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3138000000084

第84章 龙文鞭影(6)

唐朝张镇周,在唐高祖武德年间被调任为舒州都督,就任前,他在自己的老宅里宴请亲戚朋友。大家痛饮了十天,他再送客人们钱财布匹,然后说:“今日与亲故宴饮,明日则都督治民,官民礼隔,不复交游。”这就是告诉他们,今天大家是亲戚朋友,明天我是官你是民、公事公办,大家要好自为之。由于事先作了交代,亲戚朋友们都不敢为非作歹,境内秩序井然,社会治安稳定。○春秋时,鲁国人宓不齐,字子贱,到单父做地方官。人还没到单父,当地有权位的人纷纷乘车在半路上迎接他,宓不齐把他们全赶了回去。到单父后,他礼遇当地的老年人,敬重有才德的人,与他们一同治理地方上的事情,达到了垂手而治的境地。孔子赞誉他是君子。

廷尉罗雀学士焚鱼

【解析】

汉朝人翟公,文帝时担任廷尉一职,掌控全国的司法大权,权位很高,清客满门。后来,翟公被罢了官,这些门客纷纷离去,另攀权贵,翟公府前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翟公又被任用,昔日的门客又想回到翟府。翟公看透了这些人,讨厌他们趋炎附势,争攀高枝的德性。就在大门上写:“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见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南朝学士张褒,在梁天监年间,遭到御史弹劾,说他不称学士之职。张褒勃然大怒,说:“碧山不负我。”就烧毁学士佩带的银鱼,吹着口哨,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冥鉴季达预识卢储

【解析】

宋朝杨仲希,字季达。在他还是个普通人的时候,客居在成都一户人家里。这家主人的妻子是个年轻妇女,对季达调情,被季达严肃地拒绝了。一天夜里,季达的妻子在家里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一个人告诉她:“汝夫独处他乡,不欺暗室,神明知之,当魁多士。”第二年季达当真中了第一名进士。○唐朝卢储,应进士科考试。按当时习惯,应考者要先将平日所作诗文中最出色的呈送达官贵人,争取受到他们的青睐以提高知名度。他把自己所作诗文送给尚书李翱,李翱把它放在桌子上,他的长女见了,细阅数遍后对侍女说:“此人必为状元。”恰巧李翱从外面回来,才走到门外,听见了这话便招卢储为婿。第二年,卢储当真中了状元。

宋均渡虎李白乘驴

【解析】

汉朝宋均到九江郡担任太守,郡里有许多老虎伤人。老百姓便在很多地方设置陷阱除虎,但陷阱也伤了很多不知情况的行人。宋均任职后说:“今为民害,咎在残吏,其务退奸贪,进忠善,可一去槛阱。”这之后,老虎都渡江跑到九江郡以东的地方去了。○唐朝诗人李白骑着驴子路过华阴县,县令把他拦住,不让他骑驴。李白便要了笔砚,写了“自供状”,其中有“天子殿前尚容我走马,华阴县不许我骑驴!”的句子。知县看完后大吃一惊,才晓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白,急忙向他赔礼道歉,请求宽恕。

仓颉造字虞卿著书

【解析】

相传黄帝时的史官仓颉,观察鸟的行迹、虫的花纹,对它们进行了仔细的钻研,才造出了文字,替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方法。○战国时虞卿去游说赵成王,他的议论很合赵成王的口味。第一次见面,赏他黄金白璧;第二次见面,封他为上卿。虞卿作书八篇,被人们叫做《虞氏春秋》。

班妃辞辇冯诞同舆

【解析】

西汉成帝刘骜要去后宫游览,叫班婕妤与他同坐在一辆车上,班婕妤婉言推辞,她说:“观右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近似之乎?”汉成帝认为她的话很对,便不坚持了。○南北朝时,北朝的冯诞跟北魏的道武帝拓跋同岁,冯诞在幼年时期就陪拓跋读书。道武帝宠爱冯诞,两人经常同坐一辆车,同在一张桌上吃饭,同在一张席上睡觉。知遇之恩、宠爱之盛,很少人能比得上冯诞。

