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3104700000018

第18章 麦克阿瑟

胆识过人的时代见证者(1880—1964)

创建彩虹师,重振“西点”校风,二战中直接指挥夺取莱特岛、攻取吕宋和收复马尼拉等重大战役,再造日本等。

1917年,美国正式参加欧洲战争,陆军部为调赴国外部队问题争执不下。当时任陆军部长牛顿·贝克参谋的麦克阿瑟建议,在编组国民警卫队各师时,将剩余的小单位合并,组建成赴欧参战部队,其成员包罗美国各州,如同天上的彩虹一样。这样,既可以消除各州因未参战而产生的嫉妒心,又可以避免他们害怕到国外送死的抢怨情绪。贝克对这个建议极为赞赏,就把这个师命为“彩虹师”,并任命麦克阿瑟为师参谋长,后又提升他为准将师长。彩虹师的创建,使得麦克阿瑟脱颖而出。在指挥彩虹师作战中,麦克阿瑟声名鹊起,美国共颁给他12枚勋章,外国共颁给他19枚荣誉勋章,以酬其功绩。

西点军校被称为美军将才的摇篮。但1917年至1919年期间,校风不良。1919年元旦,一名学生因遭侮辱而饮弹自毙,释惊了美国国会。陆军当局决心整顿西点,并任命麦克阿瑟为西点军校校长。

最初,学员对新任校长并不友善。麦克阿瑟到任的第一天,原任副官威廉·盖诺正在缮写辞呈。麦克阿瑟与之热情拥抱,撤掉了案头召唤副官的电铃,又把副官的职称改为主任,麦克阿瑟到任,还取消了“欢迎新校长”的仪式。上任不久,他就采取系列改革措施:一、给学员学习和自由活动的自主权,允许学员自组会社,开展向军官的访问活动;二、引导学员注重时事,每人每天要看两份报纸;三、实行荣誉制度;四、开展体育运动,锻炼学员体魄。由于这一连串的改革,学校面貌为之一新。

麦克阿瑟最注重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官兵。他认为,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应该集责任、荣誉、国家于一身。他把这个口号作为校训留给了西点,成为了西点军校生的毕生信念,而且成为一代军人的座右铭。麦克阿瑟因此有“西点军校之父”的美誉。

1880年1月26日,麦克阿瑟出生在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军营里。父亲阿瑟·麦克阿瑟从17岁步人军界,中间曾复员学习法律,后再次从戎,最后晋升为准将,担任过菲律宾的军事总督;母亲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姐,结婚时刚从一所中等专科学校毕业,比丈夫小八岁。她颇有一种贵族小姐的派头,又总是教导自己的儿子成为“伟人”。父母的性格和经历,对麦克阿瑟职业的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麦克阿瑟从小就喜欢军事,小学毕业后便进入西得克萨斯军校中学,1899年考入西点军校,1903年以98.14的总积分毕业于西点军校,据说这是二十五年来西点学员所取得的最好成绩。毕业后,在工程兵部队中任职。

1912年,他被调到华盛顿陆军总部的参谋长办公处服务,受到参谋长伦纳铸、伍德少将的赏识,不久便被任命为参谋部的成员。这一任命使他与政府的大人物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往。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爆发时,美国开始准备军事力量,麦克阿瑟担任了陆军部的“新闻检査官”,取得了出色的成绩。1917年4月,美国对德国宣战,他被任命为第42师参谋长,同部队一起开赴法国前线,编入潘兴率领的美国远征军,不久便加入了战斗。由于他作战勇敢,指挥部队多次取得战斗胜利,曾获得两枚服务优异十字勋章、一枚服务优异勋章、七枚银星章、两枚紫心勋章以及数枚法国授予的勋章,职务由参谋长提升为师长,军阶由上校提升为准将,后又晋升为少将。1919年4月,他从欧洲回国,充任西点军校校长。

