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悟:与佛对话
3162300000031

第31章 生活中的大智慧(3)

一天,该婆罗门碰到了提婆,他马上拔出剑来,刺向提婆。提婆躲闪不及,五脏六腑都被他挖了出来,扔到了地上。提婆说:“这是我过去造下的孽,今天还报了,跟你无关。”说完之后,便溘然长逝了。对于提婆的死,众人非常惋惜,但是提婆却对自己的死无怨无悔,原谅了婆罗门的鲁莽行为。

每个人都会遇到伤害自己的人,这种伤害可能是有心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但是不管怎样,这些事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再计较下去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不如放宽自己的心胸,原谅对方的行为。如果自己受到了伤害,就时时刻刻想着要讨回来,想再进行报复,这样冤冤相报,将永无宁时。而且怀着报复心理生活的人,只会越来越痛苦,甚至永远也无法从这种伤痛中走出来。佛之所以要人学会慈悲,就是为了使人们自己解脱。所以,当你宽恕一个人的时候,所解放的不只是他人,也包括自己。

在古代,当人们想杀一头熊的时候,就会在一碗蜂蜜的上方吊一根沉重的木头。当熊想吃蜂蜜的时候,就必须先推开木头,而木头被推开之后,由于惯性的作用便会来回荡,然后就打到熊了。于是熊就会再次用力地推开木头,而木头则会更猛烈地撞击熊。如此来回往复,到最后熊就会被木头撞死。

内心放不开怨恨的人就如这头熊,执著于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到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如来佛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在生活中要学会宽恕,这样自己就不必为无谓的事情烦恼,进而达到内心的宁静。

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是他人一些伤害,当自己用同样的方法报复他人的时候,或许会获得暂时的快乐,但是之后呢?在报复了他人之后,有些人非但不能获得心理的解脱,反而还会陷入比之前更大的痛苦之中,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如果报复不能减轻自己的痛苦,那么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宽恕了。当你拿起一张白纸,在上面点了一个点之后,看到的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看到的都是那个黑点,但是为什么看不到大片的空白呢?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只是这么一小点的伤害便会记在心里,却没有足够的心胸容纳这一点。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不放下心中的仇恨,不原谅他人,又如何获得内心的自由与解脱呢?宽恕他人的错误就是善待自己。宽恕是一种美德,宽恕减轻了对方内心的痛苦,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了升华。佛说:“如果一个人的快乐,是希望从别人身上去获得,那会比一个乞丐沿门乞讨还要痛苦。”要想得到快乐,首先就要使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要想使心灵获得自由,就要放下一切仇恨,宽恕他人。

8.能承受别人的嘲笑,是一种雅量

人的一生会遭遇各种的不如意,面对他人的嘲讽与讥笑,是选择失去一时的理智与对方针锋相对,还是表现出云淡风轻,让对方无所适从?世人常说,雅量能纳百川,不如放弃无谓的抵抗,对嘲笑一笑了之。佛之所以能够摆脱俗世的眼光,就在于他们有面对嘲笑的雅量。

有容乃大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守端大师的师父是茶陵郁山主,一天他骑着驴子过桥的时候,不料驴子的脚却陷进了桥的裂缝之中,他就被摔下了驴背。谁知他却没有大骂驴子,反而忽然感悟,吟一首诗:“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巨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守端大师很喜欢这首诗,便牢牢地背了下来。

一日,他去拜访方会大师。方会大师问他:“你的师父过桥的时候突然跌下了驴背而顿时开悟了,我听说他还作了一首很奇妙的诗,你还记得吗?”

守端大师便不假思索地将整首诗背了下来,等他背完之后,方会大师笑了一阵,却转身走了。守端愕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去见方会大师,问他昨天为什么笑。方会大师问:“你昨天见到那个为了驱邪而演出的小丑了吗?”

“我见到了。”守端如实回答。

方会大师说:“你连他们的一点都比不上呀!”

守端听后吓了一跳,然后说:“师父是什么意思?”

