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古玩日记
32356300000012

第12章 竖着的棺材

“少东家,前面...好像有东西?”

杨笑天的语气听起来有些紧张,不过这也让我确定了一件事,刚才不是我眼花,而是前面确实有个黑影挡在了墓道上。因为怕惊动了它,大家都不敢再用强光手电去照。

“看清是什么了吗?”我小声问道。

“离得有些远,看不太清楚啊,好像...是口棺材?”

杨笑天说完,还问了问赵老三他们,他们也都说没看清是什么东西。

是口棺材也总比是个人强!刚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那里站了个人,而且还TM是个死人!我知道这是我的潜意识在作怪,可是这也不是我能够控制的。在特殊的环境里,对于模糊不清的事物,人的大脑总会下意识的给出一个答案,而我的答案就是死人,杨笑天的答案则是棺材,反正是离不开古墓里的这点东西。

为了以防万一,我让赵老三把刚才从探铲上拆下来的钢管分给了大家,手里有了家伙,心里就有底了。跟其他人打了声招呼,开始慢慢的往前移动,大家手里的强光手电不约而同的照向了墓道的中央。这次终于看清了,是一个差不多两米高,一米多宽的长方形黑色物体挡在了墓道上,好像是一口竖起来放着的棺材一样。

“少东家,难道这棺材还有竖着放这么一说?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讲究啊?”看着前面那东西,赵老三不可思议的问道。

“赵老三!你别给我在这丢人现眼了成不成?棺材那有竖着放的?你TM能站着睡觉啊?”杨笑天冲着他低声的咆哮着。

“杨爷,你还别说,还真有竖着放的棺材。”

看清了挡在墓道上的东西,刚才的紧张感一扫而空,我的心里放松了许多。挡在墓道上的不是棺材,而是一块黑色的石碑。从远处看起来,跟一口竖着放的棺材没什么两样。

“哦?少东家,你见多识广,给我们讲讲,还真有竖着放的棺材?这里面有什么说法没有?就当给兄弟们长长见识了。”

“杨爷,据我所知,在民间确实是有棺材竖着下葬的,而且这里面还有不少的说法。有的说这是按寻龙点穴之术,点出的穴眼所在,竖着下葬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如果下葬的是男性,则称为蜻蜓点**,如果埋的是个女子,则是凤凰三点头,也有人称这是法葬。”

“还有一种说法也跟龙脉有关,说是下葬的时候,棺材是大头朝下倒着下葬的,死者头朝着龙脉气穴,接受地脉灵气的洗礼,天长日久之后,肉身可生鳞长角,羽化成龙。”

“我艹!这里头还有这么多讲究呐?那少东家,以后我们要是碰到了这样的棺材,是挖还是不挖啊?这竖着放的,可不太好开棺啊。”这杨笑天不愧是个倒斗的专业户,一下就想到了问题的难点所在。

“杨爷,听我一句劝!如果以后倒斗的时候,真遇见了这种竖着葬的棺材,一定要赶紧带着兄弟们走,千万别开棺!”我对着杨笑天严肃的说道。

“这是为什么?难道这里面有问题?”杨笑天不解的问道。

“刚才我跟你说的,都是一些民间的说法,具体的我也没见过。但是据我所知,有些横死或者暴毙之人,在停尸入殓期间已经有了尸变的迹象,为了防止下葬以后变成僵尸,就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下葬。而且会在挖好的墓穴四周提前封上石板,防止其从周围的泥土中吸收灵气,用铜角再将棺椁封死。下葬的时候,会用铁链将其吊在坑内。民间大概是觉得这样的墓穴好似帝王陵墓里的金井一样,所以才会有了其他的一些说法。杨爷,这分金定穴之法如人之有窍,当细审阴阳,熟辨形式。一条龙脉绵延千里,时而出土化形,时而入地无影,且真龙之身多有缠护之山,缠多富多,护密人贵,想要在这连绵复杂的地形中点出真龙之穴,那是那么容易的事?”

见杨笑天有些听不懂,我也懒得再跟他说下去。都说三年寻龙,十年点穴,这里面的门道那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不再理他,我转过身开始打量起这块挡在墓道上的石碑,没想到刚看了一会,就觉得头晕眼花,有种要吐的感觉。

倒不是石碑有什么问题,而是整块石碑上的文字,都是用篆书刻成,在这黑暗的环境里看起来十分的费神,要不是当初我专门研究过篆字,我也看不懂这上面到底写的是些什么。而且经过长时间的连续使用,强光手电筒的电量几近枯竭。如果在这黑暗的墓穴里没有了光亮,我实在是不敢想象后果会是什么样子。

“杨爷,让大家先分头找找,这里面应该有用于照明的灯油。手电的电量支撑不了多久了,我们得节省一下。”吩咐完杨笑天,我便闭上眼睛,站在了石碑前。

根据石碑上前半段的记载,这个墓的墓主人叫李朝山,湖南宁远县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的进士。入朝为官后,先后做过翰林院检讨、编修,内阁侍读等职,后来外放到了苏州府做了同知。石碑的前半段大部分记载的都是他这一段的事迹。但是碑文的后半段,我却看不懂了。字我倒是都认识,但是怎么读都不通顺,就好像是随意刻上去的一样,字于字之间根本就没有联系。我知道这段碑文肯定是有特殊意义的,要不然也不会被刻在上面。应该是墓主人想要表述什么,却又不想让人知道,所以用了某种暗语的方式。

这时候,赵老三拿着两个用钢管做成的火把走了过来,对我说道:“少东家,这地方还真有灯油,整整一大缸呢,就是年头长了点,烧起来烟有些大。”

大概是看我一直在盯着石碑看,赵老三也举着火把站在我身边看了起来。

“怎么着?你认识这这上面的字?”我对他打趣道。

赵老三用他那脏手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那认识这玩意?方块字还认不全呢。我只不过是瞅着这字眼熟,好像是跟我们村长用的那个印章上的字一样。”

听赵老三说完,我的脑海里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刚才我还纳闷呢,为什么碑文会用篆书来雕刻,难道是跟暗语的排列方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