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奇幻梦道真
32090600000111

第111章 音画

辩吧。非辩不可了。

和尚开口了。沉默被打破了。热风兮兮,戴明的心,静了下来。何以紧张?不,不紧张,谁能让自己紧张?戴明不惶恐,谁能让自己惶恐?

和尚开口了:“阿弥陀佛。”

戴明看着他,如看一片嫩叶,没有开口。

和尚又开口了:“何不言?”

“何以言?”戴明笑言。

“何以不言?”和尚言。

“无以可言,何以可言?”戴明敛笑,言。

和尚不笑了。望天,烈日。沉默。

戴明转首看人群的面容,皆静。刘玉,白展,陌生的脸,考官冷漠的脸,都被戴明漠然看了一遍。曾经戴明没有看过的脸,在今日看到了。方才。

热风。茅屋,绿草,风吹叶抖,簌簌响。飞鸟叽叽飞过。

“罢了。”和尚言,不再言。欲走,考官却开口了:“留下。”

那个之前待定的人,被和尚代替了。

就这样,戴明和和尚,都进入了前十。雾霭平原之途,敲定了。

一时,戴明心内无喜无悲。临走时,戴明避开了白展,刘玉,也没有回到宿舍。

他想静静。戴明出了久未走过的学院的大门,漫步于凡人熙攘的街道。电车交错,电摩车呼啸。人们的欢声笑语历历入目,声声入耳。这一刻,他们是在自己的眼里和耳里的。下一刻,却是永别。

这一刻的画面,定格了,定格于戴明的记忆内。戴明不能保证其存在的期限。因为,他选择的未来,太远。

三日后,就要去雾霭平原的边境了,戴明就要见到真正的丧尸了。三日后,戴明的人生路,就要变成另外一种情景了。说不忐忑,是骗人的,说不担心,是骗人的,说不惶恐,是骗人的,但说不期翼,也是骗人的。

高楼,石板街。

走到了热闹的市场。有菜农,有鱼贩,有铁铺,也有电器屋。凡人借电,这点显得很奇妙。电能,戴明也看过基本介绍电能的书籍,但终究是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总不得要领,不解其意。

凡人的智慧,不可忽视啊。电能的应用普及三国的凡人世界,大约经历了千年。由开始的照明,发展到现在的电车,用电做动力而使得凡人的力量大增,得以建筑高楼大厦。还有电枪,亦是威力不少。电炮更是威力强劲。

但终究是借助外物的力量,改善了生活罢了。自身还是那般孱弱,寿命也没有多大的提高,不得长生,终究是小道。

雾霭平原呢?自己该去藏书阁好好找找关于雾霭平原的资料。戴明只晓得雾霭平原离昌州似乎还隔着湖州,贵州与云州,然后才是雾霭平原。

路程有一万两千余里。

路上不可能就走过去吧?应该会坐电车,也可能有高手带自己一行人飞过去。想这个做什么?这事不用自己操心的。

不知不觉,走得夜了。戴明开始想奖励的事情,元宝、元丹和术法,只能选其一样,本来戴明想选元宝防身用,但那考官说他修为太低,要了元宝也是浪费,发挥不出元宝的真正功效,就让戴明选元丹或者术法,没得办法,戴明不好当面忤逆于他,或许真的是选元丹的好。便选了元丹。

听说这元丹里浓缩了很多元气,吃到肚内,只需要运功慢慢使其化开便可平白得到大量元气,免掉许多的修炼时间。

戴明回到学院时,直奔藏书阁而去。

进了藏书阁,他立刻钻进了无数的书海中,搜寻关于元丹的书籍。

夜深了。

好在藏书阁内有夜明珠镶嵌在天花板上,照明基本与白昼无别。

经过近两个时辰的搜寻,我终于找到了一本关于元丹的书籍。

戴明的心情很复杂,在看完了书中关于“元丹”的描述后。原来这是元丹,用元气浓郁的草药和一些长寿的动物躯体精炼而成的。

这让戴明意识到了,修仙之人,原来如此残忍。平常吸收元气嫌慢,就另辟蹊径,血腥残忍的蹊径。

书中言,吸收元丹需要慢慢的把从元丹中吸收的元气与自己本身的元气相融合才行,不然有走火入魔和损伤身体的风险。所以,戴明打算把这元丹留作丹田内的《阴阳经》失效后,吸收不到元气的时候用,就再合适不过了。

戴明在想,凡人吃的是五谷杂粮的尸体和动物的尸体,所以寿命才最多只有六七十年?要是趁着动物活着,去吃动物的肉,是不是就能吸收到动物身体里的一些元气入体,使得凡人也能吸收到一点元气,而使得寿命有所增加?

或许不会有这么简单。凡人并没有元根,就让即使入了体的元气找不到归宿,便无谈保存元气到体内了。那自己有元根,去吃活动物和活吞那些没死的植物,是不是会让自己的元气增加?

很有可能,以后若是自己的《阴阳经》失效了,可以试试这个方法。至于血腥的问题,戴明心里到是没有什么抵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命本就是需要获得能量来得以存在下去的。吃死的动物和活的动物从本质上来说,是根本没有区别的。

那吃修仙者呢?效果显然会更大……

既然元丹的用途知晓了,戴明便开始找雾霭平原的资料。

想到就做,他找到了凌晨三点,仍是没有找到地理方面的书籍,记得上次那本《黄盛大陆志》就放在这里的,怎么就找不到呢?

没有办法再找,戴明的心有些乱了。

走出藏书阁。入眼大都是黑色,惟有几盏青石路边的孤独路灯在与这黑抗争。

万物大都被黑色笼罩其中,看不出本来面貌。青石路边的树,在白日里并不生得这般样子。它的叶应该是绿色,而不是深灰。

放眼尽处,那里在晨曦时,本是阳光的出处。现在却是黑暗的居所。

安静,这个世界是如此安静。偶有的虫鸣似孤独人的呜咽。

置身这安静中,戴明感觉心渐渐静了。为了不破坏这静,他把脚步声放轻了许多,尽量不发出丝毫的声音。

但未走几步,戴明听到了出自别人脚的脚步声,还有发自别人口的说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