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速查手册
3136900000015

第15章 心血管系统病症(3)

(2)QRS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QRS波群相同,时间在0.12秒以内(QRS曑0.12秒)。当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来存在束支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群可异常,时限超过0.12秒。

(3)AVNRT时,P波为逆行型,在栻、栿、aVF导联为倒置,常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P波与QRS波群常保持恒定关系,RP<80毫秒。而在AVRT时,RP>80毫秒,最多见于左侧旁路参与折返时,可见栺导联和aVF导联的ST段上倒置的P波。

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未发作时应注意禁烟戒酒,防过劳,防精神刺激等以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2.发作时治疗(1)刺激迷走神经方法:

1)用压舌板或筷子刺激患者会厌部,诱发患者恶心、呕吐,以达到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目的。

2)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Valsalva法),或深呼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吸气动作(Muller法)。

3)颈动脉窦按摩: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或半卧位,用拇指扪及甲状软骨上缘颈动脉搏动最强处,将动脉推压向颈椎方向压迫或按摩。先右侧,无效再换左侧,切忌两侧同时按压,以免脑缺血缺氧。每次压迫约5秒,可重复按压。按压时用听诊器听心脏,当心动过速终止时,立即停止按摩。有效率为50%~80%。

4)压迫眼球:患者平卧位,用示指压迫眼眶下眼球的上部(角膜上方球结膜处),使患者有痛感,不要用力过猛,以防视网膜剥离。先右侧,无效时换左侧。有效率达60%。

(2)药物治疗:

1)毛花苷C:0.4mg加入5%~10%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约5分钟以上,无效时30分钟后可重复,每次0.2~0.4mg。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因毛花苷C阻滞正常的房室传导,故禁用。

2)三磷腺苷(ATP):20~40mg静脉快速注射(2秒)。若一次注射无效,3~5分钟后可重复1次。

3)普罗帕酮:70mg加入5%~1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无效时15分钟可重复1次。总量不大于300mg,也可静脉输液时小壶内滴入。有效后,给以口服维持治疗,用量为150mg,每日3~4次。

4)维拉帕米:5mg加入5%~1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若无效,15分钟后可重复注射1次,有效后给以40~80mg口服,每日3次,预防复发。

5)升压药物:多巴胺10mg或间羟胺10~20mg加入5%~1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中小壶滴入。

(3)同步直流电复律: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或伴有休克、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无洋地黄过量,无易栓塞因素存在,在纠正电解质紊乱,充分镇静后立即给予25~60J直流电同步转复,无效时可增至75~150J。洋地黄中毒者禁用。

(4)射频消融术:经导管射频心内电消融的原理为对心肌组织的热作用,使心肌组织气化干燥、血液凝固、蛋白变性,心肌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阻断折返环,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

(5)起搏治疗或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法:经以上方法治疗无效或患者对药物有不良反应或不能长期耐受服药者,用起搏或调搏治疗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措施。

五、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又称WolfParkinsonWhite综合征(WPW综合征),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的预激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发生预激的解剖学基础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一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连接心房与心室之间者,称为房室旁路或Kent束,Kent束可位于房室环的任何部位。

主诉患者可无症状或临床表现轻微,主要表现有心动过速。

诊断预激本身不引起症状。房室旁路典型预激表现为:栙窦性心搏的PR间期短于0.12秒;栚某些导联之QRS波群超过0.12秒,QRS波群起始部分粗钝(称delta波),终末部分正常;栛STT波呈继发性改变,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根据心前区导联QRS波群的形态,以往将预激综合征分成两型,A型QRS主波均向上,预激发生在左室或右室后底部;B型在V1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V5、V6导联向上,预激发生在右室前侧壁。

预激综合征发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是通过房室结前向传导,经旁路作逆向传导,称正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此型心电图表现与利用“隐匿性暠房室旁路逆行传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相同,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但可伴有室内差异传导,而出现宽QRS波群。大约5%的患者,折返路径恰巧相反:经旁路前向传导、房室结逆向传导,产生逆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心动过速时,QRS波群增宽、畸形,此型极易与室性心动过速混淆,应注意鉴别。预激综合征患者亦可发生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若冲动沿旁路下传,由于其不应期短,会产生极快的心室率,甚至演变为心室颤动。

