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3138000000052

第52章 蒙求(4)

战国时,齐闵王到郊外游玩,百姓争来围观,只有一个采摘桑叶的女子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去看热闹。齐闵王发现了她,见她脖子上长着一个大瘤子,问她别人都来观看,她为什么不来?她回答说:“我父母叫我采桑叶,没有叫我观看大王。”闵王认为她是个奇女子,就要用车载她回宫。可她却说这样就等于私奔,闵王于是按礼仪娶她为王后。她进宫后,对齐国的政治整顿起到很大的作用。史书称她为“宿瘤女”。春秋时,鲁穆公年纪老,太子年幼。漆室地方的一个女子对此非常忧虑。邻居妇人笑话她说:“这是大臣们担忧的事,妇道人家哪有担忧的份?”她说:“不对。过去晋国有客人住在我家,马跑出来踩坏了葵菜地,我一年都没有葵菜吃。邻居女子跟人私奔,请我哥哥去追,他在路上被水淹死,我一辈子从此就没有哥哥了。如果鲁国有难,君臣父子都蒙受耻辱,灾祸也降到百姓头上,女子就能幸免吗?”三年后,鲁国果然内乱,齐国、楚国趁机进攻,鲁国陷入连年战乱中,男子去打仗,妇女运物资,不得休息。

西汉韦贤因为精通经学历官至丞相,他儿子韦元成也是由于精通经学做官做到丞相,所以当时有谚语说:“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留给子孙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一卷经书)”。西汉初研究《尚书》的经学家夏侯胜常对学生说:“士人的缺陷在于不精通经典,如果精通了,要取得官职就像弯腰拾取小草一样容易。如果精通不了,那么不如回家耕作。”

阮简旷达,袁耽俊迈。

苏武持节,郑众不拜。

【解析】

西晋阮咸的侄子阮简,和阮咸一样,也很旷达。东晋建威将军袁耽死时才二十五岁,他英俊出众,倜傥不羁,很有才气,可惜英年早逝。

西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十九年,不论处境怎样艰难,他都手持汉朝使者的节杖。东汉明帝派郑众出使匈奴,匈奴人要郑众向单于下拜,郑众就是不拜。匈奴人将他围困起来,不给他水火,想强迫他屈服。他拔出刀来立死誓不拜,单于怕结怨于汉朝,就把他放回了。

郭巨将坑,董永自卖。

仲连蹈海,范蠡泛湖。

【解析】

传说,有孝子郭巨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更好地侍奉母亲,准备将儿子活埋,挖坑时,挖出一坛金子,坛上有字说:“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夺,人不得取”。传说,汉时董永卖身葬父,天帝派织女下凡,自请为永妻,助永还债后飞升而去。

战国时,齐人鲁仲连有高节,好出奇策,不愿为官。他曾表示:“如秦称帝,我宁愿跳进东海而死也不愿做秦的国民。”战国时,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功成名就,觉得勾践是个可以共患难而不可以共安乐的人,就偷偷地离开越国,一叶扁舟浮泛五湖而去,过隐居的生活。

文宝缉柳,温舒截蒲。

伯道无儿,嵇绍不孤。

【解析】

西汉孙文宝带母亲到洛阳太学附近找到一间小屋给母亲居住,然后入太学读书。他将杨柳叶条编成书简,用来抄写经书。西汉路温舒小时候给人家牧羊,在水边割蒲草的叶子编成书简,用来抄写学字。

晋河东太守邓攸,字伯道。于逃难道中,舍弃己子而保全亡弟之子,一生再无子嗣。时人同情他,为之怨天说:“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西晋文学家嵇康和山涛是好朋友,他被诬陷定了死罪,临刑前对刚十岁的儿子嵇绍说:“有山涛在,你就不是孤儿了。”嵇绍长大后,山涛推荐他做官。

绿珠坠楼,文君当垆。

伊尹负鼎,宁戚叩角。

【解析】

绿珠是晋代富豪石崇的宠妓,石崇因不愿将她转让于权奸而获罪,她遂跳楼而死。西汉才子司马相如在临邛和富豪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相爱,私奔结婚。后回临邛谋生。他们变卖车马,买一酒店,文君站柜台卖酒,相如自己穿着短裤和佣人一起洗涤器具。

