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道可通神
30335300000220

第220章 什么人说什么话

国内之行的任务,圆满结束。

回到T市,法自然已经将天海国际的一切事物,都交给刘成打理。毕竟刘成和法自然的父亲是至交。

国术馆门外并没有挂什么门匾,普通人经过此处也绝看看不出里面是做什么的。

早上九点,国术馆的大厅里,法自然正在纠正五人拳架的姿势。

太极拳的基本功是什么?就是这一路、二路的老拳架。并非如其他人所描述的,这个家传的混元功,那个密藏的一气功!

基本功就是这二路拳架!

老辈高人留下的一些捷径旨在启发笨徒弟。那些虽说算是捷径,却是有致命的缺陷。

就说这个站桩。

现在许多拳师很迷恋这种功法,认为站得越久,功夫越纯。这不是胡说么?!

站桩在太极拳里面的意义,无非就是理解“松沉”二字,因为松沉是迈入暗劲的关键!不过,最终还是要把这两个字的奥义运用到拳架里。

因为,抱球一般的松沉,只适合抱球的姿势。想要理解其他姿势下的松沉还是要到拳架里去寻找。

这是一条捷径,没错。但却不是直达目的地的康庄大道。

这也符合“径”字的定义。

“径”窄,“道”阔!

“小基和穆勒,你们两个最近是不是经常会膝盖疼?”法自然笑着问道。

“对啊,师父!您怎么知道的?”小基很惊讶。他和穆勒最近经常打拳架。几乎每天都要打五遍以上。主要是跟陈金鹏师兄练习推手,每每看到他独自一人练习一路,他们二人便忍不住要跟着练。

“这是必然的!”法自然并没有解释,接着问道:“金鹏有没有这个问题?”

“没有。”陈金鹏恭敬地说道。

“师父,我们二人是修行时日还短,腿部力量不够。”穆勒沉吟道。

“穆勒,你们的刻苦精神值得表扬。不过,这并非是腿功不够的问题。”法自然由衷欣赏这两个外国弟子的勤奋刻苦精神,不过,作为师父,就是要在弟子走弯路的时候提醒一下。

“那是什么原因?”

“原因很简单,就是你们二人还没有到你们金鹏师兄的水平和境界。”

“哦?”

此时国术馆并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们师徒六个,大厅显得十分空旷。

“呃?”

“没有到即将迈入暗劲的境界,拳架不宜多打。”

“膝盖之所以会疼,是周身姿势不正确,对膝盖压迫所致。就如一些人会得骨刺等毛病一般,人体的骨骼并没有因为已经成年就停止生长,只不过是相对于未成年长得慢而已。”

“所以,膝盖骨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迫力,产生骨骼变形。比如女人们的脚掌,由于经常穿高跟鞋,她们的掌根处就会变形。老人们走路姿势不正确,膝盖就会产生骨刺。”

“这些其实都是身体发力的姿势不正确导致的。犹如捏泥人,捏泥人的手就是肌肉,骨骼就是泥人。”

“而且,这并非最严重的后果。”

法自然环视一圈,表情故作很严肃。他是要吓一吓他们。

“还有更严重的后果?”穆勒有些吃惊,法自然的话他能够理解十之八九。他心中已经隐隐猜到事情的严重性。

“对。这后果就是磨穿膝盖骨。没有了膝盖骨,想必后果有多严重,也不用我多说了吧。”

“可是,为什么陈师兄就没事呢,我还是不明白。”小基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这个还用说么?陈师兄功夫底子厚嘛!”戴伟明两只眼骨碌碌转了一圈,不忘给陈金鹏拍拍马屁。

“对对对。”马麟在旁边眉开眼笑附和道。

“哦?”法自然微微一笑,看着这俩活宝。

“呃……”看到法自然的眼神,二人立刻噤声,他们二人看到法自然那明察秋毫的眼睛,立刻就觉得自己是无处遁形的猴子,始终逃不过如来的法眼!

