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3176600000069

第69章 北辽宣宗皇后普贤女助夫报国,失策丢命

辽宣宗耶律淳的皇后普贤女原是其德妃,她鼎立支持丈夫创建北辽。后来,被大臣们拥立为皇太后,并且掌握朝权。后投奔天祚帝耶律延禧,不料反遭其害,结束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1)糊里糊涂被推上皇太后宝座

辽朝的天祚帝耶律延禧是个荒唐的无赖,他做事好突发奇想。

辽天庆五年(1115)十月,坐稳了皇帝位的耶律延禧,看着对辽朝已经构成威胁的女真很不顺眼,于是他亲率大军前去征讨,妄图将对方一举歼灭。

可是,刚刚渡过一个名叫鸭子河的地方,耶律延禧的前锋官耶律章奴及他的近四百名官兵突然消失,使耶律延禧措手不及。

耶律延禧怀疑他们投奔了敌人,当下阵脚大乱,不仅前后无法呼应,而且将整个队伍的“腹部”完全暴露给了对方。女真人看出眉目,于是发起强攻,耶律延禧只能放弃这场战斗。女真人是得势不饶人的,他们乘胜追击,将耶律延禧的军队打得大败。

实际上,耶律章奴并没有投奔女真,而是去寻找辽兴宗的孙子、辽道宗的侄子耶律淳,试图拥戴他当辽朝的皇帝,以将荒淫无度的耶律延禧替换。

耶律淳的命运也是非常坎坷的。

当年辽道宗听信蛊惑,居然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了自己的皇后。这之后,奸臣耶律乙辛曾提出把耶律淳立为皇储,因为同知南院枢密使萧兀纳等人极力劝阻才作罢的。耶律延禧即位之后,对耶律淳还是不错的,让他出任南府宰相,又封郑王,之后又当南京留守。在耶律淳不断升官以前,他已经娶了萧普贤女,先立其为一般的妃子,后将其晋封为德妃。

耶律淳是一个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的人,在燕京很得人心,大部分汉族人对他都有口碑。这在当时契丹人统治的地区是极其少见的,在辽朝内部也显得非常特别。受到汉族人的欢迎,在契丹看来是一个很为难的事情。

从好的方面来说,契丹如果要挺进中原,就必须对汉族人施以仁政,所以从这个视角看,耶律淳绝对是契丹族的栋梁之材。更有一些老契丹人甚至认为,契丹新一代的统治者必须懂得汉人,才能治理汉人、统治汉人,不然汉人总是造反,最终是不行的。

从不好的方面说,受汉化太深,容易引起契丹内部反汉族一派的怀疑。这些人认为,对汉人就应当全面镇压,靠高压手段才能维护政权,用怀柔政策只能一时,不能长久。所以这些人对受汉人拥护的契丹人不当回事儿,甚至怀疑他们用契丹的利益“买”汉人的好。

耶律淳就是怀柔政策的代表,他在这种怀疑声中被否决了皇储地位,但是耶律淳相信自己的一套,即所谓的政治观点不能也不会轻易改变。

随着女真人在反辽战争中取得胜利,契丹内部的矛盾激化,统治集团甚至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这实际上危及到了耶律延禧的皇帝位。

很多官员对战争已经厌倦了,虽然契丹族是崇尚武力的。他们策划着抛弃喜欢战争又不能赢得战争的耶律延禧,由耶律淳当皇帝。但是他们不知道,耶律淳对皇位是不是感兴趣。

于是,由耶律章奴出面,请萧普贤女的弟弟萧敌里和耶律淳的外甥萧延留游说耶律淳:“耶律延禧被女真打败,自己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耶律延禧的几个儿子都太小了,眼下朝廷群龙无首,国家危在旦夕。您是众望所归,你不登位,让别人抢了,国家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耶律淳知道事情很大,搞不好要掉脑袋的,没有马上表态。他只是好好款待两位来宾。

耶律淳一直觉得他的夫人有勇有谋,于是征求萧普贤女的意见。普贤女是个贤女,妇道很重。她认为,耶律延禧的确是个昏庸的皇帝,应当由贤明的君主取代,才能挽救辽朝于水火之中。但是,耶律延禧有好几个儿子,应当由他们之中选出新君主才对。如果耶律淳即位,将落得不忠不义的境地。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先把两位说客软禁起来,看看形势再说。

这时候,耶律延禧已经听说有人来请耶律淳当皇帝,他立即派耶律乙辛来到耶律淳府刺探动静,并且将耶律章奴阵前叛变和耶律延禧身体健康的情况告诉了耶律淳。

耶律淳对耶律乙辛的话沉思片刻,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暴露,于是对耶律乙辛说:“萧敌里和萧延留来我这里说项,已经被我抓起来了。他们试图哄骗我取代圣上,我怎么能那么做呢?那样就是不忠不义啊!”

