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家日月
29613200000366

第366章 钳制

清晨的时候,秦如烟从深沉的梦中醒来。

她睁开了迷糊的双眼,此刻天色尚早,耳边只有一记记低沉遐远的钟声回荡在耳中。

都说暮鼓晨钟,从开平城中心的谯楼上每日会几次响起悠扬的钟声,尤其是在寅时三刻这个报晓时间,钟声便把这座北地军城从沉睡中唤醒。

秦如烟慵懒的伸了伸懒腰,坐了起来。

而早已经在门外侍立的使女已经是轻手轻脚的端了洗脸水进来,并掌起了灯火。

秦如烟有些散乱的秀发披散在白色的亵衣外,那哈欠声中,她微微起身,只见峰峦起伏,一股逼人的成熟桃李韵味散发出来。

北地的气候就是如此,眼下已经迈入五月份,尽管白天的日头已经是火辣辣的,但是在清晨和夜晚却又是冷寒的彻骨。

她的身体从温暖的被窝中离开,一股凉气便在她那细嫩的肌肤上激起一片寒栗。

“诶,南方这个时候早就是日夜气候宜人了,这北地日夜温差竟然还是如此之大。”

如烟抱怨了一声,快手快脚的换好衣服。

那干净清爽的内衣紧紧裹着身子,露出了盈盈一握的惊人小蛮腰,她再将襦群和褙子穿上,感觉方好了一点。

随着她洗漱好,内院中这时已经隐隐有了人声,然而她不慌不忙对着一面镜子把头发理顺。

一个小丫头忽然推开了门,让更加浓重的寒气扑面而来,这十岁左右的女童却笑靥如花,清脆的声音叫着:“舅妈,你起来了。”

女童穿得很朴素干净,但人一看起来就很聪明。

她就是于家二姐留下的孩子。自从早年于家出了破门的祸事后,她便一直跟在于家大娘身边。

这个孩子本来年纪小,但又懂事又乖巧,加上于望平时刻意的照顾和大娘的宠溺,不说是将军府里的公主,那跟宝贝也是差不多了。

由此一来,于望本来还有其他几个外甥,却是屡屡被这丫头欺压的不行。

于望对于自己家族的子弟平时虽然很少亲手管教,但是他立下的规矩很严,他可不希望随着自己发达,而家族人跟着鸡犬升天后养出一班官二代或者纨绔子弟。

甚至,于望一概取消了普通那官宦人家的排场,什么排资论辈都按早年贫苦的习惯来。

由此,在将军府中,于家的一大家人的生活习惯和普通的百姓没有什么不同。

比如现在,这丫头没大没小的称呼朝廷册封的二品夫人如烟为舅妈,换在门楣森严的人家,那就是没有规矩,然而在这个龙虎将军府却是自然而然。

这个时候,丫头跑到这里也不是没有事情干,因为再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于望带领夫人和大姐、大姐夫、几个外甥给老夫人请安问好了。

虽然这个时候天色还早,不过于望一家人早年都是庄稼人的出身,纵然老夫人如今是大富大贵,但还是保持着鸡鸣即起的习惯。

看着丫头黑溜溜的眼睛只是盯着镜子看,如烟笑道:“自从前些天,那温高建献上了这西洋番人的镜子后,你这丫头可是天天跑我这里没个完,是不是眼馋了?你小舅不是挺疼你的么,开口向他要就是了!”

“舅妈,小舅平时忙的不行,我可不敢去问哩!”丫头双手手指交叉,不停的动来动去,却是脆生应道。

“你这孩子!罢了,这西洋镜虽然稀罕,不过也不是买不到,过几天舅妈送你一个可好?”

