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道可通神
30335300000256

第256章 三个词

“小法,话不多说,老哥我就提前预祝你们凯旋而归!”亲自送到飞机前,眼眶微红的杨帆难掩临别的伤感。

“杨哥,放心。”

看着众人一一登上飞机,杨帆挥手告别。徐总理因事先走,这里就全部交给了杨帆来处理。

“唔?跟杨总理称兄道弟!”有些后悔刚才对法自然的一番蔑视之话,华南航空的总经理郑有声羡慕地小声嘀咕道。

客机准时起飞。

商务舱内。

法自然和柳瑞先紧挨着坐在一起。这次行程一共17人。邹剑锋的安保小组并没有出现在这架客机上,因为,他们已经在香港等候了。

“瑞先,你是知道的。我跟我老爸有过君子协议。”

“嗯。”

“跟你说这些,你可能也不会太感兴趣。但是,我还是要说。想我二十岁入得化劲,随后便停滞不前,本来以为功夫已经到了绝顶。可参加比赛的偶尔一次感受,却打破了我心中原来的所有设想。”

“我知道你对我的感情。”法自然眼神炽热地看着柳瑞先:“可是,人生苦短。我所追求的又看不到边际。遂有了当初所立下的‘一心向道’的誓言。”

“可惜,人非坚石。”

“佛偈有‘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我想,这句话的本意是想告诉人们,既然生而为人,有眼,有耳,有鼻,有舌,有身体,那就是要去感受世间百态的。这些本就是生而为人的接触外在世界的工具,那为何不去发挥出来它们应有的作用呢?”

“没有它们感受出来的人体之外的客观世界,又怎能总结出来奇妙的颜色、声音、味道等感触规律的精彩?”

“我以前有些斤斤计较于自己总是过不了‘情’这一关。比如,面对我老妈的时候,面对我三哥的时候,还有,面对你的时候。现在想想,都是因我太过于执着了。”

“正如我所说,人非坚石。为何不是人非草木呢?因为,草木亦有情!凡是生命体,谁都逃不过情之困扰。”

“何为‘情’?心之染色石。正是因为有了内在对外在的一个明确判断,才有了生物体本身的繁衍生息。生物学上讲,生物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趋利避害性。这在没有做出行动之前,用两个字形容,就是‘思考’;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情’!”

“凡是人,就不可能太上忘情。因为,忘掉了情,就忘掉了思考!没有了思考,又何来智慧可言?”

“既然,这是能给我提升智慧的一件事情,那么,我又何必逼迫自己执着于跳过它呢?”

“这些话你听了就听了,没必要真去弄懂是什么意思。我说出来,也是因为心中所想,需要自我肯定一下。”法自然看着柳瑞先被自己这一通玄乎的言论给说得有些发懵,只得无奈地耸肩一笑:“你只需要听懂下面这句话,就行。那就是,我现在是真诚地要用心来追求你了!”

法自然的言论虽不是什么文言文,初听起来也没什么难以理解的。可是,若要深究起来内在的意思,又着实不好懂!只是,柳瑞先也没打算真去弄明白他的话。因为,话题的目标性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法自然最后的那句话,让她吃了颗定心丸:始终以为这是在做梦的她,终于确信法自然在登机前的话不是开玩笑了。

柳瑞先的俏脸开始发起烫来。

“师父,您什么时候开始研究佛学了?”早就躲在椅子后边偷听的马麟好奇地问道。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都已经聚集在了身后!

“师父,都是我的错!本来我看到小马偷偷摸摸躲在您身后,不知道要干嘛,准备要教训他一顿,可您的言论实在是惹得我也禁不住好奇心了呀。”陈金鹏看到法自然看向自己,老脸一红解释道。

“你们有什么可害臊的!没看见我这里还拿着录音笔呢吗?!”王东笑嘻嘻站在人群里说道。

这个时候才注意到,身后半圈都是人,柳瑞先稍稍有些发烫的脸,立刻就红彤彤了!法自然的话,对她来说,就是情话!情话怎能让外人听见呢?!

“你们没必要为此而抱歉的。我说的话,也是在说给你们听。”这帮子人何时站在他身后,他一清二楚!

“说给我们听?师父,难道您是也喜欢……”戴伟明不明白了,他的脑袋瓜子里,现在的画面有点污。只见他边说边瞪个大眼睛直瞅法自然。只是,还没等他说完,两个粟爆打将下来。

“想什么呢?!”几乎同时动手的马麟和陈金鹏,又几乎同时喊道。

“哎呦!”

“这效果不错!”马麟心下不无得意:难得有机会正大光明对戴伟明下手。而且,这第一次出手,仔细回味起来,怎一个爽字了得!

“你们呐。”法自然有些哭笑不得。虽然,戴伟明的想法遭到了鄙视,可看其他人的眼神,也强不到哪里去!

“我的意思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啊?”

“什么知识都可以接触一下,只要自己心中有道,那么,就不会被带偏了方向。”

“入了暗劲的大门,于武道上,眼前的一切便会变得光明起来。可是,仅仅满足于这种状态,那功夫却到不了绝顶。所谓人道,就是文道和武道的综合。两者各为主辅。我们习武之人,当然要以武道作为终极目标来修行。可是,也不能缺乏了文道之辅佐。”

“没有相应水平的文道来辅佐,武夫终究是武夫。始终摆脱不了粗鲁野蛮的形象。这个不仅仅是形容,而是切实的体会。人道而至圆满,遇事可凭智慧解决,舌绽莲花或者举手投足,刹那间,使人心服口服,不假人与力。但若人道不圆满,习武之人只是武道圆满,那么,降伏于人的手段,也只能去武力上求。”

“师父,我听不懂诶!”小基直皱眉头道。

不懂的又何止是他?在场的没有一个人能听懂的!

“听不懂,没关系。等你们到了一定水平,自然就能明白我的意思。唉!”法自然摇头苦笑道。

“那么,什么是文道呢?”法自然继续道。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尤其是,他以蛊惑人心的声音,要强行将自己的话深深烙印在众人的脑海里!

“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话什么意思呢?其实,是孔老夫子将文道划出了等级界限!”

“他说,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到了自己三十岁的时候,才‘立’。这个‘立’到底什么意思呢?”

“南怀瑾解释: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所以,四十而不惑。”

“到了五十岁了,才“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

“到了七十岁,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是指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

法自然笑看大家一眼,继续道:“以上的话是南老的理解,这解释得很有道理。我不否认南先生的大部分观点。但是,又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妥,似乎喝酒没喝得过瘾一般。”

“如南先生所说,六十而耳顺,是为心不动。可是,面对外来的好坏话,这怎么可能?别人骂你老娘,你能不动心?!”

“好话要听得,坏话也要听得,是没错。但若不动了心,那与死物又有何区别?所以,心一定要动!因为只有心动,大智慧才能活泛起来。然后,用大智慧解决掉那个粗鲁的家伙。要做到用语言就可以让对方满面羞愧收回说过的话,还要外加几顿饭、一包银子聊表歉意,如此才行!”

“我认为,孔子所说的自己这几个阶段的变化,用三句话就可以解释。”

“或者说三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