耶律乙辛对耶律淳说:“看来郑王非常明智啊!佩服,佩服!”

耶律淳立刻来了精神,喊来手下吩咐道:“把萧敌里和萧延留给我杀了!”

耶律乙辛抢先说:“把萧敌里和萧延留交给我吧,我把他们带给圣上。”

耶律淳大吃一惊,心想带给圣上?万一这两个小子抗不住,把我暧昧的态度说出去,我就完了,于是说:“还是交给我处理吧。我把他们杀了,也算是我的一个态度吧。”

耶律乙辛没再说话。

耶律淳违心而又自私地将萧敌里和萧延留两人杀死,取下他们的首级,献给耶律乙辛,并连夜赶到耶律延禧的暂驻地,向后者请罪。

耶律延禧很是感动,对耶律淳的忠心表示感谢,立即晋封他为秦晋国王。这件事情以这样的结果收尾。

由此,耶律淳对普贤女更加佩服,认为她虽是女子,但思想成熟,考虑问题全面,颇有政治家风范。回到家中,耶律淳将自己被晋封的消息告诉了妻子普贤女。普贤女认为,现在高兴还为时过早,最紧迫的应该秘密派人到萧敌里和萧延留家里慰问,这样才是两全其美。此话一出,耶律淳对普贤女几乎五体投地。

耶律淳和普贤女认为拥帝这件事就这么完了。但是他们想错了。

不久,耶律延禧便将普贤女抓起来,囚禁于上京。金兵攻陷上京前,又将她转移到中京。这一关就关了七年整。一直到辽保大二年(,1122)正月,金兵又攻陷了中京时,普贤女才趁乱逃到耶律淳的封地燕京,算是回到了耶律淳身边。耶律淳因普贤女为自己受苦,待普贤女更好了。这次囚禁普贤女,使这对夫妻对耶律延禧的认识更深了。

普贤女回到燕京两个月后,耶律延禧终于败逃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大青山)。

这时,宰相李处温、都统萧干等人找到普贤女,再次提起希望耶律淳称帝的事情。耶律淳和普贤女经过反复思考,认为此时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终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是决定异地称帝,选择在耶律淳的封地燕京称帝,史称“北辽小王朝”。耶律淳号称“天赐皇帝”,是为辽宣宗。改元“建福”,册妻子普贤女为德妃。对耶律延禧则采取了降封的办法,废黜其皇帝位降封为“湘阴王”。

(2)糊里糊涂投奔延禧导致丢命

耶律淳终于当上了皇帝,但是他和普贤女都没有想到,耶律延禧的生命力如此顽强,而新皇耶律淳却命如纸薄。

北辽小王朝建立后,控制的区域主要是燕、云、平等州及中京路部分地区,也就是以耶律淳封地为主要区域。

这时候,宋朝眼看辽朝发生混乱,于是多次出兵,对北辽小王朝实施打击,耶律淳的军队本不希望抵抗,可是他们掌握的区域实在太小,躲都躲不开,所以不得不与宋军对垒。

军队与宋朝发生冲突,本来就已经够耶律淳受的了。没想到,拥立耶律淳称帝的大臣们之间又发生了尔虞我诈的矛盾冲突,他们分别以李处温和萧干为首,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李处温在北辽小王朝中担任太尉,他的弟弟李处能和儿子都担任了枢密院的职务,他们早就与奸臣萧奉先等人狼狈为奸,大权独揽,与担任北枢密使的萧干公开争权,耶律淳的朝权实际上处在李处温和萧干夹缝间。

内外交困,令耶律淳心力交瘁,北辽建福元年(1122)六月二十四日,他因病身亡。享年六十岁。谥号“孝章皇帝”。临终前,耶律淳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下遗诏,迎立耶律延禧的儿子耶律定继承皇帝位。

李处温和萧干认为,如果按遗诏让耶律定当皇帝,他们可能就没有命活了。他们希望由普贤女出任皇太后,总揽朝权。于是他们率领3000骑兵的大队人马来到普贤女的宫殿前,“威逼”普贤女当皇太后。

