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海权三叉戟
29916700000024

第24章 海军法,教育法

第二十一章海军法,教育法

兰芳会帮助大明作战吗?目前看来是没有这种可能的,虽然兰芳和大明的关系确实很好,甚至可以说就是准盟友,但是毕竟不是盟友不是,就算是盟友也没道理为了你大明打死打活的啊,那么兰芳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当然是坑啊!这当然不是坑兰芳而是坑日本,兰芳的陆军在远东太过袖珍了,所以兰芳能够起到作用的就是海军了,兰芳海军的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目前有2艘4500吨级的装甲巡洋舰,1艘3500吨级铁甲舰和2艘2000吨级穹甲巡洋舰和一打的无防护巡洋舰。实力绝逼碾压现在的日本海军,虽然未来来看兰芳扩军速度幅度不会很大,但是未来兰芳海军任然会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日本一直有东进和南下两个战略发展方向,历史上日本也是先南下台湾不成才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发动东进战略,但是日本南下的势头兰芳是有所察觉的,虽然朱少铭知道未来的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南下,但是兰芳不知道啊,只要让兰芳误以为日本会南下,将海军布置在婆罗洲北部,那么日本无论如何要留下一批舰队来以防不测。

对!真的是太吼了!朱少铭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他的计划了。

2天后专列抵达了北京,在车站迎接他的是太子府的负责人和太子府侍卫头子,让他意外的是在车站看到了一个老家伙。

“冯帅怎么来了?实在是让孤意外啊!”朱少铭可不敢在这个家伙面前摆架子,辽王镇北疆,冯帅戍南国,这个老头子可是历史上在镇南关把法国人按在地上摩擦的牛人冯子材,日本人都把他视为军神,中法战争清朝可以说基本一败涂地,要是没有冯子材的镇南关大捷恐怕就是又一个鸦片战争的结局,能用旧式军队把近代陆军正面击溃的冯子材可以说是绝对对得起军神二字!虽然这个时空冯子材没有机会和法国人在越南切磋切磋,但是这个时空早年前冯子材带着大军拿下了安南,这可是灭国之功而且是永乐帝以外再次平定安南的牛人,带着军队在哪里和安南人打了10年的游击战争彻底打服了安南,这样的牛人可不是他现在敢无视的。

“哎……”老帅叹了口气,“老夫来接你是给你通风报信来了,殿下,您可悠着点,文德太子妃现在从南京开着了,听说您参军还打了一仗,最近又从英国带回来一个夷女……反正现在情况很不好,为了您受伤的事现在延平公都不敢出门怕遇到文德太子妃,现在文德太子妃在霓裳公主的公主府,您见过陛下以后还是先去见见您的母妃吧。”

文德太子就是自己死的早的便宜老爹,自己现在就是要去见自己老妈去了,说起来自己要是放在以前自己是得叫皇太孙的,但是被立为皇储以后就升级为太子了,自己老妈就是文德太子妃了,总觉得这个称呼绕口的很。

没想到自己老妈这么强悍连海军部长都怕,朱少铭点点头,“那冯帅您……”

“老头子正好也要有事找陛下,就和殿下一同面圣吧。”冯子材看都没看边上太子府的人,太子府的侍卫长面对冯子材屁都不敢放一个,毕竟冯子材还是皇家陆军学院的副院长,在院长是皇帝的情况下,可想而知这个老家伙面对其他丘八有多嚣张,没办法,就算是辽王见了他也得躬身来一句:“校长好。”,没办法,天地君亲师,别看辽王是亲王,国无二君,他只要不是皇帝就不能在自己老师面前耍性子。

火车站在北京的市郊,里城里还有几公里的路,和前世看的老北京的照片不太一样,前世的老北京就是高耸的城墙和城内连绵的四合院,没有什么现代化的设施也感受不到帝都的威严,毕竟这座城市自从袁崇焕的最后一次北京保卫战后再也没有守住过。但是眼前的北京也感觉不到有多少威严,倒是像一头吃人的猛兽,城墙外事树立的烟囱,工厂包围着这座城市,连天都是灰蒙蒙的,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树立的烟囱就是代表着强大的国力,发展的工业和国家的血液,但是作为见多了后世大工业城市的朱少铭只觉得这里PM2.5绝逼超标……

曾经在后世在苏联专家指挥下被拆掉的城墙和城楼倒是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但是接触了这个世界就会明白后世共和国之初为何要拆掉城墙了,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城墙见得太多了太久了,对于他们来说大工厂的机器才是最重要的,北京的城墙已经没有门了,城门被拓宽以便车马通行,毕竟现在一个城门是守不住这座城市的,城墙都被包围在城市里面了还要门干什么?历史上的城池就没有是靠坚固的城墙能守住的,南宋的开封城不可谓不坚固,结果只守了不到两个月。钓鱼城蛐蛐孤城偏地,坚守几十年使上帝折鞭。

