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家日月
29613200000323

第323章 接管集中营

沸腾的几大集中营前,很快的出现一小队一小队的明军。

他们快马奔到,个个腰挎劲弓长刀,穿着赤红的鸳鸯战袄,每个人精神无比。

为首一个明军军官头戴八瓣帽儿铁尖盔,长得极为粗壮,等他们奔到壕沟前,军官在马上高声叫道:“某仍大明蓟州永平府朝廷官军队官,奉大将军之令前来解救、赈济而等···。”

“王师到来,秋毫无犯。百姓不必惊慌····。”

“大将军有令,尔等不可乱动,不可混乱,静候一刻钟,王师自会取来米粥救命!”。

“好叫尔等得知,大将军体恤自家百姓,此刻,我等官兵半日恶战尚不得吃喝,尔等静坐即可获得吃食,如此,你们也不要辜负了大将军的苦心才好!···”

在看到整个战场终于恢复平静,也终于在自己面前出现了自家官军来安抚,难民们都齐齐点头如捣蒜。

原野上炊烟袅袅,几处汉家军的营地散发出一股饭菜及诱人的肉食香味。

这方圆十几里之内,除了些许废墟村落,野外还布有多处的马栅牛栅,里面都关押了不计其数清兵掳来的牛马猪羊。

汉家军毫不客气的,抓来数百头牛羊,砍杀了就是火速做成肉食,以此作为大战之后全军的犒赏。

闻着饭菜的香味,官兵们喜笑颜开,可是眼下他们还得苦苦忍着,因为大将军已经下令,百姓不足食,则官军不言饥。

所谓令行禁止,汉家军的官兵还好,那些纠集的友军可是齐齐的不停咽口水,又是強自按捺,左右旁顾,皆道:“大将军仁义!这次不说打鞑子,便是冲着大将军如此爱民如子,跟随他老人家也值!”

与此同时,一批辎重兵赶出上百辆车马,上面载着大桶大桶的稠米粥,前往难民营救济。

虽然现在汉家军营中不缺肉食,这次运往难民营的反而却是简单的米粥和一些面饼。因为那些被掳民众饥寒日久,身体虚孱,那肠胃尤其脆弱,这个时候暴饮暴食反而会出人命。

所以,先用米粥将养两天难民的身子,这才是王道。

看到官兵如约救济,又喝到了热腾腾的米粥,加上得救的喜悦,让各处百姓无不欢腾和落泪。

但是在其中,也是出现了一些人性的丑恶现象。

这些难民被清兵虐待惯了的,哪个人此刻不是饥肠辘辘,见到米粥腹响如雷?

所以,这一马车一马车的吃食一拉进集中营,顿时人群都红了眼。

开始在汉家军的维持秩序下,每人还是挤着排队领取米粥和面饼,而后自然是狼吞虎咽。

然而其中有体格强壮的人吃了自己的份子还不够,直接打起了旁边妇幼老弱的主意,居然伸手过去抢夺饭食,引得场面一阵大乱。

“干你娘的!你们这些恶棍对着鞑子乖顺如绵羊,对着自己父老乡亲倒是威风凛凛,老子最瞧不起的就是你们这种人渣!把那几个抢饼子的抓出来!!”

见到此种场景,先前就有戒备的汉家军战士大怒,其中一个队官站在那里大吼说道,于是一阵鸡飞狗跳的,汉家军战士直接冲进人群中,将那几个抢饼子的恶徒拽了出来。

“既然你们现在在我汉家军的管制下,那么一切都要守规矩,不守规矩的就是杀头!”队官在咆哮如雷。

面对队官的宣告,下面骚动稍作安静后,一个被抓的人指着队官大喊道:“老子乃京畿官宦子弟,这我堂叔可是正儿八经的京官!不久拿了几个贱民的饼子么?凭什么抓人,还有什么王法吗?”

听着这家伙的声音比官军更大,人群里面又是骚动起来,有人躲在人群里,也是呼应:“就是!你们蓟州的丘八,凭什么管到我们京师的良民,凭什么?”

这人的这质问一说出,整个人群被惊的鸦雀无声,队官本来还想要好好和难民说话,这时立刻火冒三丈,指着那人群里吆喝的方向冷笑道:“有话有种站出来当面说,躲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的,什么玩意儿?把他抓出来,敢挡路的杀无赦!”

看着精壮的明军又次冲了进去,挡在刀枪前面却没人敢,人群立刻让出一条路,那个自以为安全的人发觉自己躲无可躲,很快的被拽了出来。

看他的长相和穿戴,现在虽然也是衣衫褴褛,人也是落魄,不过没被清兵掳走前或许在地方还是个人物,难怪他胆子这么壮。

“嘿嘿,你们现在知道和我们说王法,早先怎么不和鞑子说去?告诉你们,在汉家军旗下,没有王法,只有军法!”

队官恶狠狠说了句,话音未落,抽刀便是砍下,看到长官亲自动手了,其他的战士自然也不客气。

一时间人头飙飞,鲜血喷涌,面对汉家军血淋淋的手段,这次人群彻底安静和老实了,在这个时候,里面的有些人才想起,这股官军是连杀鞑子也是如屠狗的煞星,先前那几人真是痰迷了心窍,居然敢在他们面前摆老爷架子?

