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不灭的火焰
3021200000040

第40章 君已归家盼归期

越是临近过年,这天变得越冷,强劲的北风直刮得天昏地暗,但是抵挡不住外出的游子回家的脚步。返乡的客车里坐满了人,人多车里就暖和,谭家鸣也不冷,此时的心情是感慨万千,想起这一年来的打工生活,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想到得意处,嘿嘿笑起来,想到辛酸处,竟然哽咽起来,弄得同车的人直瞅他,以为他是一个疯子。

黄昏的时候,谭家鸣回到家,一切那样熟悉,推开院门,看见娘正在院子里收拾东西,就喊了声:“娘。”他娘听到喊声,看到谭家鸣,顿时大喜,说道:“哟,鸣儿回来了,让娘看看,整整一年才回来。”她拉过谭家鸣看了半天,说道:“脸黑了,但是身子壮实了不少。”

“爹呢?”谭家鸣就问。“你爹吃过饭上外边遛达去了。你饿了吧,快去屋里歇歇,我给你做饭去。”他娘说着就做饭去了。谭家鸣先回到自己的房间,收拾一番。

一会儿,他娘端着煮好的鸡蛋面进来了,“鸣,赶着热快吃吧,我们刚吃过。”谭家鸣坐了一天的车,也感到饿了,一边吃一边聊他在外面的情况。当然他主要说了他的顺利的生活,遇到的困难也就一笔带过。他娘是饱经风霜的人,就是儿子不说,也明白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的道理,听他说完,连连感叹:“儿呀,这一年也受了不少苦,你不说,做娘的也能体会到。”

吃过饭后,谭家鸣就拿出给父母买的衣服,正看时,他父亲也从外面回来,他娘忙说:“他爹呀,你看鸣儿多孝顺,给咱买的衣服,这是给你的羊毛裤,看合适不?”谭家鸣和他爹问了好,他爹对这衣服并不多感兴趣,只是问了他在外面的情况。

谭家鸣又拿出给小侄子买的玩具枪来,说要给送去,他娘就说:“这么晚了,明天送吧。”

等到第二天,去了他哥家,他哥叫谭家起,三十岁,跟着别人干建筑活儿,已分家另过。弟兄俩见面非常高兴,谭家鸣把枪给了侄子浩宇,小浩宇高兴得拿了枪找小伙伴玩去了。谭家鸣说:“怎么没见我嫂子?”他哥说串门去了,弟兄俩谈了一会,问到过完年的打算,谭家鸣就把要做生意的事说了一遍,他哥沉思一会说:“这倒是个机会,本钱也不算太多,可是合伙的生意并不好干,我虽然没做过生意,但是这个情况我还是了解的,你那两个同伙可靠不可靠,你可要慎重!”

谭家鸣听出他哥的意思,好像不赞成,但是他觉得不了解他的情况,就说:“我们已经定下来了,就等过年开业。”他哥又说:“我不是反对你干,我只是给你分析情况,叫你周全一些,咱爹这人思想保守,还要攒钱给你盖房子,就怕舍不得拿钱让你干。”

谭家鸣心里不是很顺,不过想想他哥所说的,也是实情,在吃晚饭的时候,他向他父亲提到过完年要做生意的事,他爹听了,放下酒杯,沉默半晌才说:“你以为这生意那么好做吗?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很容易就把钱赚来的,你这一年是长了不少见识,为人处事也成熟一些了,可是做生意这行恐怕不行;再说,你们还是合伙的,自古以来,这合伙的生意不好做,别说外路人,就是亲兄弟,父子俩都不好干。我刚才在外面遛达,你那个大爷谈起一件事,说咱村的小顺子他们在南乡做炒货的生意,年底几个人一算账,不光没挣钱,反而每个人赔了好几百,当时,他们干时,我就没看好。”说完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谭家鸣的娘听了,也反对,说:“做生意可不是闹着玩的,七、八千块钱也不是小数目,你又没做过生意,可别冒这个险了,还是在厂子找份活干吧,我们不要求你挣什么大钱。”

谭家鸣一看,爹娘都反对,这可是他没想到的,他本来以为,他爹可能不同意,但是他娘能支持的,现在都反对了。就有些哀求地说:“你看,我们三个人在那都规划好了,就等开业,我们也分析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把本钱赚回来,就算我借你们的,到时很快就还你们的。”

