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看不见的枷锁
32370700000039

第39章 征兵动员

热闹了一个下午,刘海书的婚礼圆满的结束,还没尽兴的亲戚自家只闹到夜幕降临才欢笑而归。

晚上,喧闹的人们渐渐散去,刘海书家的院子在夜色中渐渐安静了下来。闹洞房的人也已经也闹过了,刘福贵和王香菱老两口劳累了几天,到现在已经是筋疲力尽。夜色渐浓,时间已经不早了,老两口子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一切检查停当,也都回屋休息了。

东屋的洞房里,现在只剩下刘海书和王丽梅两个人了。突然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刘海书急忙在床头桌子上划拉着找火柴,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明明准备了火柴,咋摸不着了呢?”刘海书自言自语道。“不要点灯了,外面的月光挺亮的的,过一会就能看清楚了。”王丽梅柔声说道。刘海书开玩笑说:“真是个好媳妇,刚过门就知道省钱过日子。”王丽梅没有吭声,只是偷偷看了一样黑暗中模模糊糊的刘海书,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月亮已经高高的挂在西南边的天空,像一弯没有装手柄的镰刀,清冷的月光透过照在窗户上。刘海书打开钉着塑料布的窗扇,月光便一下子透了进来,在屋里的地面上映出一小方明晃晃的地面。窗外秋虫的鸣叫此起彼伏,单调而又韵味悠长,过了一会,屋里的东西也能模模糊糊的看见了。刘海书借着月光凑到王丽梅跟前,拉起王丽梅的手:“比点了灯还好,我感觉现在的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新娘。”“我有那么漂亮?你就会甜言蜜语哄人。”王丽梅羞怯的说道。“怎么没有?在我眼里,你就是最美的月光新娘。”刘海书松开王丽梅的手,双臂一抱把王丽梅拥入怀中。

月亮悄悄的隐入一片云彩后面不见了,金风乍起,吹过睡意朦胧的大地。秋虫齐鸣,似一首雄浑的交响乐,更显得万籁俱静。

婚后的第三天,刘海就去砖厂干活了。秋收前的这段时间,正是打工挣钱的时候,虽然新婚不久,但在农村,除了过年时结婚能借过节的光多享受一段新婚甜蜜的日子,别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不过,对这些穷苦的农村人来说,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一年到头不都是这样马不停蹄地忙忙忙碌碌吗?他们的上一辈人不都是几年如一日的过着这样的生活吗?另外,结婚花光了这十几年家里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点积蓄,如今还借了一些外债,他想赶快干活挣些钱把债还上。王丽梅也想去砖厂干活,被公公婆婆拦住了,刚过门几天的新媳妇,哪舍得这么早就去干活,就是自己不说,也会被村里人笑话。留在家里忙些农活就行了。

刘福贵和刘海书出去干活,王丽梅和婆婆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农田,婚后的日子过得虽辛苦,但仍然充满了甜蜜快乐。刘海书每天晚上从砖厂回来,看见院子里摆着的桌子上已经准备好的饭菜,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幸福,一家人围坐一起热热闹闹的吃完饭。吃完饭,母亲和媳妇开始收拾碗筷,父亲把家里的半导体收音机打开放在院子里,刘海书也凑过来一起听单田芳说的评书,一家人其乐融融。

夜静更深,天上的星星探出头来,月亮也悄悄的从树梢升起,院子里围墙的角落里,蛐蛐开始欢快的唱起歌来。刘福贵和王香菱已经回屋休息,夜色笼罩下,刘海书和王丽梅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得以说说一天来的心里话,这时,刘海书的心里不由的掠过一丝丝暖暖的柔情,如果能一辈子都像现在一样该多好啊,只要现在的一切都不会改变,他宁愿放弃其他的念头,心甘情愿的辛苦劳作一辈子。清冷的月光中,他看看王丽梅的眼睛,忍不住心里一阵伤感。再过几个月,他就要离开她,按照他和二叔的计划到部队当兵去了。婚后的这些天,他已习惯了这种虽苦虽累却没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日子,然而,生活不可能这样一成不变,他会慢慢变老,在他变老之前,他的父母会首先变老,生病,生病需要钱。他可以不吃好的,不穿好的,不住好的,但是父母生了病,他总不能不给他们吃药,看着他们活活的被疾病折磨死吧?而他自己和媳妇,将来也会得病,这怎么办?

