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射箭是赵雍释放自己情绪的一种最佳方式。每当弯弓搭箭之时,他总是踌躇满志。射中目标后,他更是志得意满。不断精进的技艺和日益强壮的体魄,让这个早早就登上王位的少年多了些同龄人难以企及的胸怀和抱负。
如今已经三年多了,时光就像河流中的水一样,稍纵即逝。
赵雍在肥义等托孤老臣和赵豹等王族贵戚的明争暗斗中度过了三个春秋,渐渐历练成熟了起来。
朝堂上任由大臣们左右政局的情况赵雍早就不耐烦了,他心里很清楚站在朝堂中的大臣们谁是真正为江山社稷考虑,谁又是在极力维护自己集团利益。
眼看着以肥义为首的胡人大臣慢慢的建立起来了代郡为中心的军事同盟。而以赵豹为首的王族大臣们更加巩固了邯郸为中心的文官势力。唯独自己这个大王,被当做两边势力相互拉拢和利用的一个傀儡,既不能偏向哪一方,又不能完全独立的决策国家事务。赵雍不得不倚重于这种两派斗争的矛盾,从中求得一线生存空间,这也是赵肃侯去世后太后和赵雍唯一能够选择的保存王室地位的途径。想想以前,一代代王族势力,为了争夺王位你死我活,你方唱罢我登场,同室操戈,兄弟相残,赵雍能够利用胡人大臣的军事力量和王族大臣的政治影响,已经属于哪能可贵,出类拔萃了。
谁也不得罪,再从从培养自己的人、发展自己的力量,是赵雍学会的第一项生存本领。
楼缓渐渐的在这个过程中充当起了赵雍心腹的位置。
楼缓为赵雍推荐的第一个胡人将军就是来自匈奴族的仇液。赵雍自己又把林胡国的仇龙收服了额,这样一来,在代郡以北,赵雍暗中开始掌控了一支自己的嫡系军队。
朝堂上南北两派讨论是否攻打中山国的问题,朝堂下赵雍决定与仇液商量一下攻打的战略战术。
在赵雍看来,只有以一场胜利才能让两派的争论平息,也才能让这些既得利益者知道究竟谁才是这个国家的决策者。
楼缓按照赵雍的意思安排了一次秋猎,目的的就是代郡以北的沙丘地带。
当赵王的狩猎队伍达到地点后,仇液如约而至。仇液是以保卫大王安全为由带兵前来面见赵雍的。前一段时间,赵雍在邯郸已经为仇液提升了军级,升任为边防守备军的首领。这一次仇液在沙丘与赵雍密探了很久,赵雍随后的狩猎也相对比较短暂,很快就返回了邯郸。
没过多久,邯郸都城就接到战报,中山国进犯赵国边境,赵国大军爱仇液的率领下奋起抗击,仇液带领赵军乘胜追击,连续攻下中山国四座城池,扩大了赵国的地盘,也给予了中山国军队严重的打击,中山军队经过此战,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再不敢轻易冒犯赵国。
赵雍在朝堂上宣布了战报,然后观察大臣们的反应。
由于是自卫反击,并不是赵国主动攻击中山,得了的胜利自然属于边境将士随机出动的功劳。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这时候都哑口无言。
这种坐而论道的本事比起真刀真枪的战斗,赵雍当然看重的是结果。虽然赵豹觉得仇液未经批准就擅自用兵,违反了军纪,应该功过相抵。但是肥义却主张给予奖励,鼓舞士气。
看到两派只能在论功行赏方面鼓噪争辩,赵雍心中暗喜,他已经渐渐的感觉到,赵国的权力正在回归他的手中,所有人都知道是他在支持仇液,可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三道四,对于这一次攻打中山国的行动,大家算是默认了。也就是说,今后只要赵雍自己想干得事,可以不用受制于这些所谓的老臣了。
赵雍散朝后,回到宫中,喜不自胜。他命人把楼缓召来,他要和楼缓一起分享他第一次独自做主且取得重大胜利的这种快意。
赵豹自然知道这次重大行动如果没有赵雍的授意,仇液绝对不敢冒进,只是木已成舟,再多说无益,这个老奸巨猾的狐狸,怎么会洞悉不了赵雍的心思。
肥义也很清楚,他不说,是因为,仇液也是他的阵营里的人,现在赵雍重用他们胡人将领,正好借机会多扶植和启用更多的胡人当官,他不但不能反对,反而窃喜不已。
回到各自府中,赵豹和肥义完全相反的行事。肥义借机把更多的胡人亲信网罗到自己身边,研究制定更进一步的攫取权力的计划。
赵豹则气急败坏,立即召集王公大臣们在相府开会,研究对策。
赵豹对大家开诚布公的发表意见。
“这次我们明明是输了了,赵雍已经羽翼丰满了,他居然能够培植自己的力量,暗中指使去攻打中山国,我们这些日的意见他不但不参考,甚至装糊涂,好像这件事跟他无关似的,真是让人忍无可忍。”
程英也是托孤大臣,听到赵豹的气话,赶紧劝阻。
“相国千万不要着急,大王毕竟已经长大了,很多事他愿意试一试,就随他去吧。这种贪功冒进的事也只有年轻人才能干得出来,只不过这次是成功了,如若遇到更大的难题,恐怕他不找相国问计都不成。”
听到这赵豹恍然大悟。
“程公说得在理,我是有些不冷静,不知程公所说的大事所指是何事?”
