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人间世之蓦然回首
3074000000012

第12章

关于“下层人民”的一点思考

下层人民也就是和上流社会相对的一个群体,有人评价上流社也就是明明下流的人聚集在一起。下层人民是挣扎的,挣扎的结局是悲剧的。作为下层人民的我此时在写作上不知是干点别的事好还是停留在这没意思的文学上,哪个好?所以下层往往是茫然的,下层人民往往是看使不清世界的。因为成长的环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别的地方。

自古以来,下层人民是被奴役的,兴和亡是政客手中的盘,所以苦的永远是他们。他们越是挣扎其结果越是痛苦。其结果有两个:一是被社会改变了,这种变是脱胎换骨的变,犹如老舍笔下祥子变成了由油滑到可怜的末路羔羊;犹如林冲要抢一点酒想杀人。另一个结果如阿Q被宣判死刑,总之两种结果都不好。现代也一样,从蚁族到蜗居,地下室、抢地铁,在工作上忍气吞声,心理上不变是不可能的。于是下层人民也就在为了做上层人民的路上渐渐蜕变了。《蜗居》禁播了,因为太真实。太过真实就不利于社会安定。很多作家禁言了,因为也太过真实。所以,下层人民还未改变奴役的现状,看似自由了,实则在一个圈子里找方向直到筋疲力尽。这是下层人民的悲哀,也是可怜。然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怜之处在哪呢?仅仅因为不够努力、意识狭隘吗?当你看到下层人民对下层人民的欺骗、掠夺时,这反映的是社会现状、是人性、更是社会现状下的人性。

我们是下层人民所以我们是痛苦的,但我们也有下层人民的快乐。下层人民的快乐是简单的,甚至是卑微的。当下层人民只为了有吃有位的时候,也就是甘心做奴隶的时候,他们也就有快乐的时候。当奴隶做不得的时候,他们会为一口饭想尽办法。然而这办法只是“小农意识”,往往脚上带着镣铐却不知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沉重,所以下层人民的快乐来自于当物质能够获得。北、上、广、深,这些地方是下层人民向往的地方,他们不辞劳苦的来到那里只是为了获取物质,却没有精神的皈依,然而这物质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仔细一想,似乎下层人民充当的只是工具而已。快乐是建立在对世界的不认识,对自己的茫然。我曾独自去过上海感到无尽的茫然,我也曾在海南夜里迷过路感到精神的迷失。所以下层人民在心理和身体上是不一致的,往往是心理上的迷茫和看似很正常形体的一种错综复杂

下层人民的命运。下层人民的命运是越是挣扎,越是奋斗,越是有理想,也就越悲剧。然而这种结果多叫人心里不平衡,没有成功的吗?阿Q幻想成功后娶妻生子,要做阔人,要报仇。现代的下层也人民无非是挣了钱回到故里盖房娶妻,其结果是物质上的富有,精神上依旧匮乏。

下层人民与社会。书上说社会是下层人民写的,但社会不会书写下层人民。下层人民的声音是听不到的,是特权阶级忽视的。写到这里觉得满是无奈我们下层人民为他人作嫁衣裳,我们是陪衬他人完成作业,我们的快乐来自哪里?是甘心这安稳的快乐?各有各的快乐,然而拨开云雾见日出,这快乐多么令人心酸、无奈。可眼下的社会我们不能总是纠结于悲观和叹息之中,我们也需要一种轻盈的姿态,也需要正能量。这能量来自与希望之中,下层人民若见的一丝晞微之荧光,便热血高涨的走下去。我们的理想或许可归纳为:做一个看得见希望散发快乐的下层人民。我们不是时代的主角,我们不需要宠,我们只需要这合理、透彻的快乐。然而这些要求必定是一部挣扎史、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