治疗及预防1.若患者从无心动过速发作或偶有发作但症状轻微者,无需给予治疗。如心动过速发作频繁伴有明显症状,应给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导管消融术。

2.预激综合征患者发作正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参照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处理。如迷走神经刺激无效,首选药物为腺苷或维拉帕米静脉注射,也可选普罗帕酮。洋地黄缩短旁路不应期使心室率加快,因此不应单独用于曾经发作心房颤动或扑动的患者。

3.预激综合征患者发作心房扑动与颤动时伴有晕厥或低血压,应立即电复律。治疗药物宜选择延长房室旁路不应期的药物,如普鲁卡因胺或普罗帕酮。应当注意,静脉滴注利多卡因与维拉帕米会加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假如心房颤动的心室率已很快,静脉注射维拉帕米甚至会诱发心室颤动。

经导管消融旁路作为根治预激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应列为首选,其适应证是:栙心动过速发作频繁者;栚心房颤动或扑动经旁路快速前向传导,心室率极快,旁路的前向传导不应期短于250ms者;栛药物治疗未能显着减慢心动过速时的心室率者。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本病取得极大成功,而且死亡率很低,提供了一个治愈心动过速的途径。射频消融治疗可考虑在早期应用,可取代大多数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当尚无条件行消融治疗者,为了有效预防心动过速的复发,可选用球受体阻滞剂或维拉帕米。普罗帕酮或胺碘酮也可预防心动过速复发。

六、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按发作时间长短可分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间超过30秒,需药物或电复律始能终止)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间低于30秒,常能自行终止)。按QRS波群形态可分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主诉患者可以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低血压,甚至出现晕厥。

诊断1.临床表现室性心动过速症状取决于心室率快慢、持续时间长短和有无器质性心脏病等。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通常无症状,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发作时常有心悸、气短、胸闷、头晕,严重者可发生昏厥、心力衰竭、心绞痛、休克、意识丧失等,甚至发生心室颤动。

2.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

(1)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为100~250次/分,基本规则或稍不规则,突发突止。QRS波群时限大于140毫秒,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RBBB)或左束支阻滞(LBBB)型,电轴左偏,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2)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连续出现3~10个心室性QRS波群,频率为60~110次/分;心动过速逐渐开始和终止;可发生房室分离、心室夺获或融合波。

(3)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属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特点为:发作时室性QRS波群振幅和方向每隔3~10个心搏转至相反方向,似乎在环绕等电位线扭转;QRS频率160~280次/分;易在长短周期序列以后发作;QT间期常延长,并伴U波高大。

治疗要点1.药物治疗(1)利多卡因:常用量为50~100mg,静脉注射,5~10分钟1次,直至转复为止,总量不超过300mg。转复后改为5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1~2mg,维持2~3日或数日防止复发。

(2)普鲁卡因胺:常用量为100~200mg,缓慢静脉注射,若无效,每隔10~20分钟再注射100mg,总量不超过1.0g。有效后,普鲁卡因胺1.0g加入5%葡萄糖液30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2~3ml维持,或口服0.5g,每日2~3次维持。

(3)普罗帕酮:常用量50~10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约5分钟注完。若无效,5~10分钟后重复1次,总量不超过600mg。

(4)胺碘酮:常用量300~450mg加入250ml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至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改为200mg口服,每日2次维持。

(5)苯妥英钠:常用量200mg加入注射用水20ml,缓慢静脉注射,约5分钟注完。无效时每5~10分钟,可重复注射100mg,总量不超过1.0g。

2.电复律对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或低血压、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或室性心动过速超过2小时者,应立即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常用20~100J,无效时再用400J,对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直接用300~400J。电复律前,可用溴苄胺25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以利于复律成功。

3.人工心脏起搏药物治疗无效,又不宜电复律的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右心室起搏治疗。

