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3176600000062

第62章 辽太祖皇后述律平“断腕摄政”,稳定江山(1)

辽太祖的皇后述律平,是北方游牧贵族家庭后裔,她文武双全,帮助丈夫阿保机建立了国家。丈夫去世后,她临朝摄政,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稳定了阿保机开创的江山。尽管在立嗣问题上有些偏颇,但是她能够兼听则明,不失为女中豪杰。

(1)助丈夫立国全身心投入

述律平生于公元878年(唐乾符五)。她的父亲叫述律婆姑,先世是回鹘人。母亲是契丹部落首领匀德实之女。匀德实同时也是阿保机的祖父。在契丹和回鹘等游牧民族,两个部落之间的通婚现象很多,甚至一个部落的女性全部嫁给另一个部落的男性,而另一个部落的男性则全部娶前一个部落的女性为妻。有时候因为男女不平衡,经常出现打乱辈份嫁人娶妻的。述律平和阿保机的父辈就是这样。述律平和阿保机是姑表兄妹关系结为夫妻的。

契丹和回鹘等游牧民族不像汉族人那样——大多男耕女织、男性占主导地位,儿女性则留在家中做家务——他们是男女都打猎、骑射!述律平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练就了一身好武功。述律平和阿保机的婚姻可谓是强强联合、珠联璧合、如鱼得水,夫妻二人在我国北方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曲雄壮的乐章。

阿保机的家族是契丹贵族之一,有很强的号召力,这为他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阿保机出生于公元872年,公元901年,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掌管军政实权的官员,并逐渐扩大了他在契丹部落联盟的势力。阿保机和中原的李克用、朱温等交好结盟后,将主要精力用于大力发展契丹的社会经济。

公元907年,契丹族部落联盟扫荡了附近的部落,称雄于塞外。在契丹部落人们的眼里,阿保机成了威名远扬的大英雄,而且不能动摇。这一年,阿保机利用部落选举的传统仪式,登上了可汗的宝座。“可汗”是契丹部落首领的代名词。也就是说,阿保机在三十五岁时就统一了契丹部落,这使他有时间和精力向中原挺进。

述律平十四岁的时候,按照氏族的习俗,嫁给了二十岁的表哥耶律阿保机。在阿保机成为可汗的道路上,述律平做了非常多的安抚和联络工作,为阿保机顺利当选铺平了道路。阿保机对述律平一向另眼看待,他知道,他美丽的妻子是他事业的坚强保证,尽管他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孩子们没有连累这个女人。相反,孩子今后的生活成了不断努力的动力。为了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也会继续努力的。

在阿保机“创业”的过程中,他的妻子述律平给了他坚定的支持,尤其是在他面临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仅给他安慰,更重要的是给他出谋划策,积极劝导,使阿保机总是保持在积极向上的态势上,促使他当机立断,不断巩固和强化自己的权力。阿保机也意识到,自己的妻子述律平同样拥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才能,因此夫妻间经常探讨社会问题。

在阿保机站稳了契丹部落首领的位置之后,他倚仗手中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不断向契丹的四面八方扩张。占有了东际大海、西逾沙漠、南及白檀、北抵于潢的广大地区。但是,这些草原部落不是阿保机和述律平的归宿,他们早已经将目光盯准了经济、科技都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但他们知道,对中原用兵不是一件小事,必须在巩固后方的基础上才能一试。于是,阿保机和述律撇开了草原部落的军事民主方式,转而任用亲戚、独权等封建社会的统治手段。阿保机打破了两府长官(相当于中原的宰相)由各部落酋长推选的常规,直接任命述律平之兄敌鲁担任北府宰相,从此开创了皇后家族世代任相的传统。

阿保机不断的改革,也引起了契丹各部落的反感,虽然他实力强大,许多首领敢怒而不敢言,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利于阿保机的事情发生,尤其是契丹族崇尚武力,这更使阿保机感到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在自己的营帐设置侍卫亲军“皮室军”,称其为“腹心部”。契丹语“皮室”为“金刚”或“战无不胜”的意思。这支部队由三万多人组成,由他的亲信曷鲁和述律平兄弟敌鲁、阿古只统率。

组成一段时间后,阿保机感到效果不错,他试图继续扩大这支部队,但是遭到了部落首领的反对。于是,他决定采纳夫人述律平提出的迂回办法,由述律平以保护贵族部落首领家属的名义,由述律平出面另组一支由两万精锐铁骑组成的“属珊军”,“属珊”在契丹语中为“珍宝”的意思。这两万人作为“腹心部”的辅助力量,归述律平调配,这支部队为提高述律平的个人威信,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契丹人眼中,如果说阿保机是太阳的话,述律平就是天上的月亮。从组建“属珊军”开始,述律平从后台走向了前台,真正确立了她的政治形象,以至于后来阿保机逝世后,契丹人都自觉地认为,应当由述律平来决定国家的政治问题。