传说伊尹曾负鼎俎,以善烹调求见商汤,乘机进言,被委以国政。春秋时,宁戚想得到齐桓公的任用,便想办法创造机会进见。一天晚上,齐桓公接见宾客,宁戚在附近敲着牛角,高声歌唱说:“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桓公就把他召来,经过交谈,很满意而任为客卿。

赵壹坎,颜驷蹇剥。

龚遂劝农,文翁兴学。

【解析】

东汉赵壹的生平坎坷,因性格孤傲,在乡里被人摒弃。他作《解摈》,多次代人受罪,差点连命也丢了,幸得朋友相救后写下《穷鸟赋》。后来,他为郡中小吏,被司徒袁逢及河南尹羊陟赏识,名声大震,州郡及朝廷都纷纷请他为官,但他不接受,终老于家中。西汉武帝问一个年纪很老的侍卫郎官什么时候开始任这职官的,那人回答说:“我姓颜名驷,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我好武。景帝喜欢年纪大的而我当时年青。陛下喜欢年轻人而我年纪老了。所以我在三代君主中都不被任用。”武帝听了,可怜他,让他出任会稽都尉。

汉宣帝时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渤海郡歉收,饥民为盗。龚遂到任后采取宽大、安抚政策,迅速平息了为盗的饥民。接着他倡导发展生产,鼓励百姓耕作。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终于使当地人民过上好日子。西汉景帝时,文翁为蜀郡太守,有感于蜀地僻陋,文化落后,于是采用措施推行教化。先是从郡县小官员中挑选人员送至京城,跟随经学博士学习,学成回来的给予官职。然后在成都开办学校,学员免除徭役,学习成绩好的给予官职。因此各县纷纷送子弟来入学。从此以后,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变化,蜀地人都重视读书学习了。

晏御扬扬,五鹿岳岳。

萧朱结绶,王贡弹冠。

【解析】

春秋时一车夫为齐相晏婴驾车,驾驭四匹高头大马,意气扬扬,非常自得。其妻见后,要和他离婚。她不满丈夫身为人家的奴仆却还很得意。后来车夫就自我抑制。晏婴了解情况后,推荐车夫任大夫。西汉时,少府五鹿充宗奉诏与朱云论《易》,辩论中处于下风,时有“五鹿岳岳,朱云折其一角(五鹿充宗趾高气扬,朱云将他的一只鹿角折断了)”之语。

西汉王吉在宣帝时为谏议大夫,和同乡贡禹是好朋友,当时人说:“王阳在位,贡禹弹冠(王吉字子阳。王当了官,贡禹弹掉帽子上的尘土也准备出来当官)。”贡禹后来至御史大夫。汉哀帝时,萧育为光禄大夫、执金吾。萧育在年轻时和朱博是朋友,友谊闻名一时,所以当时长安人将他们和王、贡并说:“萧朱结绶,王贡弹冠。”

庞统展骥,仇览栖鹰。

葛亮顾庐,韩信升坛。

【解析】

三国蜀人庞统,年轻时被誉为“南州之冠冕”,先未被刘备重用。鲁肃致书刘备将庞统喻为良马,谓当委以重任才能“展其骥足”。东汉时,仇览尚德化,县令王涣认为他缺少“鹰之志”他答以“鹰不若鸾凤”。

东汉末,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先后三次到南阳隆中请他出来辅佐。“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诸葛亮。后来他助刘备立足蜀国,与魏、吴三分天下。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听从萧何的意见,将兵权委给韩信,封韩信为大将军。封将仪式公开进行,设一大坛,汉王及属下都斋戒,然后恭敬地请韩信登坛,拜他为将。在坛上,韩信对刘邦分析楚汉双方的得失,指出该采用的策略。

王褒柏惨,闵损衣单。

蒙恬制笔,蔡伦造纸。

【解析】

西晋王褒的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所杀,因此他痛恨晋朝,不做晋朝的官员,结庐于父亲坟墓旁,隐居教学,早晚到墓前跪拜,攀着柏树悲哀哭泣,泪滴落树根,柏树慢慢枯死了。春秋时鲁国闵损受到后母的虐待,冬天衣着单薄,不能保暖。这一情况被父亲发现,很气愤,要赶走后妻。闵损加以阻止。

秦朝大将军蒙恬是制造毛笔的能手。东汉蔡伦是造纸的行家,推广、改进了造纸技术。

孔伋缊袍,祭遵布被。

周公握发,蔡邕倒屣。

【解析】

战国时,鲁国孔(字子思,孔子的孙子)在卫国居住时,缺衣少粮,田子方派人送狐皮袍子给他,但他拒不接受,宁愿衣着以乱麻为衬的袍子。东汉时,征虏将军祭遵家境虽然富裕,但生活仍坚持俭朴,穿用粗衣、布被。

