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功能缺失、越位,在于角色混乱,一会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国家,一会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公司,一会儿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家长。但事实上,这几个角色它都不全是或根本不是。它不是市场中的主体,不能行使所有的国家权力,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控制、压抑社会的一个庞大权力机构。它的权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政府不是公司
当然,问题远没那么简单。现代政府虽然是有限政府,但主动被动地,显然不可能只干前面所说的那四件大事。
在经济风险轻易就会引发社会、政治风险的现代社会情境中,至少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开始,促进经济发展、防止经济衰退等也成了政府的职能,毕竟爆发经济危机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打击是沉重的,似乎也关乎公共福祉,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下,搞不好政府就得下台。
中国政府尤其放大了这一职能。从思路上看,它自觉承担起“发展经济”的“重任”,既是过去全能政府的残余,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后维护政治认同的手段,因为经济停滞,会涉及政府本身治理的合法性。
不同的是,北美、欧洲还有日本、韩国等并不把自己视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或是主导经济发展,因为它们既不像中国政府能够控制那么多的经济资源,各自的民主政治制度也使它们无法把政府公司化。但中国政府占有太多的经济资源,同时,它的权力畅通无阻。大到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中到控制经济资源、干预经济运行,小到出动政府工作人员招商引资,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对经济的干预是全方位的。它是主导者,出台的政策、控制的资源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的结构,以及利益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分配。
很多人喊政府不要干预、扭曲市场,界定好公共权力和市场的边界,喊了很多年,到现在成效不大,原因就在于此。只要政府还自我定位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或主导者,它怎么可能放弃对经济资源的控制,放弃以行政手段去干预经济呢?更何况,通过对经济领域的介入,权力可以获得最方便的利益变现。
就中国复杂的现实来说,的确可以认为,政府承担发展经济的职能,把让一个国家变得富强视为自己的责任没有问题。它在社会管理领域、在公民权利领域可以也应该消极无为,但在提供公共产品、保障公民权利、监管调控市场、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经济发展上,是应该积极作为或可以有所作为的。
但在经济发展上有所作为时,理念必须澄清,和简单把政府等同于国家一样,问题就出在理念的混乱上。政府本身不是也不应该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它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创造财富的主体是企业和公民。如果政府把自己视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结果就是把自己公司化,这是公共权力的异化,人们成立政府,并不是为了把它变成一个公司。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时,也应有明确的边界意识。它只能是在宏观上主导,控制风险,而不能一边控制各种资源要素、分配和输送利益,一边以各种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满足权力的冲动。
合理的职能是: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有所作为,是对提供公共产品职能的进一步延伸,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保证公平竞争,同时监管好经济秩序,控制住经济风险。它发挥的,应该是制度和法律的规范手段,保持公共权力的中立性和非利益化。
拥有强大的资源控制能力,政府确实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如果做不该做的,只能给社会带来麻烦,也带来对自己的认同风险。厘清混乱的角色,回归到自己的本位比什么都重要,也是接下来要进行的一系列政府改革的基本原则。
20.我们呼唤政治家,也呼唤良善
无论是解决社会变狠,还是政府改革的问题,我们都需要呼唤一种人的出现:政治家。
眼下紧迫的现实问题是:要超越于坚固的既得利益结构,改革者已不可能仅仅从具有保守性、自利性的官僚机构那儿得到支持,而是要转型成为具有超越性的政治家,打通政治社会理想和群体心理之间的神秘通道。
◆政治家的舞台
从近代以来,一直到今天,几乎任何一个位于政治结构核心,或者想进入政治结构核心的人物,无论做什么,都要考虑到无以计数的一堆人的存在,哪怕并不想顾及他们的感受。
