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2964900000044

第44章 能源外交: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新支点(5)

第一,政治问题妨碍俄日能源与经济合作。俄日迄今未签署和平条约,也就是说,两国至今形式上仍处于“战争状态”。妨碍签订条约的主要问题是北方四岛问题。在处理领土问题和经济合作方面,两国的立场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日本对两国发展经济合作的立场基本可以概括为:大规模的经济合作有赖于领土争端的解决;俄罗斯处理发展两国经济关系和领土问题的立场可以概括为:领土问题不应妨碍大规模的经济合作。俄罗斯的着眼点主要还是在于通过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从日本获得经济和技术援助。至于北方领土问题,鉴于其所处的战略要塞地位对俄建立新国防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

第二,经济问题。虽然日本政府表示可以提供铺设“安纳线”的全部资金和投资75亿美元开发西伯利亚油田,但由于日本经济多年低迷,金融系统状况不佳,银行不良债务数额庞大(有估计为4240亿美元),一下拿出百多亿美元对于日本也并非容易之事。此外,日本企业家对于“安纳线”的积极性并不高,其原因有二:(1)认为在解决政治问题之前对俄罗斯投资风险太大;(2)日本政府对与俄罗斯发展实业关系的商人不提供担保。即使日本能够提供全部资金,也并不代表问题已经解决。贷款必须偿还,而且还要付利息。俄罗斯正在竭力摆脱外债的阴影,是否再举债,俄权力机构内部意见并不一致。

第三,国际油价问题。日本与俄罗斯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东局势动荡、伊拉克问题等“权宜”因素的影响。一旦伊拉克问题解决,国际市场上的油价回落,不排除日本对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立场发生动摇这一可能性,日本有可能转而对远东管道采取消极态度。因为对于日本而言,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毕竟比从俄罗斯进口在经济上要合算得多,仅每吨石油的运费就比从安加尔斯克来的石油便宜20美元。因此,俄罗斯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俄罗斯石油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变数。

尽管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但俄日发展能源合作还是符合双方利益的。

尤其是对俄罗斯而言,正如俄罗斯国内许多专家,包括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所认为的,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安纳线”对俄罗斯更有利:(1)“安纳线”建成投产后,可扩大俄石油出口能力,使俄能源贸易多元化,原油供应对象将不仅局限于中国,还可以拓展到日本、韩国,甚至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有助于俄在亚太地区开拓新的原油市场;(2)考虑到俄国家战略利益,“安纳线”在俄境内,可以避免受制于人;(3)修建“安纳线”可以吸引巨额外资,带动远东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从长远看,“安纳线”的修建也势在必行。

四、突破北美

俄美关系是俄罗斯对外关系的重点。然而,两国关系发展至今,双方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却不多。除防止核武器扩散、反恐等存在共同利益的领域外,能源领域算得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今后,随着世界能源储备的减少、美国对进口石油需求的增加以及降低对不稳定的中东产油地的依赖,石油总储量居世界第三、政治“稳定”的俄罗斯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此外,在俄美两国关系中一直存在一个软肋,即双方在经济上的依存度较低。因此,近年来,俄美双方都力求通过提升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来改变上述状况。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将对今后俄美关系的走向产生直接影响。

(一)打开另一扇机会之窗:俄美能源合作的背景

应该说,俄美在能源合作方面是存在着互有所求的关系的。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石油消耗量占全球的25%。近年来,美国的石油进口量逐年上升,已经超过其总消耗量的50%。2001年,美国从海湾国家和伊拉克日进口石油总量约达270万桶,占美国原油进口的30%。另外,未来20年内,美国对石油新需求中的63%将由OPEC成员国来供应,44%主要来自海湾地区。

沙特阿拉伯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因此,多年来美国政府都尽量怀柔沙特政府,甚至容忍沙特对于欧佩克组织的控制,长期采取限产保价的政策,致使油价高于市场机制下的正常水平。

然而,“9·11”后,美国开始重新审视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布什政权要求沙特阿拉伯加强打击国内恐怖分子的力度,加快推进国内民主化的步伐。