1928年夏天,麦克阿瑟再次被派往马尼拉,担任了驻菲律宾部队司令。时过半年,他收到陆军参谋长萨默罗将军拍来的电报:“总统很想任命你为工程部主任。”麦克阿瑟深知,若接受这一职务,升任参谋长的机会就会变得渺茫;若不接受这一职务,又可能被认为是不忠诚的表现。经过再三考虑,他还是拒绝了这一职务。1930年8月,他果然被任命为陆军参谋长。此时,他年仅50岁,是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谋长。从此直到1934年的任职期间,经过他机智的奋斗和不知疲倦的工作,使陆军免受大幅度的削减;指挥美军使用坦克和大炮,镇压了进入国会大厦要求补发退休金的1.5万失业退伍军人。届满,便到菲律宾出任军事顾问和菲律宾军队的统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气氛也自然地传到美国国内。到了1941年,德、意、日达成“三国公约”,形势更加紧张。美日一战已不可避免。罗斯福总统再次召麦克阿瑟服现役,统管远东地区的美国全部陆军和空军。新任参谋长的马歇尔答应:加紧向菲律宾运送武器和给养,再加派340架轰炸机和139架战斗机。

麦克阿瑟走马上任不到五个月,发生了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事件。身在马尼拉饭店豪华卧室的麦克阿瑟,被突如其来的报告惊得目瞪口呆,手足无措。此后,麦克阿瑟凭他的勇气和才能,奔波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华盛顿之间,为恢复美国元气做了不懈的努力。不久,太平洋地区的联军统一编制,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总司令,统帅这一地区的三军部队。在西南太平洋地区那个不景气的司令部里,麦克阿瑟得到了一件“秘密武器”:卡斯特密码破译分队。它源源不断地破译了日本外交电文和海上情报,麦克阿瑟就是靠这些情报,赢得了珊瑚海之战和中途岛之战的胜利。

1944年6月,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完全控制了新几内亚和马里亚纳群岛。对下一步的作战目标,麦克阿瑟同海军方面发生了分歧。参谋长联席会议表示同意海军上将金的建议:绕过菲律宾,攻取台湾,早曰进攻日本本土。麦克阿瑟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做出了反应。他认为,加速进攻日本本土是行不通的,绕过菲律宾而直接攻取台湾,从军事上讲是“完全错误”的。并且要求亲自去华盛顿,全面陈述他的观点。

罗斯福总统没有让麦克阿瑟回华盛顿而相约在珍珠港会晤。7月26日,两人几乎同时到达珍珠港。开始是看望部队,第二天晚上才开始讨论战略问题。尼米兹第一个发言,他拿出海军上将金的计划,并陈述了海军方面对这一作战计划的理由,自己完全持中立立场。麦克阿瑟详尽陈述了首先收复菲律宾群岛的理由。到午夜休息时,总统没有做出最终裁决。第二天上午继续会晤。会晤中,麦克阿瑟发现,总统可能担心采纳了收复菲律宾的意见会影响他同尼米兹行动上的一致,而尼米兹对海军的计划也并非真心拥护。于是,他告诉罗斯福总统:“请总统放心,我们的观点完全一致”,“我们完全互相了解”。麦克阿瑟的主张终于被采纳。9月15日开始向菲律宾进军。10月23日主要目标已被夺取。此后,他熬过了艰难的近三个月的莱特战役,1月9日宣布莱特岛之敌有组织的抵抗已经结束。可能正是由于过早地宣布莱特岛的胜利,才使他得到五星上将这个特级军衔。在官布莱特岛之战“胜利”的同时,麦克阿瑟组织发起了进攻吕宋岛的战役。这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挥的最后一仗。他把历来的“后台”指挥搬到了“前台”,鼓励士兵要有决定性的突破,向马尼拉“冲刺”。2月3日,盟军第一支部队进入马尼拉,解放了五千多名战俘。后来,他的部队又进行了因莱特岛战役的艰难而推迟的冲绳岛之战,最后向日本本土进军。按照美军自己的说法,盟军进展顺利,即使不使用原子弹,打败日本也是指日可待。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麦克阿瑟代表联合国在仪式上签了字。此后,他充任驻日本的美国占领军司令。

