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伟大的时代总是会有一个伟大的开端,民国显然不算是什么伟大的时代,所以它的开端也远谈不上伟大,用另一个词可能能更好地形容这个开端,那就是诡异。
民国的开始当然意味着清朝的结束,但是结束清朝的真的是辛亥革命吗?任何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清朝的灭亡就是个典型案例。
清朝是怎么死的?清朝是被折腾死的,等到它被折腾得差不多了,就被一棵稻草给压死了,而武昌举事只是那压死骆驼的一棵稻草而已,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真正让清廷元气大伤的主要是两股势力,一是外部的洋人,二是内部的太平天国。
洋人与清朝
我们经常说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百年屈辱史,给中国带来屈辱的就是洋人。从天朝大国到人见人欺的鱼腩,中国经历了剧烈蜕变,当惯了主子的清朝也经不住洋人的船坚炮利,最终变成了洋人不折不扣的奴才。我们慈禧老佛爷到后来居然能不要脸皮地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混账话。这充分说明,慈禧虽然从奴才当上了主子,但是终究只是奴才的思维,为了能在国内接着当主子,就不惜对国外称奴才。
这部屈辱史写出来太长了,足以让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但是这种事情不是藏着捂着就行的,屈辱就是屈辱,没什么好避讳的,尽管笔者没有将之写得冗长的水平和意愿,但简单地回顾还是需要的。
庚子之乱——坠入深渊
我们的回顾就从慈禧那段话开始,让慈禧充分认识到洋人的凶悍强势的事件是庚子年间的八国联军进京,史称“庚子之乱”。
以往清朝和洋人打,一般总是洋人先找事,然后大家就闹将起来。当然最后的结果总是一样的,就是清朝跟洋人签个条约,道个歉,给点好处。但这回不一样,这回找事的是清朝。那么为什么一见洋人就吓得发抖的清朝突然有了跟洋人找事的勇气呢?难道是喝了二两酒,平添三分勇?
当然,清廷虽然犯了傻,但也不是真傻,而是事情赶到那半推半就地犯傻,这次犯傻清廷是有自己算盘的。让清廷有了犯傻勇气的是扶清灭洋,号称神鬼附身,刀枪不入的义和团。一开始义和团喊的是反清灭洋,后来觉得同时对付两个敌人是有点麻烦,所以就改成扶清灭洋了,毕竟还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嘛。
像义和团这样将外部势力当成主要矛盾的还真是少见,因为一般这样的组织基本都是以推翻清朝、建立新政为目标的,不管是之前的太平天国还是后来的革命党,均是如此。但是义和团很另类,他们觉得让他们日子过得那么差的主要因素是洋人。搞义和团的都是农民,农民看问题有时候就比较直观,他们不懂经济学,他们知道的就是他娘的洋人太猖狂了,忒看不起人了,所以就得灭他娘的。
义和团还有一点是历史上众多农民运动都具有的特点,就是假借鬼神来坚定拳民的信念。不过义和团搞得有些夸张,因为别人都只是说自己受命于天、不可战胜之类,他直接说自己刀枪不入,是不死之身,所以说嘛,过头了。
当然清廷一开始是想要办掉这帮闹事的拳匪的,毕竟对于任何一个统治者来讲,这种事情都是无法容忍的,但是如今的清朝已经不是盛年时期了,他们看问题的方式也开始有些另类。拳匪虽然是匪,但是他们最大的好处是能灭洋,虽说清廷表面上对洋人是恭恭敬敬,但是内部还是有一些清议人士是坚决认为应该驱逐洋人的。这帮人大多不是说有多高的民族气节,而是对洋人缺乏认识。说白了,就是无知。慈禧本人呢,也对洋人颐指气使的劲头很不满,想找个办法收拾收拾,但是自己也知道打不过,这回义和团横空出世,让她想出了一石二鸟的办法。那就是让义和团和洋人干去,打不打得过反正都有好处。当然了,两败俱伤就更好了。
所以慈禧就下诏,号召各地灭洋。但那帮督抚们可不是省油的灯,谁不知道洋人是惹不起的,义和团那套他们肯定也不信,所以他们的办法就是维持现有秩序,其中山东的袁世凯更是如此,并由此赢得了洋人的友谊。我们从这也可以看出清廷的状况:地方势力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对朝廷的诏令不管不顾了,清廷的控制力是越来越差了。所以义和团灭洋就演变成了某些地区的督抚助洋灭拳了。当然,在北京天津等周边地区的朝廷还是派兵干了几架的,结果嘛,就是好不容易练成的董福成、聂士成的新军被打得一败涂地,最后基本玩儿完。
但不要以为慈禧就真疯了,她也是留了一手的。比如义和团在攻打某些地区的教堂,出现久攻不下的状况,为什么连个教堂都会这样呢?当然是慈禧给自己留的后路了。后来慈禧回顾此事时也透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处处都留着余地,若尽由他们闹,哪里有连个教堂都打不下来的道理。
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以八国联军进京、清廷远遁西安而告终。洋人再一次向清廷展示了他们强健的肌肉,而义和团的所谓刀枪不入也成了愚昧的代名词。但是这件事情也证明,虽然清廷甘心当奴才,但是我们的中国人民却是有骨气的,尽管很多时候我们从这种骨气上能读出愚昧和幼稚的异味来。
事情发生了,当然就得解决,洋人很生气,后果当然也很严重,这次朝廷派来解决问题的当然还是老牌受气包——自从淮军被日本人干掉之后就逐渐失势的李鸿章。李鸿章虽然打仗不行,办洋务也是差强人意,但是与洋人交涉却是一把好手。他的办法就是放低姿态,采取恳求加哀求的办法尽量减少损失,很窝囊是吗?但是有不窝囊的办法吗?