方会大师说:“他们喜欢人家笑,而你却是怕人家笑。”

守端听了,当场就顿悟了。

俗语有云: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宽广无比,就是因为其容纳了百川之流。人也是一样的,一个人如果不能承受别人的嘲笑,而是面对他人刻薄的时候进行反驳,那么这样的人只会给他人一种度量极小的感觉。不管他人说的是对是错,是好是坏,都应该有一定的雅量,是对的、好的就虚心接受,是错的、坏的就只当是耳边风,说说也就过去了,不必因此而大动干戈。人生路漫漫,会经历众多的不如意,如果他人的嘲笑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最终只会整日消沉。假若能够承受住他人的嘲笑,退一步海阔天空,将会逐渐向成功迈进。能承受别人的嘲笑是一种雅量,同时也是坚忍的表现。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能够包容别人,就是扩大自己。佛经有云:“心包太虚。”只要一个人有足够的雅量,便可拥有三千世界;反之,就会失去很多。如果自己不能承受他人的一次嘲笑,那么将来必定会遭受更多人的挑剔和攻击。人如果不能忍受一时之痛,那么将来所承受的痛苦则是长久的。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他人的嘲笑,就要看“忍辱”的功夫有多深。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吕蒙正任职参知政事之时,有一次要入朝面圣,其中一人指着他说:“这小子还配当参知政事?”吕蒙正的同僚气得要查清对方是何许人也,却被吕蒙正制止了。他说:“一旦知道他的姓名,就一辈子忘不了,所以不如不知道,不知道对我有什么坏处呢?”当听到他人的嘲讽与非议时,一定要有雅量,学会忍耐,因为就当时的状况来说,辩解是徒劳并且苍白无力的。不如不计前嫌,做到坦荡豁然,气量宏大。

在现代这样一个人与人交往的社会中,与他人发生摩擦是在所难免的。当他人咄咄逼人的时候,一定要有雅量,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是非原则性的问题,则该让就让,做到息事宁人,能忍自安;反之,要是与对方较真,不忍一时之气,很有可能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即使自己占据了上风,也会给他人留下小气、冲动的印象,这样只会造成人人敬而远之的局面。只有心有雅量,才能宽以待人,才能宠辱不惊,才能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云淡风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自己也是一样,他人的嘲笑和讽刺对自己来说或许是一种帮助,因为可以让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正、完善。所以用雅量宽容那些对自己不友好的人,做到拥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胸襟,以及“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气度。

9.少欲则心静,心静则智开

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内心清净了,自然会获得与他人不一样的感受。心静,能够看到他人所不能看到的,感受到他人所不能感受到的。佛语有云:心静自安身,欲魔自消。心静是一种境界,能够做到此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一旦做到心静,便可开悟。

心静者,大智者

有一个和尚每天的工作就是念经打坐,他因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便下山还俗去了。过了一个月,因为耐不住尘世的口舌之争,便又上山了。在山上没有一个月,又因耐不住寂寞还俗去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又上山来了。如此三番,寺院里的老僧人就对他说:“你干脆不必信佛了,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地去做俗人,就在寺院与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

和尚听了师父的话,又还俗去了,在寺院与尘世之间的凉亭处开设了一个茶店,并且还娶了一个小娘子。

和尚的心不静,如何能够立地成佛?所以最后只能去做一些半路子的事情。这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世界,每个人都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而不断追求,实现之后,欲望就越发之大,直到最后被欲望所支配,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每天被欲望所折磨,以致出现各种心理疾病。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人心似水,风起则动,假若心如止水,便可参透人生。保持内心的清静,无欲无求,面对外界的诱惑能够泰然处之,宠辱不惊,这样静气自然会在心中生根、发芽,成长。

老子主张的是“守静笃”也就是说无论世间的万物如何变化,如何一起运动,只要静观其往复,便能成为万物运动的主人,这叫“静为躁君”。庄子主张“物我两忘”,意思是说想要达到内心的清静,就要忘记外物和自己的存在。这两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用自己的言行向人们证明了保持心静的重要性。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想要保持内心的绝对宁静是不可能的,因为面对外界的变化,谁的心也不可能如一潭死水一样,不起任何波澜。但是不管身体和心情随着外界有何种变化,始终不要忘记人的精神一定要有一个核心--心静。心静者的心如同古井无波,一镜心湖昭然于天地,澄清于尘世。但凡自古圣贤智者乐水,其处世为人之道无不如水睿智,似水禅明。唐朝的司马永桢:“静则生辉,动则生昏。”人的欲望和浮躁就是因为内心不静。

54岁的时候,诸葛亮在写给自己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一生经验的总结,更是对自己儿子的要求和劝诫。这句话也告诉世人,心不静则理不清,理不清则事不明,最后必将会陷入迷茫之中。所以说,心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寡欲则心静,心静则智开。身静是末,心静则是本,如若本末倒置,将迷茫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