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信仰
3122400000020

第20章 梦想:明确你的方向(1)

我们没必要成为谁!

自卑情结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它很正常也很普遍。不同的是,有些人把它当成了一个过程,提升和完善了自己;而有些人则把它当成了一种结局,带着这种悲观的心态聊度余生。

他们说:“我无法创造历史,无法独一无二,只能模仿别人,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只要能保证自己不犯错,就已经算好的了!”

一个小公司的创业者见到了拥有资产几十亿的企业家,一个私营企业家见到集团企业家……当他们交流甚至谈判时,那些他平时认为绝对错误的观点,此时如果在对方的嘴里说出来,他会立刻怀疑自己以前的判断,并开始变得相信这种观点。如果他们怀着这种心态,就会在对方面前矮上一头。

在很多时候,自卑是我们的生命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情感症结,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应该接受这些情绪。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每个人都具有超越自卑的动力和意识,去制定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

要让自己多一些自信,多一些对未来和自我的肯定,你才能去谈自己的“梦想”,明确人生方向,迈出坚实的脚步。

梦想就是人生方向

只要你能坚持不懈,找到自己的优势、认同自己并遵从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找到自己的梦想,然后坚持下去,明确人生方向,反过来再强化自信,训练自己的技巧,就可以逐渐地实现目标,完成将梦想变成现实的过程。

旧金山一家连锁超市的主管卡洛斯说:“我最初只是一名超市送货员,每天的工作累极了。后来我想,我干吗不自己开一家超市?当我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时,不少一起送货的同事都嘲笑我。他们说,‘嘿,别做梦了,除非自由女神可以下来走两步。’但我想,即便我现在做不到,我也可以把它当作自己的奋斗方向。于是,我所有的工作都为此努力,攒钱,积累经验,当时机成熟时,我就开始了行动,从银行贷到了一笔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超市;三年后,我在旧金山已经开设了12家连锁超市,并且计划向美国东部发展。那里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我的梦想就是把自己的超市开遍全美。”

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所有的方面都成为佼佼者,就像卡洛斯,他当然不是超市开得最好的人。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一座山上称霸不见得能在所有山上称霸。任何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但是,任何人也都具有别人无法忽视的优势,所以卡洛斯虽然不是最好的,但经过努力,也拥有了自己的特色与实力。

如果你非要拿自己的弱势跟别人的强项对比,你的自卑情结难免就会激发,觉得自己真地不如别人,由此不敢创新,甚至不敢行动,所以很难去实现梦想。

反过来讲,正是因为人人都会有一些自卑情结--这通常很难避免,所以人们才都会迫切地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这也给我们为自己或下属缔造充足的自信、优化团队的沟通氛围提供了平台,找到了良好的切入点。

为你自己鼓掌即便所有的人都不看好你,你也需要为自己鼓掌。我们每天都在自己的舞台上表演着各种角色--

丈夫: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丈夫;父亲: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父亲;儿子:证明自己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创业者:证明自己具有做生意的能力;上司:证明自己是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员工:证明自己是一个出色的职员。

有可能,你的表演很精彩,大家都为你鼓掌喝彩,你成了舞台和人们心目中的主角。但是还有一种可能:有时候别人并不在意你。在你的台下没有观众,也没有掌声。此时,你仍旧是这个舞台的主人,千万不要沮丧,更不要放弃。每个人都是活给自己的,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

所以,拥有梦想的人要做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懂得给自己送上掌声。

即便没有人为你喝彩,你也可以自己为自己鼓掌,为自己的努力送上一句赞美,然后按部就班地走下去。

为你员工的优秀鼓掌

你的员工都希望得到上司的鼓励,所以对他们--不要吝惜自己作为上司的掌声。当他们做得好的时候,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在他们出现失误时,则及时鼓励他们坚持住,让他们明白:这不算什么,他们有一切有利的条件可以解决问题,只要他们自己愿意。

苏联卫国战争的前线,有一个年轻士兵受了重伤,一条腿被炸得血肉模糊,小腹中弹,头部也在流血。当医生准备给他手术的时候,士兵艰难地说:“我想这将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旅程,我有很多的遗憾和伤痛,可这些并没有让我放弃。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因成绩不好而受到同学老师的冷淡,甚至我的父母也因为我智力发育不良而几近放弃……在我的一生中,似乎没有享受过掌声和赞誉,但现在我做到了,我用我的生命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和爱,我希望……能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旅程中享受一次掌声。”

