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3137100000026

第26章 工作细节,职场成败的关键(5)

蚂蚁的“抱成团”是对命运的抗争,是力量的凝聚,是以团结协作的手段,为共渡难关,获求新生所做出的必要努力。在生活中,某些人由于忌妒心、“红眼病”和一己之私作祟,他们惧怕竞争,甚至憎恨竞争,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拆台阶、下绊子,他们应该意识到,成功的人都是慷慨施予的人物,那些自私、吝啬的人必将遭受别人的疏远。

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上帝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外一个人则要了一根渔竿。带着得到的赐品,他们分开了。

得到鱼的人走了没几步,用干树枝点起篝火,煮了鱼。他狼吞虎咽,没能好好品尝鱼的香味,就连鱼带汤一扫而光。没过几天,他再也得不到新的食物,终于饿死在空鱼篓旁边。

另外选择渔竿的人只能继续选择忍饥挨饿,他一步步地向海边走去,准备钓鱼充饥。可是,当他看见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水时,他最后的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上帝摇了摇头,决心再发一次慈悲。于是,又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上帝恩赐的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的鱼。这次,这两个人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相互协作,一起去寻找有鱼的大海。一路上,他们饿了时,每次只煮一条鱼充饥。终于,经过艰苦的跋涉,在吃完了最后一条鱼的时候,他们终于到达了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以捕鱼为生的日子,他们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前面两个人因为不知道合作,所以两个人都失败了;而后来两个人懂得合作,最终双双取得了成功。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只有学会与他人合作,取长补短,相携共进,才能实现双赢。毕竟,团队的力量远大于个人的力量。

不攀比,在压力下自我激励

克尔先生已经在一家知名的消费品公司已经工作了两年,一直都是不冷不热的状态,过得绝对算不上好,但也不是太坏。待遇不高,但能学到东西,比较锻炼人,薪水也马马虎虎过得去。但最近和一些老朋友交流过程中,他发现大家都发展得不错,好像都比自己好,这使得他开始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不满意了,考虑怎么和老板提加薪或者找准机会跳槽。

终于,他得到了一次可以单独和老板喝茶的机会,他开门见山,直接向老板提出了加薪的要求。老板当时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对他过多理会。于是,他对工作再也打不起精神来,开始敷衍应付起来。一个月后,老板把他的工作移交给其他员工,大概是准备“清理门户”了。他赶紧知趣地递交了辞呈。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招聘单位开出的待遇甚至比原来的还差。

仅仅由于心态的错位与失衡,而不是因为能力和出错,克尔先生就此失去了那份还过得去的工作,失去了他赖以为生的资本,更糟糕的是,他的下一份工作竟然还远远不如从前。像克尔先生这种具有明显的消极被动心态的人,他们只是一味地指责和抱怨,一味地去逃避,而不去面对。他们从来也不去思索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自己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工作的目的是为什么?怎么样才可以把手上的工作做到极致?他们从来没想过这些,他们的脑子里没有这个印象,他们只是非常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而甚至不知道这份工作都在做什么,也更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只是像一台机器一样地完成任务,或者说,应付差事。如果是一个这样的员工,是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做出好的成绩并最终拥有自己的事业的。

然而这个故事里的克尔先生,除了本身工作懈怠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他的攀比心理,他是在和朋友攀比的时候,才下定决心和老板谈话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何况别人说的话有时候也不必太过认真。攀比心理将使人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里。所以,当你对自己不满足或有压力的时候,不要产生攀比心理,要学会化压力为动力,学会自我激励。

保罗先生现在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新闻记者,在业界举足轻重。然而,在他6岁的时候,他是以难民身份来到的美国。一开始,他在学校里因为不会说英语而深感痛苦。他时常受到同学讥嘲,不是大打出手,便是转身逃避,结果养成了他所说的“难民心理”。他的这种心理表现为诸如此类的想法:“不要破坏现状”、“到了人家这里就该知足”以及“这东西轮不到你”等。