普贤女还没有从亲人离去的悲痛中缓过神来,哪有心情当什么皇太后。不过,这伙人召集百官,让希望普贤女出任皇太后的大臣一起签字劝进。文官们谁不顾忌他们的武力呢?于是,大臣们乖乖地签了字。

普贤女毫无办法,当夜就在耶律淳的灵柩前昭示天下,出任皇太后。

普贤女上台后,试图整顿朝纲,保住北辽小王朝的半壁江山。她首先在李处温和萧干之间进行了抉择,凭着平时的印象和当政后的观察,她最终选择了萧干,任命他为越王,剥夺了李处温的都元帅职务,他的弟弟李处能害怕自己被杀,于是落发为僧,到龙云寺修行。

被免职的李处温心有不甘,于是和宋朝大宦官童贯联络,试图里应外合将燕京小王朝拱手让给大宋。

普贤女得报后,把李处温抓来训话。李处温辩解说:“我拥戴耶律淳有功,这是世人都知道的,没有受赏反倒治我的罪,你太轻信谗言了。”

普贤女也不相让,“就是你,让耶律淳当皇上,害得他心力交瘁,离开了人间。如果没有你,他当燕王多塌实呀?现在倒好,让耶律淳落得个不忠不义的境地,其实,不忠不义者就是你!现在,你还要勾结宋朝,将辽献给他们,你是卖国贼!”

最后将李处温父子全部赐死,没收家产。普贤女这才出了一口气。

杀了李处温父子,树立了普贤女的政治形象,但北辽小朝廷的危机依然没有过去,用内忧外患形容非常准确。普贤女一方面派大臣出使宋朝,希望以称臣的方式,希望得到宋朝的关照,解决后顾之忧的问题。另一方面对辽朝内部的汉人严加看管,防止他们像李处温那样私下与宋朝结交,尤其是对辽朝军队里的汉人,采取罢免军权的办法逐步淘汰,试图以血统维系北辽小王朝。

这两项措施都没有得到好的结果。称臣的事情被宋朝拒绝,这使普贤女感到非常不安。而镇守易州(今河北易县)和涿州(今河北涿州)这两个地区的汉人将军高凤和郭药师,因害怕普贤女的怀疑和迫害而投奔了宋朝。这两个地区处于与宋朝的边缘地带,这一来,等于宋辽两个王朝的边界没有了缓冲区,为宋军打开了进军燕京的通道。

当时宋朝正是徽宗当政,他看到有机可乘,立即命令军队向卢沟桥地区发起进攻。萧干因主力部队不在,不得不退后十公里进行防御,

郭药师率军队抄小路进军,形势对宋军有利。但是,郭药师在战斗中患得患失,被普贤女采取“空城计”蒙骗,宋军两路人马相互之间又没有配合,最终导致整个战役的失利。

这场战役通过北辽小王朝萧干的机智果敢和普贤女的冷静指挥,才使辽军保住了燕京地带。

普贤女基本解决了来自宋朝的威胁,但是又有来自侧翼的金兵的威胁。当年冬季,金兵打到奉圣州(今河北涿鹿),试图占领燕京。普贤女见金兵比宋军强大许多,就想和金兵主将阿骨打讲和,但是遭到拒绝,于是双方在居庸关一带部兵准备决战。

没想到天不助辽,当地突然发生地震,由于辽军依山防守,因此死伤无数,他们本来就将少兵寡,不得不做好了撤退的准备,这一来士气大落。金兵待地震后立刻进兵,冲进了居庸关,辽军节节败退。

普贤女得到前方报告后,马上打点行装,与萧干、翰林承旨耶律大石等出城逃跑。留守的辽军将领萧乙辛投降,阿骨打进城。

普贤女一行出了古北口后发生了分歧。普贤女和耶律大石主张投奔缓过神来的天祚帝耶律延禧,而萧干则希望回到自己的老家。契丹内部再次面临分裂的局面,在多次商议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普贤女、耶律大石和萧干终于分成两派各奔东西。

普贤女的皇太后临朝生涯就此结束。应当说,普贤女、耶律大石对辽朝是忠诚的,尽管他们自立小辽朝,主要是因为看耶律延禧腐败无能。现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仍然选择了耶律延禧,是“宁当家奴不当外戚”,有一些民族的气节。

然而,耶律淳和普贤女自立小朝廷的行为,显然是耶律延禧一直耿耿于怀的。当普贤女回归后,耶律延禧下诏,废黜已经死去的耶律淳为庶人,并将自投罗网的普贤女杀害。

普贤女的皇太后名声随好,但是结局是悲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