周公为了招揽天下贤能之士,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去迎接贤士。他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为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东汉末,青年王粲初到长安,名重当时的蔡邕听说王粲来访,立即出迎,匆忙中将鞋子穿倒。

王敦倾室,纪瞻出妓。

暴胜持斧,张纲埋轮。

【解析】

东晋王敦本来贪恋女色,身体因此都受损了,左右的人都劝他改。他说,这很容易。于是将数十名婢妾都从后门赶走。东晋尚书纪瞻家有一班歌妓,王遵、周凯和一些朝廷士人到纪瞻家看歌妓表演。纪瞻有个宠妾也是歌妓,能唱时新曲子,周凯当众跟她调笑。过后有官员弹劾周凯荒淫,请免他的官,但皇帝下诏保了他。

西汉暴胜之官为直指使者,奉武帝之命,身着绣衣、手持大斧追逐搜捕盗贼,督察各郡及诸侯国官吏。他诛杀不服从的人,威震州郡。汉顺帝汉安元年派八名特使巡行视察天下风俗,御史张纲是其中一个,只有他最年轻,官位低,其余七个都是资格很老的有名儒学者。七老接到任命就出发了,张纲才到京外都亭,就把车轮卸下来埋掉,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于是上书弹劾飞扬跋扈的罪魁祸首大将军梁冀。

灵运曲笠,林宗折巾。

屈原泽畔,渔父江滨。

【解析】

南朝宋代文学家谢灵运好游山水,辞官隐居后,常戴有曲柄的笠帽,隐士孔淳之说,你既然隐居追求心地高远,为什么笠帽还有大官仪仗伞的曲柄?谢灵运说:“我心中已无富贵之心,而你孔隐士却还有。”东汉郭泰(字林宗)闻名于世。一次他出游时雨下,他将头巾折一个角入内,为的是多一层挡雨水。他这样戴头巾被人发现,人们都模仿,还称这是“林宗巾”。

战国时楚国左徒屈原被诬陷,贬至三闾大夫,流放汉北,后又流放江南。在江南,屈原于湖泽边遇见一个打鱼老翁,打鱼老翁劝屈原随波逐流,屈原不听他的劝告,坚持气节,自沉于汨罗江。

魏勃扫门,潘岳望尘。

京房推律,翼奉观性。

【解析】

西汉魏勃为了能够面见齐相国曹参,就每天早上在相国府的侍从家门前扫地,引起了侍从的注意,后得以引见,被封为侍从。西晋潘岳为黄门侍郎时,追慕名利,与卫尉石崇等人谄佞、侍奉外戚权臣贾谧,每当贾谧出行,潘岳、石崇总是要跪拜,即使只看到车后飞扬的尘土也要拜。

西汉京房推算灾变有一套学问,多次用灾变的理论上书改革政治,但受到石显等人的排挤、诬陷,被处死。西汉翼奉向汉元帝提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明辨臣子的邪正,而辨邪正,可采用阴阳律历的理论考察人的性情,从而确定任用。翼奉得到汉元帝的重用,历任至谏大夫。

甘宁奢侈,陆凯贵盛。

干木富义,於陵辞聘。

【解析】

三国吴国将军甘宁年轻时轻薄任侠,讲究豪华排场。他出入时,若在陆地,则车骑相连成队,若在水中,则轻舟相连成行。他的侍从都穿锦绣,帐盖用珍珠宝玉作饰物,停泊缆船用的缆索常用丝绸等贵重料子,开船时用刀一砍断就走了,将丝绸抛弃不要。他就是用这些方式来显示奢华。吴国末帝孙皓问左丞相陆凯:“你的宗族有多少人在朝廷做官?”陆凯回答说:“丞相二个,侯爵五个,将军十多人。”孙皓说:“兴盛啊!”陆凯说:“君贤臣忠,是国家的兴盛。父慈子孝,是家庭的兴盛。可是现在政事荒废,民生凋敝,我担心的是国家覆灭,哪里敢说兴盛!”

