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陈阿娇之情断未央
31603300000095

第95章 南宫公主

这是刘彻第一次大胆启用卫青,卫青此前寸功未进,人微言轻,朝中重臣对皇上的这一委派都颇有微词,但也不敢明说,而卫青也是踌躇满志,他知道建功立业只能在疆场上,他已做好了一切准备。

匈奴得知汉朝派了四路人马孤军深入潜入匈奴境内,不以为意,打算各个歼灭,而把主要攻击目标放在了骁骑将军李广的身上,得知李广带领一万骑兵,军臣单于就派了两倍的兵力合围李广部,而对其他三路大军,军臣单于显然没放在眼里,尤其是对身为皇上小舅子的卫青,军臣单于更是嗤之以鼻。而左贤王部主要负责歼灭公孙敖部。

这日晚上,伊稚斜来到林欣的大帐就寝,明日一早他便率大军出征了,得知汉匈要打仗,林欣的心瞬时担忧了起来,为刘彻捏把汗,这是刘彻第二次策划与匈奴作战,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决不可再失败。尽管林欣如今是伊稚斜的王妃,但她心系大汉,时刻为大汉惦念。得知这次大汉派的四路大军中有一支军队是卫青部,林欣眸子一亮,这是卫青第一次出战,如果她记得不错,历史上卫青第一次出征,就取得胜利。好像这四路大军只有卫青部胜利了,其他都失败了。

第二日,伊稚斜告别了林欣,便率大军出征了,这一战役持续了几个月,最后的结果果然如历史记录的那样,李广和公孙敖部全军覆没,而李广差点被俘,公孙贺部潜入匈奴境内不久,不敢再继续孤军深入,便原道返回,虽未损失一兵一卒,但也颜面无光。只有卫青部,在匈奴境内驰骋四百里,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700人,取得胜利。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封卫青为关内侯。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龙城之战,匈奴败了,让匈奴人记住了卫青这个名字,让匈奴人知道卫青不只是皇上的小舅子。而林欣得知卫青胜利的消息,也暗暗为其高兴,可惜她见不到卫青凯旋而归的情景,相信刘彻也一定龙心大悦。

元朔元年,卫子夫诞下一男孩儿,这是现已二十九岁的刘彻迎来的第一个皇子,刘彻大喜,为了安抚卫青,也为了增加卫青的威望,刘彻考虑再三,择元朔元年的春天,三月甲子这一日册立卫子夫为皇后。至此,空闲一年八个月的未央中宫椒房殿再次有了新的主人。而远在匈奴的林欣在辗转得知卫子夫成为皇后的那一刻,她心中五味杂陈,刘彻曾对她说过,永远不会废黜她的皇后位,但刘彻食言了,如今卫子夫果然按照历史的轨迹成为了皇后,她心里既失望又落寞,不过也能理解刘彻的立场,她这个前皇后失踪这么久,皇后之位不该永远空着,另立皇后是势在必行之事,但在情感上,她略微有点接受不了。

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入渔阳、雁门,败都尉,杀略三千余人。武帝遣车骑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郡,获首虏数千级。

元朔二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

因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此仗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

同年,刘彻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施行推恩令。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元朔三年,这一年无论对大汉,还是对匈奴,都是无比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匈奴政权进行了一次大更替。军臣单于病逝,本应由王储——於单继承单于位,但是军臣单于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也对单于位觊觎已久,他打算与於单一争高下。伊稚斜久经沙场,在匈奴士兵中威望甚高,而左贤王和右贤王两个最高统帅也觉得伊稚斜更能领导匈奴走向辉煌,伊稚斜当仁不让地打败了於单,继承了单于位,而於单亡降于汉,汉封於单为涉安侯,数月而死。

伊稚斜果然按照历史的轨迹成为了匈奴大单于,而军臣单于的正妃——南宫阏氏,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姐姐,按照匈奴传统嫁给了伊稚斜,而林欣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伊稚斜的阏氏。

这日上午,林欣去拜访南宫阏氏,话说她回到古代时,阿娇十六岁,那时,南宫宫主已经远嫁匈奴,所以林欣并未见过南宫,但听说她与南宫同岁,今年应该是三十三岁,而且南宫宫主是十五岁出嫁匈奴的,也就是说南宫与阿娇已十八年未见了,不知道南宫是否会认出阿娇。

走进南宫阏氏的大帐,一眼瞥到一个穿着白袍的女子坐在古琴前优雅地弹着琴,十指纤纤,拂柳细腰,容貌虽有岁月的痕迹,但依旧姣好,也许是草原的风沙太大,致使南宫的脸色偏黄。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宫宫主,刘彻的二姐。

南宫适时瞥到了站在大帐口的林欣,顿下弹琴的动作,上下打量着林欣,见林欣与她岁数相当,天生丽质,身材娇弱,一看便知是汉人,瞬时猜到了林欣的身份,即用汉话笑着问:“你可是林欣阏氏?”

额,林欣倏地回神,笑道:“原来你知道我。”边说边朝南宫踱去。

“呵呵,当然知道,听说大单于最宠爱的妃子便是一个汉女,叫林欣,你一进帐,我就猜到你的身份了。”

林欣适时坐在南宫对面,友好道:“我早就久仰公主大名,今日特来探望。”

“呵呵,那感情好,要不然我也打算去看看你呢,毕竟咱们都是汉人。”

见南宫看着自己的眼神,丝毫没有异样,想来她没认出自己的身份,也对,南宫与阿娇都十八年未见了,女大十八变,哪里还会记得。

“公主,想来你嫁到匈奴也有好多年了吧?”

提到这个,南宫不禁叹息一声:“可不是嘛,已经十八年了,真是够久的了。对了,林欣,你来多久了?”

林欣想了想,道:“我是二十九岁到的匈奴,如今也有四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南宫点点头,见林欣的皮肤依旧嫩白如雪,便赞叹一声:“林欣真是天生丽质,来了匈奴四年,皮肤还是这么白皙,真是羡煞旁人。”

林欣抬手摸摸脸,不好意思道:“这也许与我的食俗有关。我不吃肉,来到匈奴四年,一直以羊奶、奶酪充饥。”

南宫一惊,不可思议道:“只喝羊奶,吃奶酪,这怎么可以,身体受得了吗?”

“呵呵,没事的,你看我这不好好的,无非就是力气小了些,刚开始受不了羊奶的膻味,不过后来也就习惯了。”

南宫赞同道:“是,我刚来那会儿,也是吃不惯这里的东西。哦,对了,林欣,你怎么会来到匈奴?”

“唉,别提了,我是被人绑架,掳到匈奴的。”

“原来如此,唉,很多汉人都是被掳来的。”

林欣无奈地叹了口气,点点头,道:“我还算幸运些,遇到伊稚斜,否则还不知会怎么样呢。”

“林欣,我听说你与伊稚斜在很多年前就已认识了?”

额,林欣略显尴尬,不自然道:“是,在我十六岁那年,在长安见过伊稚斜,不过那时我不知道他在匈奴是个王爷,还以为他是无名小卒呢。”

“呵呵,我听说伊稚斜为了寻你,还特意央求已故的军臣单于向大汉索要你呢。”

想不到她与伊稚斜的事在匈奴传得尽人皆知,林欣一脸尴尬,道:“这个,我也是后来到了匈奴才知道的。当年,伊稚斜向大汉索人时,我已嫁人了,不在长安,所以汉朝也没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