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大全集
3138200000025

第25章 打造平和的心态,告别烦恼与忧虑(8)

(第四节)淡泊豁达,保持一颗平常心

得意也好,失意也罢,很可能就是心态之差。心态平和者懂得这个道理,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嚣张,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失败而气馁,而是以淡泊、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

淡泊名利,保持心中的宁静

人的一生中要做到淡泊名利。淡泊名利即不贪名和利,不为名利所累,始终使心中保持一片自己的宁静。古人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讲的就是人生在世只有不追逐名与利才能够活得更加轻松,更加快乐。

《清代皇帝秘史》中所记载的乾隆在下江南的时候,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他便看到山脚下大江东流,百舸争流,人声鼎沸,热闹而又非凡,随口问在大江旁边的一个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每天来来往往有多少船?”这位老和尚倒也伶牙俐齿:“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

老和尚真可谓是一语道出了人世间的天机,太史公也曾在《史记》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无论贫富与贵贱,穷达逆顺,都会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所有的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正常世人的心态:愿为名利随波逐流,甘为名利放弃自我。然而一个人活着追求的东西毕竟非常多,过分的追求名与利,就会使人整日茶不思饭不想,失魂落魄。其实做人还得应该做到淡泊名利。

人生在世,可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每一个人都不想默默无闻、庸庸碌碌地活一辈子,追名逐利是人之常情。然而,有得必有失,为名利所付出的代价到底值不值呢?为了家庭和睦兴旺、为了公众事业、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不过,一个人对名利过分的追求——不择手段地去争取,那必将受到名利的束缚,弄不好还会导致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下场。比如,父子不和、君臣猜疑、兄弟反目成仇等等。朱熹就曾经说过:“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

古时候,国外的一个王国,国王刚刚登基,外族都不臣服,经常犯边滋扰。于是国王召开会议,决定用武力使四夷臣服,进而安定边疆。

国王做好了决定就颁布诏书,民间若有肯为国出力者,皆有重赏。不出十天,有三个年轻人应召而来。高个子的叫蓝龙,善骑术;矮个子的叫卧虎,善射术;中等个的叫蝶舞,善于谋略。国王择日让他们三个带领大军开赴边疆了。

日子不多,边疆的喜讯不断传来,三个年轻人屡建奇功。一个月以后,边疆得到了安宁,四夷全都臣服。得胜之师回到都城,国王要给将士论功行赏。

国王对三个年轻人说:“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蓝龙说:“我要做大将军,为陛下镇守边关!”

卧虎说:“我要做尚书,替陛下分担国事!”

蝶舞却说:“我一不当官,二不领兵,三不要钱。我只希望陛下能赐我一群牛羊和一块牧场!”

国王很惊诧,不过还是一一满足了三个年轻人的要求。

过了若干年,蝶舞正在牧场上吹着笛子,欢快地牧羊的时候,消息传来,蓝龙和卧虎因为权势熏天,遭到了皇帝的猜忌,全都被陷害入狱了。

真正的美德如河流,越深越无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以平常的心来看待一个令人人都羡慕的光环。不为名利所累。有些人为聚财、争名而过分费心劳神,一旦名利到手,就把它当做资本处处炫耀,甚至招摇撞骗。这种人可能永远也享受不到人生的幸福。

汉朝文帝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君臣为此同心协力。一次早朝上,汉文帝发现丞相陈平没上朝,便问:“丞相陈平为何没有来?”站在下面的太尉周勃站出来说:“丞相陈平正在生病,体力不支,不能叩见皇上,请皇上谅解。”

汉文帝心里纳闷,昨天还见他好好的,怎么今日就病了?不过他不动声色,只是说:“好,知道了,退下吧。”

退朝后,汉文帝换上日常便服,亲自到陈平家去探视。见到陈平,汉文帝说:“今天听太尉说你病了,特地前来探望,不知是否请过御医诊视?你年岁大了,有病可不能耽误啊!”

汉文帝如此关怀,使陈平非常感动。他觉得不能再隐瞒下去了,便对汉文帝说了心里话:“皇上太仁慈了,可我对不起皇上的一片爱臣之心,我犯了欺君大罪啊!”并借此机会说出了欲把相位让给周勃的想法。汉文帝问:“为什么?”