“谢谢舅妈!舅妈真好!!”丫头一下子兴奋了,小小的身子蹦了起来。

在外面庭院中,一阵呼呼的风声隐隐而起。

于望正光着膀子一个步伐一顿,一拳接着一拳带着呼呼风声向前击出。

自从早年从得过且过到励志奋起后,他一向起得很早,坚持锻炼武艺。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么些年下来,他的筋骨打熬得不输底下任何武将。

现在他打的一套拳法自然是军中广为流传的劈挂拳,这种军阵技艺,讲究的大开大阖,强调凶猛和气势。

整整一套拳法下来,于望浑身汗珠滚滚,那强壮的肌肉浸透汗水后隐隐发亮,浑身爆发力逼人,全然就像一头凶猛的猎豹。

一身热汗过后,于望感觉十分痛快,却是斜眼看到如烟正携了外甥女出来。

这时候,一缕缕的炊烟已经从后院的伙食房的烟囱上升了起来,不用说也知道,府中请来的那些厨子正在厨房里忙着。

随着于望的地位日高,如今每日值守龙虎将军府的护卫人数也是愈多,那明卡暗哨也是戒备森严。因为一些家眷的入住,府中光是请来服侍老夫人的婢女就有六人,眼下都在内院住着。

而且如烟自己还带了一些仆从使女过来,除了一些男子住在外院,如今这个内院也是人气高涨,全然不似早年那个乐亭操守府那鬼气森森的大宅院模样。

有时候,于望无事在府邸散步,却也是有点幻然如梦的感觉:这几年的亡命打拼,不知不觉的就拥有了小民艳羡难以拥有的“大宅门”?

如今的于望不说在永平府威权无双,一声令下,万人景从,就是在整个大明也是名动天下的人物。

有时候想想自己刚刚到这个世界上时,那作为卑微的大明普通一种田的民户,以于老爹为首,自己一家人那在狂风骤雨,豺狼当道的乱世中苦苦求存,苦苦挣扎的境况,真真是刻骨铭心。

“如烟,起来了?”

于望缓缓立定,深长的吐了口气,一眼瞥见她身上的衣服还是有些单薄,关心的道:“早晨气寒,还得多添点衣服才是。”

“夫君!”

对衣裳多少这个问题,如烟却是不回答,只是打着招呼,亲自便给于望端了盆热水来。

以如今于望的门庭,不论冬夏,不论何时,厨房里的热水一直都有,炉灶都不熄的。对普通的官宦人家来说,木柴、木炭的消耗算不上什么,又何况是龙虎将军府?

虽然,在院中会有其它的使女来服侍于望的生活起居,但是每天早上当于望锻炼完毕,这送热水,秦如烟一直是亲做亲为。

于望三下两下的用热水擦干净了全身,又在自家夫人的侍候下披穿了衣裳,随手又端了一碗热汤喝下,一股股的暖意传遍全身。

当他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外甥女就安静的站在一边,那骨碌碌的黑眼睛只是盯着自己看,不由笑道:“死丫头!你可走运了,过段时间,你就要去我大明京师去居住了,要知道京师可是大明的首都,那可是天下第一等豪华的所在,就算是舅舅想搬去住,都还没有这条件哩!”

听着于望说这话,秦如烟眼中却是露出一丝愁容,但是随即掩饰不见。

听着舅舅咕咚咕咚的大口喝着热汤,丫头脆生的问道:“听说这次姥姥也要去京师,舅舅,你怎么就不一起呢?”

“呵呵呵,傻丫头,舅舅自然也是想去的,不过是晚些时候而已!”

“哦···,那就太好了!”听说舅舅以后也要去京师,丫头仿佛去了一个心思,又是兴高采烈起来。

“丫头,去了京师后,可不要住了几年就瞧不起舅舅这个乡下土包子哦!”

“不会的,不会的!”听着于望的话,看着自家舅舅那戏谑的眼神,丫头转眼又急了,跳着脚分辨。

“好了!夫君!看你没大没小的,居然还欺负小辈来着!”如烟白了于望一眼,深感现在的家庭幸福是多么的沉迷人,只是她隐蔽的扫了一眼自己那平平的小腹,在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

