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智囊悟人生
3105200000020

第20章 见大篇(19)

尊敬与宽恕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清朝时曾国藩就是这样做的。曾国藩对人对己都重视敬以持躬、恕以待人的敬恕精神。为什么要敬要恕呢?他认为,尊敬人和宽恕人是做人之道,立德之基。能敬,则心志坚定而不放荡;能恕,则不为一己私利所蒙蔽。正因为如此,曾国藩早年在京城为自己制定的身心性命修养的日课表上,第一条就是“主敬”。曾国藩还将“恕”列为后代必须遵循的“八德”之一,“三致祥”之一。

曾国藩的文化性格,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各种美德。曾国藩天资平平,一生事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勤勉守恒所致。勤于事功,故得以建立奇功异勋;勤于学业,故得以遗存著述卅卷;勤于修身,故得以被家族后人尊为楷模;勤于教子,故得以使晚辈桃李成阴。曾国藩说:“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他认为,勤如天地之阴气,立身居家,做官治军,都是依赖阳气鼓荡。勤则兴旺,惰则衰颓。所谓勤,就是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勤字功夫,一是要早起,二是要守恒。因此,他推崇早起,把早起作为第一要做的任务,认为治理国家要以不晚为起为本。

节俭廉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提介和发扬的。俭廉人生在世,需要长相厮守的东西很多,居家过日子,最重要的莫过于守俭;做官忙事功,最重要的莫过于守廉。一俭二廉,自然成了曾国藩约束家人的道德规范。他自己首先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终身自奉寒素,清淡度日。他说:“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廉需俭养,俭因廉生。所以,他反复强调做官以不要钱为本。做官而不发财,是守廉的基本之义。一旦决意从政,就要断发财之念。不贪财,不苟取,是曾国藩为官之信条。在当时的那种历史背景下,能有像曾国藩这样清醒的认识和清楚的交代,反映了曾国藩遵守传统道德的封建士大夫风貌。

中国人向来都喜欢谦虚谨慎,曾国藩更是这样的一个人。怎样识别谦与不谦?曾国藩指出:“谦之存诸中者不可知,其着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这就是说,谦谨是存之内心的,是自然而然流露的,流露在外表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面色。看一个人是否谦虚谨慎,一看面色就知道,那些习惯于自以为是,颐指气使的,往往一副舍我其谁的面色,目光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接受。二是言语。言语是思想的外壳,骄横的人并没有在额头上写上骄横二字,但言语之间透出的横气、霸气,却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因之欲要谦谨,必得言语温婉。三是书函。言语一变成文字,就白纸黑字了,所以落笔亦慎,用词亦圆融,不要口气太大。四是随员。为官不但自己要谦谨,还要让随员们学会谦谨,有的随员颇有气焰,狐假虎威,反而添乱帮倒忙,毁了主子的名声。所以在选择带随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管教随员的时候也要严格。

曾国藩的这种文化性格的形成,在湘湖士人性格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方面,湘湖之地由于远离中原发达地区,地僻民穷,其地理自然条件比中原地区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中,铸造了楚人倔强、执著的地方性格和独特民风。近世湘湖士人勇于任事、敢于牺牲的坚韧性格即由此而来,在曾国藩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另一方面,两宋以后,湖南成为“理学之邦”,儒家思想成为湖湘士人的基本信念。曾国藩出生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经过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理学观念的艰苦修炼,遂又体现出儒雅的、圆融的、高度教化的一面。曾国藩将两方面完美地融会在一起,于是就有了适应当时特定环境的儒雅的“血性意志”和性格特征。

1852年,正好是曾国藩因为母亲去世在家,接到圣旨前往长沙,帮助湖南巡抚一同办理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通称湘军)。因为,这时太平天国的革命风暴已席卷半个中国,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震恐。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反革命武装不堪一击,完全丧失了抗拒革命大军的能力。因此,清政府多次颁发奖品来奖励团练的命令,想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清政府的所作所为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

1853年1月,清廷命令曾国藩帮助办理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团练。曾国藩顾不得守制三年的大礼,积极行动起来,开始了他一生反对太平天国的事业。他知道,如果按照历来办团练的老办法,是对付不了大规模有坚强组织的农民力量的,因此他建议重新建立一支在绿营以外的正规军——湘军。湘军的主要特点:一是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团结军队内部的纽带。湘军的官兵,大多数都是通过同乡、同族、亲友、师生等关系挑选募集。各营里的人只服从营官一人,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二是湘军的将领,大多入选的士兵都受过孔孟之道熏陶,在科举道路上失意,一心想借军功猎取功名富贵的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平日以程朱理学相标榜,把保卫封建统治秩序作为自己奋斗的最高目标。三是湘军以“卫道”为名,实际上却是一伙杀人放火的强盗。在长沙团练的时候,曾国藩因杀人很多,就已经得到了“曾剃头”的绰号。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这种办法养成湘军凶悍残酷的本性。以至于后来对太平军的血腥镇压。曾国藩是一个有历史争议的人物,他的功劳和他的罪名分配比率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1853年,曾国藩把练勇万人的秘密计划告诉了他手下的爱将江忠源。江忠源这个人平时就不注意细节也不知道事情的深浅,于是,他立刻向清廷和盘奏出,结果船炮未齐就招来咸丰皇帝的一连串征调谕旨。第一次是1853年,太平天国西征军进至蕲、黄一带,武汉危急,清廷接连下令曾国藩率炮船增援湖北。第二次是同年12月,太平军大将胡以晃进攻庐州,清廷令曾国藩督带船炮兵勇速赴安徽救援。第三次是1854年2月,太平军袭破清军黄州大营,清廷再次催促曾国藩赴援武汉。曾国藩深知太平军兵多将广,训练有素,队伍绝非一般农民起义可比,没有一支劲旅是不能贸然去碰的。况且与太平军争雄首先是在水上而不在陆上,没有一支得力的炮船和熟练的水勇,是无法与拥有千船百舸的太平军相抗衡的,甚至连兵力调动和粮饷供应都会发生困难。因而,曾国藩打定主意:船要精工良木,坚固耐用!炮要不惜重金,全购洋炮。船炮不齐,决不出征。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此次募勇成军以出”,“庶与此贼决一死战,断不敢招集乌合,仓促成行,又蹈六月援江之故辙。虽蒙糜饷之讥,获逗留之咎,亦不敢辞”。一时形成“千呼万唤不出来”的局面。