程英环顾一周,看看都是自己人,压低声音继续说。
“我听说最近魏相公孙衍要联合五国合纵,以对抗秦相张仪拉拢齐楚图魏的连横策略。不日就会有魏国使臣来赵国游说,不知相国对此事有何高见?”
赵豹听到此话有些吃惊。众人更是面露惊诧之情。赵文、赵造、赵俊等人面面相觑。
赵文忍不住发问。
“不知程大夫是如何知晓魏相的谋略的?”
程英哈哈大笑。
“不满相国和各位公子,程某门下豢养一批各国侠士,平日里出谋划策之外,还有一批专门刺探各国情报的女侠客,她们与各国后宫都有根深蒂固的关系,凡是各国近期的战略动向,都会飞鸽传书,第一时间到达程某手中。公孙衍的雕虫小技自然逃不过我的眼线了。”
赵文连忙赞叹。
众人也纷纷表示佩服。
赵豹若有所思,微微点头。
“赵国有程公这样的智谋高人,实在是一大幸事。既然情报无误,我们就要早作打算,看来这是一次考验赵雍的关键时刻,大家都知道,魏国是赵国的宿敌,如何决策与魏国的关系,是试验赵王能否得民心的关键。虽然先王将王位传给了赵雍,但是,他要是一意孤行,非要亲近胡人势力,赵国宗族王室是不答应了,我们到时候就要按传统的宗室规矩办事,拿下他另立新王也是须臾之间的事。”
众人听到赵豹果然对赵雍擅自专权有了意见,纷纷表态,支持赵豹的意见。
赵俊也是宗室中势力很大,影响不小的老人。他接着赵豹的话继续说。
“赵魏两国恩怨颇深,若是赵雍不能顾忌赵人的感情,贪图齐楚城池,派兵参与五国合纵攻打齐楚,势必就会引来秦国的袭击,到时候兵败如山倒,如果我们不力挽狂澜,另立新君,恐难服众,这次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就看赵雍到底如何抉择。”
赵豹看到大家意见一致,最后表态。
“这次我们统一思想,各族的军马都不要参与合纵,让赵雍派胡人军马去打仗,让他们相互损耗,最后,我们再控制局面。今日大家保守秘密,切不可泄露半个字,等到魏国使臣一到,我自由安排。”
众人唱诺告辞。
赵豹特意询问了赵成的去向。下手汇报,赵成今日没有老相府,赵豹这才安心的去休息。
原来赵成看到赵国军队打败了中山国的军队,还攻占了城池,他知道赵雍高兴,于是来到宫中怂恿赵雍跟他一起出宫游玩。
赵雍喜爱吃野味,又不愿意宫中厨师的做法,于是就跟随赵成来到草原,寻找烤野味的地方满足口腹之欲。
两人快马加鞭,一个多时辰就到了一处草原帐篷跟前。
一户胡人牧民不知道来者何人,听说是想寻找野味打牙祭的邯郸贵族,马上热情招待,将自己刚刚打下的狍子肉切下一块,招待赵雍和赵成。
赵雍特别喜欢胡人的这种豪爽劲,这也是他愿意接近胡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牧民一家人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都非常热情,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还高兴的一起陪赵雍和赵成喝酒。
特别是牧民的女儿刚刚十六岁的琪琪格更是能歌善舞,在帐篷外的草原上为两位客人唱起了美丽动听的歌曲,还跳起了胡人擅长的舞蹈。
赵雍高兴极了,大碗的喝酒,也站起来跟琪琪格一起跳舞。
快乐的时光让赵雍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直喝得酩酊大醉,干脆住在帐篷里不回去了。
赵成一直在控制着酒量,他毕竟是赵雍的叔叔辈,见到过很多以前的赵国王室之间的争斗,对于新君王的行为举止尤其注重,他极其担心赵雍一旦有个闪失,赵国宗族会怪罪到他,甚至还可能出现其他情况。
牧民一家看到赵雍高兴,也都一起欢乐,赵成假装醉倒,他们也就不在意了,两位哥哥把赵成抬到了帐篷里休息,出来跟赵雍继续喝酒。
等到赵雍彻底醉了,他们按照牧民最高礼遇,将赵雍安排到了帐篷里琪琪格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