战国时,晋人段干木居魏不仕,魏文侯经过他的家乡就站起来,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恭敬。仆从很不理解,文侯说:“段干木不争名利,有君子的品德,虽然隐居于穷巷,但名声传扬千里,我能不礼敬吗?他的荣耀在于品德,我的荣耀在于权势。他的富有在于义,我的富有在于钱财。权势不如道德尊贵,钱财不如仁义高尚。即使我和他换地位他也不干啊。”战国时,齐人陈仲子携妻在於陵隐居,自号“於陵仲子”。楚王听说於陵仲子贤能,要聘他任国相。他和妻子商量后,辞谢使者,不接受聘请,然后夫妻逃走,后来帮人家浇园种菜过日子。

元凯传癖,伯英草圣。

冯异大树,千秋小车。

【解析】

西晋杜预(字元凯)潜心研究经典,写下《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左氏释例》、《春秋会盟图》、《春秋长历》等著作,成为《左传》研究专家。当时王济善于相马又很爱马,和峤贪财,杜预说王济有“马癖”,和峤有“财癖”。晋武帝问杜预:“那么你有什么癖?”杜预回答说:“《左传》癖。”东汉张芝(字伯英)擅长草书,他写下的字帖受到当时人的珍重。三国时,书法家韦诞称他为“草圣”。

东汉光武帝时,冯异将军屡立战功,而当评功论赏时,他总默默立在大树下。人称他为“大树将军”。西汉车千秋年老时被封为丞相,汉武帝特准他坐小马车入宫殿中。人们给他取号为“车丞相”。

漂母进食,孙钟设瓜。

壶公谪天,蓟训历家。

【解析】

秦朝末年,韩信少年无依无靠,得到一个漂洗衣服的老婆婆的接济,后来韩信辅佐刘邦灭楚建立西汉,官封楚王,派人找到那个婆婆,送一千金作为报答。相传,东汉末,孙坚祖父孙钟种瓜为业。有一年瓜熟时,有三个人来向他讨瓜吃,孙钟拿出瓜,分给他们吃。吃完后,他们给孙钟指出了一块好墓地,并询问他是否愿数代为天子。经指点,孙钟在三人化鹤之处葬下母亲。后来他的孙子孙权为吴国皇帝,孙权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继皇帝位。

东汉费长房任市场管理官员,一天在楼上看见一个老翁在市场上卖药,悬挂一只壶在店前,散市时老翁跳入壶中就不见了。费长房结识了老翁,老翁请他一起入壶中,看到楼宇壮丽,有美酒佳肴,共饮之后同出壶外。老翁对他说:“我本是神仙,因有过错被罚,现在可以回去了,你能跟随吗?”长房便跟老翁入山学道。东汉蓟子训学得仙法,能日行千里,曾在同一天历访不在同一地的二十三家跟他有约会的人家。

刘元刮席,晋惠闻蟆。

伊籍一拜,郦生长揖。

【解析】

西汉末,更始帝刘玄懦弱无能,接受群臣的朝见时,头都不敢抬起来看人,手指刮坐席,很窘。晋惠帝昏庸无能,曾在华林园中听到蛤蟆叫,就问左右随从:“这叫的,是官方的,还是私家的?”有人回答说:“在官府地上的就属于官府的,在私人的地里就属于私人的。”

三国时,蜀将伊籍出使吴国,吴主孙权接见时想以发问使他难堪。伊籍以“一拜一起”之语,巧妙答对,表现了机敏的辩才。秦末郦食其初次晋见沛公刘邦时,刘邦正在让两婢女帮洗脚,郦食其就只是长揖,没有下拜。他对刘邦说:“你如果想起义推翻无道的秦朝,就不应这样傲慢对待长者。”刘邦只好起来穿好衣服,请他上坐,表示道歉。

马安四至,应璩三入。

郭解借交,朱家脱急。

【解析】

西汉司马安曾任太子洗马,终官河南太守,他精通权术,四次被任为九卿(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员)。三国时魏国应璩历任散骑常侍、侍中、大将史长史,博学,能诗文,针对曹爽执朝政时不合理的政治,写下《百一诗》进行讥讽,其中有“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

西汉郭解是一个残暴的人,杀人很多,抢劫,掘坟墓,偷铸钱,犯法事干过很多,替朋友卖命报仇的事也干。西汉朱家是重视儒学的孔子故乡人,但是他不学经学,唯爱侠义,专爱帮人解救急难之事,比自己的私事还重要。人们都愿和他结下生死之交。

虞延刻期,盛吉垂泣。

豫让吞炭,麑触槐。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