,还可以去榨糖。只是以前知道就知道了,他也不会去尝试。

别说他不喜欢吃甜食,就算喜欢,现代社会也有太多的渠道获得甜味。白糖、红糖、冰糖、木糖醇……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的。进了超市之后,足够让人挑的眼花缭乱。而且量大价廉,犯不着自己累死累活的去亲自动手。

可是现在,暂时找不到蜂巢的情况下,刘宝就只能把主意打到这些植物身上。其实昨天他就打算去找的,记得经常捕鱼的那条河边,有不少地方长着这些水生植物。

奈何他昨天出发的时候没有及时和猪进行沟通,而猪又临时起意换了个地方狩猎,导致没有达成目标。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要不是昨天换了个地方,也找不到山韭菜不是?

所以刘宝今天吸取教训,先问了猪今天去哪里。猪的答复还是去昨天去过的那一片。于是刘宝改成跟着采集队行动,反正山桃告诉他,今天还是会走到小溪旁边的。

“獾,过来干活了!”放下背篓,刘宝对獾招呼了一声。山桃和柿去小溪边找了个位置,把鱼笼虾篓放下去,小猫又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

“老师,你找到了吗?”小猫兴冲冲的问道。

“嗯,你来的正好,和獾一起来帮忙吧。”拿出工兵铲,刘宝准备动手了。不过想了想,还是先告诉他们自己在做什么比较好,边教边学嘛,这样才能印象深刻。

“来,小猫,獾,你们先看看这种植物。很常见对吧,我们去河边经常看见它。你们叫它什么?没名字啊?哦,我们那里叫它‘芦苇’,记住没?”站在小溪边,刘宝指着大片的芦苇丛对他们两人介绍着。

“这东西你们一看就认识,我就不多说了。记着,它们的根是能当菜吃的,和白茅根一样有甜味,但是比白茅根更甜。今天我们来就是要挖它们的根,回去做糖的。”

“糖是什么?就是很好吃的东西,是甜的,等我做出来你们就知道了。现在认识了吧,认识了就都去挖芦根。对了小猫,你去找山桃借个筐子来,今天可能要多挖点,我和獾的背篓不一定装的下。”

小猫点点头,转身跑了过去,辫子在身后一甩一甩的。不过等她过来的时候,不仅带回了一个藤筐,还带来了山桃和柿等人。

“大巫,猫说你又找到了好吃的东西了是吗?”还没走到跟前,柿的大嗓门就响了起来。

说起来,刘宝看见这个叫柿的大嫂也是有点头痛。之前在他刚来部落的时候,柿就跟和他八字相冲一般,莫名其妙的处处针对他,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这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怎么回事?

其实就算刘宝知道了实情也理解不了。去年冬天的时候,柿的儿子和一个亲弟弟都在被大虫袭击的那个外出的队伍中,结果自然是没有回来。

本来悲伤了一阵子也就算了,又不是她一个人失去了亲人。要是按照血缘关系说,那些青壮还都是一家人呢,无非关系远近而已。但是后来竟然侥幸跑回了一个族人,隔了很久之后,鱼又回来了。还说是被大巫救了。

按道理,刘宝救了鱼的性命,大家应该都感激大巫的吧?确实,几乎所有的族人都是这样做的。可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即便部落只有四十几个人了,林子也不算大,可还是出了柿这个奇葩。

她竟然觉得回来的是鱼和另一个族人,而不是自己的弟弟或者儿子,这事不公平。再想到刘宝有能力救了鱼,为什么就不能救别人呢?比如她的弟弟和儿子?想到这里,竟然因此对刘宝产生了怨恨的情绪。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虽然渐渐接受了现实,但是对刘宝还是没什么好脸色,顶多收敛了一点,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的态度明显了。毕竟刘宝现在威望日重,她也得掂量掂量。

刘宝虽然不明白事情的原委,但他也不是傻子。尽管不知道原因,不过对于这个以性格泼辣和“犯二”闻名的柿大嫂,他向来是敬而远之的。

咳嗽了一声,刘宝对着过来几个女人说,“找到了一点有趣的东西,或许能变得很好吃,所以我想试试看。”

瞪了柿一眼,小猫对刘宝说,“老师,我跟山桃姨娘说过了,你找到很好吃的东西,要借筐子用。”

“是啊,我们也来看看是什么东西,记住样子以后我们出来也能挖了。而且大巫你们就三个人,我们也过来帮个忙。”山桃笑笑说。

“那好啊,求之不得。谢谢你们来帮忙了。小猫,你去和她们说说我们要挖什么,搞清楚了就赶快动手吧,下午还要早点回去呢。”刘宝也无所谓,人多了更好,干活也快点。

反正芦苇都是一片一片的,让小猫和采集队的几个女人去挖芦苇根,刘宝又带着獾继续找了起来。

除了芦苇根,菖蒲的块根也是可以榨糖用的,而且还具有刺鼻的芳香味。用这个榨糖比较简单,只要切成薄片之后煮沸,就会慢慢熬出糖浆来。

只可惜小溪附近生长的菖蒲很少,找了半天,刘宝和獾两人也仅仅挖了一个背篓的块根。算了,还是回去帮帮小猫他们挖芦苇根好了。

不过怎么把芦苇根里的糖分弄出来也要考虑一下。芦根是节状的,有点像是竹根一般。比较坚韧,不容易折断。剖开之后,会流出粘液,那里面就含糖了。

难道和菖蒲一样,切成片之后直接熬煮吗?那样的话不大方便啊,而且效率也不高。毕竟菖蒲是块根,而芦苇可是竹鞭一样的节状根,直径只有一两厘米的样子,却有二三十厘米长。

可是要是压榨的话,也没有合适的器具啊。其实刘宝倒是知道最原始的压榨法,就是口腔压榨。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把东西塞进嘴里,然后通过咀嚼,把汁水全部榨出来,就跟我们吃甘蔗一样。

