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3138000000008

第8章 百家姓(5)

狄姓来源有二:一、狄姓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儿子孝伯。因为在参卢居住,所以又叫做参卢氏。周成王继位后,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分封了十五个同姓兄弟做诸侯,孝伯被封在狄成(今天的山东省高青县南),建立了狄国。狄国灭亡以后,子孙便用国名当做姓氏,姓狄。二、我国古代把北方的少数民族泛称为狄族。周代的时候,有一支狄族活动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东部一带。他们的子孙有的用族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也姓狄。

【历史名人】

狄希:春秋时中山国人,善制酒,据说饮他所酿造的酒,可以醉千日。

狄仁杰:唐代大臣,治事明敏果敢,为武则天晚年最敬信的大臣,后被酷吏来俊臣诬陷下狱,免死远贬。

狄青:北宋著名将领,精通兵法,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多次立功。

【姓氏来源】

隋唐时期,西域康居国的支系中有一个米国(在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西南),米国人来到中原后,后代以国名为姓。

【历史名人】

米芾:北宋书画家,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举止癫狂。行草得王献之笔意,用笔俊迈,为“宋四家”之一。

米万钟:明代官吏,位至太常少抑,喜好收集奇石,人称“友石先生”。

【姓氏来源】

远古时,居住在贝丘(在今山东博兴东南一带)的人,把所住地的地名作为姓。

【历史名人】

贝钦世:宋代官吏,曾任江阴县令。中运河常有水患,钦世打算疏通开凿,富户争相捐资以助,很快完成。

贝青乔:清代诗人,著《咄咄吟》二卷,对当政的昏庸、将佐的腐败、世风的浅薄,皆能大胆揭露,不忌讳文饰。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期,秦国有位大将名视,字孟明,曾经为征伐晋国立下功绩,后代把他字中的“明”作为姓。

【历史名人】

明汲:晋代官吏,曾任主簿,廉慎爱民。

明崇俨:唐代官吏,曾任正谏大夫,有奇技。

【姓氏来源】

臧姓来源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公族。当时鲁国公的儿子名彄(kou),字子臧,他的子孙就用他的字“臧”为姓,称为臧氏。

臧姓另一个起源也来自春秋时期的鲁国。鲁惠公的儿子名叫欣,字臧,他的子孙也以他的字作为姓氏,称为臧氏。

鲁国的始创者是周公旦之子伯禽,因此,这两支臧姓子孙其实都是周公的后裔。

【历史名人】

臧荣绪:南朝齐史学家,朝廷屡次征召而不出仕为官。潜心著述,成《晋书》一百一十卷。为唐初官修《晋书》的主要依据。

臧礼堂:清代学者,著有《说文引经考》,段玉裁、王引之叹其精确,年仅三十卒。

臧克家:当代著名的诗人,曾出版诗集《烙印》、《黑恶的黑手》。

【姓氏来源】

计姓来源有二:一、上古时期,相传为古帝禹的后裔。二、周武王把莒封给古帝少昊的后代,刚开始定都在计城(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后代以都城名中的“计”为姓。

【历史名人】

计然:春秋时越国人,博学无所不通,特别擅长计谋,范蠡曾与之学习,用其策治家,乃治产业至巨万。

计有功:宋代学者,著有《唐诗纪事》,为研究唐代诗人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姓氏来源】

伏姓来源有二:一、上古时期,伏羲氏的后世子孙把他名字中的“伏”作为姓。二、南北朝时期,由北魏俟伏斤复姓所改而得。

【历史名人】

伏胜:西汉学者,秦时曾为博士,世称伏生,今本《尚书》二十八篇,即由他传授而存。

伏适:唐代名医,著有《医苑》一书。

【姓氏来源】

成姓来源有二:一、周文王的儿子叔武受封于郕(在今山东宁阳东北),后代以国名为姓,之后去“阝”旁为“成”姓。二、春秋时期,楚有位国君,字成虎,子孙把他字中的“成”作为姓。

