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不谋私。窦建德的生活非常简朴,因为他不喜欢吃肉,常食菜蔬、脱粟之饭。其妻曹氏的穿着也同样简朴,手下的婢妾也只有十几人。
三是不好色。攻克聊城后俘获的宫女多达千人,并且都有姿色,但窦建德将宫女全部释放。
四是不嗜杀。对隋朝的文武和万余人“骁果”都听其自去。
五是不嗜情。对有才能的旧隋官吏,窦建德都加以重用:以隋黄门侍郎裴矩为左仆射,掌选举,裴矩替窦建德“创定朝仪,权设法律,建德大悦,每咨访焉”(《旧唐书·裴矩传》),对夏政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还以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右司郎中柳调为左丞;虞世南(大书法家)为黄门侍郎;欧阳询(没错,就是那位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为太常卿。愿意留下来的,视才录用。愿去长安(李渊处)、洛阳(王世充处)或突厥(义成公主处)的,窦建德给足盘缠并派兵护送出境。
也正是因为这样,窦建德手下吸引了许多能人异士相助,这其中最著名的有后来成为贞观重臣的魏征。
四好五优先生窦建德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把目光瞄准了军事要地幽州(今北京城西南),欲收获革命生涯中的第十桶金。
幽州一来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西南方可直奔长安,西方可直奔李渊的老巢山西,占领了幽州就等于打通了通往大唐的门户。二来物产相当丰富,囤积了大量杨广征高丽时期的粮草和装备,得了幽州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然而,窦建德的快速扩张步伐最终停在幽州,虽然他充分发挥不灰心不气馁的精神,来了个四攻幽州,但这一桶金却成了窦建德心中永远的痛。
打败他的人叫罗艺,《隋唐演义》中第七条好汉罗成的老爸。不过,罗成只是个小说家虚构的人物,民间把很多罗艺的事迹演绎在罗成身上了。所以,你可以大致想象一下罗艺的形象:面如冠玉,英挺俊朗,胯下白龙马,手中烂银枪—一位超级“高富帅”!
为了攻克幽州,窦建德先礼后兵,派人去招降大唐幽州总管罗艺,一句话,跟着我走没错。结果遭到罗艺的拒绝:忠臣不事二主。眼看软的不行,窦建德只好来硬的了。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十月,窦建德率十万人进攻罗艺。罗艺采取部将薛万钧的战略,采取半渡而击之的战术,一举打败了屡胜而骄的窦建德。
窦建德第一次攻幽州以失败告终。
十二月,窦建德眼看正面攻打幽州城不行,采取了曲径通幽的策略,分兵攻打霍氏城堡和雍奴(今河北武清西北)等地,罗艺派兵救援,又将其击败。双方对峙百余日,窦建德终未得手,只好班师回乐寿。
窦建德第二次攻幽州同样以失败告终。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窦建德派部将高士兴第三次攻打幽州,结果罗艺采取坚壁清野、只守不攻的战略,弄得高士兴空有雄心壮志,却无处借力,只能是望城兴叹。僵持月余后,高士兴眼见粮草殆尽,只好退军笼火城(今北京丰台南)。罗艺趁机率军奔袭,结果大破敌军,斩杀敌人五千余。
窦建德第三次攻幽州仍然以失败告终。
十月,窦建德再次率兵二十万攻打幽州,这次窦建德准备比较充分,一举打到幽州城下,攻城的士兵甚至已经爬到了城楼上。就在幽州城岌岌可危的时候,薛万钧、薛万彻两兄弟率领死士百人采取“地道战”,从后方突袭窦建德的军阵,使窦建德军惊慌失措而溃败。
窦建德第四次攻幽州还是以失败告终。
一年之内击退优势敌军四次狂攻,幽州城牢牢掌握在大唐帝国手中,罗艺获得了“守城名将”的美称,一如1927年坚守涿州100天的傅作义。
攻打幽州受挫后,窦建德随即转变进军方式,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二月,进攻在河南掠地的孟海公义军,并且很快攻克周桥(今山东曹县东北),俘孟海公,将其手下三万义军收编。
至此,窦建德终于收获了革命后的第十桶金。
然而,幽州没有拿下,却成了窦建德破茧成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桎梏,当真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十全九美。