现在他终于看到这个时代的北京城了,车队很快的穿过居民区和工业区,很快皇城就在眼前了,在承天门门口,一个老宦官带着几位宫女早就守候在这里了,现在的太监可是稀罕事物,在立宪以后就废除了太监制度,也就是说现在太监退一个就少一个。

不过这和他关系不大,不过第一次见到活着的太监还是让他多看了两眼。

没有多说话,朱少铭和冯子材跟着这个老宦官走进了紫禁城。

老宦官直接带着两人去了中极殿里,而其他的人就被带到了偏殿等候,奈杰尔倒是无所谓,向朱少铭投入一个你自己保佑的表情,然后饶有兴趣的去参观皇宫了,他前世还没有来过北京呢,有次都准备来了结果北京被严重的雾霾,想了想最后去了南京,这次正好可以弥补遗憾了。

朱少铭没有理会奈杰尔有些嘲讽的眼他,心里暗暗给他竖了一根中指。

走进中极殿后,朱少铭发现李鸿章也在这里等着,看到他们进来后微微点了点头,冯子材也示意后站到了旁边,“少荃啊,陛下怎么了?”

“怎么了?”李鸿章吸了吸鼻子,“哎,还能怎么了,这年头就没个安稳的日子,海军为了军费的事情才和陛下闹过。”

“海军居然还敢闹,文德太子妃不找他们事了?”冯子材很是差异的闻道。

“切,海军那些滚蛋把海军部长扔出去当受气包了,人家去要军费的是海军总司令,俄国人本来准备从德国人那里淘两艘二等铁甲舰来远东撑撑门面的,结果谁知道毛子又变卦了,准备自己建造一艘万吨级的大型装甲巡洋舰再向法国人购买一艘主力舰加强太平洋舰队,日本人也不安分,海军要求增加军费保持对俄国人和日本人以及英国人的海上威胁。”李鸿章很不爽海军这种甩锅的行为,不过谁让自己是明朝现代海军的建设者呢,海军的舰名都是他题的,所以朱少铭才有幸见到历史上熟悉的舰名,没办法,自己这个时候必须拉海军一把啊,李鸿章有些无奈的又叹了口气。

说话的功夫,朱篪走了进来,大袖一挥道:“诸位爱卿都坐吧。”

没错,现在的大臣和皇帝商议事情的时候是可以坐的,从宋朝把大臣的椅子撤掉以后现在的大臣又可以和皇帝“坐而论道”了。

“少荃,南干(冯子材字)既然来了,那就说说,现在朕快被海军和翁同龢给烦死了。”扫了一眼看到了坐在冯子材身后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朱少铭,“兔崽子你回来了不回来跑青岛干什么?”

“回禀皇祖父,孙儿现在是北洋舰队的少校参谋,当然要回军报道,这是军规。”朱少铭无所谓的回答道,要不是不得不回来他才不想待在北京城里面呢。

“好啊,少荃,你这是把太子带来给海军说话啊。”朱篪指了指朱少铭看着李鸿章,老李也不在意的拱拱手,“陛下,太子殿下是冯帅带来的,和微臣没有关系。”

朱篪扭过头又看在一边装木头人的冯子材,“南干……朕记得让你接太子是回京没让你把太子带到中极殿吧。”

“老臣愚钝。”冯子材马上认怂,让朱篪有火发不出来。

“行了,这就我们君臣四人,打开天窗说亮话吧,现在内阁非常反对大力扩军,首辅觉得现在我的大明的军队足够御敌于国门之外,所以准备安抚民生加强工业和教育建设,但是海陆两军都强烈要求增加军备,现在这事闹得很大,你们怎么看?”

“陛下,”李鸿章听罢开口道,“老臣是也是入阁的老臣了,北洋和南洋最早都是老臣主持成立的,可以说老臣确实希望海军能多得些军费,但是翁同龢所言不无道理,尤其是教育乃是国本,我们现在新式学校几十年的建设也就刚刚普及道各个3线城市罢了,入学率和更高级学府的建设还要大笔的投入,我们现在国民识字率大约在30%,更高级的人才更是宝贵无比,陛下,百年教育,十年树人啊。”

“确实是百年教育,但是海军何尝不是百年海军。”朱少铭撇了撇嘴,“基本上年年为了这个军队和内阁都要为经费吵起来,就算今年分配好了来年不是还要吵起来?”

“那殿下以为如何?”冯子材看着朱少铭,“我大明每年可就这么多岁收。”

“岁收是可以增加的,但是规矩是必须定下来的。”

“殿下的意思是……”

“海军法!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