问题是,我们吃了甘蔗,嚼出汁水后直接就咽下肚去了。可是这种压榨法,却是把汁水嚼出来之后,再混合着嘴里的口水吐出来。

也许古人不介意这个办法,可是刘宝接受不了啊。他只是想弄点糖出来罢了,半点都不想吃别人的口水,呃,想想就觉得恶心。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呢?像是做葛粉一样,用石头砸?也不现实,在砸的过程中,汁水全都会流失掉。那么,用石臼行不行呢?

应该是可行的,问题是让他去哪里临时找个石臼来呢?这条路还是行不通啊。

那么用物理或者重力压榨法?通过缓慢的施加压力,让里面的粘液流出来,然后再收集?这倒也是一个办法,不过具体的做法还要仔细想想才行。在哪里压榨?用石头压?还是利用杠杆原理,用木棍来压呢?而且怎样确保粘液都被尽量收集起来,不会浪费?

想了半天,刘宝也没整出什么头绪来,算了,想那么多干啥,先干活呗。船到桥头自然直,要是真的找不到什么好办法,干脆就直接和菖蒲块根的处理办法一样,也切片处理。或者切成小段也成啊。

于是刘宝放弃脑中那些想法,低下头专心的和几人一起挖起芦根来。

其实要不是用来榨糖的话,这些芦根也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刚挖出来的还比较嫩,而且这个季节天气还没有转凉,芦苇没有进入蛰伏期,根茎也不会显得特别老。

忙活了好一会儿,几个人都累的气喘吁吁,筐子里的芦苇跟已经快要堆满了,再看看刘宝的背篓里,也装了大半篓子的菖蒲块根。

这样差不多了吧?刘宝估计着,于是和山桃商量着,是不是今天就此打住了?毕竟以前他也没做过这个活计,还要回到部落经过试验之后,才知道效果到底怎样。要是真的和树上说的一样,那么以后再大规模的过来采摘也来得及。

嗯,不对。就算要扩大采集的规模,也是要到狩猎队常去的那条小河边才行。这条小溪还是流量太小,水岸边的水生植物长得也不是太茂盛。

除了芦苇还算多一些之外,刘宝和獾也只找到很少的一些菖蒲,而且期待中的香蒲也没找到几棵,就是俗称的水蜡烛。当初刘宝在齐山的时候,还经常吃水蜡烛的嫩茎当蔬菜来着。

虽然水蜡烛不能用来榨糖,但是其实作用还是很多的,比如它的花絮,刘宝曾经采集了很多来代替棉花,效果还是不错的。除了刘宝以前吃过的嫩茎之外,它的根部也能吃,而且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而且最重要的是,把香蒲的花粉收集起来之后混合在水里,就可以制成面团,然后烧熟之后可以直接食用。至于怎么烧熟就随意了,可以埋在土堆里,在土堆上面烧火,类似叫花鸡的做法。也可以把面团当成肉块,直接穿在棍子上,架在火边烤熟。

只可惜现在开花的季节已经过了,而且小溪边的香蒲数量太少,刘宝也就没去费那个功夫。那么为什么之前的时候想不到这一点呢?

很简单啊,刘宝进行深度回忆才多久啊?况且之前回忆的都是特定的内容,其他的方面直接就忽略了。只有上次因为是漫无目的的深度回忆,才想起很多早已在脑海中被尘封的知识片段。当然也付出了一点代价,躺在那一天都爬不起来,之后更是花了好几天的功夫才完全恢复。

等山桃和柿从小溪里把几个鱼篓虾笼都收起来之后,大家也就说笑着踏上了归途。小猫尤其兴奋,一路都在追问着刘宝,什么时候可以把那个很甜很好吃的叫做糖的东西给做出来。

于是刘宝就逗她,“你都没吃过,怎么知道很甜很好吃呢?万一很苦很难吃怎么办?”结果小猫表现的比刘宝自己都有信心,“不会的,老师是谁啊,大巫从来不会骗人的。”

一句话说的刘宝压力山大,俗话说好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呀,要是哪次他试验失败了,是不是就此威望清零,打落凡尘了啊?

说话间,就快要回到部落聚居的山洞了。这时一直跑在前面的大黄小黄忽然返过身,在刘宝面前不停跑动,甚至用爪子扒拉着刘宝的鞋子。

“嗯?什么情况?你们刚才不是先回去了吗?怎么又跑回来了?”刘宝不以为意,蹲下来摸摸两个小家伙的脑袋,还以为它们是过来迎接自己的呢。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这种情况。但是两个小家伙的表现却有点反常,不仅摆脱了刘宝摸它们脑袋的手,还不停在他面前摇头摆尾,似乎要说什么。

“你们是发现什么了?”刘宝很疑惑,但还是跟着它们向前走去。没一会儿,已经可以远远看见洞口了,旁边的山桃却开始小声嘀咕着什么,獾也摸了过来,一把拉住刘宝,“大巫,好像有点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