【历史名人】

成回:春秋末人,孔子门人子路的弟子。

成连:春秋时人,著名音乐家伯牙的老师。

【姓氏来源】

戴姓来源有二:一、周诸侯中有位宋戴公,死后谥号为“戴”,他的后代就以谥号为姓。二、春秋时曾经有个小诸侯国(在今河南兰考)戴国,后被郑国所灭,后代以原国名为姓。

【历史名人】

戴达:东晋雕塑家,善鼓琴,好作画,尤工雕塑及佛像铸造。

戴震:清代著名思想家、学者。少时勤学好问,成年后对经学、天文、历算、地理、音韵、训诂等均有深入研究。学者段玉裁、王念孙皆从其学。

【姓氏来源】

宋姓的祖先是微子启,他是商朝最后一个国君纣王的哥哥。周武王推翻纣王的统治后,不但没有对商朝王族斩尽杀绝,反而分封他们做商朝旧都附近的诸侯。微子启就被封到宋国做了国君,都城在商丘(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南)。到了春秋时期的宋襄公以后,宋国国势渐渐衰弱,后来终于被齐国灭了。宋国国君的后代就姓了宋。

【历史名人】

宋璟:唐代大臣,敢于革除政事弊端,选用人才,减轻瑶役,后继姚崇为相,史称“姚宋”,同为开元时贤相。

宋慈:南宋法医学家,曾任广东、湖南提点刑狱。著《洗冤集录》五卷,对前人的法医知识进行了总结,此书早已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宋应星:明代的科学家。他所写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名著。

【姓氏来源】

殷帝乙的长子微子启,被周武王封于宋,延续了三十六代到谈君,被齐所灭,后代以“谈”为姓。

【历史名人】

谈友仁:清代画家,善写真,兼工山水。

谈迁:清代史学家,撰成编年体著作《国榷》,改正修订《明实录》失实之处,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姓氏来源】

西周时期,周公的第三个儿子茅叔受封于茅(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建立诸侯国,后被邹国所灭,后代以国名为姓。

【历史名人】

茅盈:汉代著名隐士,与弟固、衷同隐居东山,世称“三茅”。

茅以升:著名的桥梁专家,20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

【姓氏来源】

庞姓的来源非常简单,发展脉络也很清楚,没有外族的加入,也没有外姓的改姓。庞姓人的祖先是周朝的王族。当初,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被封在毕国。毕公高在自己的诸侯国里,继续分封子孙,让他们分别去管辖各个地方。其中一支就被封到了一个叫“庞”的地方。庞地的子孙后来就用地名作为姓,一直发展到今天。

【历史名人】

庞涓:战国时期魏国人。他和孙膑一起学兵法,不如孙膑,后来战败而死。

庞统:东汉末刘备谋士,庞德公之侄,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姓氏来源】

熊姓来源有二:一、上古时期,黄帝时有熊氏的后裔,把祖先图腾崇拜之物作为姓。二、周文王有位老师叫鬻熊,子孙把他名字中的“熊”作为姓。

【历史名人】

熊大木:明代小说家,曾编印《全汉志传》、《唐书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通俗小说。

【姓氏来源】

纪姓来源有二:纪姓的始祖是比干的儿子,名叫文坚。比干是商朝末年的贤臣,因为劝阻纣王的荒淫而被杀害。周朝建立后,比干的儿子文坚受到了周武王的接见。周武王看到他左手掌纹像个“纟”字,右手掌纹像个“己”字,合在一起就是“纪”字,于是赐他姓纪。

还有一种说法,说纪姓的始祖是炎帝的后裔,当时被周武王封在今天的山东省寿光县一带,称为纪国。春秋时代,纪国灭亡,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

【历史名人】

纪天锡:金代名医,早年放弃仕途而学医,精于其技,曾注《难经》五卷。

纪昀:清代大臣、著名学者。主持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等。

【姓氏来源】

舒姓来源有二:一、上古时期,相传是黄帝的后代。二、春秋时期,部落领袖皋陶的子孙被封于舒(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建立了舒国,春秋时被楚所灭,后代以国名为姓。

【历史名人】

舒邵:东汉人,其兄伯膺的亲友被人所杀,邵为复仇,事发后,兄弟争死,并得免刑,海内称“义”。

舒卞:南宋人,豪俊有文武才,建炎间统御金人有功,岳飞军幕,为岳飞筹划颇多。

【姓氏来源】

项姓出自周朝的王族姬姓。项国是当初周成王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在今天的河南项城一带。这个国家非常小,在春秋时候被楚国灭掉(有的史书上说是被鲁国灭掉的)。亡国后,项国国君的子孙就用国名作为姓,于是有了项姓。