这堆人就是“群众”。这也是从勒庞开始,包括托克维尔在内的敏锐的观察者的发现--几乎和现代政治尤其是民主政治一起起步,群众突然从历史的黑暗中冒了出来,昂首阔步地向前方迈进。
而掌握群众的心理,几乎就是一种“政治巫术”。群众心理的利用,早已改变了现代世界的政治版图。几百年来,它或使革命获得成功,或使法西斯主义上台,或使各殖民地得以独立,或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民主化得以顺利推进。无论是否把群众视为一帮“乌合之众”,根本不可能假装没有群众心理影响政治进程这回事。
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存在,但“群众”却是一个“现代性”的发明。在古代,哪儿都有一堆人,但这堆人都归属于诸如城邦、公社、宗族之类的大大小小共同体,是一个同质性的“整体”,没有“个人”的概念。
近代以来,随着共同体的瓦解,以及“权利”观念的宣扬,“个人”的概念被造出来了。但后果却是,他成了一个与别的人分裂的社会原子,“共同体”不再是他心理上的庇护所。于是,在“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下,他又和别人重新结合。大家通过利益、信仰、理想、情绪等构成一个稳定或临时的心理共同体,即“群众”。
古代的共同体成员可以不关心政治,但现代的“群众”不关心政治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权利和利益是他们的痛点和敏感点,而这是由政治分配的;另一方面,政治系统不利用他们的心理能量,明显成不了大事,这使他们哪怕被当成台下“沉默的大多数”,也不会按捺太久。
群众心理的介入,使近代以来的政治图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画面:一个画面是在剧烈的政治转型时期或国家里,群众心理的存在,构成了政治领袖产生的沃土。像拿破仑、列宁、林肯、毛泽东等,虽然他们政治理想不同,但都善于听懂人们内心的声音,而且一呼百应。
另一个画面,则是在政治结构已相对稳定的时期或国家里,各种政治理念,已经变成人们的日常观念,并且可以通过基于“公共选择”的制度来达成--或者,政府、政党已控制住政治结构,个人的魅力相形暗淡,在这样的时期或国家,卡里斯马型领袖退场,常态下的政治家则走到舞台的中央。
就是说,在这个画面里,没有一个政治家仅凭个人魅力就可以扭转乾坤,政治家更加需要焕发的是勇气、智慧、决断等美德。
无论奥巴马如何做,他已经不可能是第二个林肯,美国民主制度的成熟运作,不会依赖“奥巴马”这个符号。但他碰到的问题,和很多国家的政治人物碰到的问题是一样的:要获得执政合法性,必须要民意支持;而要推进某个施政目标,遇到阻碍,也必须用民意帮一把。
◆玩“精英政治”“民粹政治”都会搞砸
今天,民众身上的“热情或激情”,包括愤怒、希望,一直在中国社会弥漫,寻找着出口,对政治、社会结构不时地冲击一下。
面对渴望公平,渴望没有腐败,渴望吃得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渴望拥有平等权利,渴望扩大政治参与的群众心理,该怎么办?
有两个极端是应当避免的。一个是保守、维护既得利益的“精英政治”,另一个是激进的“民粹政治”。
在民众迫切要求变革的国家,精英政治的恶果尽人皆知,曾经的南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独裁资本主义”即是如此。
比如统治印度尼西亚长达31年的苏哈托政府。在其任内,印尼经济得以大幅增长,但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尖锐。苏哈托家族及其亲信,几乎垄断了印尼最赚钱的行业。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用来掠夺没有受到政府庇护的企业和民众。仅仅是他的家族,从其独裁统治所得到的收益就超过150亿美元。结果是,1997年的一场金融危机,把印尼打回原形。无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如何,只要“发展成果”被少数特权阶层独占,它一定是脆弱的,在“危机”中不堪一击。
一些人所鼓吹的“精英政治”,对于中国来说,也只能是一服毒药。30多年的改革,逐渐坐大的“特殊利益集团”,对维护一个具有剥夺性的利益秩序可谓殚精竭虑,办法就是让“精英俱乐部”垄断对制度、政策的影响。这是以制造问题的方式,来加剧问题的爆发。
既然对抗群众心理只是在火上浇油,那么,一味地迎合群众心理,走向“民粹政治”,又会如何?南美的一些国家,尤其是查韦斯时期的委内瑞拉,就是这样操作的。
民粹政治,是对精英政治的一种强烈反弹,相当于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因为剥夺得越深,对公平的渴望就越蚀骨。处于政治社会转型时期而且贫富悬殊的国家,最容易发生民粹政治,善于利用群体心理的政治家,甚至可以把自己打造为一呼百应的领袖。
饱受精英政治折磨的委内瑞拉给了查韦斯机会。在“民主”的制度外壳下,他描画了一幅“剥夺剥夺者”的图景,让“受够了”的人们激动万分。此后,在“民意”的支持下,他的“政治理想”频频得手,民粹政治也因此符合逻辑地走向威权主义的政治。
民粹政治的多种弊端无须阐述,但有两点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一是固然满足了民众当下的胃口,却给未来留下了隐患;二是民粹政治依靠的是个人魅力,而不是政治结构的稳定,因此风险极大。
◆小心别被利益集团绑架了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反思一下:在中国,改革的政治家群体在和群众心理“互动”时,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又应避免些什么?
