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海权三叉戟
29916700000003

第3章 两洋四镇

对于历史上的明朝对外国防,当年有一句话:大明虽大,守之四地,四地即失,大明必亡。这四地就是宣府.大同.蓟州.辽东。

但是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这四镇除了辽东以外,基本上都不再是边关了,即使是辽东,现在也是主要作为北洋舰队的驻地和控制朝鲜的桥头堡而已,而现在的大明,准确的说是两洋四镇,南北两洋,北疆四镇。至于说南边?历史上被清朝在镇门关一顿暴揍的法国佬还是印度阿三?要知道历史上清朝那个鸟样的军队巨人能暴打法国佬一顿就知道列强的殖民地军队是个什么东西了,虽然之后中法战争清朝确实没有能力打下去了被迫和谈(最强的船政水师被法国海军吊打,陆军勉强能打的部队也损失殆尽),但是南方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主义的东西。

这次在北洋的地盘上举行的阅舰式风头完全被南洋给抢走了,谁让现在北洋能拿的出手的就2艘穹甲巡洋舰和13艘无防护巡洋舰呢?南洋新服役的3艘战列舰和拥有的2艘铁甲舰,半打的穹甲巡洋舰和一打以上的无防护巡洋舰,就连英国的远东舰队也不过如此。

但是朱少铭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日本的扶桑号铁甲舰和俄国的一艘“买布船”身上,一艘叫“季米特里?东斯科伊”号的4000吨级装甲巡洋舰,看起来简直挫爆了。

当然朱少铭是不会嘲讽俄国佬的,现在的历史完全失去了穿越者“未卜先知”的优势,要知道这几十年大明一直在和俄国时断时续的开片,历史上原本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没打,中法战争……好吧这个前几个月倒是有冲突,问题是法国陆军不敢和明军在越南开片,法国海军倒是世界第二,问题是在远东的舰队实力就……和南洋舰队进行了一次海上对峙以后就乖乖认怂了,也没打起来,至于历史上1885年中国和日本在朝鲜的冲突……看着现在日本一副跪舔的样子,也完全不像是有狗胆来和明军掰腕子的样子。

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平和。

当然,无论是作者还是蛋疼星人都不会让主角就这样无所事事下去,当阅舰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个军官冲上了紫金山号的观礼台,将一份刚刚从通讯艇上从天津送来的电报递给了李鸿章,老李只看了一眼,就脸色大变,和那名军官交流了两句后将电报呈给了朱箎。在朱箎身边的朱少铭只看了一眼就愣住了。

日本人太******有胆子了吧?!

电报上当然是历史上1885年的甲申朝鲜事变,虽然电报上没提,但问题是历史上朝鲜开化党人敢弄这个是有日本人和法国人撑腰而且清朝在忙着和法国开片,结果就这样当袁世凯带着陆军入朝和邓世昌强压通风指挥超勇杨威两舰截住了日本人的海军后日本人的算盘还是失算了(至于后来清朝****一样的谈判结果就不提了),但是现在?朱少铭虽然知道日本人酷爱作死但是在明治时期这个日本少有的精英辈出的时代,日本的政客还是很具有战略眼光的,不像二战的日本,首先他们不会无故作死,其次开化党人既然敢闹事那么日本就一定在撑腰,那么问题又回来了,日本哪来的胆子啊?

法国现在是和大明打不起来的,那么在远东,唯一有能力牵制大明的国家只有两个,英国和俄国,如果再考虑英国不是那种没事找人掐架的国家(这个时候英国世界大哥,要掐架自然小弟代劳了),那么问题就很清楚了。

“皇祖父,俄国人有动静吗?”来不及多想,朱少铭直接向朱箎问道。无论是朱箎还是辽王亦或者是老李都不是傻子,虽然可能他们不太清楚********这个名词,不在意日本可能的威胁,但是绝对不会不懂那头北极熊的把戏,朝鲜对大明的重要意义在古代或许只是一个藩臣,但是在现代,朝鲜意味着辽东乃至黄海的屏障以及封锁北极熊并将势力辐射到日本的关键!

对于朱少铭的反应,朱箎很满意,不过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在他眼里的皇孙还是以前那个不怎么靠谱的小子,而且眼前最重要的是朝鲜的问题,果然要感叹明朝的将领不愧都是杀胚吗?朱少铭分明听到有军官建议现在去把参加阅舰式的俄国巡洋舰给先扣下来留着做几天客,感受一下大明人民的热情待客的光荣历史再说,这真他妈是管杀不管埋啊,你们这让外交部的官员们情何以堪啊?