在契丹民族的血统里,知识、文化、科学的思想非常薄弱,以至于在阿保机当了可汗之后,契丹民族还没有文字。但是,述律平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她不断向阿保机建议,应当重视文字的建设,后来在阿保机的支持并督促下,契丹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字。

述律平对投奔契丹的汉族知识分子是极力保护的,当时许多契丹人还不以为然,认为铁骑是最重要的。但是,当他们进入到了中原腹地之后,他们才真正感到了文化的重要,这是后话。毫无疑问地说,述律平保护知识分子是对阿保机、对契丹、对其后建立的辽朝的一大功绩。

史书记载,当年汉族军阀刘守光派观察使韩延徽向阿保机求援。按照契丹的规矩,韩延徽应当对阿保机行下跪礼。可是韩延徽坚决不从,阿保机非常气愤,将韩延徽扣留。

述律平经过观察和接触,认为韩延徽文化很高,是个人才。她便对阿保机说道:“韩延徽能够守节不屈,说明他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应当善待他才对。”

阿保机派人把韩延徽叫来,进行了深入的谈心,觉得述律平说得对,于是礼待韩延徽,并且封官许愿,后来韩延徽成为阿保机的重臣。礼待韩延徽几乎改变了契丹完全依赖牧业的格局,为契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阿保机为此说:“还是夫人的心细呀,看来我是勇猛有余啊!”

述律平足智多谋,渐渐成为阿保机不可或缺的得力臂膀,在平息“诸弟之乱”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让人很是佩服。

当时,契丹民族正处在旧的父系氏族制度迅速瓦解、新的奴隶制度逐步建立的转折关头。随着契丹地盘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占领了部分汉族地区以后,契丹贵族大开眼界,新旧势力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大,而阿保机权力的强化和财富的积累,更激化了这种矛盾。

当时,阿保机的汉族谋士建议他仿造中原帝王体制,在契丹建立世袭制的权力机制,阿保机当然巴不得。可这样就破坏了契丹比较原始的军事民主,不仅遭到氏族贵族的反对,就连阿保机的几个弟弟都强烈反对。

起初,阿保机并没有当回事儿,认为自家兄弟总不至于怎样。可是他错了。他的弟弟剌葛纠集叔伯兄弟迭剌、寅底石、安瑞等人,以及具有当选可汗实力的贵族分子,结成帮派,采取先说理,不成就发动叛乱的办法,试图限制阿保机的权力和利益。

叛乱前后进行过三次,前两次阿保机都采取了退让的方式与他们达成了共识。这样一来,这些人错误地认为,阿保机心虚,他们可以继续进攻,甚至试图采取极端办法。

公元913年3月,阿保机出征去一个叫芦水的小地方,身边的官兵很少。剌葛等人经过秘密商议,决定发动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叛乱。

当时述律平留守行宫。剌葛派迭剌、安瑞等人率领千余骑兵,以朝拜阿保机的名义前往芦水,试图在朝拜后干掉阿保机。

阿保机的哨兵发觉后,果敢地采取措施,将这支叛军的几个主要首领控制起来,并派人请救兵。

此时,另一路叛军正直捣行宫。但述律平临危不惧,指挥与叛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在救兵的帮助下取得胜利。事后,阿保机念剌葛是自己的兄弟,没有将他杀死,只是关了起来。而寅底石本来已经被阿保机放走,可述律平认为他是个后患,于是派人将寅底石杀死。

平息了“诸弟之乱”,阿保机和述律平在契丹族内树立起了强权政治的形象,这种形象一突出,便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要么对对手全力打压,要么让对手获胜,自己则死无葬身之地。阿保机夫妇选择了前者、选择了进攻、选择了冒险。

从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帝王成功者都先采取了积蓄力量,最后运用武力搞强权政治的做法。中原是这样,对于崇尚武力的游牧民族更是如此。这也叫“闯关”,闯过这一关,便是强中手,这一关没有闯过去,便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尸骨无存。

在这一阶段,阿保机夫妇统一契丹的最后对手浮出了水面,这就是七部贵族的首领。最初,阿保机希望能够运用武力作为后盾,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决这些对手;或者将他们逐个解决。但他的提议被述律平坚决否决了。述律平认为,七部贵族人数多、领地大、实力强、奴隶多,不能采取逐个解决的方法,因为只要动一个,其他部落就会联合起来,所以要冒最大的风险集体解决,也叫一锅端。为此,阿保机思考了好几天,并且和密友不断商量,最终选择了述律平的建议,开始了周密的策划。因为,他必须找到一个可靠的突破口才能行动。

契丹是游牧民族,很少搞农业耕种,食盐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当时,契丹大部分地区的食盐领地都被阿保机控制着,包括七部在内的许多部落必须依靠阿保机为他们提供食盐。过去,契丹内部各部落也多次为食盐问题打得不可开交,部落首领都希望自己多弄到一些盐,这也是一些部落不愿得罪阿保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阿保机决定用“盐会”的形式解决七部首领。