当真是不作就不会死!

看到整个人群都是寂然无声,队官跳上身边一高处,大声吼道:“大将军有令,尔等来去自由!如今的世道,天下没有百姓安家乐业的立命之所在,然而我永平却是列外!今天爷爷教你们第一堂课,大将军解救了你们,却不是要换回狼心狗肺之徒!想跟我们走的,想过温饱日子、没有官府压迫,没有强盗土匪破家害命的,首先就是要守规矩!不想跟我们走的,现在就可以说!”

可惜军官声音吼的再大,下面寂静依旧,显然几个脑袋被砍下之后,场面虽然变得安静有序,可被掳的百姓是被勾起了往日惨痛的教训,不管现在对面的是国朝哪部人马,可照样是朝廷的“官军”,不是这样么?

在队官面前,难民是黑压压站了一片,面对他的质询,没有一个人敢吭声。这让队官非常不满,他叫道:“跟大将军走还是不走,一句话而已!你们中就没有一个带把的人吗?”

他目光扫去,众人都是下意识避开他的目光。

“敢问,贵部的大将军名讳?”

面对队官的不屑,终于一个后生难民鼓起勇气站了出来,看着他面黄肌瘦的,一身破烂衣裳,脚底下的鞋早就开帮脱底,不成个模样。

“好汉子!”队官赞道,继而傲然道:“我家大将军自然是大明永平参将于望是也!莫非你们都没有听说过?”

“可是钦赐勇冠三军的于望将军?”

“然也!”

“那我跟你们走!”这个后生忽然用力大声的喊。

说起永平府什么地方官军,很遗憾,百姓中很少人听过。

不过一说起勇冠三军,于望的名字便是如雷贯耳。

自从安肃大捷后,朝廷的邸报,各地的传言,把于望传说的是神乎其神。

此次他们得救,目睹官军杀人后,便是心下惴惴,担心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是的,鞑子虽然是杀千刀的,但是毕竟像豺狼,国朝的官军可是臭名远扬,仿佛就如老虎,吃人都不吐骨头的。

于望的战绩,这些百姓都有听说。此次鞑子入关,他老人家奉命入卫后,从宛平打到安肃,又从安肃追到保定,所到之处鞑子无不望风而逃,不敢稍稍对战。

如此天下闻名的精兵,也难怪此次鞑子全军覆灭!

其实,先前大战的时候,就算这些观战的百姓再愚蠢,这目测中,在原野上林林总总的算起来,鞑子恐怕就被他们砍杀了五六千。

“差不多五六千啊!”

当时惊骇的难民在议论中,在估摸着说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声音都有些颤抖,甚至带了点哭腔。

既然眼下来的是于望爷爷的官军,那么先前这军官说的倒不算是骗人。

因为在这个乱世,想找一个安定的地方太难了,但是如果是于望爷爷的地盘,那肯定是安然无事。

因为难民们实在是想不出来,如今的世道,还有哪路的贼子敢去他老人家的地盘兴风作浪?

听这些军爷说得这么肯定和自豪,不光是这位勇于出声的青年,大部分的难民心中都燃起了无限的希望。

说来可笑的,这里大部被掳的百姓确实有很多是京畿的乡民。

本来最早鞑子兵锋第一次扫荡京畿的时候,很多人在安肃,被汉家军在豪格的手中被解救出来。

后来由于于望一直在率兵追击清兵,也没有时间和空裕来安置那批难民,索性直接往京师移送了事。

朝廷的京师当时勉为其难的接收了下来,然而京师也没有一粒多余的粮食来救济难民,于是在鞑子大军南下后,统统把城里的难民驱赶出城了事。

于是这些被驱赶的难民纷纷返乡,哪想到这次杜度的正红旗又杀了个回马枪,这里面有很多人是属于“二进宫”了。

于是,在这个青年的大声宣告下,很多难民也开始纷纷出声,眼中带着渴望的神情,表示要跟于望将军走。

当然,这里面毕竟大部分人属于“一进宫”,很多人还是将信将疑,甚至有人嘟哝着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还是回乡种地的好!”

对于这部分人,这些“二进宫”的此刻仿佛有了底气,大声驳斥道:“早先我们不照样跟你们想的一样?···”

“回去种地!嘿嘿,你们想着都是美事!此次鞑子入关,就说我们,不要说庐舍被一把火烧的精光,就是那些地,那些最早跑路的乡绅又组织了‘还乡团’,早早就霸了田,···这世道苍天已死……没路走……!”

听闻这些话,“一进宫”们的心不禁一沉,有人咬了咬牙,问道:“就算乡绅霸你的地,也是有朝廷管,你们不能告么?”

“二进宫”们惨笑:“官府凭印信凭地契,我们被鞑子烧杀一空,谁家还能保住地契?就这么叫人家欺负···”

“老家又没地,家里人又死个精光,皇天在上!那回去还有什么意思!!!”有些人越说越是伤心,竟然抽抽噎噎哭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