谭家鸣的爹听了,说:“不是我们不支持你,实在是没有把握干这个,你说你们三个人很好,那是你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一旦在一起坐生意了,就难免意见不一,产生矛盾,最后还得散伙。家里有两个钱,还准备给你盖房子,也都买料了,哪有那么多现钱,到了开春,还要买农药、种子、化肥之类的,处处得花钱,你要干,我不管,但是钱你想办法,家里最多把你上回寄来的一千块钱给你。那是你挣的钱,还归你用。”

谭家鸣的娘也说:“孩子,做生意得有骗人的心,你心眼实在,那哪行,还是听你爹的,算了吧。外面要是没有好活,就别去了。”

谭家鸣这一顿饭吃得好不舒服,满怀一腔热情,却被浇了一头冷水。

夜深了,不时地传来几声鞭炮声,在宣告着新年的临近。谭家鸣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刚回家时的喜悦和温暖荡然无存,孤寂和郁闷占据心头,他想起白天去儿时的伙伴家中玩时的情景,他对他们说,过年要当老板,他们都很羡慕,纷纷表示,等他的生意做大了,他们就跟他去混,当时心里充满着满足感和自豪感。其实,自己明白,那是虚荣心在作怪,现在恐怕要做不成,若是那样,岂不要被他们耻笑,唉,万不该说下大话。

爹娘为什么不同意呢?想到这些,心里有些不满,自己也是想多挣钱,也是为了他们好呀,他们怎么不理解呢?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吧,有了代沟就有了隔阂。老年人多思想保守,头脑僵化,年轻人则思想开放,头脑灵活;老年人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年轻人则积极入世,勇于开拓;老年人多固于守成,年轻人则富于冒险。当然,老年人经验老到,阅历丰富,而年轻人初出茅庐,毛还嫩哪!自己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感受与他们越来越不同了,这就是两代人的差异。

他们有他们的想法吧,起早贪黑,奔波忙碌,也是为了自己,盖上房子,娶上媳妇,他们也就了却心愿了。或许他们不是认识不到这是一个机会,而是他们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现实来考虑这件事的,来做出选择的,也有他们的无奈和尴尬。既然他们是一家之主,当然还是他们说了算,而自己呢?在他们眼里,只是个孩子,似乎是没有决定权的。家庭是这样,国家也是如此,老人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才能尽显风采。

既然决定外出这条路,那就要走下去,不管能不能凑齐钱,过了年还是要去的。此时的谭家鸣倒希望尽快过了年,让他摆脱这种心境。

胡乱地想着,听到外面刮起风,嗖嗖作响,越发睡不着了。于是,披衣而起,坐在桌前,胡乱翻着书,又看不下去,一时心情难以名状,拿起笔来,填了一首《贺新郎》:

往事凝心结。梦难寻、几时遇上,那堪沦落。坎坷沉浮常相伴,幸好理想未灭。恰遇到、时机难得。重整乾坤齐努力,展将来、吾辈都豪杰。回故里,过佳节。

归来却是心难悦。不支持、如今怎好,向他们说。今古成功名应是,得虎娃寻虎穴。诸事业、皆由人做。路远夜长吾独索,猛回头、窗外无弦月。天地静,北风烈。

填完以后,读了一遍,觉得格调过于激越,便把纸揉作一团,扔到一边,复上床入睡。

转眼间,新年到了,无非是放放鞭炮、吃吃饺子,乡邻之间串串门、拜拜年,这过年早流于一种形式,过完年后,人们又各奔东西,忙着赚钱了,物质生活的富裕使得很多人的精神更加空虚,只能从去赚取金钱中寻找一点安慰。

谭家鸣联系了张成和李伟两人,得知他们钱已准备好,初十就能到齐水,谭家鸣一想怎么办?去一定是要去的,可是钱没有着落啊。正心神不定时,他哥来了,把他叫到一边,掏出2000元钱给了他,说只能给他这么多了。谭家鸣心里一阵热,看来他哥还是支持他的,就说:“我嫂子同意吗?”他哥小声说:“这是年前的工钱,我没给你嫂子,就说还没算好帐,她不知道,你放心好了。”谭家鸣一笑:“还是哥好,这钱算是借的,到年底回来还你。”他哥也一笑:“快别说了,你好好干吧,常给家里来电话。”“哎。”谭家鸣答应着。

大年初十,谭家鸣告别亲人,踏上去齐水的汽车,心中暗憋着劲,一定要好好干,年底风风光光的回。可是,谭家鸣这一次离开家乡,却是好几年没能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