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人间世之蓦然回首
3074000000009

第9章

行走于斜阳将堕之时,暝色如幻,浮光掠影。回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若明这些天一直在想,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近来感觉像一场梦一样,而这梦一醒来却不知该往何处。但每次想起如烟,自己又是费尽脑力的思索。若明对如烟说过自己很佩服她,一个人能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安稳的读书,要是换做自己定是受不了这样荒凉的生活。而如烟的回答是三个字,没办法。

若明又去找如烟了,学校的风景依旧那么好,这次他不知道和如烟怕是没有再见的机会了,而这次的经历也使若明难以忘怀,整个海南和那所学校成了永远美好的回忆。后来若明把它记录了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是自己一直坚持的,虽然如今回忆起来有些傻,可是那种感觉是无路什么时候都不能忘的。它组成了自己美好人生的一部分,这就是真善美吧。很多感情在当时是说不清,过了几年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所追求的是那么的至善至美,所以就有了看不惯,有了热血沸腾,再或者是失败后的愤怒与无奈。曾经为了一段心结立志要把它写成书,于是整个夏季与冬季都手握一支笔,纸张纷纷扬扬落成。像是完成了一个心愿。然后它封了起来,此后再也写不出了文章。封起来的书也未曾打开去看,怕是会不舒服,会难过,会睡不着觉。

??????之后几年过后,自己仍是未变,变的是这个世界,我构想过一个有太阳的雨季,我在桥上走,百花和药草散着香,虽然有雨伞为我挡,可还是淋湿了衣服,而感觉是很如梦似幻的缓,我们相背望着不同的窗外,那雨在太阳下是如此的美丽。等收起了伞,外面已是宁静了,桥下的荷花刚刚盛开,周围更多了一些甜香。这一切的美好缓缓落幕。

??????等我再次再去了好几次,而这些都不见了,剩下的是离别,没想到离别也是这么美,我与你坐在一起,没有说话,之后是我出来了,再也没回去。从海的一方走了

若明不是不喜欢学习,那次去听高三的课就能看出若明的决心,若明为了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就拿了换的衣服,一张席子和一个薄的被子,向家里要了点钱就去学校了,刚开始没有高三的班能让他进去,还是法荣苦苦哀求他们班主任,结果他班主任说,想来听课容易,只要你自己能找得到一套桌子和凳子。若明看了法荣一眼,立刻说我能找到,但说完心里却没底。后来若明帮学校的工人抬了一卡车桌子才同意让借用几天。等若明找到桌子后还没听上课,高三的班级全部要换教室和寝室,办公室也要换,里面的桌子柜子,还有很多书,若明累的满身大汗,法荣班主任不停的让他歇歇,若明确信是感动他班主任了。学校的寝室晚上蚊子太多,又很潮湿,半夜若明口渴的时候直接喝水管里的水,也顾不上干净不干净。

好像每个人都认为高三的苦难是正常的,老师们也天天洗脑,说最后一年一定要全力以赴,高三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一定要摆脱命运,一定要对的起父母。教室里面的标语也是让人肃然起敬的,诸如狗一样的学,绅士一样的玩。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之类。若明每天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是这些,觉得有些压抑的不行了。但是同学们的状态并不都是一样努力,上课的时候若明发现有很多同学根本没听老师讲课,有的在看小说,有的直接用手撑着下巴睡了起来,老师讲课声音忽大忽小,睡觉的同学一惊一乍的也睡不安生。若明不想听的时候也看自己带来的三国演义,下课的时候就和同桌几个人一起讨论三国,这是若明的强项。中考的那一年若明迷上了水浒传,同学们都喜欢听若明讲,一个个听的气愤填膺,恨不得跟着若明一起造反,以后一个个称自己都为洒家,叫别人都是你这厮。处于叛逆的年龄,那时觉得特别潇洒,也不把中考放在心上。若明中学上了四年,却只有这么一点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