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家日月
29613200000310

第310章 梦醒

潮白河畔,满清正红旗的中军大寨里,杜度正和部下的一众甲喇章京、牛录章京等高级佐领展开军事会议。

在豪华宽敞的大帐篷中,四处火炉腾腾的吞吐着火苗,把整个大帐里搞得是温暖如春。

然而,在这样令人舒适的环境里,蚁聚的清军各个高级校官却是呆呆看着上首阴沉着脸的杜度,大帐内虽持续烧有炉火,却有一股无言的寒流在四处扩散开来,各人内心发冷,他们相顾而视,都看到对方脸色极为难看。

此刻的大帐里是一片的狼藉,能看到不少翻倒在地的案几和酒肉洒落在地。

少数一些下贱的奴役阿哈正蹑手蹑脚的收拾这些食物和餐具,然后控背弯腰,大气不敢出的悄悄退出大帐。

面对气氛沉重的令人喘不过气的如此场景,这些奴役们更是清晰的想起,就是在方才,杜度和一众正红旗里那些高高在上的主子们正在喝酒取乐,他们各个高呼大叫,形骸放浪,一片的狂欢和狼嚎鬼叫。

甚至就在刚才,这大帐中,还有这次清兵在山东济南那个什么狗屁王爷府中掳获的一个完整戏班子在这里卖力唱戏,而且这个戏班的组员尤为让人叹为观止,因为这个戏班除了一众杂役和乐手,所有戏中,不论什么角色居然全都是由一色美若天仙的女子担纲。

如此豪华和高级的戏班子,来自关外的这些“大清勇士”何曾听说过?当时便是如获至宝,于是,就算是在征战的途中,他们也是迫不及待的享受起大戏来。

自然,在眼下,那些戏子早就被驱赶出了大帐。

原本建州女真大军出征时,军中万万是没这些玩意儿的,尤其在努尔哈赤那个时代,女真子弟们如果沉溺于关内的各种享乐中,面临的肯定是被斩首。

不过,这些年“我大清”胜仗打得多了,占领的地盘也多了,不说占领了明国原来辽镇那么大的地盘,清军屡次入关,又掳获了如山如海的财富。

既然八旗贵人们的家底都发达了起来,自然不会安于早先那种茹毛骨血、餐风露宿的野人生活,于是他们便开始追求些从前羡慕但不可得的“贵人”生活。

这次正红旗纵横明国腹地,抢到了无数的绫罗绸缎,无数的各色美酒,无数的金银财宝···,但是最为稀罕的反而却是这个全是女唱的戏班子。

不论什么时代,没有文化底蕴的“暴发户”普遍有种攀比的心态,就比如眼下:大明王爷豪门有的,咱建州女真的贵人也要有。

说来,这几天杜度聚集了一众心腹在寻欢作乐却也是无聊中的消磨时光之举。

这次他率军驻扎在通州地带,却是奉了多尔衮的战略,以一路偏师监视震慑明国京师的重兵。

而奉命大将军多尔衮则是不慌不忙的在天津地带押送大部劫掠到手的人口财帛大喇喇的北上。

清军自从在漳水打了个硬仗后,就天下再无敌手。

这次杜度率领本部驻扎通州地带,对峙的明国官兵虽然兵多,但却是彻底的一群土鸡瓦狗,不要说会发生有豆丁大点的战事,明军的老套路自然是“不动如山”,他们就是连派出哨骑侦查也不敢。

对于这样窝囊透顶、穷的叮当响的对手,整个正红旗上下也都不屑去攻打。如此一来,这日子便无聊的紧。

既然整个大军犹入无人之境,没有任何的安全忧虑可言,那么清军高级佐领们每日的喝酒享乐就成了必然。

尤其是这次在山东,正红旗掳获了这个稀罕的戏班,底下的一众官校都嚎叫着要先睹大戏为快。

一般来说,整个满洲的高层,其他的汉家文化或许一问三不知,但是对于三国故事却是人人耳熟能详。

在寂寞无聊的情况下,有些人便是得意洋洋的高呼:“三国曹操曾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眼下咱们不仅有美酒,还又抢到了一个排场无比豪华的戏班,这论起喝酒享乐,排解乡思的犒劳举动,这规格不免就是连曹操也比不得!”

在想到这次大军入关,时间长达半年之久,自己部下的儿郎们也算是辛苦无比,既然这些儿郎兴致这么高,杜度为了笼络军心,却也是不好拒绝,于是就默许了。

都说上行下效,这次正红旗远征明国,过来劫掠不就为了自己享受?

既然上面的主子们在寻欢作乐,低层的战兵们也是纷纷每日到难民营里寻开心。

就眼下看来,虽然清兵作战还是骁勇无比,但是后世八旗纨绔子弟的身影已经出了雏形。

整个大帐中,先前还是人间天堂,这会儿却是忽然像大梦初醒,整个狂欢的人群被一个坏消息抓住脚跟,从天上被硬生生的扯落人间。

“奴才折损了五个巴雅喇勇士···,纵观旗号、军阵、明军的战斗力,己经可以确认,此次前来通州的明军正是漳水大战后败逃的明国于望所部。此次他们来得非常突然,先前咱们派出的百里野外探哨相信都已经遭受到了他们的毒手。”

“···他们来得太凶猛,所以他们大军接近咱大寨三十里,旗内的哨骑才回醒过来,其中更可怕的是,此次于望卷土重来,其部下兵力众多,步骑参半,估计不会少于一万人。”

“···而且他们兵仗鲜明,军势极壮,奴才亲自出去探哨,据奴才估计···,据奴才估计,于望此次带领的明军,看其气势,战力甚至还要高于漳水大战那时···。”

“蓬!”