转年的辛丑年,李鸿章终于和洋人谈妥了,达成了著名的《辛丑条约》,这个条约和慈禧那道著名的罪己诏就标志着清廷彻底成为洋人的奴才,这回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了,清廷彻底被打入了深渊。
鸦片战争——一切噩梦的开端
中国历史上,洋人的戏份儿其实一直都很少,因为中国自诩天朝大国,物事应有尽有,不与洋人牵扯也可活得不错。我一直觉得其实很多时候愚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环境使然,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近邻缺乏强敌,经济模式又是农耕式的自给自足。如果说西方国家的航海史是由于物资匮乏而被逼出去的话,那么中国就缺乏向外扩张的野心。也是因为在那个时代,中国经济对外界的需求可有可无。
说到底,决定文化生态和生活习性的都是生存压力,草原游牧民族之所以勇武好斗,原因在于恶劣的生存环境逼得他们不得不如此。而中原的农耕民族之所以缺少尚武精神,原因就在于不错的生存环境不需要他们打打杀杀。所以,我现在一听到说要提倡尚武精神就要发笑,因为这种精神并不是提倡就能形成的,而是环境因素作用于生存文化上多年积累形成的一种气质。简单地说,并没有天生就是尚武的民族,所有尚武的民族都是被恶劣的生存环境逼出来的。
但是,洋人并不会因为清廷不愿意和他们掰扯就不来打交道了,资本嗜血的本性决定了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必将成为资本扩张的落脚点,有时候并不是你去找事,而是事来找你。晚清时期中国和洋人的关系就是这样,尽管清廷并不愿意跟异邦有什么往来,但是架不住洋人希望在中国的土地上做生意啊。
但是先行者英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跟中国人做生意实在是麻烦,因为中国人好像对他们的商品并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国内却对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青睐有加。结果生意是做了,但总是不合算,白银总是从英国国内流向中国。当时英国人还或多或少受着重商主义余毒的侵害,认为要想发财就必须对外输出商品,对内输入货币,尽管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早就写了,所以这样的贸易逆差让英国人无法接受,没有发财不说,还蚀了本。
我觉得马克思实在是太英明了,他对资本本性的分析实在是入木三分,资本就是为了利润而不顾一切的恶魔,所以英国人想出了向中国人出售鸦片的毒招。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带来了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就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鸦片的输入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所以不能坐视不管。
英国人很生气啊,虽然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清朝的实力,但是为了利润他们可是无所畏惧的。于是,在不知道敌人状况的背景下,英国人要跟中国干架了。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英国能成为日不落帝国了吧?英国人就是有那么股子狠劲儿,谁要敢不尊重他们的利润,他们就敢立马干架,天王老子他们也不怕!霸气就是在这种试探和胜利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他们越是发觉自己牛逼,就越是无所顾忌;越是无所顾忌,就能变得更加牛逼,良性循环。
最终的结果证明,英国人恃勇斗狠的险招还真成了妙招,大概他们也没有想到清朝居然是如此不堪一击,他们还没怎么发力,清廷大员们都赶紧带着老婆孩子以及家产辎重开溜了。英国人比野兽凶猛?应该是被吓的,在此之前谁见过洋枪洋炮?当然,战争的进程确实是快了点,考虑到英国人只带过来4000多人,能在两年时间就兵临南京、攻陷东南沿海一带确实是奇迹。当然,英国人确实有两把刷子是一方面,清朝军事的无能也是另一方面。
道光皇帝本来还沉浸在天朝大国轻松搞定蛮夷异邦的幻想中,结果发现错了榫了。这帮蛮夷确实很野蛮,同时他们也很强大,军事能力牛得一塌糊涂。事情一发生,清廷就开始慌忙找替罪羊了,林则徐当然是最好的借口了,所以撤了职。然后,为了表示清廷最诚挚的歉意,便派遣大员奔赴南京和英国人谈条件去了。于是在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中国历史上象征意义极浓的《南京条约》签订。