陈平说吕后死后,诸吕结党,欲谋叛乱,自己与太尉周勃,共商大计,终于灭掉诸吕夺取政权。陈平认为新帝继位,应记功晋爵。周勃消灭吕氏集团,功劳比自己大,自己应该把丞相的位子让给周勃。

陈平把这一切都对文帝说清之后,又诚恳地说:“高祖在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除诸吕时,我的功劳不如太尉。所以愿意把相位让给他,请皇上恩准。”

汉文帝本来不知道消灭诸吕的细节,他是在诸吕倒台后,才被陈平和周勃接到长安的。听了陈平的解释,才知周勃立下了大功,便同意了陈平的请求,任命周勃为右丞相,位居第一,任陈平为左丞相,位居第二。

一天上朝时,汉文帝问右丞相周勃:“现在一天的时间里,全国被判刑的有多少人?”周勃说不知道。文帝又问:“全国一年的钱粮有多少,收入有多少?支出有多少?”周勃还是回答不出来,感到惭愧至极,无地自容。汉文帝看周勃答不出来,就问左丞相陈平:“陈丞相,那你说呢?”陈平不慌不忙地说:“您要想了解这些情况,我可以给您找来掌管这些事的人。”汉文帝有些不高兴,脸色沉下来说:“既然什么事都各有主管,那么丞相应该管什么呢?”

陈平回答:“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事无巨细,每事躬亲。丞相的职责,上能辅佐皇帝,下能调理万事,对外能镇抚四夷、诸侯,对内能安定百姓。丞相还要管理大臣,使每个大臣能尽到自己的责任。”陈平回答的有条不紊,汉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

站在一旁的周勃如释重负,十分佩服陈平能言善辩,辅政有方,心想:自己是个武夫,在辅佐皇帝和处理国政方面的才能比起陈平差远了,为了国家百姓,还是自己辞去丞相让陈平做吧。几天后,周勃称病,向汉文帝提出辞呈。汉文帝批准了周勃的辞呈,任命陈平为丞相,并不再设左丞相。在陈平的尽心辅佐下,文帝终于促成了汉朝中兴。

大多数朝代的开国元勋们都喜欢争名夺利,这也往往致使很多名臣不白而死。陈平和周勃是两位汉朝的开国元老,只为国家社稷着想,不但不计私利功名,反而相互谦让,真是我们做人的楷模。

一个人如果能够淡泊名利,就能保持心灵的纯真。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到持久坚韧和淡泊,不贪图世间虚名,坚持不懈地追求生命本质的意义,就能眼界开阔,意志坚定,在事业上无往不胜。人生得失,不在于同他人争名利、地位上的得失、高下,而在于求得自己智慧与能力上的提升。

名利就是障人眼目的一片树叶,是弥散在心里的浓雾,让人看不到更深远的人生意境。只有淡泊名利、放下名利,眼前的屏障才能拿开,心里的浓雾才能驱散。由此眼界扩大,心境开阔,才能在人生路上看得更远,对自己内心的声音听得更清晰,目标才更明确。

淡泊方能明志。看淡名利,在求知与探索中求得人生的真谛,从而更加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事业。淡泊名利,在名利面前保持心境平和、宁静,用心走好每一步,方能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中倾力挥洒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在倾情挥洒中享受美好的人生,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他为之奋斗的杂交水稻事业被人们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在他70多岁时,还领导一批农业科学家攻克超级杂交稻这一世界难题,掀起了新一轮的绿色革命。

袁隆平由于在农业上做出重大的贡献,获得了多项国内及国际大奖,但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袁隆平没有沉醉,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古稀之年依然探索不止。袁隆平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二是让杂交水稻进一步走向世界。

为了实现这两个心愿,袁隆平从成绩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名利之外,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一般都不参加,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水稻。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国家解决自己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袁隆平把发展杂交稻当作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

有人为了出名,把媒体的采访看作千载难逢的机会,甚至不惜以钱谋之,但袁隆平不接受甚至躲避那些宣传个人、为自己扬名的采访,他总是淡然而坚定地对记者说:“我是研究人员,不是演员。我不接受采访。”

曾有权威评估机构评估:“袁隆平”名字品牌价值达千亿元。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而他的生活依旧简朴。

袁隆平曾说:“我认为,把名利看淡泊一点,不要去争名夺利,心里就会好一些。人生不是为了追名求利,应该要更崇高一点,要让思想境界高一点,这样你就会取得更多的成就。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稍微有点不如意,受了挫折,心里反而很难受。”

“我感到最愉快的事是出新成果,这个成果给不给我荣誉是另外一回事,无所谓。能够在灵魂上得到安慰、有所寄托,就要出新成果。我不停留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

年届八旬时,袁隆平仍然要骑着自己的白色小摩托车到杂交稻试验田观察研究。袁隆平始终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躁所动,不为金钱所惑,锲而不舍,执著追求。在袁隆平的书房里挂有他自己写的一首七绝:“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在他看来,探秘杂交水稻永无休止,他的研究也就“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淡泊名利,才能心境宽广,才能在事业上想得更高,看得更远。

佛学上有句话讲:“心无所住。”一个人的心执著于什么,就会被什么困扰。看重名利,心就驻留在名利上,就会被名利所困扰、所劳累。眼里、心里全是名与利的得失,哪里还有空间去接纳其他的事物?

