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3209800000035

第35章 沙坡鸣钟

沙坡头,坐落在宁夏中卫市以西20公里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茫茫沙原上有蜿蜒伸向远方的包兰铁路从这里穿过,并将沙坡头一劈两半,分为南北两处。

沙坡头的出名,正是因为与这条铁路有关。当初,修建这条铁路时,如何有效防止扬沙阻挡铁路运行,成了设计专家的一大难题。1956年,专家经过多方论证,终于创立了一项综合治沙的工程体系,用最原始的简便方法制服了沙魔。他们的功绩,至今仍写在广袤的沙漠上。只见在铁路沿线两侧,有用麦草栽植的方格,一米见方连在一起,就像一张大网,紧紧地笼罩在沙丘上。方格里,生长着沙打旺、骆驼刺、红柳等灌木,营造出一片片绿洲,将伸向远方的铁路打扮成一条绿色长龙,这就是被称为世界治沙奇迹的“青草方格”。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辛换来的辉煌治沙成果。在感叹这一人类战胜自然的伟大工程的同时,也感受着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

站在沙坡头远望,南面有黄河从它的脚下平缓东流,充满了柔情、和谐。在宽阔的河道上,有羊皮筏子划过,似正在上映一部江南水乡的风光片。羊皮筏子,为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摆渡工具。如今,在这里却成了一道十分耀眼的风景。在河岸码头,我仔细观察,才得知做一副羊皮筏子需要十四张全羊皮。一位摆渡工告诉我,制作时要将羊割去头蹄,然后将囫囵脱下的羊皮扣口,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再以木板条将多个羊皮袋串绑起来制成“排子”,一个人就能扛起,简单而轻便。

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我们登上了筏子,坐在由四人组成一队的“排子”上漂流黄河。时近正午,6月的太阳直晒得我全身火辣辣的,好在河面上有阵阵清风吹过,送来一丝清凉。筏子就像一叶扁舟,随着波涛起伏,筏工用木桨划筏颠簸而行,很有情趣。坐在筏子上,尽情地感受与黄河水零距离接触,眺望黄河两岸连绵的沙丘、绿树和在沙漠中行进的驼队,以及屹立在河心一匹扬蹄飞奔的拉缰之马雕塑,顿感胸怀开阔起来。它们就像一幅幅流动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据史书记载,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至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

沙坡头的北方是腾格里大沙漠,远望无边无际,和远方的天空连成一片。一旦风起,谁也分辨不出它们的界线,只有这一晕一晕的黄沙涌动如潮。沙坡头的沙粒略显粗糙,造就了它独特的鸣沙奇观,赢来了“沙坡鸣钟”的美誉。当你从高高的沙丘上顺势滑落,在经历“激流勇进”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因身体滑落时与大片沙体摩擦而发出的声音,让人倍感新奇、刺激。游人在沙浪拍打身体中,体味畅游沙海的欢乐。

沙海冲浪更是让人备受刺激、其乐无穷的一项游乐活动。坐在一辆经过加工仿制的超大型敞篷式装甲车上,感受时而冲上沙峰高处,时而又落至低谷的颠簸。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心脏快要蹦出的感觉。游客们大呼小叫,以此释放心中的惊恐。此刻,人间的一切烦闷,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素有“沙漠之舟”称谓的骆驼,也是一道十分吸引游客的风景。高大的骆驼们被主人用绳子从鼻孔穿过串联在一起,组成一支支驼队,驮着游人走进沙漠深处观光。这些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为开通丝绸之路、增进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立过汗马功劳的功臣,现在却仅仅成了商人们赚取钞票的一种原始工具。其实,骆驼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它被主人驯养得十分听话,在烈日暴晒下的沙滩上持续地行走着。它们也有不耐烦的时候,表现在游人上下驼峰时,偶尔会故意摇晃几下身子,让人产生几分畏惧,留下难忘的记忆。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沙海徜徉,河岸绿洲,这些风景构成了塞上名胜沙坡头迷人的风光。而喧闹声中,抬眼望着连天黄沙,心里会无端生出几分莫名的寂寞来。

(原载2010年12月4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