【历史名人】

项籍:即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后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力能扛鼎,勇猛过人,后被刘邦围于垓下,自刎而死。

项斯:唐代诗人,曾以诗卷晋见杨敬之,敬之逢人便夸说项斯,不久,项斯便中了进士。此即成语“代人说项”的典故。

【姓氏来源】

屈姓来源有二:一、春秋时期,楚武王的儿子瑕,受封于屈(在今湖北秭妇县东一带),子孙用他的封地名作为姓。二、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屈突氏所改而得。

【历史名人】

屈原:战国时楚国大臣、伟大的爱国文学家。忧伤国事,发愤作《离骚》,后自投汨罗江而死。著作除《离骚》外,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屈隐之:唐代官吏,好经史,尤精《易》《庄》,居官清俭。

【姓氏来源】

祝姓来源有二:一、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力量有很深的恐惧,大多相信鬼神之类的东西。于是有一种常见的官职,负责掌管祭祀,与鬼神沟通,测问吉凶。做这种官的人就叫巫祝。巫祝是世代相传的,传到后来,有的子孙就索性用官职作为姓,姓祝。二、还有一部分祝姓来源于祝国。周武王曾经封一支黄帝的后裔在祝这个地方,后来建立了祝国(在今天的山东省济南市),亡国后,祝国的公族子孙就把国名当做了姓。

【历史名人】

祝英台:东晋时候的一个女子,她与梁山伯的动人爱情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

祝枝山:又叫祝允明,明朝人,擅长书法,与唐伯虎等人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姓氏来源】

梁姓来源有二:一、周大夫秦仲有功绩,周王朝把他的幼子康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陕西韩城附近),建立梁国。后来梁国被灭,亡国后的梁国子孙,用原来的国名为姓,即有了梁姓。二、南北朝时期,由北魏鲜卑族的拔列兰复姓所改而得。

【历史名人】

梁鸿:东汉初隐士,娶同县孟光为妻,深得时人敬仰,曾经为人当佣工,每日归来,妻“举案齐眉”,奉上饮食。后世传为佳话。

梁启超:近代著名学者。晚年从事著述和教育,著有《饮冰室合集》。康有为的学生,主张变法,是维新变法的领导者之一。

【姓氏来源】

阮姓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姓氏。早在商朝的时候,就有一个诸侯国叫阮国,大概在今天的甘肃省泾川县境内,是由尧帝的后裔建立的。

商朝末年,西岐诸侯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的势力逐渐扩大,逐渐吞灭了许多小国,阮国就是其中之一。亡国后,阮国的王族相约着用“阮”作为姓。为了避难,他们从今天的甘肃境内分散到了各个地方。

经过多年的繁衍和迁移,阮姓在陈留(现在河南省开封市东南一带)形成了望族。

【历史名人】

阮籍: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名士。博览群书,尤好老庄。为“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齐名,性嗜酒。所作《咏怀诗》八十余首最为著名。

阮元:清代大臣,著名学者。长于考证,精通经学,曾编纂《皇清经解》、《经籍纂诂》、《十三经校勘记》等。

【姓氏来源】

“董”最初是指一种能制绳索的草。远古时候,有一个擅长编制章绳的部落叫惠连氏,他们以草为图腾。

惠连的孙子董父,生活在舜帝的时代。传说他非常熟悉龙的习性,擅长驯龙。舜帝任命他为豢龙氏,这是一个专门养龙的官职。董父认真地工作,经过他的驯养,龙不但能听懂人的语言,而且能够表演很多种舞蹈。舜帝看了十分高兴,奖赏了董父,并且赐他姓董。董父的后代世代继承了这个姓氏。

【历史名人】

董仲舒:西汉著名思想家,曾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二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