1948年,美国总统竞选时,麦克阿瑟由于对华盛顿“一伙人”的不满,又相信了一部分不明智的人的劝告,公开宣称希望提名为共和党的候选人。结果第一轮投票获得1094票中的11票,第二轮只获得7票,第三轮则几乎是零票。这对麦克阿瑟是沉重的打击。但他还是甘心为美国统治集团卖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充任了干涉军司令,指派参谋长阿尔蒙德率7万人的兵力在仁川登陆,一直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最后被中朝军民打得落花流水,才不得不停战。麦克阿瑟因指挥朝鲜战争失利而被解除军职,从此,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1964年,他以84岁的高龄病逝于美国。

麦克阿瑟成功之道

麦克阿瑟不同于美国历史上任何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第一和唯一。他在西点的成绩名列第一,并创造了该校历史上的最好成绩;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军中最年轻的准将,后来又成为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最年轻的少将和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他是被外国授予陆军元帅的唯一美国人,是美国历史上参加过三次重要战争的唯一将军;也是对日本的命运和太平洋地区影响最深的美国人。他所受到的赞誉超过了任何一个美国人。

当然他一生所受的非议和赞誉一样多。尼克松说:“麦克阿瑟是美国的一位非凡人物,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就像一则传奇故事一样,包含着各种矛盾和对立。他既是一位善于思考的知识分子,又是一位趾高气扬、惟我独尊的军人;既是一位独裁主义者,又是一位民主主义者;他是一位天才的、很有感染力的演说家,喜欢发挥丘吉尔式的雄辩口才,打动过千百万人的心,同时也使许多自由主义者气得晕头转向。”有人说“你若了解麦克阿瑟,不是爱他,便是恨他,绝不可能只是喜欢他。”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从反面,我们都能够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1.军人世家的环境影响。麦克阿瑟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这对他以后择业的方向有很大的影响。

2.独特的人格魅力成全了他。麦克阿瑟的高傲和自负断送了他的军事生涯;但同时也正是高傲和自负成就了他的军事奇迹。他从不被动,总是主动出击,勇往直前。他总是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哪怕遭到人们的坚决反对,他也要坚持按自己的办法行事,强行推出他的计划,有时甚至到了不服从上级命令的地步。麦克阿瑟的毛病也不少,他狂妄,他招摇,不肯承认错误。但是他的自信和勇气,他的胆略和魄力,他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他那乐于迅速、勇敢地追求明确目标的精神,使得所有喜欢或不喜欢他的人都不得不真心地肯定他、倾慕他。也正是他的这些品质使得他能够在战略上高敌一筹、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在军事领域达到了光辉的顶点。

3.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力。麦克阿瑟对新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力。太平洋战争中,在战略问题上他同海军方面发生了分歧。他坚持首先应该收复菲律宾群岛,并最终说服了总统罗斯福实行“蛙跳”战术。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

麦克阿瑟将军好大喜功、爱出风头,尽人皆知。1944年10月,美军经过血战从日本人手中夺回了菲律宾,将在澳洲4年的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迁回该群岛。10月20日,在菲律宾雷特岛的海滩上,站满了翘首南望的人群。接近中午,麦克阿瑟的专机终于飞出海际,人们焦灼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眼见飞机越来越近,几分钟后,机身符号已清晰可辨。激动的人群张大了嘴巴刚要欢呼,飞机却在半空中一顿,竟落在离岸近百米的海面上。岸上的人们惊呆了,僵住了大张的嘴巴,目光里满是无助和绝望,仿佛一幕古希腊悲剧即将重演。随后的几秒钟慢得如同静止。突然,舱门开启,一个熟悉的身躯露了出来。嘴上悠然地衔着那著名的玉米杆烟头,肩上的五颗将星熠熠生辉,这位将军在广袤海面的映衬下,显得越发的自信和神秘。似乎无视足下海水,麦克阿瑟徐徐走下舷梯,等他站定后,海水已没过腰际。接着,他嘴角嚅动了几下,本来微笑的表情忽然沉了下来,露在水面的上身开始雕塑般的移向海岸。脚一踏岸,便振臂高呼:“胜利的彼岸,我们到了!”人们如梦初醒,欢声雷动。这就是麦克阿瑟煞费心机的杰作:把飞机降在膝深的海面,然后涉水登岸,以此象征在他率领下,美军已从海上保卫战转为向日本本土的进攻战。岸上人群倾倒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