七虞

西山精卫东海麻姑

【解析】

传说上古炎帝的小女儿溺死于东海,化为一种含冤鸟,叫“精卫”。她天天衔西山的木、石,发誓要填平东海。○麻姑是古代传说中的女仙。东汉桓帝时,仙人王远(方平)降临蔡经家,他招来了麻姑。此时麻姑年已八十九岁,却还是花容月貌,年轻漂亮。她说自己曾经三次看见东海变为桑田,不久前到蓬莱仙境,海水比上次见到时又少了一半,怕是又要变成平地了。

楚英信佛秦政坑儒

【解析】

楚王刘英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六个儿子,楚王小时好游侠,结交宾客。后来学老庄,也学佛理,斋戒祭祀。在当时的王公显贵中,他是首先信奉佛法的。○秦始皇嬴政即位后第三十四年(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根据古代制度,建议分封皇亲国戚。丞相李斯竭力反对,主张禁止儒生借古讽今,以私学毁谤朝政。秦始皇听信了李斯的主张,便下令除史书、医药、占卜、农艺等书籍外,将民间所藏诗、书、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部焚毁。凡谈论诗、书的一律处死,凡借古讽今的诛灭九族,学法令就以吏为师。第二年,秦始皇又令方士、儒生求仙药,因找不到仙药,卢生等人都逃亡了。秦始皇大怒,在咸阳活埋了儒生四百六十多人。

曹公多智颜子非愚

【解析】

汉末曹操足智多谋、机警善变。一次当曹军与马超、韩遂相持于渭南时,马超等请求议和,曹操假装答应。当两军会和时,马超、韩遂的部下将士纷纷上前围观曹操的仪容。曹操笑着说:“你们想看曹公吗,他也是人,并没有四只眼两只嘴,不过多些智慧罢了。”○春秋时的鲁国人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他天资聪明,善于举一反三,遇事不迁怒于人,也不重复自己的过失。穷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孔子曾称赞他:“颜回不是个愚蠢的人。”

伍员覆楚勾践灭吴

【解析】

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哥哥伍尚为了保全太子而力谏平王,结果被杀。子胥逃往吴国,发誓要为父兄复仇。于是他和孙武一同辅佐吴王阖闾讨伐楚国。五战而夺下楚都郢。当时平王已死,子胥掘开平王坟,鞭尸三百。○春秋末年,勾践用谋士范蠡的计谋,愿与妻同为吴王的奴隶,并用重金、美女贿赂吴太宰伯嚭。伍员竭力反对议和,认为勾践是贤君,文种、范蠡是良臣,若让他们回国而不乘机灭越,将来一定要后悔。吴王不听。勾践在处理内政上信任贤臣文种,外交、军事上信任范蠡。十年后,越国经济恢复并得到发展,军队强大了,终于灭了吴国。

君谟龙片王肃酪奴

【解析】

宋朝名臣蔡襄字君谟,仁宗庆历年间往福建建州知府。此前真宗朝的丁渭在任福建漕运使时,负责监制御茶上贡。他监制的茶饼上刻有龙凤花纹,称“龙凤团”。蔡襄则把它制得更小巧精致,每斤十个饼,每次上贡十斤。○北魏时的王肃原是南齐人,他的父亲、兄弟先后被杀害,他从建业(今南京)投奔北魏。刚到北魏时,他不吃羊肉而喝鲫鱼羹,不饮酪浆而饮茶。一次,他陪孝文帝一块进餐,才吃羊肉,喝酪浆。孝文帝问他:“羊肉、酪浆与鲫鱼羹、茶相比,味道如何?”他答道:“羊好比齐、鲁大邦,鱼好比邾、莒小国;茶味不行,只能与奶酪为奴。”后世便将“酪奴”作为茶的别名。

