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43

第43章 一入济南,梦魇开始

清晨,朱棣饱睡之后先醒来,看到怀里如小猫般乖巧可爱的妙锦,不禁浮现出一丝惬意的笑容。

朱棣拿手拨了拨妙锦脸颊的发丝,妙锦微微动了一下,但还没有醒来。朱棣又轻轻爱抚了一下妙锦的脸颊,静静微笑欣赏着妙锦。

不久,妙锦动动眼睫毛,拿手揉了揉自己睡眼惺忪的双眼起身道:“殿下?醒来很早吗?”

朱棣微笑着说道:“本王也刚醒。”

妙锦遂坐起来:“锦儿去准备热水为殿下清洗吧。”

朱棣一把又把妙锦拉到怀里道:“不急。”

妙锦在朱棣怀里轻轻笑道:“若能与殿下这般天荒地老,也不枉锦儿来这世上走过一遭。”

朱棣道:“待本王结束这战乱,定会好好陪伴锦儿。”

妙锦起身调皮说道:“这是殿下对锦儿的承诺,我们扣章为凭。”

妙锦拿起朱棣的手与自己的手握在一起,两个拇指深深扣在一起,朱棣见此不禁莞尔一笑。

这时,安宁来求见殿下,见到门口打坐的杜仲,遂问道:“杜医师这么早?”

杜仲睁开眼赶紧起身道:“安将郎早!”

妙锦听闻帐外对话,遂小声说道:“殿下,锦儿服侍殿下起身吧。”

朱棣遂起来,妙锦赶紧整理好自己的着装,又帮殿下穿上铠甲。

安宁在帐外道:“殿下可起身?”

朱棣答道:“先去议帐厅候着,本王即刻便至。”

安宁回到:“是。”

准备转身走时,朱棣又道:“等等,先命人送了热水来洗脸。”

安宁应道:“是。”

安宁与杜仲一起下去。一会儿有人端来热水,妙锦拿来准备先给朱棣洗漱。

朱棣望了着妙锦:“锦儿先洗吧,本王劳顿了几日,有些脏。”

妙锦道:“殿下事务繁忙,还是锦儿伺候殿下先洗。”

朱棣拿毛巾浸了热水递给妙锦道:“锦儿先洗。”

妙锦接过毛巾准备给朱棣擦洗,朱棣嗔责道:“又不听话了?难道本王亲自给你洗才成?”

妙锦见殿下态度坚决,遂慢慢先擦了一把脸。又把毛巾浸入热水,朱棣拿起毛巾便直接擦洗。二人收拾妥当,便一同出了营帐。

朱棣去议政帐,妙锦便独自在军营里闲逛,忽然看到远处的杜仲,高兴的跑过去:“杜医师也在此?”

杜仲本来心中万分难受,但看到妙锦立刻把各种不快抛之脑后,杜仲问道:“师妹怎会来此?”

妙锦笑着说道:“只准你能来,我就不能来么?”

杜仲劝道:“这里不适合你待。”

妙锦回到:“我觉得这里很好啊,哪里有不合适?”

忽然妙锦有些饿,于是问道:“这里有没有什么吃的?肚子好饿呢。”

杜仲赶紧回答道:“你在这里等我片刻,我去拿些干粮来。”

妙锦遂等着杜仲去找吃的来,这时有人端来吃的道:“这是殿下命小的拿给公子的,殿下吩咐,公子若是无聊可以到帐中看看兵书打发时间。”

妙锦感动道:“小的谢过殿下,不知殿下可否用过早饭?”

那人回答道:“回公子,殿下与各位将军一边议政一边共用早膳。”妙锦点点头,遂接过早饭找了地坐下大口开怀的吃着。

杜仲回来看到妙锦吃的正欢,手中拿着的两个馒头遂又慢慢放下来,内心甚是难过。

妙锦抬头见杜仲回来遂说道:“杜大哥也已一同过来吃吧,殿下派人送了很多,我一个人也吃不下。”

杜仲揣着自己的馒头道:“不了,小僧已经吃过,你慢用。”妙锦饱饱吃了一顿,根本没有注意到杜仲难过的神情。

6月1日,燕王恢复攻势,准备再举进攻德州,大军挥师德州。

走到半途中,前方探子来报:“禀殿下,前方发现李景隆大军。”

朱棣道:“传我命令,全军警戒,准备与李景隆大军作战!”

将士领命:“是!”

于是,朱棣很快带军追上去,打的李景隆措手不及。李景隆大军多次迂回,有些劳顿不堪。殿下全力以赴,节节击退李景隆大军。

妙锦看着战场上骁勇善战的朱棣,内心莫不拜服。

朱棣用了7日便顺利围了德州。

朱棣亲笔书写一封劝降信,命人射进城内。

城内有人接到信立刻报给盛庸:“禀参政,朱棣送来劝降信一封,请参政过目。”

铁铉淡定接过信,打开仔细阅读一番,思量片刻道:“来人,拿笔墨来。本官定当好好回他一封!”铁铉挥笔书写完,立刻让人同样用箭把回信射到朱棣阵营。

朱棣打开信一看,竟是《周公辅成王论》,铁铉意欲借此奉劝自己要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辅佐侄子朱允炆。

朱棣紧紧握着铁铉的信,脸上掀起阵阵怒意,片刻后朱棣道:“通知各将士准备,本王准备攻城!”

看着朱棣大军兵临城下,铁铉与盛庸说道:“今日你我兄弟二人不忘歃血之盟,定当携手共同抵抗敌人!”

盛庸也心潮澎湃道:“小弟誓死追随大哥!”