英国是国际强盗组织的老大,一般而言,他总是先为他的小弟们扫清道路,然后他的小弟们可以浑水摸鱼。果然,美国、法国,还有一些欧洲的小国都好像找到了香饽饽一样纷纷乘着军舰过来显摆。那时候估计清廷已经把军舰当成是上古神器(中国人的思维总是具有前溯性),见到军舰就吓得筛糠,我们的天朝大国只能一一跟他们谈,满足他们的条件。当老大最关键的是什么?是让自己的小弟跟着自己混能有饭吃,英国人当然就是满足条件的老大。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噩梦的开端,从此洋人成了清朝的挥之不去的梦魇,天朝大国的梦开始破灭了,中国人终于开始艰难地走上跟欧美接轨的道路。
英法联军进京——野兽再次凶猛
冒险的好处是,当你在第一次得到好处后,你就有信心通过同样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好处。当英国发现清朝其实只是外强中干,锦衣草包肚时,他们就好像见到了一只随时可以割下一块肉来的肥羊一般高兴。而法国也坚定了跟着英国一块儿到东方淘金的决心,虽然在老大之争的百年战争中落败,但是能屈能伸才是好汉,有肥肉放在眼前,选择不吃的人就是傻瓜。所以,自从在鸦片战争中获得好处后,英法等国对中国就念念不忘了,只要有机会,他们还想继续捞上一把。
但是,打仗嘛,总是要有点借口,鸦片战争的借口还算是比较说得过去,但这次是有预谋的侵略,所以借口相对来说就不是那么说得过去了。我们现在要知道一个道理,就是事赶事,一言不合,板砖相向性质的战争都是有点道理的,但是事先计划好就是找你晦气的战争通常来说,理由也会比较蹩脚。前一种战争叫做冲突,而后一种战争叫做侵略,判断一场战争到底属于上述哪种性质,可以看他们打起来的理由是确有其事还是蓄意编造。
毫无疑问,这次英法联军跟中国打仗是侵略,因为他们找的理由很蹩脚。通常来说,欺负一个人并不需要什么理由,但是攻打一个国家却需要找一个。当然,一般来说,只要留意,都能找到。英国人找的所谓“亚罗号事件”的理由基本是无理取闹,而且压根就是找事,因为当我们把“人犯”带过去时,人家也不愿意接受;法国人的理由还算稍微像那么回事,“马神父事件”虽然也是故意寻衅,但毕竟人确实是死了,不算是无中生有。
英法联军这次和清朝打仗也是煞费苦心,步步为营,最后图穷匕见。先是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攻打广州,但是兵力不足,准备不充分,最终不了了之;然后是英国联合也想捞一笔的法国一块儿来攻打广州,结果成了。这两次算是试探性质的进攻,当明确清朝确实是不行了之后,他们的目标就远大了,这次他们直指北京,对他们而言,这个东方神秘国家的都城一定遍地是财宝。
而要打北京,就必须攻占北京的门户——天津。大沽炮台是他们的重点,结果炮台守将再次上演遁逃绝技,大沽炮台失陷,被打到家门口的清廷无奈之下只能求和,与两国签订《天津条约》。但是英法的目标显然不止于此,如果稍微得到点好处就退却,他们还怎么可能成为殖民地时代的巨鳄?总算我们的清政府还长了个心眼,派遣僧格林沁加强大沽防务,结果英法继续攻打大沽炮台时吃了鳖。说实话,这也是难得一见的胜利,说明只要将帅齐心,奋勇反抗,即便我们实力不济,也能让敌人出身冷汗。
清廷本来以为这次精彩的阻击战能够灭灭洋人的威风,能为谈和作准备——此时的清廷确实是标准的软骨头。上次跟英国打了一仗后就怕得再也不敢打了,所以不希望进行大规模作战,以免“兵连祸结,迄无了期”。但是在中国的地盘上基本没怎么吃过亏的洋人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耻辱,大沽战役刚失败,他们国内就想着怎么样报复了。于是,清廷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发生了,英国上了一万五千多人,法国来了七千多人,吹响了冲锋号准备反击。清廷无战意,主帅对敌估计不足,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继而占领天津,直逼北京。
清廷还想接着和,但是人家岂肯放弃去北京见见世面的大好机会?所以和议不成,双方再次开战。咸丰帝吓得带着老婆孩子逃往热河,留下恭亲王奕与洋人议和,英法联军很快就攻占了北京城,然后就是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
说了那么多,我想说明的是,实力不济不要紧,打不过也不要紧,但是如果不敢打就要不得了。清廷之所以会被洋人欺负到自己家里,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未战而先怯,毫无抵抗意志。而往往你越怕什么,他就越给你来什么,缺乏斗心斗意,不敢亮剑只能让敌人步步紧逼,最终沦为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