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大全集
3138200000037

第37章 修炼轻松的心态,别让自己太压抑(4)

寺庙里有个小和尚,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每天早上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只是这些,就需要花费许多时间。

尤其在秋冬之际,更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竭力思考,每天都在想办法,而且还讨教庙里的师兄弟,怎么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这件事让住持知道了,住持就找他谈话。小和尚很老实,就实话对住持说了,后来住持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连脸都顾不得洗,直接奔到后院,使劲儿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直摇到他认为差不多了为止。随后,又用扫帚扫了一遍,才放心地回去吃饭,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昨天的工夫全都白费,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这时,住持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出那个主意吗?就是要让你明白: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与其忧心忡忡,不如认真地活在当下,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对我们来说,忧虑是一个可怖的魔鬼,是一种沉重的折磨,它像一只巨大的恶鹰,常常盘踞在处在逆境中的人们的头顶,谁能果断地赶走它,谁就能从逆境中突围,用自己的手臂举起一片强者的天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名叫泰勒的美国马里兰州的年轻人正在欧洲服役,在后来出版的一本书里,他这样写道:

“在1945年春天时,我整天处在忧郁之中,以致得了医生们称之为横结肠痉挛症的疾病,它给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剧痛,那时我整个人几乎都是处在虚脱状态。如果不是战争及时结束的话,我的生命大概也要结束了。

“当时我在步兵94师的死亡登记处做事,我的工作是记录作战死亡、失踪还有受伤的士兵的姓名,有时也负责掩埋那些被丢弃在场战上的士兵的尸体。我还得收集这些士兵的遗物,送还给他们的亲属。在做这些工作时,我老是担忧出差错,我更担心自己会撑不过去而再也没有机会拥抱我唯一的儿子,他那时已经16个月大了,而我还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那时我心力交瘁,体重连续下降了34磅,精神总是恍恍惚惚的,我端详自己的手,它们已经只剩下皮包骨了。我一想到可能没有办法活着回家,我就像个孩子一样,惊恐地哭出来。最后,我只得住进了陆军的诊疗所。但在那里,一位军医对我说的一句话竟改变了我的一生。

“那天在给我做过全身检查以后,医生告诉我,我的身体没有病,病是出在心里。他说,你要把人生想成一个沙漏,上面虽然有成千上万的沙粒,可是它们只能一粒一粒缓慢地通过细细的瓶颈,你我都没有办法让一粒以上的沙子通过瓶颈。我们每个人都是沙漏,每天早上我们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如果我们不是一件一件地处理,像一粒一粒的沙子通过沙漏瓶颈的话,我们就可能对自己的心理或生理造成伤害。

“自从听了那位军医的一席话以后,我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理念中,这就是:‘一次一粒沙,一次一件事。’我作战的时候,这句话真的拯救了我的身心。一直到今天我身为公关广告部的主任,它对我还非常有帮助。我发现工作和作战有许多地方很相似,比如,工作繁重时,时间不够用,存货不多了,还有新的表格要填,要安排新的订货等等。为避免紧张,我常常牢记那位军医的话——‘你是一个沙漏,一次一粒沙’。每当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念这句话,我就能提高效率,把工作做完,而不至于像作战时那样凄惨。”

其实医院里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是因为精神心理问题引起的疾病,他们被昨日的负担和对明日的恐惧压得透不过气来。其实大部分的人本可以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根本不必住院。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很多的烦恼和痛苦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很多的忧虑和担心实属多余。我们的生命极为有限,可我们为什么偏偏还要自己摧残自己呢?活在每一天,要学会潇洒而平静地面对一切,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的愉悦,感受到人生的真谛!

是的,人活着,为什么要瞻前顾后,忧虑重重呢?把握今天,珍惜今天,战胜自己,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成功就是你的!

