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乡土乡亲
29769100000030

第30章 炮聲與進步

炮声与进步

在杭州短短兩天,伴隨著風雨,回到了東南第一精華區,SH剛剛抵達便大雨傾盆,暴雨在太陽的照耀下瓢潑而下。雨後,走在黃浦江畔,昔日的外灘依然如故,打開七十年前的照片,曾經在中國顯得那麼異類的西方建築沒有任何的變化,有的就只有上面的旗幟成為了五星紅旗,或許變化已經在不變中改變,古老的外白渡橋,見證了中國近代以來的一切,而它的堅挺使它見證了二十世紀中國最後一次重大的改變!

在老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黃浦江這邊商鋪林立,而對岸,荒涼不已,這種現象持續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而正是從那一刻起,浦東的SH明珠電視塔成為了大SH新的地標。故事從一百多面前說起……

1840年,蒸汽動力的大英帝國戰艦在中國沿海耀武揚威,兩萬英軍將幾十萬中國軍隊打的落花流水,1842年8月,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次年簽訂《五口通商口岸條約》,1843年11月,根據這兩份條約,SH開埠,此后,這個歷代以來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逐漸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都市,享譽東方巴黎!

而這就是古老中國向現代轉變的縮影,唯一的不同是,中華帝國沒能像SH那樣在轉變的過程中成為世界或者遠東第一強國!但是,相同的是,炮聲在帶來屈辱的同時讓SH與整個國家都緩緩的進步了。

1840年前的中華帝國,國勢江河日下,將滿漢關係作為第一要務,專心維護滿族統治的清廷,在兩百年的時間裡逐漸的與世界脫軌了,曾經八方來朝的“天朝上國”連自身的利益也難以維護了。明朝時期的中國,仍然能夠以世界最浩蕩龐大的艦隊跨越半個地球,彰顯“天朝”盛世,雖然不如蒙古帝國那樣強勢,但仍然能夠算是世界強國中的強國,在諸多方面還是領先西方的!甚至在大清入主中原初期,依然可以依靠明朝遺產擊敗西方強國——俄羅斯。那時的中國就算不是令西方國家膽寒,也是讓他們敬畏的!可是僅僅二百年,西方的彈丸小國們紛至沓來的時候,中華帝國竟然連一絲一毫的尊嚴都難以維持了,遑論強國!

其實,仔細看看17世紀清政府官員與外國的外交就可以明白了,一個連敵人什麼情況都不知道的國家,一個將互相派設使臣都認為是稱臣的國家,一個把外國公使,當作外國臣服的國家,如何能夠在與西方的鬥爭中討得便宜!如果沒有西方的大炮,如果從1840年到今天西方國家都沒有進入中國,那麼閉關鎖國的天朝上國今日是否還在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要萬歲!

從鴉片戰爭後,東西方緩緩的開始交往,工業革命成果、民主政治理念隨著炮聲傳入中國,可以說,西方的大炮更大的意義在於把這個古老帝國踹進了現代世界的大門!與帶來的苦難想比,其對於中國進步的積極意義也是不可忽視的,甚至是主要的!

理性的看待那百年的屈辱,主要的原因來自於我們自身的墮落而不是敵人的強大,滿清入主中原后,中華文明似乎保留了下來,可是那隻是表面的,我們看到集權比明朝加強的中國逐漸變得像奴隸一般,如果將服裝髮型的改變僅僅認為是表面的文化喪失就錯了,那是一個民族氣節的徹底滅亡,從那以後,沒有了明朝那樣強勢的政府官員,沒有了為公義不惜死的諫臣,取而代之的是以奴才取代微臣的奴化!兩百年,我們不是停滯,而是退化,就像前一篇中我們說的,兩百年前的“十萬人同心死義,為大明留三百里江山”沒有在清朝發生,取而代之的是為洋人帶路的“帶路黨”,如果沒有1840年開始的戰爭,中國是否將越來越奴隸化,是否會在退步的道路上繼續下去,這是不了而知的,但是有一點是再清楚不過了,面對一群被奴役久了的、曾經尚武崇文的、也曾經強大無比的民族來說,只有炮聲與鮮血才能徹底喚醒。

那百年或者四百年的歷史,對於今天的我們,吸取先輩的教訓顯然比批判西方的侵略更加重要,復興民族不是打嘴仗,而是打硬仗!記住曾經我們的屈辱與鮮血,記住帶來這些的原因絕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我們退化了!

望著黃浦江畔的摩天大樓,我不禁為祖國今日的成就感到自豪,近四百年來,中華文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復興的目標,這期間的努力是令人感動的,可是我們依然清晰的看到,幾百年前的貪污腐敗、瀆職濫權、玩物喪志又出現了,面對這些,想起百年來的屈辱,我們當義無反顧明明白白的告訴那些人,我們覺不允許你們再一次使這個偉大的民族墮落,我們將與你們一起,毫無容忍的批判,拼出全力的改革,用我們真正的強大與復興告訴全世界,中國,一個擁有國家的文明,不再需要大炮來喚醒,我們將重新塑造正義、符合人類與自然發展的新普世價值,中華文明,終將以普照世界而復興!但是,我們的每一步將越來越難,不容一絲一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