好在后来举行的一次夏令营活动时,他的生命中出现了一次转折。“他们要我担任营里最有地位的职务——活动指导员,因为我具备必要的资格。”保罗说,“这时,我照例听到一个内心的声音提醒自己:这种东西轮不到你,你不是第一流的人。可是,出乎意料,就像聚光灯集中在了我的身上,我一下子变得恍然大悟,觉得我成为另一个人,一个‘更高级别’的人。从此,我相信我比我自己心目想象的还要更加伟大。”

蒙提·罗伯兹在圣思多罗有座非常气派的牧马农场,他常借用他宽敞的住宅举办募款活动,用来帮助青少年的计划筹备基金,但在一次活动时,他在致辞中说:我借用住宅为青少年计划筹备基金是有原因的。这故事跟一个小男孩有关。他的父亲是位马术师,由于环境所迫,他从小就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地去训练马匹。因为经常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很顺利。初中时,有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一个报告,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

那晚,他用心地写了7张纸,描述了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明显地标着马厩、跑道等,然后在这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巨宅。他花了很大的心血把报告完成,第二天交给了老师。

两天后他拿回了报告,结果第一页上被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他下课后带着报告去找老师问道:“为什么给我不及格?”

老师回答说:“你年纪轻轻,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有钱,没有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件花钱的大工程;你要买地、买纯种马匹、花钱照顾它们。你别好高骛远了,你做不到的。”

老师接着又说:“你如果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考虑重新给你打分的。”这男孩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多次,最后他征询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问他:儿子,你觉得你能做到吗?”再三考虑好几天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相信我能实现我的梦想。”

蒙提此时向众人说道:“我提起这故事,是因为各位现在就坐在那个200亩农场内,坐在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豪华住宅中。那份初中写的报告我也至今还留着。”他顿了一下又说:“有意思的是,去年的夏天,那位老师带了几十个学生来我的农场露营一星期。离开之前,他对我说:‘说来有些惭愧。在你读初中时,我还曾泼过你的冷水。这些年来,我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幸亏你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就会出现奇迹。’”

这个故事后来被无数人传诵,孩子的梦想是多么可贵,然而在一些人眼里却显得荒诞不经。这其实是那些人脑子出了问题,与天真的孩子无关。而孩子们应该将他们的嘲笑记在心里,作为对自我的激励。早晚有一天,我们将用事实来反过来嘲笑他们。

细心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急于寻找方法,而是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观察,从中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

在一段时间里,大兴安岭地区一个村庄的人们,经常受到野猪的骚扰。那些野猪毁坏庄稼、袭击家畜,甚至威胁村里人的安全,村里的人们就想捕获那些野猪。但狡猾的野猪不露一点踪影。

村长就召集全村的人开会,商量捉拿野猪的办法。一个老人站起来说,他愿意去捕获野猪。大家都为他担心,心想年轻人都无法办到,一个老头子能行吗?老人似乎看出了大家的意思,就笑着说:只要提供几样我需要的东西,我就能办到的。于是,村长就按老头的要求,给他准备了他要的东西。

第二天,老头出发了。他来到森林里,首先寻找到了野猪经常出没的地方,然后就在空地中央撒些玉米面饼。那些野猪闻到饼的香味,经不住诱惑,慢慢地向玉米饼靠近,之后就大吃起来。第二天,老人就又增加一些饼,并在不远的地方竖起一块木板,开始野猪看到木板,有些害怕,不敢走近,但是,饼的诱惑太大了,就又走过来吃了。就这样,老人每天在玉米饼的周围多增加一些木板,野猪总是犹豫一阵后,又过来吃那些香甜的玉米饼。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木板越竖越多,渐渐形成了一个围栏。

野猪似乎对木板也习以为常,依然进去吃香甜的玉米饼。可想而知,最后它们都被关进了围栏。这样老人叫来村里的人,很容易地就把野猪捕获了。

后来,村里人向那位老头讨教,怎么会想起这么奇妙的主意?老头说,你们光想到一枪击毙它们,事实上,你们连野猪的影子也没看到,于是我把这个问题锁定在另一个易于解决的问题上:如何才能看到野猪?这样,我想到了把野猪围起来的办法。

爱因斯坦说:“解决问题的真正智慧不是急于寻找方法,而是对问题多看上几眼,从中去发现真正的问题。”格外有效的发现问题的方式是追问:哪里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

