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智囊悟人生
3105200000036

第36章 知微(1)

冯梦龙在《智囊·明智篇》中有一段总述,是这样写的:

自有宇宙以来,只争明、暗二字而已。混沌暗而开辟明,乱世暗而治朝明,小人暗而君子明;水不明则腐,镜不明则锢,人不明则堕于云雾,今夫烛腹极照,不过半砖,朱曦霄驾,洞彻八海。又况夫以夜为昼,盲人瞎马,侥幸深溪之不宵也,得乎?故夫暗名之未然,皆明者之已事;暗者之梦景,皆明者之醒心;暗者之歧途,皆明者之定局。由是可以知人之所不能知,而断人之所不能断,害以之避,利以之集,名以之成,事以之立。明之不可已也如是,而其目为《知微》、为《亿中》、为《剖疑》、为《经务》。吁!明至于能经务也,斯无恶于智矣!

是啊,有智慧是没有任何恶处的,把握人生,就要把握智慧。

圣无死地,贤无败局;缝祸于渺,迎祥于独;波昏是违,伏机自触。

冯梦龙把此章名写作“知微”,很明显是说万事以知微为本。从事物的小处看到未来的发展,“知微”是一门高明的智慧,也是一种学问,古代智才之人无不是知微之人,他们以知微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得到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尊重。

(第一节)远见智慧

做事要有远见,看事情更要有远见。能从细微之处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是一个人的才能,也是一个人谋国谋生的基本。春秋战国时期的名相管仲就能从小处看到一个人的本质,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写有关于管仲知微的故事,就充分的说明了远见的智慧之处。

管仲生病了,齐桓公去看望他,问他道:“您生病了,还有什么话指教我吗?”管仲回答说:“希望君主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齐桓公说:“易牙把他的儿子都烹了,以让我尝尝人肉的味道,难道还可以怀疑吗?”管仲说:“一个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这是人之常情。易牙连他的儿子都不爱,又怎么能爱大王呢?”

齐桓公又说:“竖刁自己阉割了自己,以来侍奉我,难道还可以怀疑吗?”管仲答道:“每一个人都会爱惜自己身体的,这是人之常情。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爱惜大王呢?”

齐桓公又说:“常之巫能占卜生死、去病除灾,难道还可以怀疑吗?”管仲说:“生死有命,灾病无常,大王不听任命运,固守其本来的常道,而只是依赖常之巫,那么他将因此而骄横跋扈,无所不为。”

齐桓公又说:“卫公子启方服侍我已经有十五年了,他父亲死的时候他都不愿意回去哭丧,难道还可以怀疑吗?”管仲说:“人人都爱自己的父亲,这是人之常情,他连他的父亲都不爱,还能爱大王吗?”齐桓公说:“好吧。”管仲死后,齐桓公就把这些人都驱逐走了。

可是不久,齐桓公就觉得饭不香甜,起居不舒服,病魔缠身了,并且,宫中的治理松散了,朝中的秩序也不稳了。这样过了三年,齐桓公说:“管仲是不是太过分了。”于是又把那四个人都召回了宫里。

过了不久,齐桓公病了,经查实,就是常之巫从中捣的鬼。他从宫中出来对人说:“桓公将在某月某日死。”易牙、竖刁、常之巫他们相互勾结,一起作乱,他们关上宫门,筑起高墙,隔断了宫中同外界的联系。齐桓公就是想喝一口水都没人给他。而卫公子启方带着千户齐民降归了卫国。齐桓公听说他们叛乱了,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流着泪后悔说:“唉,还是管仲的见识远大啊!”于微小处见真实,此管仲之能也。

另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齐桓公早朝时与管仲商量要攻打卫国。退朝回宫后,一名从卫国献来的妃子看见了他,就走过来连拜了几拜,问齐桓公卫国有什么过失。齐桓公很惊奇,问她为什么这样问,那个妃子说:“我望见大王进来的时候,脚抬得高高的,步子迈得大大的,脸上有一种强横的神气,这都是要攻打某个国家的迹象。并且,大王看到我,脸色就突然变了,这明显是要攻打卫国。”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此女非一般品相,也是一知微而远见之人。