首先,当一种有助于实现政治理想、施政目标的制度或改革措施,在其出台或推进的过程中,同时碰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和“有强大的民意支持”这两个变量时,应果断顺应民意。因为这正是召唤出政治家气魄的时候。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是这样。
从群众心理这个变量上看,民众是腐败的受害者,具有一种“被迫害心理”。解决腐败问题,就是对他们“心理问题”的一种治疗。但很清楚,官方的各种反腐表态,从语言的功能上,最多只是安慰,而不是治疗;而在很多时候,这些语言和腐败的现实映衬起来,在心理上还构成一种欺骗。
在一个连“二奶”、网民都充当了“反腐先锋”的国家,还有什么能让群众对腐败问题的解决抱有预期呢?只有这两点:或者真的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腐败,或者群众一直期待的被视为反腐的万应灵丹的制度出台了。而这样的前提,是他们预设了一个条件,只有超越了官僚集团利益的政治家才能解决腐败问题,因为他们对官僚机构已经不信任。
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迟迟不出台的情况下,群众心理会经历这样的演化:在“被迫害感”中,先是满怀期待,等着它来“治疗”自己的心理挫败,然后,一直等不来,在腐败的刺激中,变为失望,最后,为了在心理上保护自己,变为根本的不信任,政府再说什么、再做什么也不信了。到这个时候,官僚机构在群众的心理上,真正具有了绑架整个政治结构的功能。
而从“既得利益集团”这个变量上看,他们所要做的,恰恰就是绑架整个政治结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博弈手段就是:改革的政治家群体要想实现政治理想要“靠”他们。但事实是,这是全民的事业。
改革需要“杀开一条血路”,政治和社会理想的现实,最怕的就是被利益结构牵制,和民意期待的距离越拉越大。反过来,如果一项制度、政策的出台或修改,有和民意对着干的意思,那么,官僚的思维必然挤压政治家思维的空间,导致人们在认同上和政治结构渐行渐远。
比如“延迟退休”的争议。官方一直想修改现行的退休制度,让中国人延迟退休。为此有各种辩护性的意见,比如和国际“接轨”,比如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如“发挥人的作用”。但显然,所有意见,都不足以说服人们就应该这样干。相反,它极容易被这些事实驳倒:延迟退休的受益者是公务员,而对于企业员工等无异于一场噩梦;养老金亏空的责任在政府,不能转嫁给在利益上本来就受损的人。
为了推进这个制度的修改,官方一直在试探群众心理的反应,想先在舆论上做好铺垫。但引起的反弹当然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具备政治家的眼光,绝对不是再和群众玩一场对抗性的心理游戏,而是先暂时搁置,因为只有解决好诸如废除养老双轨制、履行国家责任这一系列问题,延迟退休才算是满足了这项制度推行的前提。
在改革的政治家群体和群众心理互动时,还有一个问题很重要。这就是能否吊民众的胃口。任何一个政治家的身上,都寄托着民众的政治社会理想,他要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支持,凝聚社会共识,因此显然是要吊民众胃口的,因为就算不吊群众的胃口,群众也会有这个胃口。
所以问题根本不在于是否吊群众胃口,而在于政治家不能只是说说而已,也不能空无所指,否则,不会有人太当回事。政治认同,最终还是建立在做了什么的基础上。另外,要考虑到群众的心理。世俗的政治目标和信仰的东西不一样,在现代社会,群众的胃口被吊起来之后,有一个心理倾向,就是要求立即满足,至少等待的时间不能过长,过长就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