“伟明,那你说说,金鹏的功夫底子是什么吧。”

法自然眼神一收,戴伟明立刻浑身舒泰。不过,当他听到这句话,脑袋又不由得变大!

“啊?这个么,是不是功夫练久了,就会有?”他哪里知道什么境界的界限,看待境界是要超过之后回头细想,才能清晰发现的。就像潜泳,眼睛时刻处在水面下,那就看不清水天之间的界限。

法自然知道这有些难为他,便直接说道:“是也不是。”

“所谓的功夫练久了,也要在方向明确之后,努力前行才好。金鹏之所以不会膝盖疼,就是他懂得了如何发力。”

“这个是要从推手里获得的真实感触,再通过老师来一语道破,最后自己领悟了什么是‘道’,方能做到练拳十几遍,膝盖不会疼。而且,还会越练越带劲。”

“功夫并非是要拳架子每天打个几十遍,三五年你就捉摸出来其中真谛。这是不可能的。”

“刚开始练太极拳,拳架可以少打,一天一遍足矣。但是推手却不可荒疏。等到明白所谓的周身一体是什么意思,再来练拳架,便事半功倍了。”

“什么是周身一体?”穆勒和小基都皱着眉头,这词他们可是第一次听说。他们是第一次听说,马麟和戴伟明却早就耳闻。只不过,他们四人,不论早晚,能够明白其中含义的却没有。

“周身一体,最简单的表象就是练拳再也不会膝盖疼。”法自然看着穆勒和戴伟明,他们二人也逃脱不了拳架练多膝盖疼的命运。就是脑袋没有开悟。

“太极讲究划圆,而这个划圆则要求周身一体。四肢的转动要配合腰胯。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肚脐的朝向。双手的转动、旋转膝盖的朝向以及眼睛的所看之处,都要时刻保持与肚脐的朝向一致。”

“腰胯不能乱转,也不能乱颤,更不能乱抖,此谓周身一体,这就是内家拳常讲的六合之中‘手足合,肘膝合,肩胯合’的外三合!”

“两两相合还不行,还要整体合!”

“师父,这么说来,我和小明,把精力用在推手上是对的吧!”马麟哪里能够明白“这合那合”的,大致意思他听得明白,就是少练拳架,多推手。

“我正要说你们两个呢。拳架少打也不是不打啊。要没我催促,你们两个两天都懒得打一遍!”

互有侧重,却非单重!

内家拳分出来练法、功法和打法。

太极拳的练法就是推手,演练模拟实战之法。功法就是拳架,所谓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应对各个方向、各个角度、各个大小的力道,唯有拳架里去找。而这打法,便是实战,前两者摸不透,这后者就是空谈。

民国时代的武林前辈,众家之说纷纷扰扰。现代后人想要理清楚,弄明白,并不容易。原因就是陷入前人留下的话的陷阱里。

讲究将拳法融入行止坐卧之中,这些前辈是到了化劲水平,看透了道为何物,才能发出如此感慨。

讲究拳架要多练,是明白了拳架作为基本功的重要性,这是到了暗劲,想要突破到化劲的武师说的话。

而整天一味的去追求站桩,将拳架里似是而非的招数,生搬硬套到实战里的人,不知“道”为何物,看前方茫茫然,则是功夫尚处在明劲阶段才会有的表现。

没有到过的境界,想要用语言描述,难!

只是,现代社会书籍普及度太高,导致伪大师们,都懂得些老辈高人的理论。

因为书本上的东西,谁都会引用。

这导致徒弟很难分辨出自己所拜的师傅,是否真有功夫,功夫到了何种境界。

其实,这并不难辨别,只要多听听他们平时的感悟,就知道了。

因为,感悟是自己的。

以这三种认识为标准,不管他隐藏的多巧妙,引用书本知识多纯熟,自己没练到的,就总是会露马脚!

所谓真情流露,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