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家日月
29613200000347

第347章 有幸

崇祯十二年三月十五日,这日天气不错,日头刚刚在地平线上露个脸,开平卫城就全面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在卫城的一隅,往日游击府的名字一改再改,如今成了龙虎将军府。

自从天津一战后,整个战局果然不出于望所料,匆匆赶到天津分赃的周廷儒还在和陈新甲扯皮中,一个惊天消息就传出来,多尔衮已经直接从古北口出关,同时在关外还有前来接应的皇太极人马。

听说鞑子逃窜出关,一直在转进中的密云总兵唐通联合了白广恩等人联合追击,他们想要痛打落水狗,没成想在多尔衮的雷霆一击下,一战而溃,从此整个大明北地的官兵再无动任何静。

至此,这场满清入关劫掠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全面落幕。

一朝外敌尽去,整个明国北地彻底安定下来,接下来的自然就是有功当赏,有罪就罚。

在这次满清军队的入关中,大明损失惨重。

是役,清军入关达半年,深入二千里,攻占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八十八城镇,二关;击败明军五十七,杀明总督二、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

其中更是生擒德王朱由枢、郡王朱慈颖、奉国将军朱慈赏、监军太监冯允许;鲁王朱以派被俘自杀,乐陵郡王朱宏治、阳信郡王朱宏福、东原郡王朱衣远,安丘郡王、滋阳郡王等众王及管理府事宗室约千人都被俘斩首···。

如此空前惨败,大明本来就可怜的家底,被清军狠狠的犁了一遍,那些瓶瓶罐罐被清军砸个精光。

是役,大明北地元气大伤,没有个十年八年,甭想恢复一丝元气。

虽然皇太极的军事行动看来是损兵折将,折损惨重,但是在给明国放血,那“砍大树”的战略是大获成功。

终于安定下来后,崇祯是雷霆大怒,命杨嗣昌议文武诸臣失事罪。

于是一大批的替罪羊出炉,里面的罪名林林总总,或曰守边失机;或曰残破城邑;或曰失陷藩封;或曰失亡主帅;或曰拥兵观望···。

在这场战争中,前前后后有无数人落马,如蓟镇总监中官郑希诏,分监中官孙茂霖,顺天巡抚陈祖苞,保定巡抚张其平,山东巡抚颜继祖,原蓟镇总兵吴国俊、陈国威,山东巡抚倪宠,援剿总兵祖宽、李重镇,及他副将以下至州县有司,凡三十六人同论死,被贬削者为数更众····。

由此整个天下震动,一大批人倒台了,又是一大批人争先恐后的争夺权位。

其中,杨国柱虎大威本来是论罪“失亡主帅”,罪应该斩。不过,在于望前后的努力转圜中,加上二人在后面军功卓越,由此逃过一劫,甚至另有加赏。

在封赏下,文官以杨嗣昌为首功,授特进光禄大夫,勋左柱国,荫一子世锦衣千户。

卢象升,追赠太子太傅,谥忠烈,赐祭葬,建祠奉祀。

陈新甲,迁左都御史兼兵部尚书,荫一子世锦衣百户。此次论功,陈新甲虽然没有入阁,不过他手掌都察院,有监察百官万民之权,本身又兼任兵部尚书,地位赫然为隐相。

洪承畴,以三边总督转任蓟辽总督。

杨国柱,同授荣禄大夫,左都督,荫一子世锦衣千户。

虎大威,授右都督,荫一子世锦衣百户。

其中,提于望为永平总兵,授龙虎将军封号。······

在这次的论功中,于望的军功最为卓越,原先区区参将一职已经远远不够封赏,在朝廷诸公的讨论后,这总兵官的官位终于落到于望的头上。

官位虽然提升了,不过于望手中的地盘却没有扩大。

虽然崇祯帝对于于望极为欣赏,但是朝中的大员对于如何压制武将的手段是很有心得,他们担心现在就扩大于望的地盘,不说汉家军骁勇善战,这样下来,他的实力将更为膨胀。

为了防止出现大唐的藩镇之祸,同时是为了凸显文官高人一等的权利,朝中大员口口声声的解释,这是对于望的“历练”,这是对于望的保护。毕竟如今的于望以区区三十不到年龄就爬上了大明武将总兵官的官职,不说绝后,起码也是空前。

在这个乱世,人们的野心犹如野草般的勃发,于望旗下的军队战力本来就恐怖,在伴随着于望的地位权力上升,随之而来便是不可测度的“野心”,无论如何,满朝大臣都有心一同,绝对要进行对于望的压制。

不过这样一来,额外的补偿也必须要有。

如果赏功过薄,在如今于望名满天下的条件下,这样做是否会寒了忠勇将士之心,这也是崇祯皇帝的疑虑。

毕竟在这次的大战中,崇祯皇帝彻底看清了大明的家底。

虽然整个大明号称雄兵百万,每年朝廷咬牙投入的军费是不计其数,但是整个官军体系是彻底糜烂。

在这次大战中,所有调拨的官军和清兵几乎都是一触即溃,那么朝廷历年所养何兵?奴贼进犯,兵在何所?剿贼御边,效安何在?