一声大响,却是杜度一脚踹翻了这个亲自出去探哨归来的达旦章京,厉声喝道:“混蛋!自漳水大战后,于望几千的兵力折损过半,狼狈而逃,此刻他哪来的一万兵马?你莫非是疯障上头,迷了眼?”

看着上头红着眼睛又略带期望的杜度眼光,这个达旦章京匍匐在地,语音颤抖:“奴才此次亲自探哨,已经仔细哨探明国于望部,他的兵马至少上万,这点千真万确,奴才···,奴才敢用性命担保!”

“蓬!”

又是一声闷响,却是杜度一屁股摔坐在自己的虎皮大椅上,随后他剧烈咳嗽起来。

帐内众人一惊,一个甲喇章京抢上一步,叫道:“杜度大人,您没事吧?”

“没事!”杜度怔怔坐着,良久,他说了一声:“于望这次又哪来这么多兵马?漳水大战后,他的兵伤亡过半,按道理说,他早先以一个明国游击身份,营兵不过三千人···,那次他出兵六千多,已经是匪夷所思了,一场大败后,如此伤亡,他怎么又拉出了一万人马?”

“杜度大人!看着这次于望急袭我军的势头,明军骑兵目前在探哨我方消息方面不遗余力,此刻我军方圆三十里内,他们在封锁遮蔽战场,目前我部帐下的骑兵队已经纷纷出击,但是据眼下消息传来,在野外,此刻到处都爆发了小规模的战斗!”

“就目前的战况来说,野战中发生的追击、伏击、彼此猎杀,我大清勇士居然完全不是明军的对手,勇士们损失惨重,况且,就在刚才,属下得报,已经有汉家军的轻骑出现在咱大营附近,他们驻马不前,也不走,似乎是在监视我们这边兵马的动向。”

“如此战况下来,此次来的必然是于望所部,明国除了他,再无其他人的兵能有如此战力!他们既然能在我大清勇士的铁蹄下,完成封锁遮蔽整个战场,那么他们的人马上万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杜度大人!···杜度大人!!趁着于望所部的步兵营还没有逼上来,赶紧拿个主意吧!”

帐中,一个甲喇章京看着杜度半天不说话,急了,连忙出声证实先前这个达旦章京的话语。

眼瞅着这个甲喇章京站立在原地,他穿着一身纯貂皮的外袍,里面却是缎面的锦衣,一看就是这次抢来的大明上等料子成衣,至于他手上,赫然还戴着一个硕大的翡翠扳指,至于挂在他腰间的什么美玉佩件,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与其说他是满清大军中地位高贵的军中猛将,还不如说他是明国关内的大富之家的土豪模样。

面对这个甲喇章京的催促,杜度不由异常烦恼。

说起和于望作战,早先在漳水大战就让清军将士们寒透了心,在那一次次的拉锯战斗中,清兵大军死伤无算,早就让自己这些部属丧失了和汉家军作战的信心。

在那场鏖战中,整个满清八旗就是轮流作战,正红旗在其中也死伤了三千多正牌满洲旗丁。

要不然,这次杜度也就不会才带领四千多正红旗旗丁来通州,至于其他的什么仆从军虽然人数大于本部,但是在杜度眼中看来,也是垃圾一般的走狗,真正作战,靠的还是满洲子弟。

如今的清军上下,都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战争中,打谁都可,就是不能和汉家军硬啃,因为这样的仗一打起来,全军覆灭是极大可能发生的。

其实,眼下杜度还有一个小心思,原本正红旗的旗主是岳托,不过眼下岳托已经死了,现在掌旗的却是自己。

既然正红旗落到自己手中,吃到嘴里,就没有吐出来的!那么这却是以后自己把握权势和地位的根底。

在满清八旗中,掌控正红旗的岳托一直被皇太极有所针对,若有什么小差错,就会被皇太极剥夺牛录人口和所占田地,所以···,一直以来,正红旗的人马实力在八旗中却是最为弱小。

在通州驻扎的这段时间内,杜度还是一门心思的在筹谋,自己在出关以后,如何巴结、效忠皇太极,如何稳固住自己的地位,又如何派出大兵,去满洲以北的的那些深山老林里搜捕野生女真或者部落的野人,如果把这些人马都编进来,自己的正红旗修生养息两年,不免又是兵强马壮。

此时的大清兵力的主体是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也是八旗的主要构成。不过大清四处征战,又正式建国,想要到处攻城略地,镇压四方,这些底子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自努尔哈赤统一熟女真各部之后,就开始不断的派兵马北上至偏远寒冷的库页岛地域,兵锋远远跋涉,去到北山女真的深山老林,去抓捕收拢那些没有归化的野生女真村落、部落,这些也就是俗称的“野人”。

这些“野女真”虽然相对落后,可长于深山老林之间,一辈子过的就是半军事化的渔猎生活,比起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来说,先天又多了许多野蛮剽悍之气,算是最好的兵源之一。

只是···,眼下自己的美梦还没有做够,这个该死的于望突然又是挥军杀奔而来,这个美梦以后能不能实现先不要管他,眼下要紧的就是接下来怎么打?如果正红旗再吃了大亏···。

想到这里,杜度惊怒欲狂,忽然浑身打了一个冷战,如梦初醒:多尔衮这个狗东西!原来他对我也是没有安好心,原本以为自己这次出击通州是再轻松不过的差事,哪知道竟会是大祸临头?