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道可通神
30335300000190

第190章 茶道

这是到港的第三天,一大早的早报上,娱乐头条便被法自然的“受邀咏春馆,轻取泰拳王”的标题所占据!当时的视频早在当天便已经被放到了网上!

法自然受不住邵佳梁的三番五次的邀请,便又去了一趟他的集团大厦总部,见到不少喜欢搏击的年轻新贵。

这些人多是看到报纸,又上网了解了一下他的事迹,才想要见一见法自然的。而且,自从邵佳梁那里了解到了法自然的背景也很不简单,自是结识法自然本人的欲望,要比看他“超能力”的兴趣多得多了。

临到中午,众人退去。

大厦顶层,一间豪华办公室内,法自然、法泰然和邵佳梁围坐在沙发上。三人身后,落地大窗两侧各摆放了一盆三杆发财树。将中午的阳光挡住少许,也使屋内稍显阴凉。

三人身前则是一套古红木茶具。一位身着青花短袖旗袍的美女,正对三人,手执茶具准备泡茶。这茶几一侧显然可以烧水,只见一把泛着油脂光泽的紫砂水壶壶嘴上正在不停冒热气。

美女左侧身旁有一件小瓮,其中盛着从大帽山运送过来的山泉水,这是专门用来泡茶的;右侧身后则是一簇约有六七株拇指粗细、一人多高的青竹。

只见她纤纤玉指轻盈无比,如穿花蝴蝶般,在茶壶、茶杯间来回穿梭,动作干净利落中不失优雅。

木质托盘里摆放整齐茶水三杯,窈窕淑女,轻移莲步,献之而来。但见她:肤若凝脂,吹弹可破;领若蝤蛴,白玉生香;裸臂似藕,细腻嫩滑;柳腰聘婷,曼妙多姿;明眸皓齿,顾盼生辉;浅笑嫣然,日月失华!

“邵老哥,艳福不浅啊。”法泰然上下打量这位美女,不无羡慕地说道。他把这位美女当成是邵佳梁的私人秘书了。

“什么艳福不浅!这是我亲侄女,邵美华。”邵佳梁站起来,笑骂道。

“哦,哦。”法泰然一脸尴尬,忙站起来赔礼道歉。

法自然也随之站起,在旁边看着自己三哥吃瘪,真是应了那句话: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哈哈!”法自然心中不由得一乐!

“美华,来,我给你正式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法自然。”邵佳梁拉着邵美华的手,故意不提法泰然。

“邵小姐,你好。”法自然伸出右手。

“你好,法先生。”邵美华有些害羞,但还是握住了法自然的手。

“小法啊,可能你不记得啦,昨天我侄女也在老叶武馆里呢。”邵佳梁笑道。

“哦?”法泰然皱眉,看着邵佳梁的表情若有所思。

邵佳梁捅了捅法泰然的腰,眉毛轻扬。法泰然立刻会意,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原来这美女就是当时陈思敏身边的“小花”。只见她今天特意打扮得有些复古、典雅,又画了一些淡妆,更增几分妩媚!这要是平时,她大大咧咧也就算了,可是,今天却如此之接近心中的偶像,自是想要表现淑女一些!

“怎么样,小法,今天晚上我举办一个私人晚宴,不知道你有兴趣参加没有?”邵佳梁看着眼前这一对金童玉女,心中乐开了花!

邵佳梁和法泰然相处这一段时间,甚觉对胃口!虽然邵氏家族在军政界实力较弱,但是在南方的商界却也没人敢小觑!邵美华是他二弟的女儿,今年也26了,从小娇生惯养,还有些孩子气,但是心底却很善良。

邵佳梁从法泰然那里早就把法自然的一切都打听清楚了,昨天看到美华对法自然也有意思,便想撮合一下。

邵美华听到大伯邀请法自然参加晚宴,心中高兴,脸上便流露出期待之情。

“邵师父,今天怕是不行。”法自然微微耸肩,无奈道。

邵佳梁本意是邀请法自然参加他的私人晚宴,给自己侄女增加相处的机会,没想到却被法自然推却了。

“为什么?”邵佳梁有些意外,邵美华有些失望。

“邵师父,我已经答应小李,要去一趟澳门,这只剩下两天时间了。所以今天下午就准备动身。”法自然解释道。

“哦,那个李振嵩吗?我差一点忘了呢。既然你答应要去指导他一下,那我也就不强求了。不管早请晚请,这顿饭你是跑不了了。”邵佳梁哈哈大笑。

“谢谢邵师父美意。”