对于这种脑残的建议当然不能得到通过了,因为检阅舰上有不少外宾,所以阅舰式进行了一半就匆匆取消了,各国公使和军官们也没有太在意,因为本来就是走个过场而已,俄国公使首先急匆匆的赶向使馆,而朱箎和老李则也先一步离开回到位于天津的行宫,辽王更是立即北上前往北疆重镇哈尔滨。这一下,朱少铭成了最闲的一个了,作为太子,他这个时候也就和一个吉祥物差不多。

所以在海上没有阅完的舰,他就接着代表皇室去“检阅”了,当然,是他一个人在岸边趟着步子打量着停在岸边的两洋舰队。南洋刚刚服役的2艘定海级战列舰和1艘福海号战列舰是最能吸引人眼球的船了,定海基本上和历史上的定远完全一样,福海号则是一艘主炮十字型布置的战列舰,排水量比定海大了几百吨。朱少铭还发现了几艘和历史上几乎一样的船,比如几艘和历史上威远号很像的无防护巡洋舰。

最后朱少铭沿着舷梯走上了定海号的甲班,抬头仰望着左侧炮座上的双联装305MM25倍径主炮,不由得想到了前世关于定远主炮晾衣服的说法,现在开来能冒着摔死的危险跑到离甲板几米高的地方晾衣服的水兵也是“人才”,发明这种说法的人更是人才。

“殿下不在岸上待着,怎么有兴趣来我的船上参观来着?”在朱少铭走神的功夫,一个穿着海军中将军服的中年人来到他身边,“怎么,殿下也对军舰有兴趣?”

回身看了一眼来人,不是历史上的“熟人”,而是海军部长郑国勋,延平公(这个位面郑成功没有封王)郑成功的后人。朱少铭知道是自己来到军舰上引起了他的注意,便点了点头,“是啊,大舰巨炮才是男人的浪漫。”

“哈哈,这个说法我喜欢!是个男人就喜欢管子粗的家伙!”老兵痞丝毫没有身为贵族兵种的自觉,挤眉弄眼一语双关的话让人很是无语,“这可都是进口的最新的大船,现在的远东无论是俄国人还是法国佬在海上都老老实实的。”

“是啊,是很不错的船,可是将军,我们这么多的军舰,有多少是我们自己生产制造的?”朱少铭指了指港口内停泊的军舰,“我们现在自己建造服役的除了无防护巡洋舰和排水量不超过3000吨的轻型穹甲巡洋舰,我们还能造什么?”

郑国勋听到这收起了笑脸,“很好的想法,殿下,但是我们总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说实话,我们国内没有能设计大型军舰的设计师和有经验的船厂能够承担这项工作。”

“不去做永远不会有的,将军。”朱少铭轻轻的拍了拍炮座厚实的装甲,“自己家的孩子才是最讨人喜欢的,我们在500年前就将龙旗插到了遥远的非洲跨过了印度洋,当时的大明水师天下无敌,结果500年后我却还在黄海和东海南海的池塘里泡着,我不知道海军内部是个什么意见,反正对我来说,简直就是耻辱。”

“海军当然也想像当年三宝太监那样杨威外海,但是殿下,这不是由海军决定的,这要看陛下和内阁的意思,军队,永远是为政治服务的。”

“我知道,将军。”朱少铭认真的直视着郑国勋“我做了一个梦,我看着梦里的那个国家是怎么被列强一点点吞掉的,看着一场战争中那个国家的一个军区是怎么以一己之力搏举国之兵的,看着那个国家加入内乱,看着那个国家弱小的邻国是怎么超过她最后入侵她在她的首都屠城的!我不希望这个梦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是个懦弱的人,我怕死。”

沉默了片刻,郑国勋点了点头,“很奇怪的梦,最后的结果呢?那个国家灭亡了?”

“不,相比只能制造步枪的那个国家他们那个邻国拥有绝对的军事优势,能够制造各种重炮装备和全世界最强的战列舰,所以那个邻国发动了全面战争,所以这场战争打了8年,所以最后入侵的那个国家输掉了战争。”

“听起来简直是个奇迹,那么殿下的故事里的弱国既然在装备上处于劣势也赢得了战争,殿下想用这个来说明什么呢?”