(第三节)轻看得失,放下才能轻松

古人曾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只有放下心中的执念,轻看得失,才能一身轻松。

量力而行,适时放弃是一种智慧

有篇很幼稚的文章叫《小猴子下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两手空空的小猴子路过玉米地时,掰了一根玉米;当走过一棵桃树时,便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当他走过西瓜地时,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当它看见兔子时,便又扔了西瓜去追兔子。结果兔子没追上,最后小猴子只能仍旧空着两手回家去。“小儿科”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不小的道理:要学会放弃。

放弃是一种量力而行的睿智。大观园内的王熙凤,精明能干远胜过贾府中任何一男子,但她太争强好胜,万事劳心,终为所累,反误了卿卿性命。人为血肉之躯,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在生活中应该学会取舍。取其要者而为之,不要者而舍之,不为琐事劳心伤神。身体乃革命本钱,一旦身体遭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放弃是一种顾全大局的果敢。放弃同样需要勇气和胆略。面对全军覆没的危险,有胆略的军事家会说:三十六计,走为上。面对将要破产倒闭的厄运,有眼光的企业家会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兵压境时,毛泽东毅然放弃过延安。落水的财主因舍不得腰间沉甸甸的铜钱而最终葬身鱼腹。

放弃是一种泰然处之的大度。汲汲于名利者永远不会知道满足。金山银山,换不来会心一笑;机关算尽,只留得千年骂名。请记住赫拉克利特的话,最优秀的人宁愿要一件东西,而不要其他一切。

学会放弃吧。放弃并不完全代表着失败和气馁,务实的放弃是为了更少地失去。有时,选择了放弃,也便选择了成功和获得。

每逢过节期间,总能收到许多有关昔日同窗或熟人的消息,他们有的发达了,有的下岗了,有的很得志,有的很颓废……从他们的经历中你会发现勇于放弃的人往往是赢家。

如果几个人毕业后一起分到一家工厂,而这家厂管理松懈,设备老化,产品过时,种种迹象表明在这儿干前途渺茫。面对现状,不同的人会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的主动下岗自谋生路,有的留在厂内准备找到合适的岗位再跳槽。后者的择业思路一直为媒体推崇,即所谓“骑牛找马”,它符合国人求稳的心态,从理论上讲的确是最佳选择。

然而实践证明,孤注一掷自谋生路者大多走出了一条新路,骑牛找马的最终却很难找到马,虚度了人生中的黄金十年。

某人所学专业不错,家境也可以,在单位工作的十年间他几乎没有停止过“充电”,先自修英语、计算机;又拿了驾驶执照,谁也不能说他不曾努力过。然而一次次利用业余时间匆匆参加招聘会,一次次权衡利弊最终因为有一匹“劣马”可骑便迟迟下不了决心,怕一失足摔得很狼狈。等单位面临破产这才打算搏一下,但年龄已大竞争力大打折扣。另一位同事则相反,他在上班第二年便毅然离职去了广东,期间也曾有半年找不上工作的时候,可几经努力最终站住了脚,现在已成为了“金领”一族。

古人云,“不破不立”。学会放弃是择业时必须经历的痛苦决定,尤其对于有一匹破马可骑的人。不冒一点被淹死的风险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放弃还体现了一种人生境界,正所谓大弃大得,小弃小得,不弃不得。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不用之物的处理往往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尽其用的概念已经成为多余。现时,家家都有不少已被更新淘汰但并未完全丧失功能的物品,有些人家舍不得丢弃,日积月累,无用之物越积越多,等到堆放不下了,只能惋惜地集中扔掉,并在疲劳的同时慨叹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有些人随时淘汰那些不再需要的东西,省去了集中处理的精力,平时家中也显得简洁明快。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即便过着平凡的日子,也依然会不断地积累,大到人生感悟,小到一张名片,都是从无到有,积少成多。无论你的名誉、地位、财富、亲情,还是你的烦恼、忧愁都有很多该弃而未弃或该储存而未储存的。人类本身就有喜新厌旧的癖好,都喜欢焕然一新的感觉,不学会放弃就无论如何也无法焕然一新的,学会放弃也就成了一种境界,大弃大得、小弃小得、不弃不得。在生活中于是应该学会遗忘不如意的时候,学会放弃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心胸自会坦然。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

“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大师笑了。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至极高峰。

我们很多时候羡慕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人,其实也该像这鸟儿一样的,欢呼于枝头,跳跃于林间,与清风嬉戏,与明月相伴,饮山泉,觅草虫,无拘无束,无羁无绊。这,才是鸟儿应有的生活,才是人类应有的生活。

然而,这世上终还有一些鸟儿,因为忍受不了饥饿、干渴、孤独乃至于“爱情”的诱惑,从而成为笼中鸟,永永远远地失去了自由,成为人类的玩物。

与人类相比,鸟儿面对的诱惑要简单得多。而人类,却要面对来自红尘之中的种种诱惑。于是,人们往往在这些诱惑中迷失了自己,从而跌入了欲望的深渊,把自己装入了一个个打造精致的所谓“功名利禄”的金丝笼里。