心境平和,做到宠辱不惊

《小窗幽记》当中有这么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一幅寥寥数语的对联,却深刻地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所应该持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做到了如此才能够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空”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则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表现出了古人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可谓是一门人类生活当中的艺术,同时还更是一种明智的处世智慧。人生在世,生活当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有荣有辱,这是人生的寻常际遇,无足为奇。古人云:“君子坦荡荡。”为君子者,无妨宠亦坦然,辱亦坦然,豁达大度,一笑置之。得人宠信时勿轻狂,千万不要忘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受人侮辱的时候切忌激愤,犹记“吊者在门,贺者在闾”。如此清醒地去面对,就不难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做到这样境界的人就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和事业的种种考验与磨难,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理想。古往今来万千事一致证明,对于所有那些成业有所就的人们没有一个不具有“宠辱不惊”这种极其可贵的心态。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正因为他谨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宗旨,因此在当他被谪居邓州之时,能够做到从容处之,做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从范老夫子的这句话里,不难窥见一种自尊自强的人格魅力,一种淡泊名利的洒脱与机智。

北京大学原老校长马寅初,因其“新人口论”而蒙冤获罪,遭到专横的无理批判,最终被革职。当他的儿子把革职一事告知于他的时候,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数十年后拨乱反正,仍是他的儿子在告诉他被平反的喜讯之后,马老还只是轻轻地“噢”了一声。从外表上来看好似静若止水,然而在内心里却滑动着机敏与睿智,这是何等难能可贵!其实也就凭着这种宠辱不惊的坦荡襟怀,马老先生终成“人瑞”,赢得101岁的高寿。

19世纪中叶,美国的实业家菲尔德率领着他的船员和工程师们,利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联结起来”。菲尔德从此以后便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一举成为美国最光荣、最受尊敬的英雄。可是铺成之初却因技术故障,刚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便中断,这样在顷刻之间,人们的赞辞颂语变成了愤怒的狂涛,纷纷指责菲尔德是“骗子”。面对如此悬殊的宠辱逆差,菲尔德泰然自若,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事业。经过6年努力,海底的电缆最终成功地架起了欧美大陆的信息之桥。宠也自然,辱也自在,勇往直前,否极泰来,菲尔德之所以成为菲尔德,原因也就基于此。

其实,人生在世,大可没有必要把别人的态度太当做一回事,不必因上司的一个声色“口将言而嗫嚅”,也不必因老板的一个眼神“足将进而趑趄”。如果你因失宠于某人而自暴自弃,或者因受辱于某人而自怨自艾,甚或由此而做出种种极端的举动,其目光是否太短浅了些,胸怀是否太狭隘些了呢?为人处世,对于任何事情都应当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每临荣辱有静气,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人的精神天地才能够开阔浩渺,气象万千,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二战之后,以色列建立了国家,人们便开始推举爱因斯坦做国家总统。总统——在这“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去”的滚滚红尘中,是世间多少人梦寐以求却求而不得的事情!然而爱因斯坦却坦然地拒绝了,那样的拒绝是智者平静如水的拒绝。在社会如此发达的今天,当我们想到他在科学上的巨大建树的时候,就会首先想到的是这位科学巨人面对镶满宝石王冠轻轻摇动的一只手。

对于生活在微小星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非也就只是来去无影的尘埃,区别是有些尘埃大些而有些尘埃小些罢了。对于太在意加在自己身上的荣辱,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陶醉与自我折磨。所谓的宠辱,更多的时候是心灵对外界错误的一种感应。其实正确感应的强烈程度也取决于你的承受能力——可以轻轻地放下,同时也可以重重地托起!

曾经见过一些得势之人,那种得意忘形之情实在令人吃惊。生命的顶峰永远在高处,与阳光相比,我们永远是微不足道的。还有一些人,可能生活不够通畅便抱怨,何必这样呢?其实也就如同爬山一样,跌倒了,腿还在,山还在,何不重新起步?只是,心中想的应该是奋斗的目的,自身价值的实现,而非目的和价值的炫耀。

贫富不过百年,风骚安能永久?学会如何平心静气地面对荣辱,实在是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