蔡衡辨凤义府题乌

【解析】

相传东汉时的隐士辛缮隐居在华阴县,光武帝屡次征召他出山做官他都不肯。一次,他看到一只羽毛五色、其中青色居多的奇鸟栖息在他家槐树上,十几天都不离去。太守将这事上报朝廷,好奇的人多以为这是一只凤。太守对蔡衡说:“有五种鸟像凤,而多红色毛羽的是凤,青色羽毛多的是鸾,黄色羽毛多的是鹓鹭,紫色羽毛多的是,白色羽毛多的是。现在这只鸟多青色羽毛,那一定是鸾了。”光武帝很赞赏他的分析。○唐太宗曾让李义府以鸟为题写首诗。他吟道:“日里扬朝采,琴中伴夜啼。上林多少树,不借一枝栖。”太宗明白了他的用意,便说:“我会把整棵树都借给你的,岂止借你一枝。”于是便授予他监察御使的重任。汉代御史府中多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晨去暮宿,栖止其枝。后人便以“乌府”、“乌台”称御史台。

苏秦刺股李焚须

【解析】

战国时东周洛阳人苏秦,开始时以连横策游说秦惠王,上了十封书而不被采纳。这时,他的黑貂皮衣已经穿破,带的百两黄金也用光了。最后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只得狼狈不堪地回到家中。苏秦感叹道:“妻子不把我看做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做小叔,爹妈不认我为儿子,这都是秦国的罪过啊!”于是连夜翻箱找书,揣摩太公《阴符经》中的计策谋略。读书困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一年后,他受命为合纵长,挂六国相印,很是威风。○唐朝大臣李的姐姐生病,他亲自煮粥,不小心把胡须都烧着了。他姐姐说:“我身边多的是仆妾,何劳你亲自煮粥,把胡须都烧了。”他回答说:“我哪是因为没仆从呢,现在姐姐你老了,我也老了,想替姐姐常常煮粥,能办得到吗?”

介诚狂直端不糊涂

【解析】

北宋初年文学家石介性情耿直,疾恶如仇。杜衍、韩琦等荐他为太子中允。时范仲淹、韩琦、富弼当政,欧阳修、余靖为谏官,他作《庆历圣德》诗云:“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讵斯脱。”得罪了旧党夏竦。他的老师孙复见后说:“石介的祸从此开始了。”他刚直狂介,被时人认为是“狂直”。○宋太祖时,有人说户部侍郎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吕端担任宰相后以清简为务,为人处世识大体。太宗病重弥留之际,宣政使王继恩等谋立楚王元佐。皇后命继恩召见吕端。吕端得知有变,把继恩骗入书阁,然后进宫奉太子即位。太子即位时他先不拜,请卷帘升殿,当确认是太子时才率众臣拜呼万岁,是为真宗。

关西孔子江左夷吾

【解析】

东汉学者杨震博学明经,他广收弟子,传授学问。因他祖籍在潼关以西的华阴,所以人称“关西孔子”。○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导自幼有胆识,才智过人。司马睿为琅琊王,居住在建康(今南京),王导知天下已乱,便劝他招揽贤能,收拢人心。司马睿即位为元帝,任王导为相,号仲父。桓彝过江,与王导交谈后高兴地对人说:“向见管夷吾,吾无忧矣。”温峤也说:“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哉!”王导历元、明、成三帝,位至太辅。春秋管仲名夷吾,曾辅佐齐桓公富国强兵,九合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赵抃携鹤张翰思鲈

【解析】

北宋仁宗朝的殿中侍御史赵抃,弹劾违法之事不惧权贵,京师称之为“铁面御史”。赵抃为政清简,他当益州路转运使时只携一琴一鹤相随。当他再任成都知县时,连琴、鹤也去掉了,只带一名随身执事。○西晋的张翰有文才,被齐王司马冏召为大司马东曹椽。当时政局动乱,他为避祸,急求脱身回乡,说:“人生贵在生活得舒心满意,怎能受官职的拘束,奔波千里以求爵位呢?”便借口思念家乡的鲈鱼味美,打点行装动身回乡。不久,司马冏在内乱中被杀。