也只有于望的官军鹤立鸡群,对于清军敢战并且能取得胜利。

可以说,现在整个于望的兵马是大明的定海神针,有于望来撑场面,那么整个大明还可以保持表面上不可侵犯的威严。

如果此次于望对于朝廷的“保护”心怀不满,以后畏战避战,却也不是崇祯皇帝愿意看到的。

于是,在于望荣升总兵官的同时,也就有了龙虎将军的封号,说来有趣的是,早年起兵造反的努尔哈赤也拥有过明国册封的龙虎将军称号。

在如今的大明,总兵官林林总总几十余人,其中带将军名号的武将甚少,这也算是一种殊荣。

另外,朝廷决定对于于望其妻、其母、其亡父皆有封赏追赠,比如诰封其妻秦氏为正二品夫人,其母为二品太夫人,追赠其父为通议大夫。

至于于望帐下的各级武将皆有封赏···。

料得如此殊荣,于望也该满足了罢!

在崇祯的心中,于望的一鸣惊人也让他惊喜,大明有虎将如此,多少让他感到一些安慰,我大明也不是没有敢战良将!我大明也不是没有希望!

对于上面的封赏如何,其实于望并不在意,他也不在意手中地盘是否继续扩大,他在意的是如何完整的消化完这次到手的巨大收获,如何在整个永平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甚至荣任总兵官后,他也没有急着去永平首府卢龙,他一直着手兵马的整顿休整和将来的诸多布局。

直到今天,他才发布了全体高级文武官员的集体会议通知。

此时在这个全蓟州,甚至整个大明北地瞩目的龙虎将军府邸门口,将迎来车水马龙。

这次是半年征战后,大将军首次展开的全体文武官员扩大会议,这让整个永平府震动。

在这次会议后,不用说随着大将军彻底要掌控永平府,这出镇地方的文武大员要发布出名单,随着汉家军的地盘扩大,将会出现无数新出头的文武新贵。

对于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开平城的轰动是不用多说了。

很多无缘与这次会议资格的各地商业大佬,永平各地赶来觐见大将军无果的乡绅豪强都是纷纷聚集到将军府前的那条街观望。

尤其是这条街上的酒楼早早就宾客爆棚。

在其中一家豪华的酒楼二楼里,永平商会会长马富贵红光满面,在他身边有着诸多的外地大商贾和名望乡绅在刻意的奉承,他的位子犹如众星捧月。

对于这场高规格的会议,马富贵虽然没有资格参加,不过作为一直追随于望脚步而发达的商人,他的嗅觉无比灵敏,他是铁定要第一时间要收到这次会议的决议结果。

至于汉家军的军政如何规划他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于望大人对于以后的永平府民政发展是如何规划的。

显然,在这次会议后,整个永平府的新的民政政策要出台,作为开平本地的商业大鳄,老马自然是极度关心,所谓一步先,就是步步先。

只要紧跟大将军的步伐和号召,那准没错!

要不是如此,又哪来马富贵的今天?

从这个酒店二楼看下去,能看到前面街口搭有一个大坊表,而放眼街上,豪宅商号云集,行人往来如织,端的热闹非凡。

其中不时还能看到街上一列列走过的巡逻人马,这些是巡检司的兵丁,只见他们个个身着干净的鸳鸯战袄,头戴红笠军帽,手按腰刀,全体队形是整齐利索。

在他们虎虎生风的大步巡逻中,那种顾盼自雄的勃发英姿,与别处明军老爷的萎靡不振形成鲜明对比。

“这···,这就是开平的汉家军么?这一路赶来,都来不及细看,啧啧啧···果然名不虚传!”

酒楼上,一个外地乡绅模样的人目不转睛,低声赞叹。

“这位仁兄!见识少了罢!”一个京片子的口音响起:“这仅仅是城内的巡检司巡防兵马而已,他们多是大将军手下维持治安的地方官兵,本人不才,有幸见过汉家军的正规兵战士,那种百战雄师之威,我的娘嘞!让人见之,那小心肝就是一顿乱颤,怪不得他们杀的奴贼闻风丧胆,无有不胜····。”

“乖乖···,就这精锐人马,这,这难道还不是汉家军的本部官兵?那汉家军的正规兵马又将是何等气象!”

听闻京片子如此说,外地乡绅一脸痴呆和震惊,随即自言自语道:“天幸我大明有如此精兵强将,永平幸甚!大明幸甚!只是···,又有何处能让鄙人有幸瞻仰汉家军官兵的虎威?”

“机会总会有的!不过在于望大将军旗下,军民相安是大明的典范!这些正规兵马从来不会进驻城镇,他们训集地的地方都是野外,很少听说汉家军的正规部队会入城,除非有什么大行动!”

“难怪!难怪!这开平还真是福地哇,有了于望他老人家坐镇于此,有这样的规矩在,老百姓自然是心安的!”

“嘿嘿嘿···,就算没有这样的规矩,那汉家军号称开平百姓的子弟兵,他们军纪森严,也万万不会扰民!其实···,如果大明其他地方官军也有如此条例,那什么军士扰民的消息传出或许就会少很多!”

京片子走南闯北很多年,阅历很是丰富,他忽然大发感慨:“哪怕于望将军手下这些维持地方治安的巡检司兵丁,在我大明官军中也属于一等一的精锐!···嘿嘿,不能比,不能比哇!”···

在人们的低声议论中,忽然满楼的人都站起来,纷纷的嚷道:“来了!来了!看,汉家军中的那些大人物都出现了!这等大场面又何曾见过!我等实在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