这种隐隐的担忧和不安时时折磨着他,如形随形,不由得令他心情沉重,真么也不能真正的快乐起来。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

这天晚上刚吃过晚饭,村大队院子里的高音喇叭就响了起来。刘海书前一天已经知道了消息,他二叔刘福平已经提前给他说过了,上面要征兵了。

这些年来,年年都有征兵计划。一来村里人不愿把自己辛辛苦苦养大,马上就要成为家里壮劳力的孩子放走去当兵,二来,即使有少数愿意为祖国奉献青春的人报名了,参加体检的时候也很少能过得去,道理很简单,这些村子里的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一个个都因为营养不良骨瘦如柴,不是个子矮就是身体健康有问题。周围三里五村到县里报名参军的,只有少数家境好的,或者家里有关系的才能顺利通过体检。实质上,在这些村里,当兵也成了一种奢望。大蛤村年年开展征兵动员工作,却鲜有报名的。每年的动员广播,成了应付上面的形式,没有几个人去注意它。

今天,刘海书却听得很仔细,他不但仔细的听着,还拉上王丽梅听。

“媳妇,你听听,这征兵动员都讲的啥?”刘海书用胳膊肘捅捅身边的王丽梅。

“听这有什么用,难道你还想去参军?”王丽梅不以为意地笑笑说道。

“为祖国出力,这是我从小的理想。”刘海书一脸严肃,一本正经的说道。

“祖国现在有人出力,你就在家出力吧,你出力种的粮食不是都交公粮了吗?这就是为国出力了。”王丽梅以为刘海书是在和她开玩笑,并没有在意,她也和刘海书开玩笑似的说。

“交公粮和当兵为国捐躯是两回事,怎么能相提并论?要说交公粮,咱村里谁没有交公粮,连是瘸子李老六连自己都快养活不了了,不也照样交公粮吗?关键是,当兵出力是自愿的,交公粮出力是别无选择的。”

“谁稀罕你出力去,你即使想出力,我看就你这条件也不够格啊,原来我们村的刘大壮个比你高,身体比你壮,当时就去报名了,结果一体检,偏平足,乙肝携带者,肾结石,视力还不行。还不是一样给打回来。”

“身体健康不健康和人高马大没有关系,很多人看起来并不是粗壮高大,但是却很健康。”刘海书反驳道。

“那你的意思是,你这枯瘦如柴就健康?”王丽梅说完乐的笑了起来。

“我虽是瘦了点,但也不至于你说的枯瘦如柴吧,我现在也一百多斤呢。称重时吃饱饭再喝上两碗水肯定超过一百二。”刘海书一边说,站起身来走动了两步,上下打量着自己的身材。

“行了,少贫嘴了,赶快把你那一身泥衣服脱下来吧,我一会给你洗洗。你早点洗洗睡去吧,明天不是还要到砖厂干活吗?”

“丽梅,我可是说真的啊,不是给你开玩笑,我真的想去当兵啊。刚才的话确实有些玩笑,说为祖国出力我自己也不全信,但是可以一边为祖国出力一边为自己谋划谋划啊。”

“好了,你快把衣服脱了,我洗好了你再慢慢说吧。”王丽梅并没有当真,她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在她的思想里,想要把日子过好就得勤勤恳恳把家里的地种好,趁空勤快些在外打些工多挣些钱。

刘海书见王丽梅对他说的话并没有认真当回事,转念一想,现在还是不说了,等晚上睡觉时再把自己的打算好好向王丽梅详细讲述吧。

晚上,等刘海书和王丽梅缠绵之后躺在床上时,刘海书把自己想当兵的事详详细细的给王丽梅讲述了一遍。当然,他没有告诉王丽梅这些想法是他们一家人和他二叔刘福平早就商量好的。他说他只是有这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他想明天去找二叔问问,看看情况。王丽梅听完刘海书涛涛不绝的讲述,有些心动,又有些半信半疑,更多是觉得荒唐可笑,根本就是痴人说梦。既然这个事情根本就没谱,他想找他二叔去问就让他去问吧,问好了就彻底让他死心了。她现在已经很累了,于是就应付刘海书说道:“行,你去问问再说吧,今天早点睡吧。”说完,王丽梅靠着刘海书的胳膊睡觉了。刘海书没想到王丽梅的态度竟是这样的好,不但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对,还让他去问问二叔再说。他高兴的一把搂过王丽梅,把头扎进王丽梅的怀里贪婪的吮吸着王丽梅酥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