这,是鸟儿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然而更为悲哀的是,鸟儿被囚禁于笼中,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仍欢呼雀跃,放声高歌,甚至于呢喃学语,博人欢心;而人类置身于功名利禄的包围中,仍自鸣得意,唯我独尊。这,应该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悲哀。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不断放弃的。在仕途中,放弃对权力的追逐,随遇而安,得到的是宁静与淡泊;在淘金的过程中,放弃对金钱无止境的掠夺,得到的是安心和快乐;在春风得意,身边美女如云时,放弃对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美满。

古人云:无欲则刚。这其实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没有太多的欲望,就会活得更加简单,更加洒脱,更加自由。

于是,在滚滚红尘中,怀一颗平和心,挡住各种诱惑;做一件平常事,学会放弃许多;当一个平凡人,简简单单生活。

传说有一种小虫,每遇一物便取来负于背上,越积越重,又不愿放下一些,终于被压趴在地上。有人可怜它,帮它取下一些负重,它爬起来继续前行,遇物又取之背负如故。它的目的是越过一堵高墙,却气力不支,坠地而死。

人亦如此,较之物类更是固执。人总喜欢给自己加上负荷,轻易不肯放下,自谓为“执著”。执著于名与利,执著于一份痛苦的爱,执著于幻美的梦,执著于空想的追求。数年光华逝去,才感叹人生的无为与空虚。我们总是固执得感性,由“我想做什么”到“我一定要做到什么”,理想与追求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冥冥之中有人举着鞭子驱使着我们去追赶,我们追得到什么?夸父始终也没能追上太阳的东升西落。

适当的放弃何尝不是一种美德。或许有另一扇窗户开着,蜜蜂掉头就能飞出去。外面是自由的天,自由的地,自由的空气,自由的心。

知难而退,重新选择另一条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古人留下的一句著名治学格言,也是为世人推崇的成才之道。

其实,苦学不辍,持之以恒,只是一个人成才的条件之一,而其他条件,譬如机遇、天赋、爱好、悟性、体质等也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你研究某一学问、学习某一技术或从事某一事业确实条件太差,而经过相当的努力仍不见效,那就不妨学会“放弃”,以求另辟蹊径。

比如学弹钢琴,据几年前的统计,北京、上海各有10万琴童,全国有多少,不得而知,估计不会少于100万吧!要是光弹着玩玩倒也罢了,可不是这样,许多家庭都是认认真真把孩子当个钢琴家来培养的。很多夫妇自认为“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孩子无论如何也要让他成就一番事业。于是省吃俭用,给孩子置办了一架进口钢琴,立志要培养出一个中国的“肖邦”、“李斯特”。再如高考,一年一度高考风起云涌,一番拼搏,分出高低,几家欢喜几家愁。受教育资源限制,不论你如何“执著追求”,使尽浑身力气,录取率就决定了必然要有近一半的考生要自愿或不自愿地“放弃”上大学的愿望。如果差距不大,偶尔失手,自然不妨厉兵秣马,来年再战;倘若成绩实在差距太大,再考几次也难有多大提高,那就应当机立断,学会“放弃”。

有道是“成才自有千条道,何必都挤独木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没上过大学,大发明家爱迪生不过才小学毕业,照样不耽误人家成名成家,你又何必一条道走到黑呢,或许,你只退这么一步,便会海阔天空。

人生苦短,韶华难留。选准目标,就要执著追求,以求“功成名就”。但若目标不适,或主客观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徒劳无功,不如学会放弃,“见异思迁”。如此,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再展宏图。

人生总会碰到许多走不通的路,在这条路上,当你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你就应当仔细地想一想,是要继续坚持下去,还是该考虑知难而退,改换方式,重新选择另一条路呢?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波林说:“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则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在你人生的旅途中,你迟早都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需要知难而退的情况下。你所走的研究路线也许只是条死胡同,是否应该再多做一次实验呢?你已经投资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一个交易或关系上,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情况还是愈来愈糟。你已经尝试过了,但是除了借口和更多的承诺外,你的努力没有任何结果。你已经一再讨论、谈判、妥协了,但是关系似乎注定要走下坡路。因为你已经作了太多投资,所以自然倾向不肯放弃,想要再多作努力,怎么办?你已经以相当的精力长期从事一种职业,但仍旧看不到一点进步,一点成功的希望,你是否还要继续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