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谦虚礼让
3205000000038

第38章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贾思勰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山东益都人,做过高阳郡(今山东淄博市)太守,他倾注毕生心血写成了一部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从理论上系统研究农业的百科全书,在我国和世界农业科学发展史上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堪称为不朽的农业科学巨著,贾思勰也因此而名垂史册。

贾思勰在农业科学研究上取得的显赫成就首先是在于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北魏帝国的君主,是北方游牧部落鲜卑族拓跋氏,国人多以畜牧业为生,对农业生产不大重视,游牧生活使得民众常年过着无法安居乐业的生活。北魏政权建立后,拓跋珪执政伊始,便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天兴二年(公元399年),拓跋珪称帝后,治国方略中便有解散游牧部落的内容。他亲耕籍田,广兴产业,因此北魏经济日益繁荣。由于鲜卑人毕竟具有好战的特征,魏道武帝治国也就忘不了军事掠夺,在连年大战中,最困难的便是缺少军粮,军粮的富足与否显然成为了战争胜负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由此推而论之,如果粮食牲畜富足,人民就能过上安定生活,鲜卑人或许会改变靠掠夺别人的财富过富裕生活的习性。因此,国泰民安的关键还在于发展农业生产。

生活在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对此体会得太深了。他决心投身到农业生产的实际中去,亲自养羊,种庄稼,从实际操作中总结经验,推广农业生产,使北魏政权强盛,人民生活富足安定。

据推断,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其祖上就有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的传统,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

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却也无饥寒之忧,而且拥有大量藏书,这使贾思勰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齐民要术》所以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典籍中影响深远之作,与贾思勰知识渊博、明于哲理、有济世救民的抱负是分不开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指明,学习古圣先贤的教导,其根本目的是“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即如何让民众生活安定,使他们富足和得到教养。对待历代提出的兴农主张和具体措施,他总是给予很高评价,称之为“益国利民,不朽之术”。贾思勰在做高阳郡太守等官职时,非常关心人民的生活,注意发展生产,同情人民的痛苦。他说:圣人不以自己的名位不高为可耻,只是忧虑人民的贫困,奖励生产就可以使人民摆脱穷困。贾思勰特别强调生产实践的重要意义。

他除了奖励生产以外,还亲身参加劳动。他说,即使你有禹和汤那样的聪明,也不如老老实实地参加实际生产的人高明。他讥笑那些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生产知识的人说: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那不能算是有学问的。贾思勰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养成了注重实践、谦逊谨慎和踏踏实实的作风,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他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贾思勰深知,北魏国人对畜牧业生产有着较多的经验,而且也习惯于饲养牛、羊等牲畜。如果自己在这方面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畜牧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北魏国人自然会接受并信服他,在此基础上再推广农业生产,便会顺利得多了。于是,他开始养羊。一次,他养了两百头羊,由于缺乏饲养经验,事先不知道一头羊该准备多少饲料,最终因饲料供应不上,不到一年,两百头羊饿死了一大半。贾思勰并不气馁,继续干下去,接着他又养了一群羊,并且种了二十亩大豆,他想,这次羊总不会死去了吧!哪知饲料倒是不缺,可羊还是死了许多。贾思勰百思而不得其解,实在无计可施。成天茶饭不思,苦恼至极,邻里看到他这种状况,恐怕他急出病来。一位好心人打听到离他们这里一百多里外有一位养羊高手,立即把这消息告诉了他。贾思勰听后二话没说,连夜赶到那里向老羊倌求教。

贾思勰一到老羊倌家,便拜老人家为师,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养羊的情况,诚恳地请老人家指教。老羊倌被他的诚意所感动,留他在家住了好几天,让他仔细观看自己的羊圈,并且从羊的选种、饲料的选择和配备、羊圈的清洁卫生及管理方法一一细细讲述给他听。贾思勰从老羊倌的叙述中,似乎明白了自己第二次养羊失败,大概是由于羊圈管理不得法的缘故。老羊倌说:“你的悟性真高,羊是不吃自己撒过尿拉过屎的饲料的。你把饲料乱扔在羊圈里,让羊在上面踩来踩去、拉屎撒尿,尽管你吸取了第一次饲料不足的教训,准备了足够的饲料,但不懂得羊是不吃弄脏了的饲料的道理,你不打扫好羊圈的卫生,就是准备再多的饲料也是白搭啊!不过,像你这样的有志之士,一定会把羊养好的。”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贾思勰回去后,按照老羊倌的指点又养了一群羊,这群羊可养得膘肥肉壮,产奶也多,成活率相当高。从此,贾思勰的名声传了出去,越来越大,向他求教的人络绎不绝,人们信服地称他为养羊能手。

贾思勰发展农业生产的第一步计划付诸实现后,他便着手试验耕地种庄稼。从养羊的成功中,得出了一条十分可贵的经验,那就是向老农虚心求教。于是,他不辞劳苦,跋涉千里,足迹遍布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田间地头,在茅草屋里、在地头窝棚里,他与老农促膝谈心,仔细地询问他们如何施肥?如何犁地?如何选种?