李佳国士聂悯田夫

【解析】

聂季宝与当时的名儒李膺(字元礼)同是河南襄城人。太学生称李膺为“天下楷模李元礼”,把得到他的接见称为“登龙门”。季宝很想谒见他,又因出身低微而不敢贸然求见。杜密知道聂季宝贤能有才,想让李膺定评,便安排季宝前来拜见。李膺并没有看重季宝,只在台阶下放了个位子。但见面交谈之后,他便断定“此人当做国士。”后来李膺的预言果然成真。○唐代诗人聂夷中曾写过一首《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得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二月、五月本不是卖丝、粜谷的季节,农民迫于租债不得已预先抵押出去。这情形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和农民的悲惨境遇。

善讴王豹直笔董狐

【解析】

春秋卫国人王豹住在湛水一带。他善于歌唱,河西百姓受他的影响,善于歌咏的人也多了起来。淳于髡曾用他的诗歌来讥诮孟子。○春秋时晋灵公要杀忠谏的正卿赵盾,赵盾出逃。他的同族赵穿杀了晋灵公,赵盾便回来拥立成公。史官董狐却直书史实,在史策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公布于朝廷。因为他认为赵盾身为正卿,逃亡没有出境,回来也不诛杀乱臣,因而晋灵之死,他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孔子称赞董狐为“古之良史”。

赵鼎倔强朱穆专愚

【解析】

南宋高宗朝的宰相赵鼎曾上书论四十件国事,以图复兴。他还荐举岳飞收复襄阳。金人每见南宋使者,必问李纲、赵鼎安否,可见对两人的敬畏之情。赵鼎因反对议和得罪了秦桧,被贬岭南。他上谢表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意谓余生不多了,不知归宿在何处;忠心不灭,发誓即使死去九次,忠君爱国之志仍然坚定不移。秦桧见后说:“这老倔强还像从前那样不屈不挠。”三年后,他绝食而死。死前他自作墓志铭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箕尾,星座名。○东汉人朱穆一心攻读,不问世事,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有时甚至丢了衣帽也不知道,走路也会跌入泥坑中。父亲认为他“迂腐”到几乎不知道马有几条腿的地步。他为人刚直,曾任冀州刺史、尚书等职,都因反对宦官擅权而被贬,最后郁愤而死。

张侯化石孟守还珠

【解析】

汉代的梁相张颢在路上看见一只像山雀的鸟落到地上,化为一块圆石。他用锤敲破圆石,里边是颗金印,印文是“忠孝侯”三字。张颢便上表朝廷,把印章献上,收藏于秘府。后来议郎樊衡夷进言说:“上古尧舜时曾有忠孝侯这一官职,今日天降此印,看来应该再设置这一职位。”○汉代浙江上虞人孟尝任合浦(今属广西)郡太守。合浦不产粮而产珍珠。前任太守贪婪,珍珠逐渐转移到交趾(越南境内的古国)界内。孟尝到任后革除弊政,珍珠又重新回来了。商人贸易于海上,当地百姓也富裕了,都称他为神明。后来他被征调,当地官民百般挽留,他走不脱,最后只能趁夜深悄悄离去。

毛遂脱颖终军弃

【解析】

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赵国,平原君求救于楚,行前从食客中选了十九人随行。门客毛遂便向平原君自荐。平原君说:“贤士处世,好比锥子放在布袋中,它的尖头能立时显现;而先生你在我门下三年,我却从未听说过你。”毛遂说:“我现在便请让我处在布袋中。如果早处布袋中,便会脱颖而出,而不只是显示点锥尖而已。”平原君勉强答应带他前往。到楚国后,平原君游说楚王合纵,说不动楚王。毛遂见状,拔剑逼近楚王,说以厉害,最后定约而归。平原君说:“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便拜毛遂为上客。○西汉人终军,少好学,年十八选为博士子弟。他徒步入关求学,关吏给了他出入关的凭证(护照),以便通行。终军说:“大丈夫西游,再也不会乘四匹下等马拉的驿车回来。”扔下凭证就走了。后来他作为使者持节到各郡国,关吏认识他,说:“这位使者就是先前丢弃凭证的那个后生。”后人便用“弃”作为少年立志的典故。古代出入关卡先在帛上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出关时取以合符,称。

佐卿化鹤次仲为乌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