(3)一意孤行
李渊在灭薛举父子和刘武周后,为统一天下,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一边派秦王李世民率军东征王世充,另一边遣使与窦建德握手言和。
对于李渊的心计,窦建德开始还没有什么察觉,他本来打算“坐山观虎斗,两耳不闻窗外事”,听任他们两败俱伤。然而,危机中的郑王王世充还是决定争取他这张牌,因此派其侄王琬与长孙王安世等向他求援。
救还是不救,窦建德陷入了深思。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中书侍郎刘彬进行了劝说:“唐据陕西,郑国有河南,我们有河北,已成三足鼎立之势。现在唐强郑弱,如唐灭了郑,我们就难保了。不如现在发兵助郑,合两国之力,则唐必败,郑必弱,我军趁机赶走唐军,灭掉郑国,再趁势兵入陕西,直捣长安,天下可得矣。”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还说了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唇亡齿寒。解析:王世充灭亡了,唐朝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了。
第二个关键词:浑水摸鱼。解析:现在出兵,既解了王世充的围,又把局势搅乱了,这给了我们趁火打劫、捞取利益的大好时机啊。
结论:救王世充等于救自己。
这样一来,窦建德心动了,马上发兵。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英气逼人,势如破竹,结果连克唐朝的管州(今河南郑州管城区)、郑州(今河南荥阳)、阳翟(今河南禹县),来到了洛阳城外虎牢关东边的广武山,并在板渚(今河南荥阳高村西北牛口峪附近黄河南岸)安营扎寨。窦建德还是采取老战术,先礼后兵,写了一封书信给秦王李世民,信分两层意思。
一是强烈谴责唐军这种侵略他国领土的非法行为和卑鄙手段。
二是强烈要求唐军退至潼关,把侵占之地交还于王世充。
李世民回给窦建德的大礼却是枪林弹雨。他采取分兵拒之的策略,留齐王李元吉和将军屈突通等人继续围困洛阳,亲自率精兵步骑三千五百人于二十五日进驻虎牢关。
占着天时、地利、人和,李世民成功地把窦建德军阻于虎牢关东面不得西进,几次小仗都是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
采用“拖”字诀成功拖住窦建德前进的脚步后,李世民第二步来了个“袭”字诀。四月三十日,李世民派部将王君廓率轻骑千余截击窦建德运粮队,俘其大将军张青特,此战的胜利,使窦建德军更陷于不利境地,将士开始思归。
进又不能进,粮草也被唐军破坏,窦建德面临何去何从的尴尬境地。退兵不是窦建德的风格,坚守又看不到任何光明。就在这时,他手下的国子监祭酒凌敬挺身而出,前来解惑了,只一句话就让窦建德眼前一亮:“咱们不用退兵,也不用死守,咱们还有一条阳光大道可走。”凌敬马上说出了计谋: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具体策略,三步走。
第一步:大军渡济河,先取河阳,遣重将据守。
第二步:率众鸣鼓擎旗,穿越太行,进入上党(今山西长治),先声后实,传檄而定。
第三步:渐趋壶口(今山西吉县壶口),稍骇蒲津(今陕西大荔东),占领河东之地。
理由同样有三:
一、河东现在就像“无人防守区”,我军进军没有任何风险。
二、我们可开拓新的疆土,得到更多的军民支持。
三、我们攻占了河东,就可直接威胁长安,唐军一定会心虚,马上派兵来围剿,这样王世充之围将自解。
这是个好计谋,窦建德听了很心动。然而,就在他准备行动时,绝大多数部将却站出来反对,理由很可笑:“凌敬不过一介书生,他懂什么军事,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现在不联合王世充夹击唐军,一旦王世充失利了,我们灭亡也不远了。”
众将之所以这样坚决反对凌敬,不是凌敬的计谋不行,而是王世充的金钱贿赂太行,他们都收了王世充使者送来的好处,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天经地义。
生死悬于一线间,窦建德的选择很关键,然而,这个时候,决定窦建德的不是智谋,而是性格。那么,窦建德的性格是什么呢?