第二天早朝时,齐桓公冲着管仲一揖,召他进来。管仲说:“大王不想攻打卫国了吗?”齐桓公问:“您怎么知道的?”管仲说:“大王上朝的时候,做了一揖,并且很谦恭,说话的声调也缓和,见到我而面有愧色,因此我知道。”果然不愧为一代名相,管仲一言而中,实是“远见”高手。

齐桓公与管仲商量伐莒,还没有商量出,结果此事就被国人知道了,齐桓公对此事有些奇怪,便以此问管仲。管仲说:“国内必有圣人!”齐桓公叹了一声,说:“嘻!今天我到城墙上巡视在下边干活的民工,有一个拿拓水杵的人一直向上注视我,估计就是他吧?”

齐桓公和管仲都想见见这位奇人,于是就命令这些人重新来服役,并且不得由他人代替。没过多长时间,卫士们带上了一个叫东郭的人。管仲看了看此人说:“此人必是要找的人!”于是,命令迎宾侍者站立台阶两边,把东郭迎接进来。

管仲说:“是您说我国要伐莒的吗?”他说:“是的。”管仲说:“我没有说过要伐莒的话,您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东郭回答说:“君子善于谋断,小人善于揣测。这是我暗中推测出来的。”管仲说:“我没有说要伐莒,您怎么去推测呢?”东郭回答道:“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脸色:悠闲自得、宴享喜乐的时候,是钟鼓之色;愁闷悲伤、清静无为的时候,是丧服之色;勃然奋发、踌躇满志的时候,是兵革之色。那一天,我望见国君在城台之上,脸色勃然满志,这是兵革之色。国君嘴动而不发声,所说的是“莒”的口形;国君举手臂而指,指的方向与你所指的都同样是莒国。我私下猜测现在我们周围未臣服的小诸侯国只有莒国,所以这样说。”

卫国的妃子、管仲、东郭都是有远见之人,从细小中发觉事情的根本变化,是一种极难能,也是极高深的智慧,古代人善于推测以探得事情的真伪,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有远见的故事,也有很多有远见之人。

晋朝何曾字颖考,晋武帝时任太尉,他经常陪着武帝赴宴,回来后告诉几个儿子说:“皇上创建了基业,并要把基业传给后世子孙,然而我每次在宴会上,却从未听他说过治理国家和图谋久远的谋略,只是说些平生的常事,他的后代恐怕就很危险了吧?他的太平基业也仅就到他个人一身而已,他的子孙真够让人担忧的!不过你们还可以安然无事。”

但他又指着自己的几个孙子说道:“你们这一辈人必殃及祸乱!”

儿孙们都听得莫名其妙,参不透其中的奥妙。

后来,经“八王之乱”,何曾的孙子何绥被东海王司马越诛杀。他的另一个孙子何嵩哭着说:“我的祖父真是大圣人啊!”

能从言谈中得出晋朝必灭,何曾的确是此中高手,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明知将必祸,为什么没有做出一些措施呢?可见,何曾是远见高手,却也不见得是谋略高手和世俗高手。

周朝的姜太公更是一位不得了的远见之人,八十岁高龄还在为周的建立做出巨大的贡献,周建立后,被周王封于齐后,过了五个月就来向周王报告说政事安排好了。当时周公摄政,问他道:“怎么这么快?”姜太公说:“我只是简化了他们君臣上下之礼仪,又不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所以政治局面很快得到安定。”而周公的儿子伯禽到鲁国去,三年才来报告说政事安排好了。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迟呢?”伯禽答道:“我改变了他们的风俗,革除了他们的礼仪,让他亲丧三年而后才能除掉孝服。”周公说:“这样下去,鲁国的后代们会北面事齐、向齐称臣了吧?国政如果繁琐而不简要,尊严而不平易,则百姓们将不能和其君主相亲近;君主如果平易而近民,则民必归附他。”这些都是非常易懂的东西,可在五千年的中国史中,能做到这样的帝王们,实在是少之又少。

