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3176600000097

第97章 清德宗皇后叶赫那拉氏垂帘无法听政(1)

清德宗皇后叶赫那拉氏由慈禧安排垂帘听政,她面对一代枭雄袁世凯和浩浩荡荡的共和洪流,显得无能为力,虽然垂帘却无法听政,更无法保住大清江山,只能被迫同意共和。

(1)在慈禧的光环下当上皇后

光绪皇帝四岁即位,朝权被慈禧把持,一直到光绪举行大婚典礼后,慈禧才宣布“撤帘”,由光绪亲政,这是慈禧的第一次垂帘听政。

光绪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的亲弟弟桂祥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这门亲事由慈禧明令光绪“执行”,是真正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光绪大婚的两年前,也就是1887年,十七岁的光绪早已经过了大婚的年龄,要知道顺治、康熙都是十四岁就大婚、亲政了。慈禧为了掌握权力,起初装傻充愣,因为一旦皇帝大婚,就意味着成人了,应当亲政了,慈禧必须交出权力,她自然不高兴,但是在朝臣的劝说下,她也不得不为光绪的婚事费起心思来。

慈禧由个人的经历联想到:皇后、妃子对皇帝是有很强的影响力的,要想把持朝廷大权,必须选择一个能与她同心的皇后。她想到了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中国历代皇后大多比皇帝年少或同年,只有光绪等少数几个皇帝的皇后年龄比皇帝大。叶赫那拉氏就比光绪大三岁,而且长得相当不漂亮,不仅瘦弱,而且驼背。当然,慈禧还是要做表面文章的。她下令在全国满族贵族范围内遴选皇后。不过,她找来负责遴选皇后的官员,暗示他们“关注”叶赫那拉氏。

这样,两年里经过多次的遴选,叶赫那拉氏、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以及礼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一共五个少女进入了最后的“决赛”。至此,很多朝臣已经看出来,皇后一位非叶赫那拉氏莫属,可这个慈禧还偏偏要做样子,在体和殿升帐,由光绪皇帝自己遴选。

慈禧煞有介事地坐在上座,光绪在一旁站立,前面桌子上放着一柄如意和两对荷包。五名候选人站立在离桌子不远的地方。慈禧已经做了手脚,将侄女叶赫那拉氏排在了第一位。按照清宫的规矩,由皇帝先对候选人近距离观察,完毕后将如意赐给被选中的皇后,选中的妃子则得到荷包。

已经习惯凡事都由慈禧拿主意的光绪,怯怯地对慈禧道:“这件大事还是由您做主吧,儿臣不敢自作主张。”

慈禧能落下这个话把吗?她回答:“皇后是你的,你自己选。”

光绪心情很舒畅,以为这次慈禧真要放权了。

光绪走到桌子前拿起如意,再走到五名候选人跟前,他似乎早已经心中有数,在德馨的长女面前停留,准备将如意赐给她。正当光绪要出手时,猛然听到慈禧声色俱厉地大喊:“皇帝!”

这一声几乎让光绪吓破了胆,他不禁回头看慈禧,只见慈禧表情不耐烦地看着光绪,然后用嘴示意光绪选站在第一位的叶赫那拉氏。光绪感到深深的失望!

如果说,平素慈禧把持权力,还可以用维护大清江山社稷来搪塞的话;如果说平素慈禧对光绪非常严厉,还可以说成是在教育光绪的话,可今天,“皇后是你的,你自己选”的话音还未落地,慈禧却又这样干预起皇帝的选择来,这能怎么解释?

光绪有些心灰意冷,他甚至不愿抬头看慈禧的脸。停顿许久后,光绪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到叶赫那拉氏面前,冷眼地看着这个不漂亮、他看第一眼就不喜欢的女子,缓缓地将如意给了她。叶赫那拉氏立即跪下谢恩,而光绪早已经没有了兴致,也不看她一眼,转身走回慈禧身旁。

老谋深算的慈禧立即结束了后妃遴选,她知道光绪喜欢德馨的两个女儿,于是命令下属将两个荷包给了礼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只得空手而归。

不过,令慈禧没有想到的是,日后光绪对长叙的两个女儿,尤其是小女儿特别喜欢,而一直冷落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氏当了皇后,光绪基本不临幸她。长叙的两个女儿后来被封为珍妃和瑾妃。光绪特别喜欢珍妃,还曾为了珍妃、瑾妃与叶赫那拉氏发生了争斗,连慈禧都介入进去了,慈禧当然是护着自己侄女的。即使是将珍妃降为了贵人,也只能使光绪更加喜欢珍妃,而对皇后更加冷落。