“不必客气,我跟你三哥真是相见恨晚,很聊得来。咱们俩也就不要如此见外啦。我虽痴长你二十岁,但你若不嫌弃,只管叫我邵哥或者老哥,都行。”

邵佳梁有些得意忘形。不过,当他看到邵美华有些幽怨的眼神看过来,心中一惊!

“咳咳,对了,小法啊,咱们这是忘年交,各论各的。你跟美华也没有差几岁,你们兄妹相称就好,不必在意咱们俩之间的关系呀。”

“这是肯定的嘛。”法泰然对邵美华挤挤眼,笑着附和道。

邵美华一阵脸红。

法自然一阵叹息。他隐约猜到了他们的想法。

“不知道小法对这茶道有没有了解?”邵佳梁跟着法泰然一唱一和,自是要把法自然往这茶道上引,好给两人制造一些共同话题。

“不了解。”法自然如实回答。

“这样啊,小华,那就你来给大家介绍介绍。”邵佳梁喜好品茶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

年轻时候的邵佳梁混迹影视圈,做过龙虎武师,跑过龙套,干过剧务打杂,当过剪接师,凭着踏实肯干的韧劲儿和优秀过人的头脑才做到现在这个位置。从影视界转战到房地产界,整天忙得昏天黑地的,哪里有时间去附庸风雅!

他二弟邵佳栋则不然,从小文静的性格,让他热爱读书,喜欢文学。现在做了港大中文系教授,平时的爱好更是出不了诗词歌赋,品茶论道等有关传统文化的范围。所以,美华这茶道爱好只是受到家庭熏陶而已。

三人边品边听,要看看这小妮子能说出什么道道来。

“首先来说,什么是茶道。”邵美华有些拘谨,毕竟这是在自己的偶像跟前发表演讲。

“有人说茶道是赏茶美感之道。有人说茶道是修身养性之道。还有人说茶道是感悟人生、认识世界之道。这些都是品茶者对茶道的认识,各有各的哲理。”邵美华由开始的拘谨变为了放松自然,声音也自信起来。

“再说茶的历史。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看来,秦朝之前便已有饮茶之说,且始于巴蜀。秦人在统一天下之后,则成为将之推广开来的幕后推手。而此时并没有文献记载描述茶具一事。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茶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对茶具有了要求,便发展出茶道的雏形。”

“而后便是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将之推崇备至,至而形成独特的茶文化。”

“茶和酒在古代可以说是一年四季必不可少之饮品,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喝得到。无疑,酒乃最早的饮品,商朝便已有出土的盛酒器皿作证,而饮茶的出现则大概是在战国或者再略微靠前一些。”

说到这里邵美华做了一个鬼脸,继续道:“总之,茶属后起之秀,却要撼动饮品界的酒老大的地位。遂起茶酒之争。不过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

“酒可乱性,茶可理性。相比较于酒,茶更深入人心。不分男女,不分老幼,都可饮之。遂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称。可见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人们不可或缺的厨房里,竟然将茶列入!就从这一点便完胜酒水。”

“再说茶的分类。我们中国的茶分为六类,分别是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又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分为四大类,分别为不(微)发酵的绿茶、黄茶、白茶三种,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后发酵的黑茶。”

“再说茶具的选择。最主要的就莫过于这茶壶的选择了。茶壶以宜兴紫砂壶为最佳。壶分高矮胖瘦。无非就是在茶的色香味俱全上做文章。通过几千年的经验,找到适合各个品种茶类的合意茶壶。”

“比如说这红茶,其香味悠长,性甘,汤色红浓,所以就适合壶身高深、窄长的茶壶。这样便可以将其独特的芬芳茶香衬托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