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古玩日记
32356300000019

第19章 洛水印

没想到李莹这丫头说着说着,竟然掉开了眼泪,弄得我和胖三儿都有些手足无措。把我拉到一旁,胖三儿小声道:“她这是心里委屈呢,我说涛子,你小子也够可以的。人家跟你这么长时间了,你还看不出李莹对你的心思啊?这事要是放我身上,我TM也得哭。你行不行的给人家一个回话啊?老这么拖着人家,这不是让人家守活寡吗?”

我怒道:“艹!你小子说什么呢?什么叫我行不行啊??要不是看在咱俩是多年的哥们上,掐死你的心都有了!事是你弄出来的,你要不逗她,她能哭吗?怎么到怨起我来了?”

胖三儿撇了撇嘴道:“不怨你怨谁?人家看上的又不是我。”

看着李莹委屈的样子,我心里也不好受。要说不喜欢这丫头,那是我昧着良心说话,可我没法答应她啊!我这身份,怎么跟人家说?看着桌子上的那枚铜印,想着这两天就得去云南一趟,也不知道到了那边是什么情况,我咬牙对着胖三儿说道:“你小子过来。”

三人围着八仙桌坐好,我绷着脸对你李莹说道:“行了,你先别哭了,你不是想知道这铜印是干什么的嘛?等听我说完这东西的来历,你要是不嫌弃的话,以后这仿古斋的老板娘就是你了。”等李莹平复了一下情绪,我便开始讲起了这铜章的来历。

说句狂妄点的话,这东西要不是落在我手里,可能别人研究一辈子都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因为单凭这铜印上刻着的图案,根本就看不出头绪来。我之所以能认出这玩意,是因为它跟我,有着极大的渊源……。

这铜印名为洛水印,共有九枚。每一枚的上面都刻着不同数量的圆点,从一到九。九枚铜印合在一起,正好是一副洛书图。河图洛书咱先不提了,单说说洛水印是怎么来的。要说这个,就得从它的前身说起。不过这事要是说起来,话可就长了。

......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曾设立发丘将军和摸金校尉,专门盗取陵墓中的宝物,以充军饷。一开始的时候,只有摸金校尉,并无发丘将军。这摸金校尉一职,乃是从民间的奇人异士中招募而来。相传摸金一脉自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因其所带的辟邪宝物摸金符上刻有摸金二字而闻名。曹操这人重视人才,招募了这些人以后,便赐其校尉一职,统称为摸金校尉。

虽然这摸金校尉里以能人异士居多,但是人力有穷时,而寻龙点穴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即便是寻找到一处帝陵,也有可能早被前人盗过了。时间一长,曹操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打仗就得用钱,没有军饷,将士哪能卖命?为了加快筹集军饷的速度,于是他便想出了一条绝户计。

自古以来,风水异术多数被帝王阶层所掌握,成为了不传之术。他们害怕这种能左右人们命运的学说一旦传到坊间,便会危及他们的统治地位。就算是民间出了某位自学成才的大家,大多数也会选择为帝王之家服务。一是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资源,以便施展自己的才学和抱负。二是因为一旦不同意对方的招揽,立刻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而曹操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人物,名叫上官无忌。对于风水异术的使用,以至登峰造极之境。尤其善于堪舆之术和数术推演之法。相传曹操的七十二座疑冢,就是此人帮他设立的。

为了加快寻找陵墓的速度,曹操便命上官无忌想一个办法出来。绞尽脑汁,耗费了一月功夫,上官无忌将自己所学汇成了一幅寻龙图,交付于曹操。见到此图以后,曹孟德先是大喜,后又转为大忧,担心一旦此图流传入民间,必将影响自己的大计。犹豫了良久之后,就想把此图毁掉。

上官无忌并不知道曹操心中所想,还以为他对于此图不太满意,急忙出言相询。等曹操告知心中所忧虑之后,上官无忌沉思了一夜,第二天便找到曹操,告诉他自己有办法保证此图不会被泄露出去。曹操大惊之下问他如何能够办到?上官无忌只是说此乃天机,不便多言。

而后,他就将自己关在房中半年之久,除了偶尔夜观星象以外,从未踏出房门一步。

闭关第一天,上官无忌便一夜白发!

半年之后,等上官无忌再次来到曹操面前时,曹操几乎认不得他了。只是半年的功夫,上官无忌已从一个中年男子,变为了如同迟暮的老人一般。等上官无忌再次拿出那副寻龙图时,曹操更是大吃一惊。因为此图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而且被分成了九份,分别置于锦卷之上,随之对应的,还有一个用圆点代表的数字。

上官无忌让曹操命工匠将这九分锦卷上的图样,分别刻成了九枚铜印,在印章的顶部再刻上对应的圆点。等九枚铜印做好以后,经过上官无忌的一番演示,曹操看后当即躬身拜道:先生真乃天人也。

原来,这九枚铜印按洛书图的顺序排列成一枚大印以后,上面呈现的是一副龙纹图案,龙身盘旋于外面的八枚印章之上,时而隐于云纹之间,时而现于雷纹之外。龙头位置则正好位于中间那枚铜印之上,整条龙看上去简直栩栩如生。

但是这还不算完,按照以前摸金校尉探明的几处龙脉所在,上官无忌只需稍加推演,少则两枚,多则八枚,即可用铜印在纸上印出一幅完整的龙脉地形图来,而且在图上,会有一个星位标明龙脉的气穴所在。得此宝物以后,曹操简直欣喜若狂,想到以后再寻那些埋藏于深山之中的古墓,只需按图索骥即可,势必会事半功倍起来。

虽然上官无忌表示,此物乃是夺天地之造化所成,自己已将毕生所学,尽数付之于这九枚铜印当中,非一般人能够参悟其中的奥秘。但是曹操生性多疑,仍恐若是将此物交付于摸金校尉之手,天长日久之后,被其能人异士参悟了这宝物的奥秘。再说此物实在是太过珍贵,万一丢失或者损坏了一枚铜印,那就等于是毁了一件宝物。为此,曹操费劲心思,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