说起老夫人和一些家眷要去京师居住,却是朝廷上面的“恩典”。这小丫头懵懵懂懂,不知道其中底细也就罢了,但是秦如烟却是知之甚明。

自从自家夫君荣升总兵官后,那中央朝廷的钳制手段随之而来。

这不,听说上个月京师就已经派出了一个大太监奔赴永平首府卢龙,从此以后,汉家军身边就会多出了一个叫“监军”的人物。

只不过自家夫君也是奇怪,明明早就是永平总兵官了,却一直大喇喇的居住在开平不动弹,反而手下的各路文武兵马齐齐奔赴各地。

据说,镇守卢龙的那大太监左等右等于望不来,很快就要亲自奔赴开平一行了,而且听说跟随那太监来的人马有不少,比如山海巡抚、永平兵备、永平知府、什么钱粮通判、各路大大小小的官员等。

而且,在上个月,朝廷就有恩旨下达,不仅重新给于家大娘荣升了夫人一品,京师中赏下了府邸,赏赐下一些金花银和财物布匹,还勒令于望一家家眷皆到京师去居住。

虽然名义上是朝廷恩典让于望的家眷去享受荣华富贵,但实质上却是朝廷作为扣押人质的手段。

不过好在,于望的一大家亲属都要去京师,这秦如烟却是不在此列,想来这朝廷毕竟还是给了点面子。

只不过,秦如烟知晓,对于朝廷的“恩典”,自家夫君虽然拖拉不爽快的执行,不过在几次京师使者的催促下,这大家子的人到底还是要启程了。

这也是今天于望对于外甥女言语的由来。

看着这熟悉的环境,看着这府中苏醒过来将要热闹的模样,再联想到过几天,这府中便是人去大空,人气冷落,作为女人的如烟也不由暗暗伤感起来。

对此,于望却也是无奈。

自古我汉家中央朝廷,对于在外的实权武将,无不是忌惮无比,哪怕你再是忠心耿耿,都是“匹夫无罪,拥兵其罪”。

不说弱宋的自废武功,就是现在的大明朝也是对武将保持了一贯的压制,重文欺武到了无所不及的地步,按照大明三百年的天下习俗,武将在文官面前地位不如狗,那也是常事,这也是一直在大明武将地位卑下的由来。

虽然现在的天下,武将跋扈,各处军阀集团已经有了雏形,不听号令已经是越来越明显,朝廷大臣包括皇帝对于这些棘手的、触之即反的武将不敢去碰,但是对于于望这种新贵,看起来还算忠心的人,却又是毫不犹豫的下手去钳制。

说来,就于望受到的这种待遇也不是他一个人。

比如现在的京师之门户的密云总兵唐通,一家老小就被扣押在京师为人质。

更著名的便是吴三桂这厮了,吴三桂整个家族是关外世代军头,朝廷对其尤其是戒备丛丛。

吴三桂目前虽然还没有彻底在军界崛起,只是关外朝廷兵马中的一个副将,但是于望却是知道,这个家伙,崇祯以后会封他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然而这个总兵官朝廷也不会轻易给,当时朝廷直接下诏调吴三桂老子吴襄偕全家家属移居京师,授以京营提督虚衔,包括吴三桂的结发贤妻,其全家三十余口亲属实际全作为人质。

在平时还好,一到兵马动荡的时候,这些被扣押在京师作为人质的亲属,随时都会被屠杀。

对此,于望只是对如烟说道:“崇祯皇帝日夜辛勤,励精图治那是出了名的,然秉性多疑,不善用人,动不动诛戮大臣,缺乏恢宏气量。朝廷以此手段来钳制压制带兵武将却是落了下乘···。”

然而,于望的最后决定还是要把家属送往京师,至于家眷在京师的各方安全守护责任,旗下情报局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早已经在京师展开了各种手段。

在京师的路数没有铺好之前,于望是绝对不会马上送人过去的,这也是朝廷派出使者再三催促的来由。

然而,这个日子毕竟是近了。

“夫君,就目前处境,你既要为朝廷忠臣,又要为慈母孝子,难矣!难矣!奴家平时最紧要、最在乎却是全家融融的天伦之乐,奈何多点时间,朝廷也不给?”

听到于望不经意提起了这个话头,如烟不由轻轻叹息。

然而于望却是胸有成竹的哈哈一笑:“夫人,何来如此多的多愁善感?天塌了有我抗,你愁这么多做甚?来来来,且随我去拜见老娘,这个请安问好是本将每天头一个要紧的大事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