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永远差一块钱
3133300000035

第35章 不差钱源于有准备之人(4)

出口附近有个硕大的转盘,转盘上写着“购物全额返还抽奖”。朱彬一惊,心说只要抽中,今天的购物就全部免费!可要抽中没那么容易啊,朱彬正在犹豫,省钱王狡黠地说:“放心,我已经研究过了,转盘里的签只够抽到下午五点,就剩半小时时间了,今天的返还大奖却还没抽出。咱15张小票可以连抽15次,十拿九稳了!”

果然,15张小票还没用完,彩球便“咚”地掉了出来,15包烟钱全额返还,又是1500大洋,整整3000元握在他们手中了!

史玉柱曾经负债不止一块钱

把生意干成史玉柱那样,会出现什么后果?

史玉柱:男。1988年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硕士毕业后“下海”,捣腾自己开发的“汉卡”软件,然后加价赊来计算机、推迟半个月付款。用软件版权的方式向杂志做抵押,让杂志刊登吹嘘“巨人电脑”的广告后,这种打白条的手段成功了,他在付款期限的前2天等到了订单。

两个月以后,他赚到了10万元,又把这10万元全投广告;4个月后,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尝到了宣传的巨大甜头后,史玉柱就中毒一般地酷爱上“广告轰炸”。

史玉柱的“原始积累”相当顺利。据说,1994年,他的巨人集团年的年产值就差不多有10亿元,然后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要盖中国第一高楼——巨人大厦!结果大厦没盖起来,成了全国闻名的一幢“烂尾楼”。“巨人”的脊梁就这么断了。

垮掉的“巨人”欠了一屁股债,有那么几年不知所踪。后来突然有一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冒出了一个叫“脑黄金”的东西来,那东西横空出世的手段,就和现在的铺天盖地的“脑白金”现世一样。

这脑黄金是个什么东西呢?看看当年的一则新闻报道:有一年安徽吴湖一考生父母拿着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公司打官司,说广告欺诈,承诺什么吃了脑黄金,考不上大学该公司将赔偿什么云云。

所以,记忆力好的人,对后来铺天盖地吹得没边没沿的“脑白金”是不会大惊小怪的。

头脑发昏到折了“脊梁”的史玉柱绝迹江湖多年,突然以极有反讽意味的形象重出江湖,竟然干起“要让中国人都聪明起来”的买卖。

这史玉柱最初的“脑黄金”卖得并不成功,几乎再次破产。接着他又摇身一变,做起“让中国人都健康起来”的买卖——四处贩卖“脑白金”。靠中央电视台的扶持——黄金广告的轰炸,这“脑白金”还真炸开了市场,史玉柱由此再次暴富起来。这个时候的史玉柱真算是堪称老江湖了。

就在“脑白金”似乎仍然能挣大钱之时,史玉柱击鼓传花,在2002年底1.46亿卖掉“脑白金”商标所有权;2003年,他又以6亿港元现金加5.7亿元可转债券卖出“脑白金”与“黄金搭档”75%的销售网络。说起这个“黄金搭档”,还很有点“珠连璧合”的味道——“既有助于聪明又有助于健康”,而它能名扬中国,依靠的手段仍然是电视广告的轰炸。

有关史玉柱这个人,局外人评论得够多。这个政府重奖过的“知识分子”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传奇经历的呢?在读者大开眼界之前,还是看看史玉柱的知音——聘请史玉柱担任四通控股CEO的段永基是如何评价史玉柱的“非凡”本领的。

2004年,段永基说:“史玉柱这个营销团队相当于中国保健品领域的美国戴尔公司。我看好的就是史玉柱和他的这个团队,”“脑白金就其技术含量来说,什么都不是”,但“真的白金卖出白金价,不是本事;而把不是白金的东西卖出了白金价,那才是真功夫。”

史玉柱自己怎么看呢?

史玉柱说:“这个东西有用没用,在于人们信不信。这就是诀窍。”

这话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

曾经借不起一块钱

6家连锁旅馆的老板只是一个25岁女孩,而她并非“富二代”。

来自渭南的王阳,16岁时迫于家庭贫困而选择辍学打工,几年间她开过饭馆也干过美甲,还在乳制品加工企业当过工人,而最成功的莫过于她现在选择的招待所行业。从家里太穷,没人敢借一块钱,到成为“百万富翁”,她仅用了几年而已。

王阳说从她懂事起父母身体就不好,贫困的家庭,患有听力障碍的弟弟以及上学成绩优异的妹妹,这一切都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家里最穷的时候父亲出去借一块钱,都没有人会借,因为没有偿还能力。”于是16岁初中还没毕业的她就渴望通过打工挣钱,给家里减轻负担,不再让父母受苦。为了方便照顾家人,她在渭南先后经营过饭馆和美甲店,有了资金存蓄之后,2009年王阳来到西安,拿着5万元,又东拼西凑地借了2万元,盘下了一家城中村内的招待所。可这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父母认为招待所这个行业太乱。