还有一个和姜太公相反的例子,就是周朝所推翻的商朝的亡国之君商纣王。

殷纣王刚即位,生活便开始奢侈起来,使用起了象牙筷子。对此,纣王的叔父箕子叹息道:“他使用象牙筷子,必定不再用陶制的食器盛东西,并且要做犀玉之杯了。有了犀玉杯、象牙筷,必不会再吃羹藜等野菜制成的食物、穿质料粗劣的短褐衣服、住在茅草铺顶的房屋之下了,则要求身披锦衣九重、脚踩高台广室。怀有这样的要求,整个天下也满足不了他了!远方的珍怪之物,舆马宫室等等都逐渐齐备,这些都自此而始,我害怕他由此走向灭亡!”

没过多久,纣王便开始建造鹿台,琼室玉门,豪华富丽,狗马奇物充满其中,还有酒池肉林,宫中街市,供他穷奢极欲。

很快,老百姓都背叛了他,只有百里封地的周文王举起了义兵,民心所向,商朝就这样被周朝所代替了。其实,有时候,碰到一个这样的君王,不论多么有远见的人才,都会是没有办法的。明智的,求以自保,而愚忠的,只能是“以身殉国”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一件非常有名的事,就是三家分晋,从而有了后来的战国七雄。公元前453年,晋国专权的智伯帅韩康子、魏桓子之兵攻伐赵襄子甚急,赵襄子派大臣张孟谈以朝见智伯为名而私会韩、魏二人,劝说二人联合攻智伯。谋既定,张孟谈又朝拜智伯出来,正被智伯的族人智过在辕门外遇见。智过就进去见智伯说:“魏、韩将有变化。”智伯问:“怎么了?”智过说:“我刚才在辕门外遇到张孟谈,他显得很骛持并且显得很得意。”(从些微处看到这些,智过是此中高手)

智伯说:“不对,我已与魏桓子和韩康子约好了,打下赵后就三分其地,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你不要妄说。”智过出来后总是放心不下,就去拜见了魏、韩二人,魏、韩二人在智过面前表现得很是惊慌。

智过回来就对智伯说:“魏、韩二人色动意变,一定将不利于大王。不如现在杀了他们!”智伯说:“我们兵驻晋阳已三年了,早晚就要攻下赵而分享好处,怎么能有其他的心思呢?你不要再说了。”智伯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得很是坚决。

智过说道:“如果不杀,就快去亲近他们。”智过又出一计。

智伯问:“怎么亲近呢?”

智过说:“魏桓子的谋臣叫赵菱,韩康子的谋臣叫段规。这两个人是都能改变他们君主的意见的。大王应当与他们约定,破赵后就封二人一人一座万户的城池。这样,魏、韩二人之心可以不变,而大王就得到了您所想要的了。”

智伯又一次地错过了机会,说:“破赵后要三分其地,现在又要分给他们两人各万户之城池,那我得到的就更少了,不能这样!”智过见自己的计谋不被采纳,说的话智伯又不听,就逃走了,并改姓辅氏。智过果然是明智之人,比愚忠之人要让人心里痛快多了。

张孟谈听说了,就去见赵襄子说:“我在智伯的辕门外遇见了智过,看来他对我有了怀疑。他进去见智伯,出来就改了姓,所以我有这样的怀疑。今天晚上如不攻智,必有后患。”

张孟谈也是此中高手,智伯这样的人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赵襄子说:“好吧。”于是派张孟谈去见魏、韩二人,约定晚上杀掉守堤的官兵,然后放水淹智伯的军队。智伯的军队被水一冲,都慌着去救水,一阵大乱。这时,魏、韩两支军队从两侧围攻,赵襄子率军队正面迎击,大败智伯军队,活擒智伯。