最终,这名士兵不幸死去,但与此同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在掌声中离开,而且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他明白自己为梦想献身,所以不留遗憾。

对于那些迫切希望得到肯定和赞美的员工,你是否藏起了自己的双手呢?既然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掌声,那么当你的同事或下属对此表示需要的时候,请不要吝惜你的“肯定”--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忍受必要的孤独

要实现我们的梦想,总是会有一段孤独的旅程。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会经历一段不成功的过去,也会有一段厚积薄发的时期。任何一块金子,都会经历被藏在深土中甚至是沙子里看似令人绝望的阶段。

真正能够将人才和平庸之士区分开的,事实上,正是一个人在这个阶段对于孤独的忍受能力。

目前居住在华盛顿特区的OML公司的总裁欧麦力今年只有三十多岁,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重大人生目标,忍受了9年的“孤独生活”。9年前,他刚走出哈佛商学院的大门,身无分文,穷得就像“一只鸡蛋”;但是现在,他的公司拥有2亿美元的资产,而他的个人财富已达5000万美金。

欧麦力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我们的培训,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比‘无人理睬’更糟糕的。我在过去9年里所经历的一切,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噩梦。我几乎没有交际,没有爱情,没有娱乐,这9年时间中我甚至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当有人告诉我美军在阿富汗的故事,我惊讶极了,美国入侵阿富汗了吗?我也不知道杰克逊去世了,直到几个月前才在一则怀念他的新闻中看到。在这9年中,始终陪伴着我、与我不离不弃的是我的团队,他们与我一起对抗孤独。在这9年中,我们有同样的梦想,那就是把这个项目开发出来,用于我们的产品,我们知道这将富有无穷的价值,并共同沉醉其中。”

现在,他与自己的团队可以举杯庆祝了。这就是梦想的力量,为了伟大的梦想,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抵抗孤独的能力,能够经受住旁人的指点、不解或者异样的眼光--他们的内心是无比强大的。

欧麦力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大学时的一位舍友。他在上大学期间,非常叛逆。而且他的生活完全是颠倒的,晚上玩游戏,白天睡觉,任何活动会议都不去参加,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出有任何梦想的痕迹,他恣意地挥霍青春,享受时光流逝的乐趣。

他的身边有几个朋友,他们有着相同的爱好,就像约好了要来大学享乐一样,对于学习不感兴趣,对于未来从不担心。他们的口号是:“活好现在,快乐就行。”人们总是如此,当身边的人都处于堕落的思维中时,你自身就会莫名其妙地得到一种“堕落安慰心理”。于是,你也会模仿他们,加入他们,成为堕落群体的一员。

但他本来并不是这样的,在大一的前两个月,他还是一个乐观而且十分有志向的人。最后当他全部的好友都是一群玩乐分子以后,他就成为了另一个陌生的自己。即便他鼓起勇气走出人群、试图做出一些改变,也容易被身边的人一句“你真不合群”拉了回去,继续自我麻痹。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大三,面对苍白和空虚的生活,他彻底地觉醒。他开始做计划,规划自己的人生,还向人们发誓要改变现状,补上功课。每天六点不到,他就起床去图书馆占座、自习、读书、做设计,有空闲时,就打电话联系毕业后的实习单位……每天如此。而且,他还戒除了所有的娱乐活动。

这时,身边的人又开始了对他的不理解,说他不合群、虚伪、矫情的都有,他本以为自己的意志力可以抵消这些非议--但最终,他的决心再一次动摇,到大四时,他已经变得像一个历经沧桑的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毕业后,他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从此再也没有他的音讯。

一个人让自己变得富有才华并不困难,只要能够接受、学习、研究一门学问。但真正能跳出人群成为金字塔顶端的成功者的人却并不多,因为不仅高处不胜寒,向上攀爬的过程中也必然要经历一段“离群索居”的时期。你要被别人仰视,就一定会被别人非议甚至诽谤。承受不了这种孤独,你就很容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只有内心懦弱的人,他们才害怕失去群体的依傍;只有懦弱的人,他们才会害怕做出改变;只有内心懦弱的人,他们才会被议论左右。当你检视了自己的过去并且再一次对自己的梦想进行修正或者询问以后,你还会存在懦弱的心理并且踌躇不前吗?试一试吧。