这个计划有了雏形后,述律平运用女人特有的细心,为之进行了细化,以力保万无一失。阿保机看着自己的爱妻,感到无限幸福。他感到,只要有了爱妻的辅佐,他一定能够成功。阿保机和述律平这对夫妇就是凭借着这样的信念奋斗着。

阿保机首先派人给七部落首领发出信件,称“我有盐池,大家享用,不念我情。望大家不忘我,就此欢聚。”

这是一封带有威胁性的信件,七部落首领明白,如果不赴会,恐怕来年的食盐供应就成问题了,所以他们带了上好的礼品和酒肉,来到阿保机的驻地。

在宴会上,阿保机什么埋怨的话也没说,一味地劝酒劝菜。酒正酣畅时,阿保机找个理由出去了,事先埋伏在周围的刀斧手立刻杀进帐内,七部落首领全部被杀死,旧势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阿保机按照事先的约定,对七部落进行了区别对待,很快就平息了他们的不满或企图,契丹就此全部囊括在阿保机的势力范围内。

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16年,阿保机凭借着武力和智慧,在妻子述律平的帮助下,开创了江山伟业。公元916年2月,阿保机在龙化州(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北)称帝,国号“契丹”(太宗时改为辽国)。建元“神册”。他同时宣布:采用汉族王朝体制,帝位世袭。自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册封述律平为“应天大明地皇后”。就此,阿保机完成了既定的目标,成为了这个游牧民族真正的主人。

(2)当皇后继续扶助皇帝

述律平是个女子、是个母亲,但是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她基本上不能算个合格的女性,因为在她的骨髓中,渗透着太多的政治家的残酷无情,并且对权力有着无限的渴望与觊觎。如果说,她当年为了辅佐阿保机打天下,而忽略了三个儿子的成长的话,那么作为皇太后,在立储君和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她处处充满了私情,甚至把她和夫君开创的江山社稷都撇在一边。这是述律平作为女性、作为母亲的遗憾。

从公元916年称帝到公元926年驾崩,耶律阿保机仍然不断地为扩大疆土鏖战着。他不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这期间,述律平作为皇后,依然辅佐着阿保机。同时,她又多了一项管理后宫的职责,扮演着守家的角色。

公元924年,阿保机越过沙漠袭击党项族,皇后述律平留守行宫。室韦族的黄头、臭泊两个部落乘虚入侵契丹。契丹人心惶惶。述律平率兵沉着应战,她亲自到最前线指挥士兵,大大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敌军败退。从此,述律平的军事才能表露无疑。

由于战争连绵不断,契丹的战争俘虏、难民人数不断增加,阿保机觉得对这些战利品应当加以改造。他倡议将俘虏、难民圈起来,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述律平则有不同意见,她认为对俘虏、难民应当有不同的对待:臣服的留下来,可以当作部落的奴隶,表现好的可以获得平民地位;而对那些不降服的决不能手软,坚决予以打击,甚至肉体消灭。看得出,述律平在统治问题上的确比较狠。

虽然阿保机不断征战周边氏族部落,他仍然只有契丹族最原始的铁骑。遇到城垣等,契丹无法展现骑兵的威力,这使他非常苦恼,尤其是汉族地区的城垣一般都比较坚固,给契丹进攻造成很大障碍。

后来,盘踞江南的吴主给了阿保机一些猛火油,据说这种猛火油在用来焚烧城楼方面很厉害,越浇水燃烧越厉害,几乎无法扑灭。

阿保机在契丹进行了实验,效果非常理想。于是,他希望率领三万精兵开赴幽州(今北京地区),试图一举扼住北方地区的咽喉,以圈定契丹的势力范围。可述律平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征战要讲求节奏,不能一味猛攻,连续扩大疆土。否则对所占领的疆土很难实施统治,或者因统治基础差发生动摇。她劝说阿保机说:“幽州有土有民,就像大树有皮有叶一样,我们动用三万骑兵四处出击,不出三五年,它的统治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不要认为有了猛火油就可以搞定一切。如果猛火油一旦使用效果不好,不但被敌人耻笑,我们的阵前士兵也会动摇必胜的信心,所以不要再宣传猛火油的威力了,战争也应当在准备好的情况下展开。

但这时阿保机却不肯听述律平的了。他认为述律平是个女子,皇后肯定是保守的、眷家的,所以才不愿意他继续征战。

正巧盘踞在定州(今河北定县)的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之子王郁来契丹,游说阿保机进攻镇州(今河北正定县),说那里“美女如云,金帛如山”。

阿保机再也禁不住这样的诱惑了,他不听述律平的再三劝告,自信地率领部队南进。在攻克了涿州后,包围了定州。但是,部队的粮草出现了问题,不得不停下来。

次年正月,晋王李存勖亲自率领五千骑兵将迎战阿保机。最后阿保机不得不下令撤退。军事上没有占到便宜,在撤退途中又下起了十几天的大雪,深达数尺之厚,兵马冻死饿死的不少,阿保机的这次南征彻底失败。回朝后,阿保机进行了反思,他认为述律平在考虑问题时比较全面,所以他在生命的后期,很多事情上便更听从述律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