美国的这些要求引起了沙特的不满,加剧了沙特国内以宗教领袖为核心的保守派的反美情绪的激化。此外,中东,尤其是海湾地区一直是多事之地,一旦发生大的动荡,美国的能源供应就存在着中断的隐忧。因此,美国政要越来越感觉到要寻求“变通”,布什政府开始改变美国的石油战略。美国能源部长斯潘塞·亚伯拉罕2002年9月21日在大阪国际能源论坛的开幕致辞中称,美国不会向欧佩克企求更多的石油,尽管欧佩克不增加石油产量,美国也有应对之策。他强调,美国对欧佩克和中东地区的石油存在依赖性,因此要把能源供应的来源分散化。

可供选择的石油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独联体地区国家和西非国家。考虑到俄罗斯丰富的油气资源储量、生产成本和稳定供应的潜力,利用俄罗斯的资源成为美国对外能源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美国的目标是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牢牢把握在世界重要能源产地的主导权,这已经代替低廉油价成为美国在重要能源产区的战略目标。

美国调整能源战略为俄罗斯进入美国能源市场打开了大门,为俄罗斯进军世界石油市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在俄罗斯看来,从经济角度来说,能源生产可以使俄罗斯与工业化的西方融为一体;从政治角度来说,能源可以作为俄对美外交的一张王牌,以实现成为美国重要伙伴的目标。俄罗斯领导人也希望通过调整与西方关系,复兴俄能源工业以支撑转型,因为能源出口是俄罗斯最大的外汇来源。俄领导人还提出开发能源潜力,通过能源这个媒介发展与各国际能源、经济组织的建设性合作关系,对能源、经济等问题施加影响,提升俄在全球事务中的分量。

“9·11”事件以后,一方面,俄罗斯一直在实施面向西方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最大的担心莫过于中东地区爆发战争,或由沙特阿拉伯和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海湾主要石油出口国策划的针对西方利益的行动。为此,美国极力开辟中东以外的进口渠道。石油市场分析家、历史学家丹尼尔·耶金认为,“能源安全的首要原则是能源来源多样化”。用这项标准来衡量,俄罗斯一下子就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变得格外引人注目。俄罗斯目前已经是继沙特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2003年6月,俄副总理赫里斯坚科指出,2003年,俄石油产量将达到4亿~4.05亿吨,2007—2008年将稳定在4.5亿吨的水平上。根据年度产量来计算,俄罗斯的石油出口2003年可望达到每天500万桶。

(二)长足的发展:俄美能源对话与合作

2001年,俄罗斯外交部长和能源部长访问美国,带去了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政策。

2002年2月,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美时,美国首先提出要加强两国石油贸易合作。在5月召开的克里姆林宫俄美双方首脑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布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了关于进行新能源对话的联合声明,承诺将共同努力减少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增加对俄罗斯石油工业的投资。8月,美国能源部长访问俄罗斯时,强调了美俄进行能源最高级会谈与合作的必要性,进一步推进了两国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与对话。10月1—2日,俄美召开能源合作峰会,两国的石油高级官员首次在休斯敦会晤。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包括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美国向俄罗斯出口设备和技术服务、美国在俄罗斯的油气勘探与生产和运输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投资。11月22日,布什在布拉格首脑会议后与普京在俄普希金城会晤,双方共同发表《关于发展俄美能源对话的联合声明》,强调了俄美首脑5月莫斯科会晤所倡导的“能源对话”的重要性,高度评价俄美10月休斯敦能源峰会的成就,并提到修建深水港出口俄罗斯石油的迫切性,以及美国把首批7月份从俄进口的石油输入美国战略储备库;双方欢迎俄罗斯公司向美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外私人投资集团贷款,以保障俄罗斯能源业和能源运输系统发展所需要的投资。

目前,俄美双方已成立能源合作跨政府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协调在环保及节能领域美国技术进入俄罗斯、美国公司向俄罗斯特别是萨哈林地区投资、以及俄公司向美投资等方面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