再穷也要有梦想

我问高德公司培训项目的合作方代表伊莉:“贫穷可怕吗?”伊莉说:“它很可怕,但它在我的梦想面前,无足轻重。”

贫穷吓不倒伊莉。她出生于哥伦比亚的贫民窟,而且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双亲,被送到福利院。但现在,她是纽约一家私立教育机构的部门主管。

伊莉说:“没有梦想,我就不会去读中学,可能会成为一名少年毒贩;

没有梦想,我就不会申请赴美留学的少得可怜的名额;没有梦想,我就不会给普林斯顿大学的爱默生教授写那一封两万多字的长信;同样,没有梦想,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为更多失去动力的人讲述我的故事。”

2003年,普林斯顿大学接到了伊莉的信。爱默生教授介绍她来美留学并为她提供担保,大学毕业后,还推荐她到纽约自己担任监委一职的教育机构承担重任。伊莉今年只有28岁,出身穷困,在18岁之前的每一天都活在险恶的环境与经济的窘迫中。

那时候,谁能想到她今天的成就呢?是梦想推动了她的成功,否则她只能和命运相同的贫民窟孤儿一样流落在哥伦比亚的街头,被贩毒集团盯上,成为他们的“运毒工具”。

梦想源于对现实的不满和改造

既然是梦想,就必然是对现实的一种突破和提升。如果没有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也许人类至今仍然活在原始社会,没有工业文明,没有发达的信息,当然也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娱乐工具。

生存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树立梦想和实现梦想。有了梦想,我们就有了改变世界、改变生活和自己的动力,生活才能更加精彩。

为了改善通信,莫尔斯发明了电报,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技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大梦想。这两个惊人的发明,让千里之外的人可以即时接听到对方的消息,同时也改变了船只在海域中航行的方式,让万千漂流在大洋中的船舶在无线电技术的指引下找到目标。

同样,为了改善交通,斯蒂芬孙发明了火车;为了改善照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这一系列梦想的实现,真真切切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也在提升着人们审视世界、审视自我的境界。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自身的能力,而在以创造力、创新力为基础的社会发展中,一个人的梦想一定会成为他最强大的参与竞争与积极上进的力量。

贫穷是梦想对你的考验

当你相信明天会变得美好的时候,你就不会再计较今天所遭受到的痛苦。因为当你有了梦想时,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进的步伐。

在通往梦想的旅途中,我们必然要经历困难与挫折的洗礼,那些磨难恰好就是上帝对你的考验,只有意志力足够强大的人才能实现他们的目标,只有足够坚持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垂爱。

很多人在距离目标一步之遥的地方倒下了,动摇了,退了回去,他们无法再站起来,或者没有信心再向自己的目标发起冲击,因为他们承受不起追求梦想的艰难过程,也不想忍受相应的代价,比如贫穷或者孤独。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则故事:国王要求他的四个王子去卡伦探路,以最终决定是否将国都迁往卡伦。前三个王子均半途而废地回来了,有的在路上遇到了沼泽,有的遇到了沙漠,有的遇到了大河。十八天之后,最小的王子回来了,并告诉国王:卡伦很富饶很美丽,适合迁都。

最后,国王用五个字做了总结--脚比路要远。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实现梦想的道路到底有多长,有多远,其实是取决于我们这双“脚”的。脚能走多远,路就有多远,因为路是没有尽头的。只要你心存梦想坚持前行,你会发现看似再难的目标,走起来也会很轻松。

无论是困难,还是任何其他的苦难,包括贫困,都无法也不应该消磨一个人对于梦想的追求。

有一位母亲来自农村,她的家庭很穷,穷到根本买不起一件像样的衣服。有一天她攒了些钱,就带着自己年轻的女儿到城里去--到商场买衣服。服务员见她穿的衣服很旧,看上去不像一个有钱人,就拒绝让她试穿。

这位母亲说:“您的拒绝,可能会让你因此丢掉这份工作。”最终她如愿地让女儿试穿了这件衣服。她的女儿在商场中摸了一顶新展出的帽子,又一个服务员跑过来,制止说:“只能看,不能摸。”这位母亲发现了,淡定地走到女儿面前,领着她把店内所有的帽子都摸了一遍,服务员只好在旁边眼睁睁地看着。

她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回到家,她对自己的女儿说:“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不是你的错,我们的家庭即使贫困,那也是你无法分割的一部分。要改变这种局面,你只有做得更好,做得比别人好,才能有机会走出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