解开这里面的真实情况,其实,清廷催促曾国藩去支援外省,没有其他的意图,只不过以湖南乡勇可用,令他前去只是为了配合绿营作战,以此来解决兵力不足的困难,这也是过去常有的事情,绝非要他充当主力,独力担负与太平军作战的重任。所以当曾国藩在奏折中处处以四省合防为词,声言“事势所在,关系至重,有不能草草一出者”时,咸丰皇帝即以讥讽的口吻在奏折上批道:“今看到你的奏章,简直以为数省军务一身承当,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日矜诩自夸,以为天下人才没有超过自己的,及至临事,果能尽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张皇,岂不贻让天下人大笑!”由这可以看出来,咸丰皇帝对曾国藩很是不能明白,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无知书生的好高骛远和自我吹嘘,并不是深思熟虑的举动。因而,咸丰皇帝再次促其“赶紧赴援”,并以严厉的口吻对曾国藩说:“你能自担重任,当然不能与畏葸者比,言既出诸你口,必须尽如所言,办好了与朕看。”曾国藩接到谕旨后,仍然拒绝出征。他在奏折中陈述船炮未备、兵勇不齐的情况之后,激昂慷慨地对皇帝表示说:“我知道自己的才华有限也并不是什么有功之臣,只有不聪明的一面并且对人很忠诚,但是我不怕死,更不会逃避死,能为皇帝效力而死,我死而无憾,至于成功和失败两者之间哪一个成功的几率最大,我也不知道。还望皇帝三思呀!皇上您如果责备我的成效,那我也没有办法,如果这样还不如没有一点的功劳蒙受欺君的罪名好呢,不知道现在根据实现中的陈明受之前的罪名我应该被定什么样的罪名”并进一步倾诉说:“臣不娴习武事,既不能在籍服丧守孝贻讥于士林,又复以大言偾事贻笑于天下,臣亦何颜自立于天地之间乎!每到夜间焦思愁闷,只有痛哭而已。为臣请皇上垂鉴,怜臣之进退两难,诫臣以敬慎,不遽责臣以成效。臣自当殚尽血诚,断不敢妄自矜诩,亦不敢稍涉退缩。”咸丰皇帝看了奏折,深为曾国藩的一片真心所感动,从此不再催其赴援外省,并以“朱批”安慰他说:“成败利钝固不可逆睹,然汝之心可质天日,非独朕知。”曾国藩听到这些和看到这些,非常的感动,并且眼泪都流了下来,更以十倍的努力,加紧了出征的准备。多少年后,他还对此念念不忘,并专门请人从京中抄回原奏(现在没有底稿了,因底稿在九江与座船一起丢失),与咸丰皇帝的“朱谕”一起保存,名字叫“同志恩遇”。

曾国藩这个历史上不平凡的人物,在性格上有点儿和毛泽东相似,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曾国藩就是坚持船炮不齐不出省作战的原则,不仅拒绝了清朝最高统治者咸丰皇帝的命令,也摈弃了师友的私人情谊。他的这一作为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当湖北第一次危急时,他于咸丰谕旨之先,已接到湖广总督吴文镕求其急速援救的函札。吴文镕是曾国藩的老师,长期以来两个人的交谊都很深厚,无论是从公理上说还是从私情上说他都应该赶快赶去支援的。但是,曾国藩接到吴的信函后仍不想赴援,只是由于王誓报江西谢邦翰等人被歼之仇,积极要求赴援湖北,才不得不勉强同意。后来一接到“武昌解严,暂缓赴鄂”的谕旨,便乘机取消了王赴鄂之行。不久太平军西征部队回师西上,吴文镕接连发信向曾国藩求援。曾皆复函拒绝,并反复说明不能草草轻发的道理。最后吴文镕终于被曾国藩给说服了,吴文镕知道自度必死,但是还是告诉曾国藩万勿草草而出。还特致书说:

现在的我是被人所逼,只有一死来报效国家,没有其他愿望。你操练的水师各军,我相信你一定有把握操练成功,并且可以很容易就胜利,不要因为我的原因,就草草地下令东下,依照现在的东南大局,完全依仗你一人,务以持重为意,倘若你有什么不测和危险,恐怕连后来的继承人都找不到了。我虽然是你的老师,在国家中还是不如你重要。希望你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