这样的日子过了九年,二十八岁的光绪因戊戌变法未能成功,被慈禧囚禁在了中南海瀛台,光绪的政治生涯就此了结。这时,珍妃也已经被人害死,所以,他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在瀛台“混吃等死”。

慈禧下令不准任何后妃看望光绪,只准皇后叶赫那拉氏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去看望他。慈禧希望政治上心灰意冷的光绪能对叶赫那拉氏产生一点爱意,也让叶赫那拉氏生下一男半女。可她哪里知道,光绪一见叶赫那拉氏,就如同看见了慈禧一样厌恶,他如何还能和叶赫那拉氏同房呢?往往是叶赫那拉氏来看望光绪,他们只是几个对答,然后便没有话了,有时候光绪甚至一言不发。叶赫那拉氏走的时候,光绪也没有任何反应。

整整十年,三千六百多天,光绪就在囚禁中走向死亡。已经四十岁出头的叶赫那拉氏仍然没有子嗣。

(2)垂帘听政就是下诏退位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

在光绪皇帝临终前一天,慈禧钦定了皇位继承人。由于光绪没有子嗣,慈禧指定由溥仪继承皇位,并且指定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为皇太后掌管大事。另外,还钦定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

在溥仪登基的第二天,叶赫那拉氏以小皇帝的名义发布谕旨:“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必须取皇太后懿旨者,由摄政王面请施行。”从此,叶赫那拉氏便被尊为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总想学着姑姑慈禧的样子掌管朝廷大权,但是她没有姑姑的本事。慈禧死后,那些清廷的遗老遗少们便不服管了,与掌权的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发生了矛盾。而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虽然后来载沣基本放弃了权力,但平庸的隆裕太后如何对付得了复杂的宫廷斗争呢?

应当说,隆裕太后此前在宫廷里没有自己的系统和人马,她完全仰仗着慈禧,可是慈禧去世后,除了太监张兰德(小德张)还依附于她外,其他大臣或太监也只是敷衍她罢了。

后宫的第一次交火,在慈禧下葬时便开始了。慈禧墓建在清东陵,下葬的时候,咸丰皇帝的几个后妃在瑜妃的率领下大闹清东陵,扬言要在清东陵建造房子,为咸丰守灵,实际上是要权力。

小德张马上与隆裕太后商量,认为这样下去,将开启后宫之争的口子,因此不能退让。隆裕太后也学着慈禧当年发狠的样子,命令小德张告诉那些老后妃们,同意她们建造房子的要求,请她们就为咸丰守灵吧,不必回紫禁城。

下葬仪式后,隆裕太后和小德张火速赶回北京,命令卫士不得让瑜妃她们回宫。

瑜妃等人见隆裕太后不退让,哪有什么为咸丰守灵的心思,也立即返回北京,但被卫士挡住。这些人立即改变主意,不回住居的西六宫了,而要闯皇帝居住的内宫。办事果断圆滑的小德张精心策划,最终使瑜妃她们没有闹成,乖乖地回到了西六宫。这次事件后,隆裕太后便把小德张当成自己的亲信了。

不过这个小德张不是个省油的灯,他见隆裕太后整天闷闷不乐,便提议在宫里建造“水晶宫”,作为隆裕太后消遣的场所。按照清朝的规矩,在国丧期间不得兴建宫殿,当时国库本来就已经空虚了,可隆裕太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不管清朝的皇家家法和银两的问题,竟然同意了这个建议。

摄政王载沣本来可以利用这个时机树立自己的威信,反对修建什么水晶宫的。可是这个唯唯诺诺的摄政王糊里糊涂,不听人们的劝告,只管自己当老好人和负责儿皇帝的吃喝,没有一点政治家的思想。结果,隆裕太后建造水晶宫的提议竟然被通过了。从此,隆裕太后在朝廷里的威信大增,而皇亲国戚和大臣们对摄政王载沣也深深地失望起来,没有人再找载沣商议什么军国大事了,倒是围着隆裕太后鞍前马后了。

慈禧当年的本意是,朝中大事由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共同商量着来,开始的时候摄政王载沣管外朝的事情多一些,而隆裕太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和后妃的斗争上。1910年6月,载沣和隆裕太后商量后,任命毓朗、徐世昌为军机大臣。没过几天,隆裕太后突然反悔,把载沣叫来让他撤掉两个人的职务,载沣没有同意。隆裕太后毫不让步,于是两人开始发生冲突,载沣没办法,说:“太后不应干预用人行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