智伯后来被杀,国家也亡了,土地也被赵、魏、韩三分了,智氏满门尽灭,唯有辅氏保存了下来。

在智伯统帅魏、韩的军队攻打赵襄子时,曾决水淹晋阳。当时,智伯巡行看水势,魏桓子和韩康子与他同车前往。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是可以亡人国的啊!”魏桓子以肘触了触韩康子,韩康子用脚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汾水可以淹灌魏的都邑安邑,洚水可以淹灌韩的都邑平阳。

此后,智伯的大臣絺疵对智伯说:“韩、魏必定会反叛我们!”智伯说:“您怎么知道呢?”絺疵回答说:“我是从人情世故上知道的:我们统率韩、魏一起攻赵,而赵亡,必祸及韩、魏。现在约定了胜赵后要三分其地,但他二人却忧虑重重,没有一点儿欢喜的表情,这不是反叛还是什么呢?”

第二天,智伯却把絺疵的这些话告诉了魏桓子、韩康子二人,他二人说:“这是谗言的小人想为赵氏游说,使您怀疑我们二家而松懈对赵的攻伐。不然的话,我们二家岂不是放弃朝夕间即可分赵氏之田的利益,而去做那些危难不可成的事情吗?”

魏桓子和韩康子二人出来后,絺疵进去见智伯说:“君主怎么把我说的话告诉他们二人呢?”智伯说:“您怎么知道呢?”絺疵回答说:“我见他们看到我时脸色严肃而急速离走,这是他们知道我已得知他们的实情的缘故。”

智伯的名字虽带了一“智”字,实在是不智之极,智过和后来的大臣都具有远见之才,但是智伯本人没有太大的才具,据史载此人还是有小才而无德之人,无怪乎三家分晋一蹴而就,实是应该。

古人曾有“自取灭亡”这样的成语,在历史故事看来,完全不无道理。以智伯之才,如若不亡的话,就是对历史的巨大讽刺。一般看来,历史是不会犯大的错误的。

(第二节)知微之才

知微之才实是大才,于微小之处见本质,实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把握微小之势,即掌握了人生之匙。

春秋后期,鲁国大夫郈成子为和晋国通好而访问晋国。他路过卫国的时候,卫国大夫右宰谷臣把他挽留并设家宴招待,宴会上,虽然有家乐助兴,可右宰谷臣的脸上却没有一点儿喜色,喝到最后,右宰谷臣还送给郈成子一块璧玉。古人和现代的人一样,有求于别人的时候,总是把事情做得很是周全,右宰谷臣的行为,有了点“无故献殷勤”之感。

等到郈成子从晋国回来,路过卫国时,却没有向右宰谷臣辞行,随从问他:“来的时候,右宰谷臣那样盛情地招待你,如今回来你为何不去向他辞行呢?

”郈成子说:“他设家宴招待我,是想和我一起快乐或是要我快乐;排出家乐而自己没有笑容,是告诉我他自己一点儿都不快乐;酒到浓时送给我璧玉,是对我有所寄托,有所希望。这样看来,卫国可能要有所变乱了。”

事情果然如他们所猜的一样,等到他们离开卫国有三十里以后,听说卫国发生了“宁喜之难”。即卫国献公因忧患宁喜专权,联合其他大夫发动兵变,擒杀宁喜并陈尸于朝的事件。

在这个事件中,右宰谷臣是受到很大的牵连的,他也被杀。听到这个消息郈成子立即调转车头,回到右宰谷臣的府上,在他灵前三次哭吊,然后才返回。回到鲁国后,郈成子又让人把右宰谷臣妻子和孩子接来,把自己的宅院分出一部分让他们居住,把自己的俸禄分出一部分以供他们的费用,等到右宰谷臣的儿子长大后,郈成子还把那块璧玉送还给了他们。真可谓做到了仁至义尽。

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这件事情,从智慧方面可以看出右宰谷臣筹谋的细微,其仁能够对之托孤寄财的,只能是郈成子呀!”右宰谷臣确是人才,把自己的后世给了一个让别人都感到放心的人,当一个人才做出一件事后,得到的只是好的评价,当两个人才共同做出一件事后,得到的将会是感叹,这个故事就是让人感叹的故事。

下面的这个故事中有两个知微高手,其时真是人才纵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