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崛起之南洋
32272300000004

第4章 中华城

随着移民的增加,没备的到来,我的庄园附近的土地已不够建设发展工业区了,于是我下令让建设局去寻找新的地区,最后在港口30公里处的地方发现了一块大约二三十平方公里的荒地,由于路程比较远,我只好组织了三千名工人修了一条长30里路宽6米的水泥路,由于水泥厂以建成,每天可生产二千吨,与最大产量还有一段距离,工人不熟练。

1911年3月,通往中华城的公路,经过三千人三个月的修建,终于通路了,前期前往中华城的五千工人以将土地整平,地下管道设施陆续完工,并扩大了城市面积,我让人叫美国人托尼帮我请了一个城市规化的团队,由于我麾下没有这样的人才。

有规划团队的帮助,我将工业区放在了城南(风力由北向南吹),城北主要是住宅区,生活区,城西主要是商业区,城东主要是办公区(我,政务厅的办公地点),至于中心城区主要是休闲娱乐,我在中心城区修建了一个可以容纳十万人的广场。平时可供人集会、演出等功能。

由于土地比较紧张,我将房屋都修建成了楼房,全部使用钢筋混泥土,(钢铁厂建在了铁矿场边,前文我提到过有三个矿,铁矿、煤矿、金矿),此时的钢铁厂有三千工人,可日产铁500吨,钢100吨(可造大炮),每幢楼都不低于五层,我的政务大楼十五层。整个城市迅速繁忙了起来,随着工业区的建成,发电厂、自来水厂、电灯厂、火柴厂、卷烟厂、服装厂、鞋厂、纺织厂、面粉厂等数十家工厂的建成投入生产,大量的工人进驻中华城,中华城的人口一下子增加了五万人,经大半年的建设,中华城也经建设了四分之一,现主要的是住宅区。

此时我所控制下的人口以达到15万人,大多是青壮年,军队也增加到了5000人,成立了一个师,下辖三个团,

一个独立加强营,师长就是我,一团长黄伟,二团长李川,三团长周朋,独立营,营长李平,师政委郭涛,师参谋长杜翔。

就在此时,政务厅厅长王永江来到了我办么室,告诉我政府没钱了,我心想怎么可能,该不会被群家伙给贪污了吧,

王永江迅速的把账本给了我,我一看吓了我一跳,平均每个月就要支出一百万两银子,我从上海回来后只剩下了不到五百万两银了,能支撑到现在实属不易,全靠王永江到处开节流。

每个月具大的工资支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回收回来了,一个工人一月四两银子,大多数只花一两,存了三两,经过一年时间,每个工人最少也有三十两银子,十五万人就有四百多万两银子,我从上海带回来的银子全流到了工人包里了。

能支持到现在,全靠我的金矿每月可产生五十万两银子的效益,在加上我的几般船每月有十万两银子,在加上铁、煤有十万两银子,一个月七十万两银子倒贴。王永江告诉我三个月没有新的财源的话,我就会无法支付工资而破产。

此时我一个人正在苦想,怎么增加财政收入,怎样开源,怎样节流。

突然我想到了我可以学习21世纪的大陆吗,外贸、房地产吗,外贸出口暂时行不通,要是让荷兰人发现了,那还不来立刻打我,由于我保密工作到位,平时进出都是夜间快天亮时进出,一年多了,荷兰人还末发现纳土纳的变化,如果进行外贸出口交易,瞒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暴露,现在可不是21世纪,这样法,那样法。现在是明抢,现在的我实力小,不是荷兰人的对手,还有我现在没有海军,到时只要荷兰人一封海,我就得完蛋,所以我还是低调点好,外贸出口直接排除。

那就只有房地产了,于是我叫来了王永江,把我的想法告诉他,搞房地产,开银行,王水江闻言,两眼放光,大呼师长你真是天才。

1911年8月1日,这是被后人命名以集团化向国家化发展的驱势。我成立了中华银行,和中华房地产集团。鼓励移民、劳工购房,我将后世的房地产商的各种销售手段给用了出来,比如结婚不买房,等于耍流氓。一句句刺激的话,在推出全款九折,低息代款等优惠活动,一间70平米的只要299,100平米的只要399,150平米的499,活动期间无息代款买房。

当我把广告打出去后,整个中华城和中华城周边都轰动,大量的人来到中华城购房,头一期一万套住房三天抢售完毕,第二期二万套预售一半,由于移民的人较少,也就两三万,加上家属也就五六万人,移民的几乎都买了房,只有那些劳工还在观望,毕竞劳工大多数是青壮年,家属都在大陆,只有家里无人的才购了房。劳工大约有十万人末买房,但很多的人心动了,毕竟只要工作十年就能拥有一套洋房,这是在大陆想都不用想的。如果是夫妻两人的话,只要五年就还完代款了。有的聪明的人购买了好几套,还有就是纳土纳岛上的几个华人家族,也是在大量购房和购买商铺,我看了一下几个华人家族加在一起买了大约一千套住房,还有几百间店铺,这店铺可比房屋贵多了,60平方米店铺1999,100平米的店铺2999,200平方米的店铺4999,500平方米的店铺9999一问,几个华人家族大、中、小加起来买了不下一百间,而且全是全款交易。

整个房产销售一个月后,我就集中了差不多两千万两银子,在加上我宣布以后工资不在以现金发放,以存则的方式发放,刚开始大量的人到银行取钱,但看见银行资金充足,挤对很快就消失了,银行的账面上也有两百多万两银子,我的财政危机一下解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