发现真正的问题,是一种很容易应用于解决问题的有效的策略。下面又是一个让大家可以一试身手的问题。请想想应当如何定义“真正的问题”。

有一幢写字楼的电梯一直都比较慢,租户总是在抱怨。该写字楼的物业管理人员请来了专家。专家们对这幢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决定换一个快些的新电梯,但是,这需要拆除并改建这幢建筑物的很大一部分:这在经济上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尽管开放式问题可能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得出某些可能答案。下面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真正的问题”所做的分析:不是电梯太慢,也许是等电梯太无聊。物业管理部门请来木匠,让其在电梯间装上一块很大的镜子。当人们在等电梯的时候,他们会对着镜子梳理自己的头发,掸掉上衣上的灰尘。这个独特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显而易见:向物业管理部门提出的大部分抱怨都烟消云散了。这个故事也印证了对问题作出重新定义的力量:从“电梯太慢”到“人们等电梯时很无聊”。然而,我们还有必要想一想其他的问题定义,看看是否能够带来其他解决方案。

绝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正如对一头大象可以分别用“可爱”、“笨重”、“听话”、“庞然大物”、“忍辱负重”一类词汇来形容一样,对同一个问题也可以寻找不同的表述方式,如前所述,对“电梯太慢”的不同表述,使思维有了不同的突破方向,发现了不同的真正问题,导致了不同方法的选择。最后,从中优选一个最好的方法,实现问题的圆满解决。

提出问题——尝试对问题进行不同的表述——找到真正的问题——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这种思维模式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使用起来并不容易。实践出真知,大家不妨试一试。

有执行,才有成功

贝聿铭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华裔建筑师,一生作品无数。但给他印象最深是在北京的一件作品——他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的一件作品,北京香山宾馆。因为这件作品不合他的意,所以他在这座宾馆建成后一直没去看过,并痛苦地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实际上,并不是他不用心。相反,在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匠心独运,对宾馆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流动方向、水流的大小、弯曲的程度等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石头叠放在何处最合适等等都有周详的安排,对宾馆中不同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随季节、天气变化需要调整不同颜色的鲜花等等都有明确的说明。但方案的执行者——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细节”毫不在乎,根本无法意识到这些“细节”能体现的独到之处。他们随意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采用石头也不分轻重,随意改变石头的重量、形状。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石头的位置随便摆放。

看到自己的心血就这样被恣意糟蹋得面目全非,难怪贝聿铭心中非常不满了。因此,香山宾馆建筑的失败仅仅在于执行中对细节的忽视,而非贝聿铭有意为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一个计划,其成败不仅取决于先期的设计和策划,更重要的是在于执行。如果执行无法圆满完成,那么再好的设计,也只能纸上谈兵,难以实现。只有执行得好,才能完美地体现设计者构思的精妙,而最重要的是执行过程中的细节。有时,看似一个微小细节的执行会给一个企业带来不同的命运。

不要置身于群体之外

一名女职员莉莉在短短的一个月连续更换了4次工作,无奈中她只好去求助一位职业咨询师。

“第一家单位的老板太苛刻,脾气太坏,我忍受不了他那张严肃的脸,结果我一气之下就走了!”莉莉不无遗憾地说,“不过那里的员工还不错。”

职业咨询师问:“第二家呢?”

“哦,我是一个相对安静的人,我不喜欢吵闹的环境,我上了一周的班,可是那个部门的人太活跃了,我受不了他们的笑声……”

职业咨询师笑了一下,问:“第三家是什么问题?”

“第三家我待的时间比较长,有两个星期,但是我反感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我连续听到好几次别人说我清高,可是我不是那样的人,我的情绪受到了干扰,我想换个新的环境。”

“可是我发现第四家的人更难以相处,虽然他们都很安静,但是我觉得似乎也太冷漠了,我去了两天竟然没有人拿正眼看过我……”

职业咨询师把身子向后仰去,说:“你的困难其实很好解决,你只需要明白,你要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你要尽量‘合群’,而不是把自己置于群体之外。”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是不是应该进行一点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