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3175300000005

第5章 我喜欢我选择:不被市场情绪所左右(5)

当巴菲特在20世纪80年代购买通用食品和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时候,大部分华尔街的投资人都觉得这样的交易实在缺乏吸引力。然而,巴菲特的精明正在于此。

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通用食品是一个不怎么活跃的食品公司,而可口可乐给人的印象则是作风保守,从股票投资的角度来看,是缺乏吸引力的。在巴菲特收购了通用食品的股权之后,由于通货紧缩降低了商品的成本,加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增加,使得通用公司的盈余大幅增长。在1985年菲利普摩里斯(美国一家香烟制造公司)收购通用食品公司的时候,股价足足增长了3倍;而在伯克希尔1988年和1989年收购可口可乐公司之后,该公司的股价已经上涨了4倍之多。

在其他的例子里,巴菲特更展现了他在财务恐慌时期,仍然能够毫无畏惧地采取购买行动的魄力。1973—1974年是美国空头市场的最高点,巴菲特收购了华盛顿邮报公司;他在GEICO公司面临破产边缘的情况下,将它购买下来。他在华盛顿公共电力供应系统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的时候,大肆进场购买它的债券;他也在1989年垃圾债券市场崩盘的时候,收购了许多RJR奈比斯科公司的(美国一家极大的饼干制造公司)高值利率债券。巴菲特说:“价格下跌的共同原因,是因为投资人抱持悲观的态度,有时是针对整个市场,有时是针对特定的公司或产业。我们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事商业活动,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的态度,而是因为我们喜欢它所制造出来的价格。换句话说,理性投资人真正的敌人是乐观主义。”

另外,巴菲特并不会因为市场价格情况的改变,而停止收购行为。虽然偏高的市场价格可能使得交易额减少许多,但是巴菲特还是能够发现吸引他的公司,进而收购它的股票。当市场价格下跌,多数投资人普遍持悲观态度的时候,具有吸引力的交易数量将会增加。

巴菲特在1979年写了一篇名为《在股市已经一片看好声中,你将付出很高的价格进场》的文章。当时,道琼斯工业指数比股票的账面价值略低,股东权益的平均回报率是13%,债券的利率则在9%—10%之间变动。然而,绝大多数的退休金经理人选择购买债券而舍弃股票。1972年的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1%,而且道琼斯工业指数则处在股票账面价值168%的水准。在此期间,巴菲特注意到,退休金经理人将出售债券所筹得的资金大量投入股市。1972—1979年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巴菲特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在1979年的时候,投资组合经理人感觉到,既然无法了解短期的趋势,最好还是别碰股票为妙。他坦言:“我们只是设法在别人贪心的时候保持谨慎恐惧的态度。唯有在所有的人都小心谨慎的时候我们才会勇往直前。”巴菲特表示,虽然这样的心态并非全然错误,但我们仍需承认下面两句话:“未来的情况你永远都摸不清。”“在股市已经一片看好声中,你将付出很高的价格进场。”

巴菲特并不预期股票市场的涨跌。如同巴菲特所指出的,了解其他大多数人的想法,并不能够代替自己本身的思考。想要获得大量收益,你就得小心评估各个公司在经济面上的基本体质。然而热情拥抱目前最流行的投资方式或情报,却无法保证你一定成功。

10.巴菲特的投资“金定律”

企业一旦包装上市,资本市场就存在两种价值观点。一种观点是,将股票视为类似债券的有价证券,公司可以理解为一个黑箱,关键是预期的红利回报。另一种观点则是从企业资产构成的角度理解问题,关键是资产在市场上的潜在价值。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具有某种认识公司价值的途径,或者说他具有比市场中其他人更敏锐的判断力,能更接近企业真实的价值。”这段话几乎成为资本市场的共同认知,而他在巴菲特这里也确实得到了证明。

巴菲特的投资“金定律”是:

1.利用市场的迟钝,进行有规律的投资。

2.买价决定报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长线投资也是如此。

3.利润的复合增长与交易费用和税负的避免使投资人受益无穷。

4.不在意一家公司来年可赚多少而是着眼于它未来5—10年能为自己赚多少。

5.只投资未来收益确定性高的企业。

6.通货膨胀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

7.价值型公司与成长型公司的投资理念是相通的,价值是一项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而成长只是用来决定价值的预测过程。

8.投资人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投资企业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边际”从两个方面协助我的投资:首先是缓冲可能的价格风险,其次是可获得相对高的权益报酬率。

10.购买一只股票,然后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法。

12.不理会股市的涨跌,不担心经济情势的变化,不相信任何预测,不接受任何内幕消息,只关注两点:(1)买什么股票;(2)买入价格。

巴菲特认为,企业一旦包装上市,资本市场就存在两种价值观点。一种观点是,将股票视为类似债券的有价证券,公司可以理解为一个黑箱,关键是预期的红利回报。另一种观点则是从企业资产构成的角度理解问题,关键是资产在市场上的潜在价值。

巴菲特的投资逻辑是: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然后将你的大部分资金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涨跌,坚持持股,稳中取胜。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评估企业的管理上,以此决定是否对这个企业的股票进行投资,而不是跟踪股票价格的波动。

巴菲特的投资观点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为重要。要追求消费垄断企业,最终决定公司股价的是公司的实际价值。”

在巴菲特看来,选择合适的价格吃进优秀企业的股票,关注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一路持有,等待收获,才是真正需要做的。

巴菲特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投资策略,我们将之细分如下:

1.不理会股票市场每日的涨跌。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是永远都是跌宕起伏,让人不可预测。有时候它的节节攀升让你欣喜若狂,而更多的时候,你会因为它的停滞不前甚至像抛物线一样的下跌而精神紧张几近崩溃。如果你坚信自己比股票市场更了解企业,那么,就拒绝市场的诱惑吧,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成功。巴菲特说:“在我们买了股票之后,即使市场休市一两年,我们也不会有任何困扰,我们不需要对拥有百分之百股权的喜诗或布朗鞋业,每天去注意它们的股价,以确认我们的权益。既然如此,我们是否也需要注意可口可乐的股价呢,我们只拥有它7%的股权。”巴菲特的意思很明确:他不需要市场的报价来确认自己的投资。

2.不担心经济形势。

投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时常以一个经济上的假设作为起点,然后在这个完美的设计中选择股票来巧妙地配合它。巴菲特认为这种做法是极其无用和愚蠢的。首先,没有人具备预测经济趋势的能力,同样对股票市场也无法预测。其次,如果投资人选择的股票会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环境里获益,他们就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变动与投机。不管他们是否有能力正确预知经济走势,他们的投资组合将视下一波经济状况来决定其报酬。巴菲特自己就较喜欢购买在任何经济形势中都有机会获利的企业的股票。

3.买下一个公司,而不是股票。

如果你将有一次机会选择投资哪一家公司,一旦你作出抉择,就无法更改,而且你必须持有这家公司股权十年,最后,由于拥有该公司的所有权而产生的财富,将会随着你结束股份持有而归于你的名下。现在你打算作何考虑?如果把此测验交给巴菲特,他会非常系统地按照自己投资的“金定律”,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这样他就可以准确地判断是否投资某家企业。

4.管理企业的投资组合。

既然你是企业主而不仅仅是股东,那么你的投资组合将会改变。因为你不再只以价格的改变或比较普通股每年的价格变化来衡量你的成功与否,你有选择最好企业的自由。没有法律规定你必须在你的投资组合中投资每项主要产业,你也没有必要在你的投资组合中包括20、30或40种股票以达成适应的分散化投资。如果企业主只愿意拥有十家不同的企业,普通股股东也一样能做到。

巴菲特的投资“金定律”使他成为股市和投资者中的佼佼者,以及长胜不败的大赢家。当然,每个人的投资理念和实际情况都各不相同,巴菲特的投资定律也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但股市无国界,理论是相通的。我们不必按部就班,却可以从中借鉴经验,以使我们的投资更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