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辛亥风云之新军传奇
31713500000039

第39章 谢元恺血染沙场(三)

清军的士兵伤亡不多,逐渐进入目的地,正想一鼓作气攻下目的地时,突然四周枪炮声骤起,前锋部队的进攻也受阻。各级军官正在疑惑时,突然各单位通信员回来纷纷报告,后援军队被起义军炮火阻断,无法继续进攻,我们被包围了。恰似晴天霹雳,清军官兵立即思想混乱,紧张万分,手足无措。但有些各级敏感的军官,对教官教育的被敌人包围了怎么办的话记得最清楚,千方百计的组织突围。有的军官命令,持卡宾枪士兵集合,排在本单位部队前面,从街区的合适的间隙中撤退。军官们无一例外的说,前面的枪队一边跑步射击,一边往回撤退。谁跑的快,撤退快,就是胜利。只见清军前面跑,后面起义军不断跟着射击。一些被打散的清兵,许多人都躲到无居民的屋中。居民的大多数已逃难去了乡下。

谢元恺和赵队长握手高兴见面后,立即派人命令,彻底逐屋围剿残敌,不能让一个敌人漏网。起义军吸收了他们第一次进攻刘家庙火车站战斗的教训,鞑子兵是不会轻易投降的。所以,他们搜索前,在门外从各个方向屋内开枪射击,并喊,不举手的一律处死。枪击后,敢死队举刀冲进去,不举手者杀无赦。一场战斗拼杀下来,原来的阵地又退到原先的位置。

谢元恺和赵队长,回到原总指挥部,立即通知召号紧急会议。这间房屋是谢元恺与王安澜交谈理想和抱负的地方,他们当时谈到,打倒满清,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军事上,也是考验一个人的正确认识和能力的事。谢元恺,坐在座位上,喘一口气想到,王安澜回武昌的军政府,是参加召募新兵的会议去的,如果王安澜能给自己守卫大智门的部队增加一支兵力就好了,一个营也不错。他为什么会想到王安澜,去招兵的事呢?这是因为,在他指挥的一系列战斗中,市民新兵虽然没学什么军事技术,体能也差些。但他们杀敌积极性高,千方百计的躜北方佬的空子,见机就出手。他们鬼鬼祟祟的对付敌人,适合混乱中对敌战斗。

在清军第一次进攻大智门阵地时,北方大汉铺天盖地的进攻时,他才真正感到,起义军很多是市民,但武汉人确实不好对付,一麻痹大意就有杀身之祸。起义军的新兵,须军训方面比清军差,但这些新兵有很强的革命意志,对清军仇恨深,有顽强的斗志。这就是为什么起义军敢死队的兵,他们都是武汉人,比北方人瘦弱,但在搏斗中,起义军的气势压倒了清军,反应灵敏。所以,每次冲锋拼杀中,清军的伤亡也不少。起义军是新组的杂牌军,能抵抗中国最强的正规军。这说明起义军是正义之师,革命是人民拥护的。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

谢元恺突然醒悟到,希望增加援军只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他又振作起精神,要勇敢的面对现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下一场战斗的军事会议又开始了,谢元恺开口就向到会的营连军官说,更大的战斗又要开始了。他说,现在敌人众多,他们会多路进攻我们的大智门阵地一带,他们只有进入市区才算占领了汉口。他们会连续进攻,不会有任何机会让我们修整的。我们的官兵就地休息,随时准备立即投入战斗。我们阵地是扼守在清军进城的主攻方向上,这次他们会多路推进。我想他们采取的步骤,就是占一个街区,巩固一个街区,再前进,把一把把尖刀插进城市去的打法。清军急欲求成的第一战是彻底失败了。这样在城市作战,他们完全无法保护自己的侧翼,漏洞太多。所以现在我们要研究,如何对付清军步步为营的蚕食的战法。这次,我们只有采用夹击的办法。他们用炮,狂轰乱炸占领一个街区后,我们乘他们立足未稳,我们从两端夹击他们。这样方法又可防他们的重炮和重机枪,又可以把他们的阵地重新夺回来。

清军的王占元协统,急的暴跳如雷,但有苦说不出来。清军冯军统,把此协作为重点进攻的主力,要他这协一天攻占大智门火车站。此协急于求成,持武器先进,又拥军自重,掉以轻心。以大炮开路,大军急奔前方大智门火车站核心阵地。结果牙齿咬了自己的舌头,蜻蜓咬了自己的尾巴,暗吃亏。

清军几个标统和队官,连续逃回了协司命部。王协统只好大骂,草包,脓包,王*八*蛋一类的粗话,因为进攻的方法是由他定的。王占元又立即招集下属各级军官重新安排。首先要失败的标统仍又作为先锋部队,赎罪立功,如再失败,罪不容诛。其次,重炮和小炮立体布置,无毒不丈夫,将进军沿途房屋一律炸平,让土匪无藏身之处。最后进攻时,杀人祭旗,将三道桥战斗抓到的受伤敢死队马队长,在阵前执行千刀万剐死刑,将死人吊在阵前示众,并向起义土匪喊话,投降免死,以动摇敌人军心。

前方起义战士,听到传说中马队长惨死的情况,大要求立即向敌人发动进攻。最后谢元恺总指挥传下话来,顾全大局,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杀敌的机会马上就来了。

晴天霹雳,炮弹像乌鸦一样的飞向街区。爆炸声一波一波传遍武汉。烟雾和飞尘飞向天上,遮天蔽日的罩在大智门阵地一带上空。弹片和破瓦碎砖满天飞舞,有人碰上,不死即伤。幸好大部分市民已逃进城中,起义军除有计划的对抗外,大部分人,分散躲炮,以保存实力。

敌人炮弹一弱,隐蔽起义军的山炮又开始射击了。谢元恺指挥的临时军团,不足两千士兵,发起反击。副总指挥敢死队赵队长,从阵地一方,迎着清军先锋队当头一击,迎面冲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