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永远差一块钱
3133300000040

第40章 永远差一块钱是门智慧学(2)

营业员清点了一下,“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你真的只借一美元吗?”“是的,我只需要一美元,有问题吗?”“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为6%,只要您付6%的利息,且在一年后归还贷款,我们就把这些作保的股票和证券还给你……”

犹太富豪走后,一直在一边旁观的银行经理怎么也弄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

他追了上去院“先生,对不起,能问你一个问题吗?”“当然可以。”“我是这家银行的经理,我实在弄不懂,你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一美元呢?”“好吧!我不妨把实情告诉你。我来这里办一件事,随身携带这些票券很不方便,便问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所以我就到贵行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了,由你们替我保管,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过6美分……”

经理如梦方醒,但他也十分钦佩这位先生,他的做法实在太高明了。

犹太商人只采用了“横向思维”和“反向思维”的方法,就取得了常人意料不到的效果。一个成功的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不应仅仅是顺时针的。

一块钱的大智慧

一位数学家告老还乡,准备在乡下度完余生。

村人听说为之轰动,不知道一个人数学好得成了家会是怎么样。便时常用他们卖瓜果蔬菜的一些小算术考这位数学家。

有卖水果的村民见他便问院“一斤桔子九毛五,八斤七两多少钱?”有卖菜的村民便问他“一斤白菜二毛七,三斤四两多少钱?”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数学家总要停下来搬起手指算半天才告诉对方真正答案。起初他以为是老乡算不清帐请教他,后来才发现他们算这样的帐比自己准还快,只不过是想考验他罢了。为此反而闹了不少笑话,村民几乎有点对这个所谓数学家的不屑了。

一次一个乡亲卖香蕉挑了一担刚放到市场,便看见数学家来了。便又想问他一点算术题。因为村民对数学的单纯认识只不过是加减乘除而已,几个好事的村民也凑上来想看热闹。数学家感觉到这种情况后,不慌不忙地蹲在了卖香蕉的老乡面前。

“你这香蕉多少钱一斤?”数学家问。

“一块钱一斤”卖香蕉的回答。

“皮这么厚啊!”数学家笑着翻动着香蕉说道,“我要是把你这香蕉皮和肉分开买行不行?”

“那您准备怎么买呢?”卖的还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是这样,”数学家依然笑着说道,“一斤香蕉我分开买,一半是皮,一半是肉,皮和肉我都各出五毛钱,怎么样?”

卖香蕉的村民一想反正一斤还是一块钱,就回答道“这样当然可以啊,一斤还是一块钱嘛。”

数学家朝他笑笑问道“你这一担总共多少斤香蕉?”

“不多不少,正好一百斤!”卖香蕉的村民回答道。

“那好,我全买了,一斤香蕉是半斤皮半斤肉,一百斤刚好是五十斤皮五十斤肉,五十斤皮是五五二十五块,五十斤肉也是二十五块,好了,我给你五十块钱,你这一百斤香蕉就归我了。”说完装着要掏钱。

卖香蕉的村民和围观的人一个个堂目结舌,明明一百斤香蕉应该卖一百块钱的,可数学家这一分开买怎么就只值五十块钱了呢?但听他这样说又一点没错,虽是分开,但皮人家也是买了啊!

一帮人还没反应过来时,数学家起身哈哈笑着走开了。村民这才知道数学家并不是他们想像的那样。

卖香蕉的村民出了一身冷汗说院“幸亏碰到了他,否则今天岂不吃了大亏?”

借我一块钱

王益应聘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一路过关斩将杀进最后一轮,得到了老总亲自面试的机会。

和王益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应聘者。一个是有着丰富经验的中年人,一个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老总直接出题,让应聘者把他当成一个大街上遇到的陌生人,要用最小的代价和最短的时间让他记住本公司。

高材生第一个上场。他面带微笑走向老总院“先生,您好!看您的气质,一定是位大老板,我想向您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新产品……”

老总摇摇头,打断了他院“你这种职业笑容现在太泛滥,人们已经有了审美疲劳,当他们发现你微笑只是为了推销产品时,更会产生反感。”

高材生悻悻下台,中年男子上场了,他掏出一支烟递给老总院“朋友,这次世界杯你最看好哪个球队?”

老总再次摇头院“不好意思,我不抽烟,也不关心足球。我知道,你是想用这种方式和我拉近距离,但是如今人们的戒备心理都很强,对陌生人的搭讪十分警惕,不会轻易搭理你。”

前两个应聘者都碰了钉子,轮到王益了,他沉思片刻,抬起头,大步走到老总面前,说院“如果你丢了一块钱,心里会不会非常难受?”老总笑了院“我还不至于为一块钱难受吧?”

王益又说院“那现在有个机会,只要你付出一块钱就可以帮助一个人,你愿意吗?”老总显得莫名其妙院“一块钱,好像什么也买不到吧?”

王益一笑院“不,能买到诚信。”看着老总迷惑的神情,王益解释道,“我和人家约好见面,但因为忘带钱包,没法坐公交车,眼看就要迟到了。如果您借我一块钱,我就能做个守信的人,准时赴约了。”

老总哈哈大笑院“你这人真有意思,一块钱还绕这么大弯子?给。”

王益接过钱,又说院“谢谢!您给我的不只是一块钱,还有信任和爱心。所以我必须感激您。”说着,拿出一张名片递过去,“如果您或您的朋友需要我们公司的产品,可以打电话给我,我保证给您最优惠的价格。”

老总赞赏地竖起了大拇指院“人们总是会记住那些向自己借过钱的人,哪怕只是一块钱,他们会拿着你的名片向朋友们介绍这次有意思的经历。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

王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院“不瞒您说,今天早上我就因为忘带钱包,不得不向路人借钱坐车,才赶上了这场面试。我从中受到启发,如果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就没有和对方交流的机会;如果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哪怕是一块钱,对方也不会给。做业务员,其实也是一样。”

面试结果,王益毫无争议地胜出。

一块钱的启示

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到一家公司应聘财会工作,面试时即遭到了拒绝,因为她太年轻,而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女大学生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院“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

人事经理对这位女大学生颇有好感,因她的笔试成绩最好。不过,女孩说自己没有工作过。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财务会计不是他们的预期,经理决定收兵院“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用电话通知你。”女孩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经理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双手递给经理说院“不管是否录取,请都给我打电话。”经理呆了一下,问院“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录用的人打电话?”“您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

经理对这位年轻女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院“如果你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什么呢?”“请告诉我,在什么地方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在哪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那这一块钱?”女孩微笑着说院“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你一定打。”经理也微笑着说院“请你把一块钱收回,我不会打电话了,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就这样,女孩用一块钱叩开了机遇的大门。

安宁从一块钱开始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一个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了下来,想在那儿安静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写些回忆录。

刚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很好。安静的环境对老人能的精神和写作很有益。但有一天,三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子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他们把几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很喜欢看你们年轻人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人每人一块钱。”

三个小青年很高兴,更加起劲地表演他们地足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院“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5毛钱。”

小青年们很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钱了。”

“两毛钱?”一个小青年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了安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