两个字:愎谏。
愎谏的意思就是坚持己见,不听规劝。《左传·昭公四年》:“汏而愎谏,不过十年。”《韩非子·亡征》:“很刚而不和,愎谏而好胜,不顾社稷而轻为自信者,可亡也。”
前面已说了窦建德很多优点,是不折不扣的四好男人,五优先生。然而,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生性多疑,爱信谗言,优柔寡断,难辨是非。有一个经典的故事,窦建德还在河北经营和扩张地盘时,其手下大将王伏宝随窦建德征战多年,勇冠三军,功绩在诸将之上,结果遭到诸将的忌妒,被诬蔑说谋反,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窦建德眼看处决王伏宝的呼声越来越高,不问清楚便将他送上了断头台。结果,王伏宝临死时还在叫冤:“我没有罪啊,我没有罪啊,大王怎么能听信谗言,而砍掉自己的左右手呢!”
王伏宝死后,窦建德军便由屡战屡胜变成屡战屡败了,才会四攻幽州一败涂地,可怕的是窦建德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很快又听信谗言,将好直谏的大谋士宋正本处死,结果弄得手下人人自危。有了前车之鉴,从此没人再进忠言,不可一世的窦建德开始呈直线下坡的趋势。
此时,一面是凌敬的绝世妙计,一面是众将的齐声反对,耳根子软的窦建德再次展示其柔和的一面,听从了大家的话,拒绝了凌敬,并且直接说了一个关键词:少数服从多数。解析:现在我军上下团结一心,士气正旺,这是冥冥之中老天在帮助我们啊。凭着这股势不可挡的锐气,与唐军进行大决战,肯定会战无不胜。现在我已铁了心要跟随大家的建议决战,对不起,这一次不能听您的计谋了。
“不听我之言,祸不远矣。”凌敬还在进行最后的努力。
“放肆!闭嘴,给我轰出去。”窦建德勃然大怒,命人将凌敬轰出大堂。
其实这个时候,窦建德还有亡羊补牢的机会,因为他的夫人曹氏进行了善意的劝说:“凌敬的计谋很好啊,大王怎么不采纳呢?”
然而,窦建德却冷冷地回了一句“妇人之见”,便拂袖而去。
曹氏只有流泪的份了。
性格决定命运,果不其然。就这样,一心决战的窦建德彻底走向了不归路。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窦建德的行为最好地为我们诠释了这六个字。
窦建德想要决一死战,李世民也很配合,从此,唐军隔三岔五便把战马拉到黄河以北放牧,引诱窦建德出击。
果然,窦建德得到这一情况,马上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李世民的大军粮草供给出现了问题,这正是和唐军进行决战的大好时机。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月二日,窦建德率大军自板渚西出,在汜水东岸布阵,北依大河,南连鹊山(今河南荥阳西南),正面宽二十里,擂鼓挑战。
李世民率军在汜水西岸列阵相持,采取的策略是大部队按兵不动,只派小部队与窦建德军打游击战。
窦建德才不屑小部队接触,休想把我的十万正规军打成游击队。他列开大阵等唐军决战,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从早晨七八点一直等到中午一点多,四五个钟头,这哪里是打仗,简直是在搞列队检阅。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大家都累了,算了,别装了,还是消停消停吃点饭吧。
于是很多人都坐了下来,嚷着要吃饭,争着要喝水,顿时乱得像一锅粥。就在这时,李世民吹响了总攻的号角,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的唐军铺天盖地地杀将而来。没有悬念,窦建德大军兵败如山倒,只能机械地选择一个动作:逃。
唐军当然不会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也机械地选择了一个动作:追。这场古代马拉松赛中,窦建德跑了三十里,唐军也追了三十里,结果两者几乎同时冲过终点线牛口渚(今河南荥阳市西北黄河南岸)。
“豆入牛口,势不得久”。窦建德这粒“豆”到了“牛口”,也就注定无路可逃了,被唐军大将白士让和杨武威抓获。
据说,李世民马上对窦建德进行了突击审讯。
“我打的是王世充,关你屁事,你没事跑过来瞎搅和干吗?”李世民问。
“我和你距离太远,为了免去您的劳顿之苦,所以就自己送上门来。”窦建德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让人想起泰戈尔那首著名的《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当然,成为阶下囚的窦建德之所以回答得这般懦弱,目的就只有一个:乞命。
然而,尽管他这般委曲求全,尽管他这般阿谀奉承,尽管他这般低三下四,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李渊的宽恕。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十一日,成了一代名将窦建德的忌日,他被斩于长安,终年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