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肥胖症自然疗法
3105800000017

第17章 体育疗法(4)

运动后轻松、舒畅、安眠为度。心率超过100次时,要间断休息,每天锻炼30~40分钟即可。如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睡眠不好、明显疲劳,则表明运动过量。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增加时间。运动前要稍加活动,以全身性运动为主,避免某一肢体或器官运动过度,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局部按摩,进行日光浴、药浴等。运动时呼吸要自然均匀,注意采用腹式呼吸。尽量避免屏气或过分用力,不要做倒立,不要身体突然前倾、后仰或急速旋转,以免摔倒或发生意外不宜做快跑及长时间的运动。时间要选择在清晨,运动后要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使之有一个良性循环。

运动量与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密度有直接关系。为安全可靠,中老年人可以用增加运动次数(运动密度),减少每次运动强度和时间的办法保障适宜运动量。各年龄段的肥胖朋友在进行减肥运动时都要遵循动作由简到繁、运动量由小到大的原则。如果操之过急,不考虑自身的体质、机能状况,进行力所不能及的运动,不仅达不到减肥健体的目的,还会损害健康。因此,克服减肥中的急躁情绪,根据自身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是十分重要的。

要持之以恒

肥胖症的治疗主要是维持远期效果,合理地不间断地参加体育运动是维持减肥远期效果的主要手段。这就需要减肥者有滴水穿石的决心才能做到,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无益于减肥,也会因机体消耗热量的不稳定而影响健康。有些肥胖者往往抵挡不住食物的诱惑,害怕运动带来的苦和累,不愿吃低热量食物,也不愿参加体育运动,这主要是因为肥胖者对肥胖与减肥的认识不足,若能把减肥看做是掌握自己命运、走上健康长寿之路的一种途径,所有肥胖朋友都会积极地减肥,以持之以恒的心态去参加体育运动。

只要坚持适量运动,或者说把运动作为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保持适宜的体重是能办到的。除那些厌恶运动、不能自觉进行锻炼者外,所有进行减肥治疗的肥胖者都能够持续保持住减轻后的体重而不反弹。实践证明,坚持合理的运动是保持体重的重要手段。保持体重的方法不同,出现的结果也不同,运动是维持体重的理想方法。美国科学家对90名体重减轻后的肥胖者采用不同的保持体重方法进行观察,一部分人单纯依靠节食,另一部分人则加强了运动,如散步、慢跑及其他室外活动,12个月后节食者的体重平均每人增加了3.2千克,而从事运动者的体重只增加了0.9千克(可能是肌肉组织增多的结果)。当然对运动者每日摄入的热量还是加以限制的,以保持热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平衡,他们较减肥前的热量摄入平均每曰减少了577.39千焦。但是和单纯依靠节食保持体重者每日摄入热量减少1401.64千焦相比较,减少577.39千焦热量就显得宽松多了,对食物的心理需求也不会像单纯依靠节食保持体重者那样强烈。所以,以运动保持体重比以节食保持体重更容易做到。

不要急于求成

如期望选择高强度的运动方法,一定要在充分权衡自身健康状况之后,再科学合理地制订出运动强度和方式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当运动已进行了一段时间而体重并无明显减轻时,不要灰心,因为运动不仅消耗了脂肪,而且增强了肌力,使肌群肥大起来,这对于个体健康是十分有利的。此时应采用测定皮下脂肪厚度的方法测定运动疗效,而不可轻易放弃运动。运动配合节食,可有效地、长时间地控制体重,收到预期效果。

体力劳动不能代替运动

一般减肥者对医学减肥疗法中的膳食调配与药物应用都能接受,而对运动的安排常常大惑不解。他们认为,劳动也是运动,体力劳动的热量消耗完全可以代替体育运动的消耗。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认识有一定道理。但是,从减肥健身角度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肥胖在体力劳动者中发生的比例明显高于从事体育运动者的事实证明,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运动。因为运动是全身性的,而体力劳动往往局限在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进行单一的、机械的动作。一般情况下,运动消耗热量会明显高于体力劳动。同时较长时间的重复动作容易出现疲劳,这需要有充足的休息才能消除使热量消耗受到“限制“。运动会增强心肺功能,使全身各组织器官都能得到良好的血液供应与充足的氧气供应,有效地保证了运动能够顺利进行而不易出现疲劳。

此外,长期从事单一的、机械的某种重复动作,除给局部带来疲劳夕卜,还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例如,农民劳动弯腰动作多,腰背部软组织劳损导致的腰背疼痛也多;木工双手干活,上肢动作多,肩、肘、腕关节的疾病也多;售货员长期站立工作,患腰腿痛和下肢静脉曲张的比例明显高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而体育运动使机体的各组织器官能够比较平均地进行工作,有效地避免了局部组织器官的疲劳与损伤,对预防和治疗因劳动引起的疾病有积极意义。

运动要与热量控制相结合

运动减肥与节食减肥不同。节食减肥的根据是热量摄入低于消耗;运动减肥的根据是热量消耗大于摄入。运动与节食相结合才能获得满意的减肥效果。随着机体代谢率的不断下降,单纯依靠节食减肥者的体重下降会变得越来越缓慢,最后停滞不降。为维持体重,肥胖者要长期忍受食物诱惑的心理折磨,一旦失去控制,体重会迅速上升。同时,体重长期不降也会动摇减肥者的信心,造成减肥失败。同样,单纯依靠运动减肥也不会获得满意的效果。运动使机体代谢率明显增加,体内热量储备(尤其是糖的储备)迅速减少,胃肠道蠕动被动性加快,食欲增加。进餐时常常狼吞虎咽,摄食量较运动前增多。这样,运动消耗掉的热量会很快由摄入的食物补充,导致体重没有任何下降。如果摄入食物的热量超过运动消耗的热量,体重反而会升高。

体重下降是机体热量摄入与消耗出现负平衡的结果。所以,要想减去体内多余的脂肪就要在如何搞好热量的负平衡上下工夫。限制热量可以避免运动后的暴饮暴食,运动可以有效地解决因单纯节食造成的体重下降后反弹的现象。因此,运动与控制热量相结合会收到理想的减肥效果。减肥有效自然会增强减肥者的信心,坚持执行减肥计划。经过一段时间后,机体通过自身的调整会慢慢地适应这种热量供给与消耗形式体重不断下降,维持体重也就变得容易了。

一向喜欢运动的人,突然停止运动后饮食量却未减,摄进食物的能量就会超过自身能量的消耗,于是就以脂肪的形式储藏于脂肪细胞内,使脂肪细胞增大,细胞数目也显着地增多,所以就显得胖了起来。应当指出的是脂肪细胞一旦生成,细胞数目就不容易减少,当消耗的能量超过摄入能量时,身体脂肪细胞的体积会缩小,从而产生减肥效应。然而运动也刺激了食欲,一旦停止运动,饮食又未控制,能量摄入多于能量消耗,脂肪细胞的体积就会很快膨胀起来,因而表现出停止运动后“发福“特别快。所以体育锻炼应当持之以恒,当因工作和生活紧张、外出等原因停止运动时要注意控制饮食,使能量摄入不超过能量消耗,这样脂肪细胞的体积就不会增大,体形也就相对稳定。肥胖者晚餐量宜少特别是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因为夜间能量消耗减少,如果饥饿感明显可食用一些含纤维质较多的水果,增加肠蠕动,有助于控制肥胖。如果每曰坚持运动,饮食控制良好,仍持续不断地增重,需进行内分泌代谢检查,以确定有无内分泌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