由于铁铉和盛庸合力固守,朱棣连番进攻,均不得进展,只能派兵包围济南城。

妙锦看着朱棣愁容满倦,心底暗暗着急,铁铉和盛庸可不同于李景隆,他俩可是朱棣生平的劲敌,济南城又岂能是如此容易破的?

妙锦萌生了想要进济南城的想法。

于是妙锦试着问殿下:“妙锦想进城内打探一番,不知殿下可否应允?”

朱棣忧虑道:“此番进去万分危险,本王又岂能让锦儿身涉险境?”

妙锦道:“别人进城怕也不便,如今无人识得锦儿女儿之身,锦儿进去岂不比他人方便的多?殿下不必担心,料那铁铉和盛庸也不会为难我一个弱女子,殿下只用派人接应我便好。”

朱棣道:“好便是好,但锦儿切记要注意安全。本王就让马和随你前去吧。”

妙锦道:“马大哥是燕王府的旧人,难免不会有人识得?依锦儿之意,莫若锦儿只身前往,行事倒也方便。”

这时,杜仲在外听闻,于是进来扑通一声跪到朱棣面前:“求殿下应允小僧与姑娘前去,小僧定要拼死护在姑娘身边。”

朱棣看杜仲是生面孔,若有接应锦儿倒可行。”

杜仲见朱棣不发话,于是又恳求道:“请殿下放心,小僧定当把姑娘安全带回来。”

妙锦也向朱棣求情道:“求殿下应允。”

朱棣沉默片刻,最后还是应允了杜仲和妙锦。

俩人遂乔装一番,趁着夜色从偏僻小道混进城里,很快找了客栈歇下。

清晨妙锦醒来,独自到街上逛着,济南城外战事紧张,城内的百姓仍然安了如常。

街上包子铺的吆喝声,巷子口清脆的犬吠声,人来人往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妙锦独自感受着街上平凡的百姓生活,忽然觉得此刻内心万分平静。遂静静站在街口闭目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忽然一个小孩从拿着桃子从街口急急跑来,看到妙锦忽然停了下来,两个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奇的盯着妙锦。

半晌,妙锦睁开眼回头看见小家伙道:“小布点,在看什么?”

那个小男孩手里拿着桃子支支吾吾的说道:“姐姐真漂亮,姐姐是新来的么,为什么之前在附近我都没看到?”

妙锦惊讶道:“哦?原来小布点这么聪明啊?”

那男孩强调说:“我不叫小布点,我有名字,我叫康儿,姐姐就叫我康儿吧。”

妙锦蹲下身子,摸摸小布点的头:“好--,就叫你康儿,那康儿有没有空,陪姐姐在济南城逛逛?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尽管告诉姐姐。”

康儿贪玩,听妙锦此说,遂高兴道:“好啊好啊,姐姐吃桃子吧,这是我刚新摘的,可甜了!”

妙锦见康儿手中只拿一桃,于是道:“姐姐吃了康儿的桃子那康儿吃什么呢?”

康儿摇摇头道:“树上还有,我还能去摘。”

妙锦道:“如此,我们俩一人一半可好?”

康儿把桃子放到妙锦手中道:“姐姐吃吧。”

妙锦接住桃子,康儿拉着妙锦的手一起跑起来,妙锦跟康儿逛遍了半个济南城,逛的累了,俩人遂坐在桥边,妙锦看着桥下清澈明净的水,高兴道:“我下去把桃子洗洗吧。”康儿点点头,妙锦起身到桥下洗桃子。

康儿看到一群孩子跑过去便问:“你们作甚?”

那些孩子道:“我们要去打城外的坏蛋。”

康儿准备跟着一起跑,忽然想到妙锦遂有止步。

妙锦听闻,抬头望了一眼康儿,内心忽然颤动一下,在世人眼中,朱允炆的朝政是正统,朱棣的行事便是乱臣贼子之举么?自己到底是错是对?

妙锦洗了许久,康儿跑下来说道:“姐姐,你怎么了?桃子已经洗干净了。”

妙锦回过神,把桃子掰成两半,康儿接过桃子便吃起来,妙锦也慢慢吃着自己手中的桃子。

康儿想去高处看城外的军队,妙锦遂跟着一起去。

妙锦站在高处欣赏着济南城的一切,若无战火,此刻济南城恐怕也是一片安宁的地方,忽然内心好希望此刻天下太平,百姓永享安乐。

妙锦跟康儿玩了一天,有些累了,康儿也要回家,妙锦遂独自返回客栈。

杜仲在外边找了一天妙锦,忽然发现妙锦进到客栈,赶紧跑来道:“师妹去哪里了?让我好找?”

妙锦忽然想起来早晨忘了交代了,于是道:“实在抱歉,早晨出门忘了交代。”

杜仲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道:“回来就好。逛了一天一定累了吧。你进房先歇着,我来给师妹点菜。”妙锦进屋,杜仲去点菜。

杜仲点了两荤两素菜,店小二异样的望着杜仲,都说和尚不动荤腥,感情眼前这是假和尚?

片刻,店小二把菜送到妙锦房中,却发现杜仲和妙锦待在一起,店小二把菜放下来,诧异的打量着二人,难道这和尚既好荤腥又好女色?

杜仲见店小二把荤菜放到自己面前,遂挪到妙锦面前:“师妹吃吧,我吃素菜就好。”

妙锦遂大口大口吃起来,杜仲仔细看着妙锦开怀的吃,不禁想起自己心中的小师妹,小师妹吃东西也是这般毫无顾忌。

店小二见杜仲如此看着妙锦,遂转身关好门下楼。

妙锦吃的尽兴,忽然见杜仲面前的菜没有动,于是问道:“杜大哥不吃么?”杜仲赶紧低下头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