七、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简称室扑和室颤,为极其严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及多数(约80%)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患者。

主诉患者多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抽搐甚至死亡。

诊断1.临床表现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时,患者意识丧失、抽搐、心音消失,颈动脉等大动脉搏动不能触及,血压测不到、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及瞳孔散大等。

2.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

(1)心室扑动:无正常的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幅度正弦波,200~250次/分,不能持久,若不能恢复便很快转为心室颤动。

(2)心室颤动:心室多灶性局部兴奋致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低小波,频率为200~500次/分,为心脏停跳前短暂的心肌电活动现象。

治疗要点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一旦发生即有效循环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术。抢救基本步骤如下。

1.立即实施基础生命支持采用ABC方法。A: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异物,维持呼吸道通畅;B:进行人工呼吸,16~20次/分,建立有效呼吸;C:进行心前区拳击,按压心脏100次/分,建立有效循环。ABC应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发生后1~4分钟内开始,如5分钟后才实施,则脑复苏的可能性很小。

2.尽早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在8分钟内开始,其复苏成功率可达40%左右。方法如下。

(1)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复律:每延迟1分钟除颤,复苏的生存率即下降7%~10%。初次复律采用200J,争取一次成功。如未能复律,重复电击可增至300~360J,两次间隔一般为30~60秒。但也有主张连续3次电击200J、300J、360J。

(2)尽早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维持呼吸。

(3)开通静脉通路:进行心电监护。

(4)药物复律:对电击复律疗效不佳者,或心室颤动为细颤波型,应用以肾上腺素为主的复苏药物。肾上腺素以1mg静脉注射开始(必须要以弹丸式注射),必要时每3~5分钟重复1次,剂量可逐渐加大。其他常用复苏药物有利多卡因、胺碘酮、溴苄胺、硫酸镁、普鲁卡因胺等。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心室肥大而发生的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的患者宜首选胺碘酮和早期补钾、补镁,使血钾维持在4.5mmol/L,血镁维持在1.2mmol/L左右,以提高复律成功率。复苏药常与直流电复律交替使用,如电击(360J)曻药物曻电击曻药物。

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和功能减退而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本征是以窦房结病变为主,累及整个传导系统的疾病。由于病变在窦房结及其周围,故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常为其心律失常的基本类型。

主诉患者多以头晕、黑蒙、心悸、乏力,甚至晕厥为主诉。

诊断1.临床表现以老年人发病居多,病程较长、病情进展缓慢,可持续5~10年以上。晕厥或黑蒙为其严重症状,晕厥常因心搏静止达5秒左右发作,而黑蒙则达2秒即可发生。严重患者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晕厥、少尿,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等。

2.辅助检查(1)常规心电图: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曑40次/分,持续曒1分钟;二度栻型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3.0秒;窦性心动过缓伴短阵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停止时窦性搏动恢复时间超过2秒。

(2)动态心电图:除上述异常外,还可出现:栙24小时总窦性心率减少(<5万);栚24小时窦性平均心率减慢(<60次/分);栛反复出现>2.0~2.5秒长间歇等。

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治疗原发病,改善窦房结血液供应,轻者可暂时不用药或对症治疗。

2.提高心率治疗(1)严重心动过缓:可试用阿托品1mg加入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或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亦可静脉滴注氨茶碱、激素等药物。

(2)人工心脏起搏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频发阿斯综合征者,并伴有心力衰竭或快速异位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均可考虑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起搏器后可控制症状,防止并发症,也可安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洋地黄制剂。

九、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AVB)是窦房结发出冲动,自心房到心室的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冲动部分不能通过或完全不能通过,一般阻滞在房室结或房室束,分一、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有间歇性或永久性的房室传导阻滞。

主诉患者多以心悸、乏力、头晕甚至晕厥为主诉。

诊断(一)临床表现除病因相关表现外,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无症状;二度栺型和栻型房室传导阻滞常有心悸、乏力等不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常有心悸、眩晕或晕厥,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或猝死。

(二)辅助检查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有脱离生理不应期的P波发生传导延迟(除外隐匿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