董源:五代十国南唐画家,其画多写江南山水,平淡天真,与其传人巨然并称“董巨”,对后世山水画影响极大。

【姓氏来源】

蓝姓来源有二:一、蓝姓是在春秋后期形成的。当时楚国有个大夫叫亹(men),担任蓝县尹的官职,所以被称为蓝尹亹。蓝尹亹的后代子孙就用先祖官职名中的“蓝”字为姓,世上就有了蓝姓。二、也有一部分蓝姓来源于地名。盛产玉石的蓝田,在今天的陕西省渭河流域,在战国时候,本来属于魏国的国土。魏王迁都到大梁后,又称梁王,他把战败的秦国贵族秦子向封在蓝田。秦子向的后代就世代以地名为姓,改姓蓝了。

【历史名人】

蓝玉:明初大将,临敌勇敢,每战皆胜,封凉国公,后因锦衣卫告其谋反,其九族均被诛灭。

蓝瑛:明代画家,所画山水雄犷粗迈,自成一格。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期,鲁庄公的儿子继位后被杀,谥号“闵”,史称鲁闵公,子孙把他的谥号作为姓。

【历史名人】

闵琐:唐末官吏,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钦化军节度使等职。

闵本:元代官吏,个性刚正廉洁,曾任御史台掾,平反冤狱,十分有声望。

【姓氏来源】

杜姓来源有二:一、尧帝的后代有个叫刘累的人。传说他跟豢龙氏学习驯龙,是夏朝有名的驯龙师,于是被夏王赐为御龙氏。后来,刘累的后代建立了唐国。西周初年,周成王的弟弟叔虞被封在唐,于是唐国国君迁往杜城居住,被称为杜伯。宣王时,杜国因杜伯被杀而亡,公族子孙大都投奔他国,留在杜城的就以杜为姓,成为姓氏先人了。二、南北朝时期,由北魏独孤浑复姓所改而得。

【历史名人】

杜预:西晋大臣、著名学者。博学多才,于经济、政治、军事、历法、律令、算术、工程各方面均有研究或著述,被称为“杜武库”。另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为现存最早的《左传》注本。

杜甫:唐代大诗人,曾被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称“杜工部”。杜甫一生关心民生疾苦,心系国事,是写实主义代表,被推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

杜牧:唐朝著名诗人,晚唐诗歌的代表之一,被称为“小杜”。

【姓氏来源】

席姓来源有二:一、相传帝尧时有位席师,教人击壤(一种投掷游戏)娱乐,后代把他名字中的“席”作为姓。二、战国时晋有大夫伯靥,掌管晋国的典籍,后代把他官职名中的“籍”作为姓,之后为避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就改为席姓。

【历史名人】

席豫:唐代官吏,曾为礼部尚书。累封襄阳县子。为官不畏强权,清廉耿直而无欲。

席带:宋代官吏,临政严明,兴学劝农,百姓称颂。

【姓氏来源】

季姓来源有二:一、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札因为排行第四,按照“伯、仲、叔、季”的顺序,人们称他为季札。季札是个博学而且谦虚的人,他曾经多次避让王位,向北游历齐、郑、晋等国,在鲁国观礼,富有远见卓识。后来,他的后代便用他的排行作为姓,这就是季姓的主要来源。二、另外,春秋时期鲁国僖公时,国相名叫季友,他在鲁国有很大功劳,他的孙辈就用“季孙”或者“季”为姓。这也是季姓的一大来源。

【历史名人】

季振宜:清代藏书家,江南故家之书多归之,珍本最富。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姓氏来源】

麻姓来源有二:一、周时楚国有大夫受封于麻(今湖北麻城),子孙把他的封地名作为姓。二、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麻婴,后代把他名字中的“麻”作为姓。

【历史名人】

麻士龙:宋代将领,曾率残兵五百,与元军大战,后壮烈牺牲。

麻溶:明代官吏,以清正廉洁知名,死后贫不能入殓。

【姓氏来源】

贾姓来源有二:一、西周时期,周康王把贾(在今山西临汾一带)封给唐叔虞小儿子公明,人称贾伯,后世子孙把他的封地名作为姓。二、春秋时期,晋文公把贾封给国卿狐偃的儿子,世人称为贾佗,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

【历史名人】

贾谊:西汉大臣,政论家。汉文帝时曾任中大夫。因主张改革政治,遭权贵忌妒,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后抑郁而终,年仅三十三岁。代表作有《过秦论》等。

贾思勰:北魏农学家,撰《齐民要术》十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农学著作。

【姓氏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