“牛脾气”的她依旧坚持己见,父母没办法只能让她放手去做。开店将近3个月时间,王阳不但没赚钱反而亏损了。她硬着头皮撑着,由于住店旅客经常丢东西,安全很难保证,她经常整夜拿着手电筒楼上楼下地巡查,就这样,她在周围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招待所生意也因此渐渐好转,后来火爆到需要电话订房,而这对招待所这种低端的住宿业来说,是很少有的,这令同行非常羡慕。

凭借自己敢闯敢做的劲儿,王阳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第二家店,她对房间卫生、环境和服务的质量要求很高。就是因为干净温馨的服务,客源不断增多,目前,她已经开了6家,不但将老家的房子重新整修,还在西安买了房,保守估计她的资产约有100万。王阳一脸满足的笑容:“现如今,家人朋友都在我的店里帮忙,还雇了6名员工,自己打理三家店,每天很累但是很充实。”

在王阳看来,父母永远是第一位的,孝顺是一个人天生就应该做的事情。

正是因为她的坚持和孝顺,感染了家人。“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对我产生了依赖,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我觉得很幸福。”谈到梦想,她说,家庭上,希望一家人健康平安,事业上她梦想在30岁之前开10家属于自己的连锁店,最好做出品牌。另外,她想去贵州大山,去看看那里想要上学的孩子并帮助他们。

“朋友们说我是打不死的蟑螂,没错,我就是这样的。”王阳说,打工多年最大的感触是:很累,在浪费时间。由此她下定决心要自己开店。年轻人创业真的很难,所以需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前期不要太计较金钱收益,没有谁一开始就会赚钱,要学会在过程中享受“创”业的快乐。很多创业的人缺少耐心,遇到阻碍就会放弃,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自己。这一行不管层次怎么样,哪怕客人是掏了一块钱来住店,也要让他们有回到家的感觉。认真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相信自己有能力,创业这一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无论好坏都要珍惜。

希尔顿差的不是一块钱

任何东西到了商人手里,都会变成商品。

如果有白手起家的决心,那么,请相信犹太商法中的“无中生有”法则。

希尔顿就是信奉这一法则,以区区3万美元起步,逐步成为全球闻名的旅店大王,终于以亿万财富跻身美国十大财阀之列。

1923年的一天,怀着致富梦想的希尔顿来到繁华的达拉斯商业区大街上,突然发现这里竟然没有一家像样的酒店。

一个念头由此在希尔顿的心中产生“我如果在这里建一座高档的酒店,生意一定不错。”经过一番观察,希尔顿看准了一块地,认为那里最适合兴建旅店。

这块地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的拐角地段,所有权在一个人称“老德米克”的房地产商人手上。

在和老德米克商量之前,希尔顿很快就悄悄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经过大致观察,得知按心中所想建起一座酒店至少需要100万美元。

这与希尔顿已经筹措的30万美元差距太大。但30万美元可以买下这块地皮。

希尔顿一点也不着慌。他这时找到老德米克,以30万美元的价格签订了地皮买卖的协议。

给付土地出让费的日期到了。

这一天,希尔顿仅仅带了3万美元就来见老德窑米克。

他一脸无奈地说:“我买你的地,是想建一座大型酒店,但算来算去,我的钱只够建造一个普通的酒店,所以我只能租你的地了。”

就在老德米克摆摆手,正准备说“不想和你合作”的时候,希尔顿诚恳地说道:“我的租期为90年,分期付款,每年租金为3万美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你就收回你的土地和土地上面的酒店。你看怎么样?”老德米克一听,不由得喜上眉梢: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可以换得270万美元的租金,土地还是自己的,土地上的饭店也有可能是自己的。

于是交易就成了,希尔顿付给了老德米克第一年的土地租金3万美元。

希尔顿用3万美元拿到了30万美元才能买到所有权的土地第一年的使用权,把一个殷实的房地产开发商与自己紧紧地捆在了一起,口袋里剩下的27万美元仍然不能建起一座100万美元的旅店。

于是,希尔顿再一次找到老德米克,说“以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建店”。

为了270万美元全部拿到手,老德米克答应了。一切按预想进行。银行按土地的现值贷给了希尔顿30万美元,使希尔顿手头可利用资金达到了57万美元。1924年5月,希尔顿旅店在资金缺口已不太大的情况下开工了。酒店建设用完了57万美元,希尔顿又没有了钱。这时,他还是来找老德米克,如实介绍了资金困难,希望老德米克把盖到半截的建筑物接收过去,出资让它顺利完工。他说:“酒店一完工,就租赁给我来经营,年租金最低10万美元。”被套牢的老德米克想想自己并不吃亏——土地是自己的,土地上的饭店是自己的,每年还有10万美元的租金收入。于是就补足了工程建设的资金缺口。

1925年8月4日,以希尔顿名字命名的希尔顿旅店建成开业。

3万美元在两年时间内干成了大事。如果希尔顿当初一美分也没有,相信他一样能把这事干得漂亮。因为他的商业智慧是无价的。希尔顿的成功道出了这样一条铁律:把有实力的利益追求者与自己捆绑在一起,捆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把最大的风险不着痕迹地转嫁给对方,财富就可以“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