“没什么,”朱少铭轻叹了口气,“我不希望我们想我梦里的国家一样,用3500万国民的鲜血来换得这场胜利,这种胜利太过沉重了!我们承担不起!”

北京西郊皇家别院

“殿下,这是从天津送来的消息,要不要抄录一份备着?”侍女将一份密函送给正在湖心亭中批阅文书的少女,霓裳公主朱妙锦

“天津?出了什么事?”朱妙锦接过信函看了看,“我让你们关心日本和朝鲜的情况呢,开化党人有动静了?看来霓虹坐不住了嘛,不对,这个时候霓虹不可能有这个胆子,或者说……本子有恃无恐……该死!纤云,北边最近送东西来了吗?毛子最近在干什么?!”

“额,没有这方面的消息……”侍女有点惶恐的回应道,接着就被朱妙锦给打断了接下来的话,“没有就没有,不要解释,马上派人到北疆弄清楚毛子到底在干什么!给辽王…不,给陛下发信,提醒陛下北方不要出乱子,让锦衣卫抽人巡查各地,以防流言误民,干扰民心。”

“是,殿下。”侍女连忙应答道,见朱妙锦挥手让自己退下,便长出了一口气马上退离了别院。

待所有人都离开后,朱妙锦也松了口气,趴在案台上只觉得浑身无力,要在下人面前保持威严实在是不容易,来到这个时空足足3年,但是她仍然没有这个身份,明朝居然让一个小姑娘执掌锦衣卫南镇府司实在是有点聊斋,这个身体原来的主任到底是何等妖孽才能让朝野上下都无人反对的他不知道,她竭尽自己的努力才让自己能够适应这个身份不至于出什么差错。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放下手头的事,朱妙锦换了一身便装,来到后院,从后门出了别院,在别院外早有一辆马车等候在那,一个身体瘦弱的男子在车旁,见到朱妙锦来到,便躬身道:“殿下,准备好了。”

“恩,”朱妙锦点了点头:“今天去城郊马场,找个清静点的地方。”

“是,殿下….”男子看了朱妙锦的脸色,“殿下,如果想放松不一定非要出宫,您玉体为重还是…..”

“我知道了,戌狗。”朱妙锦靠在马车上,“我只是要透透气,再待在宫里我会憋死的。”

戌狗也不言语,默默地驱动马车前往马场,明朝以武得天下,虽然历史上明朝除了太祖成祖以外只有正德这个异端会带兵打仗,但是明朝皇室还是比较重视皇子的“素质教育”,在南京就有太祖时留下的京郊马场,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北京的城郊当然也建起了新的皇家马场。

穿过北京西门不远就是京郊马场,当然,武宗的豹房也在西门外,现在豹房只是皇室名下的一处房产罢了,豹子里面是没有的,不过麋鹿什么的倒是养了些。

来到京郊马场,朱妙锦乘上了身边侍卫牵来的一匹从欧洲引进的冷血马,这种中世纪用来给贵族出行的马不善于奔跑冲刺,但是对于骑游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戌狗,你在这等着,雨芊,陪我一起。”朱妙锦让陪她前来的戌狗留下,而留在京郊马场的一个锦衣卫千户随行,戌狗没有多说留了下来,而那个女千户似乎很是意外。

两人绕着马场的边缘骑了一圈后,朱妙锦突然拉住马缰,习雨芊也急忙止住马匹,看着习雨芊,朱妙锦说出了让她意外的话:“雨芊,陛下要选一个人给太子护卫,毕竟太子马上就要在外历练一段时间,锦衣南镇的人选我决定选你,你意下如何?”

“殿下有命,卑职莫敢不从。”

“很好,那么你明天就去天津,还有……”朱妙锦正和习雨芊吩咐事情的当口,远远地看见戌狗骑着马飞奔而至到了跟前翻身而下:“殿下,北边的消息!”

北边?朱妙锦有点意外,“我刚刚让北边的眼线行动就有情报了?这时候电报还没有传过去吧?”

“不是的,殿下。”戌狗抬起头来,“我们在圣彼得堡的另一个暗线无意中发现了日本伊藤博文暗访俄国!”

朱妙锦蹙着眉头接过了戌狗手里的急电,“好吧,日本啊,不会做,就不会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