不同土质的地又该如何下种等等问题。老农们也为他谦虚、求实、好学的精神所震惊,称他是农业生产的有心人。因此,毫不保留地向他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告诉他:“这是种庄稼不可草率的大事。

一般人仅仅知道选种要选长得饱满的穗子,但未必知道还要察看种子的颜色纯洁不纯洁。同时还要注意把割下的穗子高高挂起,待到来年春天再打下来做种。人们更不知道土质不同、气候有别的地,对品种要求是不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在茎干上。一般说,潮湿温暖的低地种谷子,要选用茎干柔弱、生长茂盛的;风大霜重的山地种谷子,要选茎干坚实的。犁地在七月间,犁地之前,要看地里长没有长茅草,长着茅草的地,需先赶着牛羊在上面踩一遍,等七月犁地时,茅草才会死去。”贾思勰学到这些宝贵经验后,便回去照此办理。在实际耕作中,他自己又摸索出不少规律,同时还悉心研究了前人关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大量资料,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吸取前人著述的精华,舍弃了一些实践证明不妥的说法,写出了《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要术》对农业生产的理论作了系统地阐述,而且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都写得相当具体、详细、全面、清楚,不仅超过了前人的同类的著作,而且在世界上也达到了领先水平。难怪有人说:“真可谓‘前无古人’!”比如:“平整土地”一项,贾思勰既指出了耕地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又特别详尽地讲述了耕地分为春、夏、秋、冬,讲究深、浅,注意初、转、纵、横、顺、逆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进行耕作和管理的方法,甚至连耕作坏了怎么补救的办法他都写进了书中。这些内容在我国战国时代秦国吕不韦所编的《吕氏春秋》和汉代的《汜胜之书》里,虽然都有所涉及,但远远没有贾思勰谈得那么透彻、那么便于操作。

对如何提高土地的地力,使农作物能不断从土地上得到充足的养料,贾思勰更是有独到精辟的见解。他在《齐民要术》中提出了多种办法,其中尤其以轮种、套种最佳,通过不同作物的轮换栽种,或几种作物同时栽种使地里的养分尽其所用,并且还能促使地力尽快恢复。他明确地把先种哪些作物,后种哪些作物,以及采用不同的轮种方法得到不同的效果都一一记载下来,而这一切西欧人在当时仅识一点皮毛,只知道采用轮换休耕的办法提高地力而已。可见,贾思勰的研究比起当时的西欧来要先进得多。

《齐民要术》的学术价值无疑是世界一流的,对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部农学巨著还为今天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了解和研究我国农业科学的发展史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齐民要术》分92篇,共11万多字,内容丰富,从大田作物中的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到绿肥作物、饲料作物、香料作物、水生植物,以及瓜、果、蔬菜甚至树木无所不包,并且对农林副业,诸如制酱、酿酒、饲养鸡鸭、猪牛也一应俱全。

贾思勰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庞大的农业专著,一方面是他辛勤实践、向老农学习总结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他参阅了古代有关农业方面的书籍,吸取了前人的成果,博采众长得来的。贾思勰对前人的成果既不一概否定,也不盲目照搬。譬如:汉代的《汜胜之书》中有关于黍子的种植要稀一点的观点,贾思勰却提出黍子密植比稀植好的说法。他的理由是,稀植的黍子优点在于棵发得大,但带来的弊端是谷粒不饱满,因而瘪谷多,米色较黄。密植虽然棵发得小,但谷粒均匀,米色白,从而纠正了自汉代以来的误导。

《齐民要术》一书中引用古书达多150余种,对战国时期诸子中的农家许相,到北魏时期有价值的史书,他都作了许多摘录,其中不少书今已失传。正因为《齐民要术》的摘引,才使得后代的研究者有可能从他的转述中窥见这些失传而又极有价值的史书的大致面貌。从这一点上看,贾思勰不仅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保存也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名师点评:

贾思勰为写好这部书,他“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书中引用大量古代的农书、杂著,参酌前人的农学研究成果。贾思勰博览群书,虚心学习前人的科技成果,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与此同时,他还有一条可贵的精神,就是对前辈总结的每条经验、每个结论不拘泥、不迷信,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问它是否真有道理。哪怕是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是一丝不苟、认真求实。广泛收集民间的谚语、歌谣,访问有经验的老农,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亲自进行观察、试验。由此可见,

贾思勰治学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